(經典)小學音樂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音樂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音樂教案1
一、設計意圖
《豐收鑼鼓》是一首民族管弦樂曲,樂曲表現(xiàn)了我國農民的勞動生活和喜獲豐收時的歡樂情緒。樂曲吸收了我國民間吹打音樂的素材,充分發(fā)揮民族打擊樂器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功能,既有民族風格又有時代特點,樂曲由多段旋律和鑼鼓組成,在調性和情緒上形成并置對比,又因主部主題旋律頻頻穿插其間而顯得前后呼應和統(tǒng)一,所以讓學生了解作品的內容和樂器之間的關系是關鍵。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聆聽,知道民族打擊樂器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功能和音樂表現(xiàn)的歡慶豐收的宏偉場面。
2、情感目標:通過聆聽,體會人們喜慶豐收的歡騰場面和喜獲豐收的歡樂心情。
3、能力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學生聽辨各種民族打擊樂器音色,創(chuàng)編和實踐利用打擊樂器表現(xiàn)心情。
三、教學重點
1、了解民族打擊樂器豐富多彩的表現(xiàn)功能。
2、通過聆聽,體會人們喜慶豐收的歡騰場面和喜悅心情。
四、教學難點
通過聆聽體會民族打擊樂器表現(xiàn)的歡騰場面的功能。
五、教具準備
民族打擊樂器若干、花扇若干把、塑料凳、籃球、乒乓球、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復習樂器,請同學說一說樂器的名稱并用動作模仿演奏樂器。
。ㄔ趯捤汕榫诚,學生自由回答)
(二)新課導入
(討論)每當人們歡慶佳節(jié),或是當你遇到喜事,自己會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ㄈ┬抡n教學
1、帶著疑問,展開聯(lián)想,初次聆聽全曲。
A、設問:樂曲表現(xiàn)了怎樣的場景,你能聯(lián)想到什么?
B、老師出示多媒體豐收圖,小結樂曲表現(xiàn)的場景。
。非憩F(xiàn)的是一副熱烈歡騰,你追我趕的勞動場面。
C、出示課題《豐收鑼鼓》
2、師生共同欣賞樂曲第一樂段。
A、設問:這段音樂的速度怎樣?樂曲中的鑼鼓聲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緒?
B、多媒體顯示主圖,學生在圖中感受音樂情緒。
C、學生自由回答
D、老師小結:樂曲一開始將主題明顯呈現(xiàn),一副歡騰熱烈的勞動場面表現(xiàn)在我們面前,節(jié)奏明快,速度較快,情緒高漲,特別是鑼鼓聲,渲染了此段的情緒。
3、師生對比欣賞樂曲第二樂段。
A、設問:這段音樂的情緒與第一段對比有什么變化?你在折斷羽紐約中聽到了哪些你熟悉的樂器?
B、生討論后回答。
C、老師小結并用多媒體顯示樂器,用畫面表現(xiàn)此段情緒。
此段樂曲由笛子和彈撥樂奏出輕快地節(jié)奏和跳躍的旋律,越短富有歌唱性,表現(xiàn)人們內心喜獲豐收的歡樂心情。
4、老師引導學生聆聽樂曲第三樂段。
A、設問:這段旋律節(jié)奏速度如何?你聽到哪種主奏樂器?這樣樂器奏出的琶音旋律讓你產生怎樣的聯(lián)想?
B、多媒體顯示田園水景圖,學生在圖面的視覺中聆聽思考。
C、抽生回答
D、老師小結:本樂段是一個散板的節(jié)奏,旋律自由,用云鑼演奏,以清脆、輕柔的云鑼聲表現(xiàn)樂段場景仿佛一幅優(yōu)美如畫的田園景色,猶如陽光下水波蕩漾,碧波粼粼。
5、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樂曲的第四樂段。
A、老師介紹:這是全曲的高潮,其中運用了地方鑼鼓——潮州大鑼鼓的音樂,表現(xiàn)人們在歡慶豐收時的宏偉場面。
B、請學生們配合音樂,身臨其境,用自己的動作模仿聽到的民族樂器。
C、老師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
6、全曲回顧。
請學生用老師提供的顏色卡片分別表現(xiàn)各個樂段的'情緒感覺,并找出每段的情緒卡片和小樂器卡片貼入顏色卡片中。(利用卡片表明這首樂曲的曲式結構。)
7、老師介紹《豐收鑼鼓》,并小結樂曲中民族打擊樂器的表現(xiàn)功能。
。ㄋ模┩卣埂獎(chuàng)編表演
題目:用樂器或是身邊的物品表現(xiàn)主題歡樂情緒。
第一主題:用老師提供的打擊樂器模擬表現(xiàn)農民豐收的喜悅。
鑼、鈸、鼓、沙錘、雙響筒、花扇、
第二主題:用老師提供的物件表現(xiàn)課間十分鐘歡樂的心情。
塑料凳、籃球、乒乓球、手鈴、
A、學生分組排練
B、分組表演并由組長向觀眾們說明表演的內容和自己的角色安排。
C、師生評價
。ㄎ澹┱湎ЪZ食,思想教育,老師小結課堂。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同欣賞了民族管弦樂合奏《豐收鑼鼓》,體驗了民族打擊樂器的表現(xiàn)功能,又感受農民豐收的樂趣。同時我們也體會到農民們勞動的辛苦,有一首詩《鋤禾》,你們還記得嗎?讓我們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你們能做到嗎?
