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本作圖
基本作圖
教學目標
1.熟練運用尺規(guī)完成四種基本作圖,并會寫出已知、求作和作法.
2.培養(yǎng)學生準確的數(shù)學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掌握四種基本作圖;難點是用準確精練的幾何語言敘述作圖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一、作圖的預備知識
1.明確尺規(guī)作圖和基本作圖的含義.
教師應著重強調(diào)尺規(guī)作圖與以前畫圖的區(qū)別,如解釋以前角平分線,垂線、平行線的畫法為什么不符合尺規(guī)作圖的要求.
2.常用的作圖語句的練習.
(1)如圖1(a),平面上有三點A,B,C,按下列要求完成作圖:
、龠^點A,點B作直線AB(簡稱“作直線AB”);
②作射線CA;
、垩娱LBC到D,使 CD=BC;
、茉诰段BA上截取BH=BC;
、葸B結(jié)兩點H,C(簡稱“連結(jié)HC”).
答案見圖1(b).
(2)如圖1(c),按下列要求完成作圖:
①以點D為圓心,AD為半徑作弧交DC于E;
②分別以點B,C為圓心,DC為半徑作弧,兩弧交于點F,G.
以上為七種基本語句.
二、思考并實現(xiàn)四種基本作圖
1.作一個角等于已知角.
(1)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標題,分清已知、求作,并用數(shù)學符號表示.注意“求作”中先寫出作什么圖形,再寫出它所需滿足的條件.
已知∠AOB(如圖2(a)).求作:∠A′O′B′,使∠A′O′B′=∠AOB.
(2)教師應啟發(fā)學生思考作圖的實現(xiàn)過程,注意以下幾點:
①思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來實現(xiàn)作圖過程,將∠AOB放到△COD中(如圖2(b)),利用“SAS”公理作出與△COD全等的△C′O′D′,從而得
到∠A′O′B′=∠AOB(如圖2(c)).
、跒楹喕鲌D過程,便于操作,可取△COD為等腰三角形,即在∠AOB的兩邊上截取OC=OD.更進一步地,可改造成尺規(guī)作圖的語言,引導學生用簡練的作圖語句準確描述作圖的實施過程.
(3)按照課本作法作圖并證明.證明時要注意作圖的作法中提供的邊的條件.
以下幾種基本作圖都可仿照此步驟處理.
2.平分已知角.
已知:∠AOB(如圖3).
求作:∠AOB內(nèi)部的射線OC,使∠AOC=∠COB.
(1)教師重點分析作法是怎樣想出來的.
①借鑒基本作圖Ⅰ的思路,畫出符合條件的示意圖,分析如何構(gòu)造以∠AOC,
∠COB為元素的兩個全等三角形.
答:用“SSS”構(gòu)造△ODF與△OEF,其中OD=OE,F(xiàn)在OC上,DF=EF.
、诜治鋈绾斡米鲌D實現(xiàn)以上過程:
要使OD=OE,以O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作弧即可;要確定∠AOB上一點F,使DF=EF,只要分別以D,E為圓心,特定長a為半徑作弧,注意為保證兩弧能有
(2)讓學生整理思路,按課本作法作圖并證明.
練習1 作平角∠AOB的平分線OC,并回答OC與直線AB有何關系?
練習2 如圖4,已知:鈍角∠MCN.
、偾笞鳌螹CN的平分線CF;
、谠趯W生畫出圖4的基礎上,求證ED⊥CF,CF平分DE.
3.經(jīng)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
已知直線AB和一點C,求作AB的垂線,使它過點C.
注意以下幾點:
(1)分析標題時,引導學生自發(fā)討論已知點C與已知直線AB的位置關系(兩種情況).
(2)對于點C在直線AB上的情況,引導學生將新問題化歸為已知情況——過直線AB上一點C平分平角∠ACB.
(3)當點C不在直線AB上時,引導學生由練習2的作法和證明結(jié)論來提煉出本題的作圖方法:先確定D,E兩點(注意書上選取K點的作用),再確定F點(找F時所作弧的半徑有特定條件).
4.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重點分析基本作圖4與練習2的關系.
分析圖4中的結(jié)論:CF垂直平分DE,要作DE的垂直平分線CF,只需確
三、四種基本作圖的變式和復合練習
例1 用尺規(guī)按下列要求作圖.(不寫作法只畫圖)
(1)如圖5,在∠AOD的內(nèi)部作射線OB,使∠AOB=∠COD.
(2)作一個角的余角.
(3)把線段AB四等分.
(4)如圖6,在鈍角△ABC中,∠ABC為鈍角.求作:
、佟鰽BC中∠ACB的平分線CD;
②△ABC中BC邊上的高AH;
、跘C邊的中垂線EF;
④AB邊上的中線CG.
(5)如圖7,已知直線AB和AB外一點C.求作:過C的直線CD∥AB.(提示:過C作直線l交AB于點E,在點C處作∠CEB的同位角(或內(nèi)錯角),使它等
于∠CEB.)
四、師生共同小結(jié)
1.目前已學過的五種基本作圖;
2.幾種常用的作圖語句;
3.尺規(guī)作圖的基本步驟;
4.以后作圖中再遇到五種基本作圖時,不必再重復作圖的詳細過程,只需給出標題,如作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五、作業(yè)(略)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教學設計需2課時完成.
1.為了分散難點,便于學生用語言準確敘述本節(jié)課的基本作圖,教師設計了預備知識這一部分,目的是讓學生熟悉所要用到的常用作圖語句,以及讓學生自己分析思考如何用這些語句來解決本節(jié)的基本作圖.
2.基本作圖的分析過程要教給學生分析的方法,逐層實現(xiàn)目的,并要揭示四個基本作圖分別“怎樣想出來”和“為什么這樣想”的思維過程,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四種基本作圖.
3.教師根據(jù)課時情況,可將第三部分的基本作圖的部分練習題(如例1(1),(4)①)插到基本作圖1,2后.
4.本課在基本作圖2后面設計了兩個練習,目的是既鞏固基本作圖2的各種變式情況下的作圖,又為基本作圖3,4啟發(fā)思路.實質(zhì)上,作角平分線與作垂線和中垂線的方法相類似.
【基本作圖】相關文章:
課程的基本理論與基本理念09-06
三八婦女節(jié)賀卡制作圖解步驟03-07
個人基本簡歷06-10
社交的基本禮儀06-17
基本社交禮儀08-29
社交基本禮儀知識08-20
個人求職基本簡歷08-24
基本禮儀之書信10-26
基本禮儀之交談11-09
簡歷寫作的基本框架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