小學音樂教案2
教學目標
1、熟悉歌曲內容,感受歌曲風趣、活潑的特點。
2、通過想象與聯(lián)想,結合欣賞樂曲,大膽創(chuàng)編,踴躍參與合作表演。
3、分角色進行表演,培養(yǎng)音樂表現(xiàn)力,感受音樂與形體表演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1、感受樂曲風趣活潑的特點。在樂曲感染下,熱情投入創(chuàng)作與實踐中,激發(fā)學生互動參與的熱情,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音樂實踐能力。
2、合理展開想象與聯(lián)想,創(chuàng)編出生動活潑、富于特征的形象和情節(jié)。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總結本單元所學內容,歸納特征,介紹形象,引出“閃亮登場”的“人物”──猴子,引出新課《猴子蒸糕》。
二、新課學習
1、聆聽歌曲《猴子蒸糕》,了解歌曲內容。
2、介紹背景──壯族民歌。(教師可收集壯族民歌的資料進行口述。)
3、教師出示《猴子蒸糕》歌詞,讓學生熟悉歌詞內容,朗誦歌詞。
提問:歌曲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情節(jié)。)
4、再次聆聽歌曲《猴子蒸糕》,對照歌詞,構思創(chuàng)編“音樂劇”。
5、給學生5到7分鐘時間,自由合作,分角色,分工,依據歌曲敘事情節(jié)創(chuàng)編“音樂劇”。
可同時安排3-4組進行。除了主演外,每組還可以安排“導演”“評判小組”“劇務”等,共同為表演出謀劃策,以提高表演效果,“分工不分家”,以增強孩子們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
6、欣賞歌曲《猴子蒸糕》動畫,讓每個小組的表演者邊聽歌曲邊構思進入“角色”。
7、《猴子蒸糕》分角色表演。
第一組表演完以后,可暫時做停歇,讓觀眾提出評價意見及修改建議,然后第二組出場。如是類推。
三、課堂小結:結合表演,對猴子與小狗的生活態(tài)度、行為做出價值判斷,深化思想認識。結合單元內容,強調進一步加強“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情感體驗,號召大家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同時還應樹立“尊重他人勞動,做力所能及的事、用勞動創(chuàng)造果實”的思想態(tài)度和情感。
小學音樂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對3種民族樂器的了解及其曲目的欣賞,讓學生感受民族彈撥樂器的美妙音色,激發(fā)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喜愛。
2.了解我國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感受其古樸、深沉的音色;欣賞古曲《梅花三弄》,熟悉音樂主題,感受主題在樂曲種的變化。
3.了解彈撥樂器——古箏,感受其豐富的音樂表現(xiàn)力;欣賞樂曲《漁舟唱晚》,熟悉各部分音樂主題,想象樂曲各部分所表現(xiàn)的內容。
4.了解古老的彈撥樂器——箜篌,感受其柔美清澈的音色;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熟悉音樂主題,幫助學生了解“魚咬尾”的音樂句式。
教學內容:
了解我國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古箏、箜篌;欣賞三首樂曲《梅花三弄》、《漁舟唱晚》、《春江花月夜》。
教學重難點:
感受3首民族彈撥樂表現(xiàn)的意境,熟悉主題音樂,了解古琴、古箏、箜篌這3種民族彈撥樂器的音色特點及演奏技法。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認識了解我國古老的彈撥樂器——古琴
2.欣賞古曲《梅花三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1977年,美國科學家選擇了對世界文明有重大影響、代表地球文化精華的音響,刻成一張唱片搭載在“航行者號”太空船上,發(fā)往浩淼的太空,作為人類的使者去尋求“宇宙的知音”。被認為是“人的意識與宇宙的交融”的古琴曲《流水》即是其中之一。今天,就讓我們伴隨著深沉而渾厚的旋律走進古琴的世界。(欣賞視頻《流水》片段)
二、學生交流資料
1.課前布置有的同學找古琴的介紹、有的`找古琴的圖片、有的找古琴的傳說。老師也可找一些圖片進行補充。(古琴介紹)
2.師:古琴從產生以來,就與歷的文人雅士結下了不解之緣,有關古琴的傳說和美德已使它的藝術價值超過了一般樂器。下面,就請同學們講講你所知道的關于古琴的傳說、小故事。(古琴動畫)
3.請學生介紹知道的古琴作品。
三、欣賞樂曲
1.初聽古琴曲《梅花三弄》音頻。
2.請學生談感受。
師:古琴的音色有什么特點?
師:欣賞《梅花三弄》(片段)視頻,說一說這首樂曲表現(xiàn)了什么意境呢?
學生討論。
師:通過剛才的分析,作者是想通過這首樂曲來表現(xiàn)梅花怎樣的品格呢?
3.學唱主題。
師:我們一起來唱樂曲的主題部分。(《梅花三弄》主題譜例)
4.復聽音樂。
(1)師:老師為大家準備了梅花圖,我們邊聽音樂邊欣賞。(梅花動畫)
(2)師:請同學們思考樂曲的曲調有什么特點?
《梅花三弄》是一首最古老的古琴曲,它旋律優(yōu)美流暢,形式典雅獨特,表現(xiàn)了梅花潔白、傲放、蒼勁、挺拔的氣質。三弄實際是三個變奏,古代有高聲弄,低聲弄,游弄之說。樂曲主題表現(xiàn)梅花,通過對梅花凌霜傲雪神態(tài)的描寫,贊頌文人高潔的品格,藝術價值很高。
5.朗誦梅花詩詞。(歌頌梅花詩詞圖片)
四、課堂小結
本單元我們認識和了解了三種民族樂器──塤、箏和古琴,誰來說說他們各自的音色特點。
小學音樂教案4
教學內容
學唱《紅眼睛綠眼睛》,做到能在心中默唱歌曲。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
2、了解小學生常見的行為規(guī)范。
3、能在心里默唱《紅眼睛綠眼睛》的歌曲片斷。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引導和訓練學生具有穩(wěn)定的內心節(jié)奏感以及用心歌唱的能力,具體表現(xiàn)在能準確的休止和接唱。
2、能夠與同學合作。
教具準備:電子琴、譜例實物投影、多媒體課件、圖片“紅燈牌”“綠燈牌”
教學過程
一、聽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做游戲。
1、教師提問:同學們上學是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學校的?生:走路、坐公共汽車、騎自行車、家長開車送等等。
2、師:在城市的街道和公路上行走,應注意行人靠右,大人帶著,走人行橫道,注意看車,看紅綠燈信號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紅綠燈是警察的幫手,與警察共同指揮交通秩序,保證行人和車輛的安全通行。紅燈和綠燈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紅燈亮時,車輛行人停止通行,綠燈亮時,車輛行人可以通行。
3、聽音樂,做游戲。
找一名同學手拿一張紅紙牌和一張綠紙牌,聽教師唱歌,教師唱到“紅燈紅,紅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停一!睍r,生舉紅牌,唱到“綠燈綠,綠眼睛,眼睛眨一眨車子向前進”時,同學舉起綠牌子。
4、跟唱歌曲《紅眼睛綠眼睛》,做游戲。
跟老師一邊唱一邊舉牌子。
請一名同學做警察舉牌,其他同學邊唱邊扮演行人和車輛,看見紅燈停止做
動作,看見綠燈繼續(xù)行走。
二、看圖表、作判斷,選擇放聲歌唱與心里默唱。
1、請一位同學做警察舉牌子,舉紅燈時,教師在心里默唱,舉綠燈時,教師大聲歌唱。教師做警察舉牌子,學生們默唱或放聲唱。
2、看圖表,選擇大聲唱或心里默唱。
足球場上,如果球員違反了比賽的規(guī)則,裁判就要對球員亮紅牌,禁止他繼續(xù)參加比賽。在生活中,違反了公共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同樣是需要禁止的。教師請同學們做裁判,對人們的日常行為作出裁判。
教師將紅綠紙牌換成畫有吸煙、鳴喇叭、走人行橫道、廢品扔到垃圾箱等圖案的`標志,請學生們自己判斷,哪些行為是應禁止的,需要亮紅燈;哪些行為是值得提倡的,需要亮綠燈。然后請同學們用兩種不同的方式或行為表現(xiàn)出來。
三、小結
小學音樂教案5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大膽自信地參與歌曲的演唱,并準確表達音樂中的情感。
2、學生能初步處理音樂作品,并且能夠恰當?shù)睦酶枨磉_人的思想感情。
3、學生能夠對他人的演唱進行客觀的評價。
4、學生能基本熟悉一個升號調的首調唱名位置。
教學重點、難點:
1、 運用創(chuàng)新手段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并積極完成學習任務。
2、 通過對歌曲的理解自然表現(xiàn)出歌曲的情緒和風格。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 師:又來到了我們共同唱歌跳舞的歡樂時光!首先讓我們跳起來,動起來,一起放松心情好嗎?師生共同表演舞蹈《青春舞曲》。
2、采訪客人:
1) 今天教室里來了很多客人,請同學們問一下他們都是什么民族的?
2) 介紹教師的民族:漢族
3、欣賞FLASH影片《家鄉(xiāng)》。
三、實踐體驗、學唱歌曲《甜甜的.大家園》
1、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也蘊育了各具風格特色的民族歌曲。下面讓我們共同來傾聽一首歌曲。
2、初聽歌曲。
3、提問
4、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歌曲《甜甜的大家園》
5、再次感受,當你閉上眼睛傾聽,會有什么樣的感受?腦海中會浮現(xiàn)什么畫面?
6、讓我們來一同欣賞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再次欣賞歌曲。(課件)
7、看到美麗的景色,老師都忍不住想唱歌了,你們歡迎嗎?教師范唱。
8、自學 請為歌曲分段,每段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和感情來演唱?
9、分組合作學習
一組用“嗒”伴唱;一組主唱;一組用自制道具伴奏;一組用舞蹈表演。
四、歌曲創(chuàng)新改編,創(chuàng)設舞臺展示自我。
1、提問:我們的家鄉(xiāng)是哪里?你們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嗎?那么就讓我們做一次“小小作詞家”,把這首歌改編成《美麗的大家園》
2、學生朗讀自編的歌詞。
3、隨音樂熱情的演唱《美麗的大家園》
小學音樂教案6
單元總要求:
1、通過演唱,聽賞本單元的歌曲,樂曲,使學生了解與春天有關的音樂作品,從不同的角度體驗春天帶給我們的不同感受;繼續(xù)引導和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2、在各項音樂活動中培養(yǎng)開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實踐的精神。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在生動活潑的音樂中,體驗聲音世界的豐富多彩,感受活潑、歡快的情緒。產生對音樂課的興趣。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韻律,學會用優(yōu)美,柔和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內容。
三、能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再見吧冬天》并能自己創(chuàng)編歌詞進行演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強弱兩種不同的力度
1、游戲《鼓上的小米!
2、請學生拍一拍強弱兩種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強弱規(guī)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韻律,選擇合適的方法給歌曲伴奏(《再見吧,冬天》的旋律),同時讓學生熟悉歌曲旋律
二、復習幾首有關冬天的歌曲
1、唱歌曲《堆雪人》
提示學生用活潑歡快的聲音來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
2、欣賞《雪花飛舞》
這一首歌曲的情緒又是怎樣的。
三、歌曲《再見吧,冬天》
1、冬天,我們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戲:堆雪人,滾雪球,打雪仗……現(xiàn)在冬天已經漸漸離開我們了,老師要對冬天說一句話:“再見吧,雪花”;你能對冬天說一句話嗎?
2、指名請學生回答
3、聽教師范唱歌曲《再見吧,雪花》
4、學唱歌曲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欣賞獨奏《小松樹》
2、唱《小小雨點》
3、節(jié)奏創(chuàng)編《小雨點》
教學目標
一、通過欣賞木琴獨奏《小松樹》,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樂曲的情緒,在聆聽過程中獲得愉悅的體驗
二、通過演唱《小小雨點》,感受二拍子歌曲的節(jié)拍感能用輕快跳躍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三、能利用打擊樂器自編聲勢動作為歌曲伴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再見吧,冬天》
1、集體齊唱歌曲。
2、創(chuàng)編歌曲《快來吧,春天》(請學生說一句歡迎春天的話,然后把它用《再見吧,冬天》的旋律唱出來。
3、請2~3位學生進行表演。
二、初步熟悉音樂,請學生聽音樂說一說春天我們能看到一些什么?
1、桃花開了我們就知道春天來了;小草綠了我們就知道春天來了……閉上眼睛聽一聽,仿佛看到了春天的……
2、教師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區(qū)彈奏《小小雨點》的旋律,并分別請學生講一講
3、指名請一些學生根據老師彈奏的音樂,用自己的'動作表演這些事物,初步要求動作和音樂合適,教師提示學生注意音樂的變化。
三、歌曲《小小雨點》
1、聽教師范唱(聽還有誰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2、學生仔細聆聽并回答
3、教師演唱,請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編幾個簡單的動作加以表演。
4、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5、集體演唱《小小雨點》
6、提示學生用活潑歡快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7、指名請學生演唱。
8、請學生給歌曲創(chuàng)編一些動作并加以表演
9、集體演唱歌曲《小小雨點》
10、完成課后練習“我的創(chuàng)造”。
四、結束教學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
1、唱《我和小樹來比賽》
2、動集體舞《小樹快長高》
3、拓展有關植樹節(jié)的相關知識
教學目標
一、初步養(yǎng)成主動傾聽音樂的習慣,并樂意與他人合作。通過演唱《小小雨點》,感受二拍子歌曲的節(jié)拍感能用輕快跳躍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二、“問”與“答”,“領”與“齊”的部分能準確切入。
一、參與游戲后能分辨常見打擊樂器的不同音色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小小雨點》
1、集體演唱歌曲《小小雨點》
2、指名請學生進行歌表演。
二、歌曲《我和小樹來比賽》
1、教師導入
2、初步熟悉旋律(請學生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樹,聽音樂告訴老師小樹在干什么)教師結合速度、力度等等不同的音樂要素彈奏歌曲《我和小樹來比賽》的旋律,并請學生講一講。
3、創(chuàng)設情景,教師可以把歌詞改編成一個小故事,讓學生進行表演可以請幾組學生進行表演(把《我和小樹來比賽》的旋律穿插在故事中,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4、教師范唱《我和小樹來比賽》
5、出示歌詞,跟老師按照歌曲節(jié)奏讀歌詞6、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7、反復練習8、集體演唱歌曲
9、請學生想一想我們應該帶著什么樣的心情來演唱這一首歌曲。
11、指名請學生演唱四、律動、集體舞《小樹、小樹快長高》分別請學生扮演小樹,和小朋友加以表演。
五、課堂小結。
小學音樂教案7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三個和尚》感受音樂的歡快情緒和音樂所描繪的人物形象。體會本課主題—愛勞動。
二、以不同的情感和聲音演唱《洗手絹》、《大家來勞動》,表達歌曲的內容。
三、能夠編創(chuàng)歌詞、編創(chuàng)動作表演,以及“勞動”主題的編創(chuàng)嘗試,并表現(xiàn)“勞動”的主題。
教學內容
一、歌表演《洗手絹》
二、聆聽《勞動最光榮》
三、學唱歌曲《大家來勞動》
教材分析
一、歌曲《勞動最光榮》是電影美術片《小貓釣魚》的主題歌。曾在第一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chuàng)作評獎活動中榮獲音樂作品獎。歌曲生動活潑,形象鮮明,兒童情趣油然而生。
二、歌曲《洗手絹》是一首具有民間童謠風格的歌曲。曲調短小、流暢,并具有節(jié)奏性強、運用襯腔等勞動歌曲的特點。全曲使用素材節(jié)省,旋律易唱易記,輕松活潑,生動地表現(xiàn)了孩子們從小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可愛形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通過聆聽《勞動最光榮》,感受音樂的歡樂情緒,使學生建立起從小熱愛勞動的樂觀態(tài)度。
二、指導學生用喜悅的心情、明亮的聲音演唱《洗手絹》。
三、能夠編創(chuàng)歌詞,編創(chuàng)動作表演,以及“勞動”的主題的編創(chuàng)嘗試,并表現(xiàn)“勞動”的主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勞動最光榮〉
師:小朋友,讓我們想一想,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像小喜鵲、小蜜蜂那樣愛勞動?
請每個小朋友拿出你的畫筆,把你想到的愛勞動的小動物畫到書本上來。
學生解釋畫面,教師指導學生唱新創(chuàng)作的動物形象。
三、律動創(chuàng)新游戲
師:我來邀請小朋友來玩模仿秀,愿意的'請一起來參加。
。ㄒ魳讽懫穑憧梢愿魳纺7乱粋小動物勞動的動作,當音樂停下時,你馬上擺好造型,讓教師和小朋友來猜猜你演的是什么動物,在干什么。)學生參與。
四、學唱〈〈洗手絹〉〉,并表演
。、由小動物愛勞動是光榮的引導小朋友,如果你是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你肯定已經發(fā)現(xiàn),在我們教室里放了很多勞動工具,請每組的組長去找一件勞動工具。生找到掃把、小桶、擦布。
。、請小朋友說說勞動工具的用途,并有節(jié)奏地用一用。
。、師問拿水盆、擦布的同學:你知道怎么洗擦布嗎?(搓)
。础⒁黄鹩孟词纸伒膭幼鳌按辍眮砗椭魳愤吢蓜舆吢牱冻。
。、小朋友看著自己把一塊臟手絹洗得干干凈凈的,心情怎么樣?(高興)
師:確實很高興,所以我們小朋友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看著勞動的成果,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讓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一起來把這首歌唱一遍。
。丁⒏柙~創(chuàng)編并表演。
A、小朋友除了能自己洗手絹,還有哪些勞動的本領?
。ㄎ覀儼嗟男∨笥颜鎱柡Γ茏瞿敲炊嗉覄栈,現(xiàn)在小朋友分組講座一下,幫家長干什么家務活,然后編排一個節(jié)目,看哪組小朋友編行最好,演得最好。)
B、學生創(chuàng)編,師指導。
學生表演,教師及時鼓勵。
五、課堂小結:
課后反思
以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以趣導課,讓學生通過多聽音樂,反復感受、模仿、體驗、實踐等多種音樂活動的形式,循序漸進的來學習,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審美、感受及表現(xiàn)能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指導學生用輕而蘊含力量的聲音演唱〈〈大家來勞動〉〉
二、通過圖譜“走嘔”的學習與實踐,掌握二拍子的時值。
三、聆聽〈〈三個和尚〉〉,感受音樂的歡樂情緒,使學生建立起從小熱愛勞動的樂觀態(tài)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洗手絹〉〉,邊唱邊表演,表現(xiàn)出歌曲歡快的情緒。
二、掌握二分音符“走嘔”的節(jié)奏。
1、比較圖譜“小人”,兩個走是兩拍,四個“跑”是兩拍,一個“走嘔”是兩拍。學生分成三組依次讀出,再看教師指揮,形成三聲部節(jié)奏聲勢,反復讀,看手勢結束。為了讀得準確可邊拍手邊讀,準確掌握其時值。
2、創(chuàng)造勞動的聲響:啟發(fā)學生想像校園勞動的各種聲音,大同學幫助小同學修桌椅的聲音,同學們在操場上用大掃帚掃地的聲音,“唰—唰—”,學生在教室里擦桌椅的聲音“擦擦”,讓學生自己安排勞動聲音出現(xiàn)的先后,最后匯合在一起,形成多聲部的勞動節(jié)奏。
三、聆聽〈〈三個和尚〉〉
1、初聽音樂,師啟發(fā)學生聽著音樂想像,音樂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為什么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啟發(fā)學生理解勞動換來美好生活的道理。
。、全體學生在復聽音樂時隨著音樂表演,鼓勵學生進入角色,合上音樂的節(jié)拍,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動作,表現(xiàn)勞動的愉快心情。
四、學唱〈〈大家來勞動〉〉
。、聽范唱,感受歌曲,第二遍,請學生自編動作來和著歌曲的節(jié)拍。
2、跟師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场⒅笇W生用輕而蘊含力量的聲音演唱〈〈大家來勞動〉〉,感受、表現(xiàn)歌曲堅定有力的音調。演唱時要注意強調第一拍,使歌曲更富有動力感。
。、分組演唱。
5、小結評價,教育學生要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課后反思
這一課,我融合趣味性與知識性為一體,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既模仿勞動的聲響,體驗勞動聲響的節(jié)奏。通過對勞動動作的模仿,使孩子們的肢體動作進一步協(xié)調,并得到發(fā)展。我還讓小朋友結合平時的勞動邊唱邊表演,發(fā)揮他們勞動時的帶勁,小朋友們表現(xiàn)的很好,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小學音樂教案8
第四單元音樂中的動物
教學內容:
學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教學目標:
1.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動作準確地與音樂一起開始和結束。
2.通過演唱和身體的動作表現(xiàn)自己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心情。 3.能隨音樂創(chuàng)編歌詞。
教學重難點:演唱歌曲時能夠較好的表現(xiàn)出情緒。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頭飾、場景
布置課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ㄒ唬┕适聦
1.師:小朋友們,你們小時候學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嗎?有誰可以告訴老師這個故事是怎么樣的呢?
。úシ判◎蝌秸覌寢尩亩嗝襟w課件)
2.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音樂的世界里面小蝌蚪會遇到哪些動物呢?(播放音樂中的動物多媒體課件)(二)聲音辨別
1.師:同學們閉上眼睛,跟著老師一起來聽一聽,小蝌蚪遇上的動物都有哪些呢?
。ǘ嗝襟w播放音樂,讓學生根據音樂說出動物的名字,并讓學生帶上動物頭飾,模仿動作)
2.師:咦,小蝌蚪最后遇上了哪種動物呀?
。ǘ嗝襟w播放青蛙的叫聲以及圖片,引導學生通過聲音辨別動物)
3.師:小蝌蚪最后找到了媽媽,非常開心,所以小青蛙唱起了歌,我們一起
來聽一聽它在唱什么歌呢?
。ǘ嗝襟w演示歌曲)(三)學習歌曲
1.師:你們聽小青蛙是不是很開心呀?讓我們來跟著老師一起讀一遍歌詞。(師生共同隨音樂朗讀一遍歌詞)2.師:真好,下面我們來個比賽。(分組說“跳跳、呱呱”)
3.師:我們和小青蛙一起輕輕地唱一唱吧。(師生共同輕聲唱歌)4.師:小朋友們都學得很好。讓我們拍著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5.師:唱得真好,現(xiàn)在你們都是小青蛙了,咱們一起來表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6.師:真好聽!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有幾只小青蛙已經做好準備了。來!戴頭飾的小青蛙待會兒和老師一起表演,好嗎?
。ㄋ模┚巹(chuàng)歌曲
1.師:聽到小青蛙美妙的歌聲,小動物們都來了。(多媒體演示)
2.師:他們也想有一首自己的'歌,你們能幫他們編一首這樣的歌嗎?3.師:有一只貓已經來到了老師的身邊,所以我給他編了一首《小貓咪找家》。聽!
。ń處熉暻椴⒚姆冻
4.師:其他的小動物們早已來到了你們身邊。請你們輕輕地把他們請出來吧。(請出帶頭飾的小動物)
5.師:現(xiàn)在跟著老師一起我們來為這些小動物編一首歌吧。▽W生分組編創(chuàng),教師巡回指導)6.師:時間到了,小朋友們都編好了嗎?(請各小組以各種形式表演、匯報)
7.師:你們覺得他們演的怎樣?我們要不要給他們表揚呢?(五)小結
1.師:今天,我們不僅幫小青蛙找到了家,還幫助許多小動物都編出了好聽
的歌,F(xiàn)在就讓咱們唱著動聽的歌,帶著小動物們一起,回到咱們的班級,咱們在學校的家吧。
(學生隨著音樂,唱著自編的歌,帶著小動物們離開教室)
板書設計:
《小青蛙找家》
小蝌蚪找媽媽小鴨子小貓咪小狗小老虎小青蛙
小青蛙找到了自己的家開心的唱起了歌《小青蛙找家》
小學音樂教案9
教學目標:
1.師生性、生生情,人間最珍貴的是友誼。通過學習主題鮮明、情緒熱烈的《手拉手》、《我的朋友在哪里》、《讓世界充滿愛》、《可愛的蘋果》等作品,讓我們進一步體驗友誼永存。
2.唱好二聲部合唱《手拉手》、《可愛的蘋果》,從和諧的音色中享受友誼給我們帶來的樂感,并進行兒歌歌曲創(chuàng)作活動及藝術實踐活動,表達對老師的情誼。
3.欣賞聲樂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讓世界充滿愛》,體驗人間的`情和愛,并編創(chuàng)舞蹈動作。
教學內容:
1、聆聽《我的朋友在哪里》、《讓世界充滿愛》
2、表演《手拉手》、《可愛的蘋果》
3、編創(chuàng)與活動
教材分析:歌曲《手拉手》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充滿朝氣的少年兒童歌曲。歌曲表現(xiàn)了同學之間的友情和真情,熱情地頌揚了歡樂的友誼。歌曲采用4/4拍,大調式,曲中每樂句中
“”切分音的運用很有特點,使得曲調活潑跳躍,富于動感。句中伴以拍手聲熱烈地渲染了歌曲歡樂的氣氛,表達了兒童們?yōu)閯?chuàng)造一個充滿友愛、溫曖的世界的美好愿望。歌曲以六度大跳進入合唱部分(8小節(jié)),在曲調上采用了重復的手法,配以襯詞“啦啦啦”使同學間歡樂的友誼這一情緒得以進一步地抒發(fā)。第29-33小節(jié)又以齊唱形式、重復的音調出現(xiàn),末句旋律逐漸向上推進形成高潮,最后結束在“”主音上。
教學重點:通過聆聽和歌唱體會友誼
教學難點:藝術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
課時:一課時
第一節(jié)
教學內容:
1、表演《手拉手》
2、創(chuàng)作動作:為兒歌譜曲
教學重點:唱出曲調活潑跳躍,富于動感的特點
教學難點:“”切分節(jié)奏
教學過程:
一、表演《手拉手》
1.從文明禮貌習慣導入。
設問:人與人表示友好、友誼、友愛等,最常用的是什么動作?
2.聆聽范唱:
(1)說說這首歌講些什么內容?
(2)這首歌在節(jié)奏上有什么特點?哪一種節(jié)奏型出現(xiàn)很多次?你能拍擊一下嗎?
3.學唱歌曲。
(1)在教師指導下學唱第一樂句曲調(第1—6小節(jié)),注意樂句的完整性,注意切分節(jié)奏。學唱時,讓學生用2/4拍指揮圖式劃拍,把握住節(jié)奏。
(2)學生自學第一樂段的第二、第三樂句。在自學前,教師先范唱這兩樂句曲調,并要求學生聽辨這兩個樂句的曲調與第一樂句的關系(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以提高學生分析、聽辨的能力。
(3)在能流暢地唱好第一樂段的曲調的基礎上學唱第二樂段。
(4)第二樂段的二聲部并不難學。因8小節(jié)的合唱實質上是兩個4小節(jié)的重復。可以讓學生自學,在合成時教師注意調整兩個聲部的音準與和諧。接著的單聲部比較簡單,學生能視唱。
(5)完整地、以稍快的速度、有朝氣地唱好全曲調。
(6)填上歌詞以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
4.表演歌曲。
(1)按歌譜上要求,在第一樂段長音處加上集體拍手。
(2)讓學生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其基本音型為“”,在歌譜上有色塊處用“”節(jié)奏,以烘托熱烈的氣氛。
(3)有條件的班級,可用豎笛、口風琴為歌曲伴奏。
(4) 編創(chuàng)設計一組舞蹈動作為歌曲伴舞或排成表演唱。
二、創(chuàng)作動作:為兒歌譜曲
1.讓學生熟讀兒歌,能有感情地背誦。
2.創(chuàng)作好第一句歌詞的曲調,反復詠唱體驗,在自己滿意的前提下,唱給周
圍的同學聽。
3.在第一句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第二、三、四句,運用以前學到的模仿、重復等手
法進行創(chuàng)作。
4.完整地唱給周圍的同學聽,征求意見進行修改后為大家表演。
三、課后小結
小學音樂教案10
教學內容:
1、聽《步步高》
2、聽唱《步步高,新春到》
3、拓展:廣東音樂
教學目標:
1、充分感受廣東音樂的風格特點,了解相關文化。
2、學會用自然的聲音,歡快地情緒演唱該曲。
3、欣賞更多的廣東音樂。
教學重點:能聽辨出廣東音樂中常用的`幾種樂器。
教學難點:在聽熟樂曲的基礎上,跟著音樂邊劃拍子邊哼唱歌譜。
教具準備:錄音、鋼琴、高胡、多媒體及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患䴓菲鳎ǜ吆?/p>
2、誰能來試著演奏這件樂器。
3、高胡有別于二胡。高胡的聲音更為明亮,它是由二胡改造而成,也稱粵胡。你可知道“粵”是我國哪個省的簡稱。(廣東)
4、介紹其它樂器。秦琴、揚琴(出示圖片)
5、有一位廣東的作曲家呂文成,創(chuàng)作了很多用以上這些樂器演奏的樂曲,接下來讓我們欣賞他的代表作《步步高》
二、賞析結合
1、這音樂情緒如何。
2、你能用一個“l(fā)v”字來跟著模唱,感受此曲的歡快嗎?
3、播放《步步高,新春到》
。1)歌曲描繪了什么樣的意境?
。2)能否用線條或色彩來記錄你聽到的音樂。
。3)導學生跟琴摸唱。
(4)完整哼唱該曲。
4、再聽《步步高,新春到》,為歌曲配上聲勢動作,劃拍子。
三、拓展
1、廣東音樂的特點:流行于廣東地區(qū)的絲竹樂,主要由高胡、揚琴、秦琴和琵琶等樂器演奏。廣東音樂的音色清脆、明亮,曲調流暢優(yōu)美,節(jié)奏活潑明快。
2、聽其它作品如:《雨打芭蕉》, 《平湖秋月》等。
小學音樂教案11
教學目標
1、能用熱愛家鄉(xiāng)一樣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薩謠》。
2、了解西部地區(qū)的風土人情,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
教學重難點
1、用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演唱歌曲。
2、能隨教師琴聲視唱曲譜。
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欣賞《走進西藏》
教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非常動聽的歌曲,它會帶領同學們來到一個神秘的地方,會給同學們帶來美的享受,我們一起來聽。(錄音播放《走進西藏》學生靜聽)
提問:聽到這首優(yōu)美的歌曲,你仿佛來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麗的景色?(生回答)
教師出示布達拉宮的圖片,請同學們邊觀看邊總結:西藏位于我國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的山脈,有最美麗的雪域風情,有勤勞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氣勢宏偉的布達拉宮,更有那風格獨特優(yōu)美、粗獷的音樂。讓我們一起聽一聽。
二、學習歌曲《拉薩謠》
。ㄒ唬⿲W唱曲譜
1、播放歌曲《拉薩謠》學生靜聽,并談一談聽后的感覺,及歌曲的特點。
2、教師總結:《拉薩謠》這首歌曲是我國當代作曲家何訓田所作的曲子,樂曲優(yōu)美獨特,粗獷樸實,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演唱歌曲,《拉薩謠》吧!
。ń處煶鍪厩V,并播放樂曲旋律,請學生邊聽邊找出組成旋律的各音)
。1 2 3 6)
3、教師引導學生隨琴演唱以上各音。
4、隨教師琴聲輕聲演唱歌譜(用啦的演唱方式進行練習、哼鳴演唱等)。
(二)學唱歌詞
1、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教師介紹歌詞內容,使學生了解西部地區(qū)的風土人情。
3、教師范唱(伴奏)。
4、在理解了歌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導、師領唱,生跟唱、師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個人展示)
5、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礎上,再次欣賞《拉薩謠》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情緒
6、讓學生結合拉薩謠的歌詞談論一下自己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抒發(fā)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7、引導學生用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演唱歌曲,全體隨教師伴奏演唱。
三、小組比賽:看誰唱的最棒。
小學音樂教案12
教學目標
1.懂得友誼意味著責任,樂于交友,提高交友能力。
2.懂得交友重在真誠,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尊重、取長補短、真誠相待。
教學重點
懂得友誼意味著責任,交友重在真誠。
教學準備
1.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發(fā)生的關于友情的小事。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交朋友,提高交友能力。
2.懂得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尊重、取長補短、真誠相待。
3.了解交友重在真誠。
教學過程
活動一:播放歌曲 引入主題
1.音樂起《找朋友》,學生跟著音樂跳尋找朋友的舞蹈。
2.你喜歡和誰跳舞? 為什么?
3.那么,在生活中你喜歡與怎樣的人交朋友?
(對于學生交友觀中一些不正確的認識,教師不要急于批評要鼓勵學生說真話。)
4.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朋友。有了真正的朋友,我們的生活才變得絢麗多姿。
5.出示課題:《我們是好朋友》
活動二:大話朋友 感悟友誼
1.你生活中的好朋友是誰?指名說。
2.學生交流: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樣認識的'。
3.小小組交流: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和好朋友之間發(fā)生的一個故事。
4.匯報交流(教師抓住閃光點,對彼此真誠、互相幫助的好朋友加以表揚)。
5.小結:好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活動三:個案診斷 指導交友
1.觀看錄像片段《生活中的婷婷》
2.你覺得婷婷是個怎樣的孩子?
。ú皇匦庞、氣量狹小、妒忌別人、斤斤計較)
3.學生交流:你喜歡和婷婷交朋友嗎?為什么呢?
4.小組討論:婷婷該怎樣做才能受到大家的歡迎呢?
5.指導交友。學兒歌《交朋友》。
活動四:學習故事 深化內涵
1.故事《樂于助人朋友多》
2.故事中的瀟瀟是個怎樣的孩子?
3.思考:為什么瀟瀟的朋友越來越多?
4.怎樣做才能獲得真正的朋友?
5.在《找朋友》樂聲中教師總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懂得友誼意味著責任。
2.能正確處理好與朋友的關系。
教學過程
活動一:交流收獲 獲取經驗
1.引入:通過上節(jié)課學習,你覺得什么是好朋友?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朋友?
2.學生自由回答。(關心、尊重、寬容、真誠、感恩、幫助……)
3.下面齊頌兒歌《找朋友》
4.過渡:朋友,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燈;朋友,是前進征途上的奠基石。那么該如何處理好朋友關系呢?
活動二:情景辨析 深化認識
1.在生活中如果碰到下列情況,你會怎么做?
情景一:當朋友失約時我該怎么辦?
情景二:與朋友吵架時我該怎么辦?
情景三:朋友要你幫他出氣時該怎么辦?
情景四:朋友要你幫他作弊怎么辦?
2.小小組討論辨析。
活動三:聯(lián)系實際 指導行為
1.小組討論:生活中你是怎樣處理與朋友的關系。
2.出示小品:《責任》
3.討論:為什么大家愿意和小品中的小迎交朋友?
4.學生暢談:如何盡自己所能,為朋友盡一份責任。
5.小結:交友重在真誠,友誼意味著責任,朋友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尊重、取長補短、真誠相待。
活動四:信息共享 提升發(fā)展
1.媒體展示:《偉大的友誼》
2.思考:他們的友誼貴在何處?從中我們懂得些什么道理?
3.展示交流:名人談朋友。
4.寫上心理話,設計交友卡。
5.設計一棵友誼樹,互動交友。
活動五:總結評價
如果說友誼是棵長青樹,那么澆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甘泉;如果說友誼是朵開不敗的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心中升起的太陽。同學們,讓我們把好朋友的知心話記在心里,讓友誼的帆船在我們的人生長河里乘風破浪地遠航!
小學音樂教案13
教學目標:
一、通過唱游活動,使學生能有表情的2邊唱邊表演歌曲。
二、指導學生用輕松自然地聲音演唱歌曲。
三、通過學習歌曲使學生懂得做事認真細心動腦,不能粗心大意。
教材分析:
《十只小豬過河》是一首由四個樂句構成的七聲音階歌曲。歌曲由四分、八分、二分這三種節(jié)奏組成,簡單易學。歌曲內容風趣幽默,描繪了一只自稱大哥在數(shù)數(shù)上出洋及笨拙的.樣子;兩段歌詞采用了問答形式。
教具準備:
蘋果樹一棵、蘋果卡片若干、錄音機、大副歌單一張、小豬頭飾若干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律動
要求:讓學生學著小鳥自由地飛進音樂室。飛的動作聽音樂即興創(chuàng)作,當音樂停下時自己擺個動作造型。
二、師生問好座下
課堂座位設計:留出一些空間供學生自由活動
三、節(jié)奏拼卡游戲(略)
四、情境教學
1、聽音樂模擬過河
2、回憶過河時的情景
五、新課教學
1導入新課
2、學習歌曲《十只小豬過河》
3、歌曲律動
A、采取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的形式進行
B、老師根據學生創(chuàng)編的動作作選擇性歸類
C歌曲表演:
要求:
⑴、動作幅度要大,有力度
、、盡量做到動作不影響歌唱
、、表演帶上小豬頭飾,使形式更加豐富
六、課堂小結
七、下課
學生隨著音樂聲走出音樂室
小學音樂教案14
第一課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音樂游戲《歡迎你》
教學目標:
1、對新學期新同學新環(huán)境加以認識,指導學生用疼有的音樂方式問好;
2、在學會歌曲《歡迎你》,學會并喜歡本節(jié)課的音樂游戲,活動及規(guī)律,并積極參與音樂表現(xiàn)活動;
3、指導學生在參與演唱與即興填詞及聲音的造型活動體驗創(chuàng)作和表現(xiàn)的樂趣,對學習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讓學生知道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培養(yǎng)學生愛聽音樂的好習慣;
2、學會歌曲《歡迎你》
教學難點:
把握歌曲的節(jié)奏及聲音的表現(xiàn)與創(chuàng)作
教學準備:
電子琴、課件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們,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們來到了新的學校,認識了新同學,你們知道他們的名字嗎?你們想知道老師的名字嗎?仔細聽好了。(邊說邊拍節(jié)奏)
師:同學們,你們能像我這樣介紹自己嗎?
。1)學生根據老師拍擊的節(jié)奏介紹自己的姓名
。2)教師改變速度與聲音的強弱,學生做出相應的回答
3、學唱歌曲
師:小朋友們介紹的真好,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歌曲《歡迎你》,請同學們跟老師讀歌詞,重點拍手讀好節(jié)奏,進而學唱歌曲。
4、互動游戲
。1)結合音樂游戲,舉行活動“誰的歌兒多”
師:同學們,《歡迎你》學會了,新同學也認識了,現(xiàn)在,老師要組建幾支火車隊,小朋友們愿意當火車司機嗎?
(2)教師演唱《歡迎你》第一句,指明踴躍舉手回答的學生。
。3)教師邀請回答姓名的學生上臺參加活動。
師:剛報了姓名的同學請到臺上來選擇你會唱的歌曲,為大家進行表演,誰表現(xiàn)的好,誰就是我們今天的火車司機。
。4)師延長下第三句,引導學生拍節(jié)奏回答。
師:認識你呀真高興,我們拍手歡迎你。
全班同學齊答:歡迎某某某,歡迎某某某!
師:同學們,你們說他們表演的好不好?好了,我們一起開動自己的小火車回家吧。小朋友們趕快到火車站集合,小演員們來當我們的火車頭吧!同學們準備好了沒有?預備,出發(fā)!
5、課堂小結
師:到家了!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塊兒學習了這首有趣的歌曲并玩了很多游戲,你們開心嗎?你最喜歡哪一個音樂游戲或音樂活動?以后的音樂課我們將聆聽許多優(yōu)美的音樂,演唱許多動聽的歌曲,還有不少有趣的音樂游戲在等著我們呢!
。ㄉ谝魳分凶叱鼋淌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音樂律動《唱呀,跳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積極,大膽地參與演唱活動,并從中享受音樂的樂趣;
2、能隨著《唱呀,跳呀》的音樂有節(jié)奏地拍手和跺腳,并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的演唱。
教學重點:
1、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隨著音樂律動,使每位學生都獲得一份自信。
教學準備:
電腦,小獎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規(guī)范師生問好,用歌聲問好
1、教師邊拍節(jié)奏邊唱
2、學生邊拍節(jié)奏邊回答
二、感受音樂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歡迎你》,那么你們知道音樂課除了唱歌以外,還有什么好玩的嗎?瞧瞧老師在干什么?
1、隨音樂拍擊節(jié)奏
。1)師:同學們,剛剛老師在干什么?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呢?(引導學生觀察,并找出每隔一小節(jié)拍兩次手的規(guī)律)
。2)師:同學們試著跟著老師一起合著音樂拍手
(3)師:同學們表現(xiàn)得很棒,那么現(xiàn)在我們就按照教材的要求按照左、右、上、下拍手的規(guī)律試著跟音樂拍一拍,同學們,你們有信心嗎?
2、分小組接龍比賽,獲勝的小組進行表演。
三、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
師:同學們,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除了拍手,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伴奏呢?
。1)啟發(fā)學生回答并用不同的聲勢動作為歌曲伴奏。
。2)請學生上臺表演:快樂、著急、幸福和嘆氣的表情和動作,并將快樂—拍手,著急—跺腳,幸!募,嘆氣—拍腿的對應關系告訴學生,讓學生組合四種聲勢動作對歌曲進行自由組合地律動表演。
(3)伴以律動,師生共同表演《唱呀,跳呀》
四、評價及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的積極性非常高漲,表現(xiàn)得非常優(yōu)秀。這節(jié)課讓我們知道許多音樂我們可以用耳朵聽,用聲音唱,還可以用動作演。希望這些美妙的聲音帶給我們美的感受,讓我們共同期待下節(jié)課的再會吧!
。ㄉ谝魳分凶叱鼋淌遥
小學音樂教案15
第一單元 好朋友
教學目標
一、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二、能夠和大家一齊整齊地演唱并背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
三、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嘗試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教學內容
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教學基本要求
1、同學可聽著《玩具兵進行曲》進入教室,做自身喜歡的動作,教師要注意提示同學合著音樂走或跳,在同學心中建立走和動是與音樂相關的意識。
2、注意聽音樂,復聽時,當聽到樂曲中有小喇叭和大喇叭出現(xiàn)的聲音時用動作表示。
3、還可以想象著玩具兵的樣子扮演,有條件的學校,教師可做一些木偶兵的面具、長鼻子等飾物,供同學選用。
扮演《你的名字叫什么》
教學基本要求
1、用聽唱法完成歌曲的.學習。教師可布置幾次范唱,聽錄音或教師范唱,給同學完成的歌曲感受。
2、同學聽范唱時輕輕地拍著手合上歌曲的節(jié)拍,心里默唱。
3、 邊唱邊自編動作扮演。
教學建議
一、聆聽樂曲時,注意初聽的完整性,一定要給同學完整的印象,使同學對樂曲有良好的感受,并能哼唱出自身喜歡的旋律。
二、用聽唱法進行歌曲教學時,要注意完整地感受歌曲。在多次完整聆聽的基礎上分句聽唱或糾正錯誤,在完整地聽唱過程中,培養(yǎng)同學的聽辨能力、記憶能力。
三、想方法調動同學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使同學能夠動起來聽、動起來唱,全身心地感受音樂,感受音樂在我們的生活中。
編創(chuàng)與活動
(1)通過音樂會的形式,鼓勵同學主動參與與音樂時間活動,培養(yǎng)同學的自信心。
(2)活動可以個人方式,也可以小組形式,面向大多數(shù)同學展開活動,人人參與,給每個人表示的機會,培養(yǎng)同學初步的表示力。
。3)教師可設計小禮品,或全體同學以拍手的方式
【小學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教案-小學音樂教案—— 《對鳥》08-17
小學音樂教案08-23
音樂小學教案05-06
小學音樂的教案04-23
【經典】小學音樂教案05-16
小學音樂教案07-15
小學音樂教案11-21
獸王小學音樂教案08-23
小學音樂教案《對鳥》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