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說課稿范文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說課稿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部編道德與法治小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6課《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
本單元的教學要通過探索,讓學生掌握買東西的學問,學會合理消費,能夠在生活中反對浪費,避免浪費。這是本單元的價值取向。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下面我將從課程標準、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課程標準
本課對應課程標準“二、我的家庭生活——4:學習料理自己的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關心家庭生活,主動分擔家務,有一定的家庭責任感。
四、我們的社區(qū)生活——11:了解本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參與力所能及的環(huán)境保護或是,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
二、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前三年我們的家庭生活和我們的社區(qū)生活兩個主題學習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生活方式和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本課包括“餐桌上的浪費”和“還有哪些浪費可以避免”兩部分。教學時應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運用生動活潑例子引領,讓學生參加活動,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生活方式和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分為兩課時教學。
(二)教學目標
知識:觀察生活中的浪費現象,了解浪費造成的危害。
能力與方法:1.能夠在生活中反對浪費,避免浪費;2.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社會事物和現象;能夠選用恰當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說明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勤儉節(jié)約的品質和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能夠在生活中反對浪費,避免浪費。
2.難點:觀察生活中的浪費現象,了解浪費造成的危害。
三、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處于從中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他們經過前三年課程的學習,對消費有所認識,但如何合理消費認識不夠。再根據以上教材分析,為此,確定以下教學方法。
四、說教法和學法、教學準備:
1.教法:啟發(fā)式、小組合作探究
2.學法:自主學習法及活動與探究
3.教學準備:師制作課件,收集案例資料;學生課前查找關于浪費方面的資料,做浪費危害調查。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講故事導入
1.講故事:食物的哭訴。夜深人靜,學校食堂角落的泔水桶里傳出一陣陣哭訴聲。米粒兄弟們抱在一起,鳴嗚地哭著:“現在的孩子們可真忍心,把我們大團大團地扔掉。不吃夠主食,他們上課、玩耍、鍛煉很容易就會沒力氣的!睅讉白花花的饅頭也在一旁抹著眼淚:“我們也是,你看,只被咬了幾口就扔掉了!迸菰诓藴锏陌撞恕⒍菇、茄子七嘴八舌地說:“就是,太不像話了!”“我們蔬萊多有營養(yǎng)啊!薄皬N師們認真地把我們洗干凈,精心地烹飪,孩子們卻一點都不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备吒叨言阢锼白钌厦娴膸讐K紅燒肉嘆著氣:“現在孩子們吃得好了,變得更挑食了,我們這么美味也難逃被拋棄的命運!睅:同學們,聽完故事,有什么感想?生:自由回答。
2.思考:除了我們學校的浪費現象,你還見過哪里有浪費現象?
3.師:我們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時,也可能會產生浪費。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浪費的話題。板書課題: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餐桌上的浪費
二、新知探究:餐桌上的浪費(一)看一看,讀一讀,想一想。
1.生觀看p44浪費現象。這樣的浪費現象,你看見過、經歷過嗎?
2.思考:在我們學校的食堂見過這樣的浪費現象嗎?3.你有過這樣的浪費經歷嗎?與同桌說一說。
4.說一說:浪費有多種表現。把不愛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費;……是浪費;……是浪費;……是浪費。
5.師小結:把不愛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費;把稍舊的玩具扔掉是浪費;不隨手關水龍頭是浪費;暴飲暴食也是浪費……這種浪費是容易被忽視的,也許每次浪費的量看起來并不多,但日積月累就是一個很大的數目。那我們這些小小的浪費就有是多大一個數目呢?讓我們一起來算一算。
(二)算一算,想一想。
1.算一算:①用天平稱一稱,用小碗量一量,看看50克大米有多少。②如果每個同學一天浪費50克大米,全班同學一天共浪費多少大米?一年共浪費多少?如果全校有1000個學生,一年將浪費多少大米?③一個學生一個月大約吃9千克大米,如果能把這些被浪費的糧食積攢起來,可以夠多少學生吃一個月?50×50=2500(克)2500×365=912500(克)912500×1000=912500000(克)912500000克=912500千克912500÷9≈101389(個)
2.想一想:看到計算結果你有什么感受?
3.師小結:看著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你們覺得這還是小小的浪費嗎?拒絕浪費,從我做起。
(三)讀一讀,說一說。
1.讀一讀:p46“閱讀角”!兑黄克澈蟮男羷凇贩艑W回家,我放下書包,手里還有喝剩的半瓶礦泉水。剛想扔進垃圾桶,媽媽就阻止了我:“浩浩,別浪費!蔽艺f:“媽,一瓶水才一塊多錢,我頂多浪費了五毛錢!眿寢屨f:“想想看,你浪費的只是五毛錢嗎?”我想了想,說:“還浪費了水資源!眿寢屆业念^說:“是的。你不僅浪費了水資源,還浪費了許多人力、物力。一瓶水從汲取,到處理、裝罐、密封,得經過許多道工序。礦泉水出廠后,需要打包裝箱,需要長途運輸,需要在倉庫保管,運到超市卸貨,理貨員運上架,有許多人付出了勞動。礦泉水瓶的生產也是如此。就更別提這背后制造機器、車輛、蓋房子、修橋鋪路的人力了。細算下來,一瓶水中可凝聚了成百上千人的辛勞呢!甭犃藡寢尩脑,我感到手中的半瓶水沉甸甸的,再也不能隨便丟棄了。
2.想一想:為什么媽媽說扔半瓶礦泉水浪費的不僅僅是5毛錢?扔掉這半瓶礦泉水還浪費了些什么?
3.說一說:有人說浪費糧食不單是糧食的浪費。你知道在這背后,還浪費了什么?
4.師小結:是啊,倒掉飯菜,我們浪費的不單是糧食。糧食從播種——插秧——施肥——除草——打谷——晾曬——脫!鲲,需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更別提這中間需要的機器設備等。所以,倒掉飯菜,我們浪費的不單是糧食。節(jié)約糧食是習慣,更是美德。大家都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為形成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社會風尚作出自己的努力。
5.相關鏈接。
。1)學生自由默讀。
。2)學生交流閱讀收獲。
。3)師小結:由此看來,節(jié)約食物,拒絕浪費,既能減輕農業(yè)對環(huán)境的壓力,也能節(jié)約食品生產所需的資源,可謂意義重大。
(4)讀一讀,學一學,分析情景。
1.讀一讀,學一學:p47“光盤行動”。
(1)自由默讀47頁內容。
。2)思考:什么是“光盤行動”?
。3)師小結:“光盤行動”的宗旨是餐廳不多點、食堂不多打、廚房不多做。從而讓人們養(yǎng)成生活中珍惜糧食、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的習慣。
2.想一想:今天,你光盤了嗎?
3.分析情景:p48案例。你怎么看待這些行為呢?
。1)在家里,按需做飯菜,不挑食,不剩飯菜。
(2)保質期短的食品不要一次購買過多,免得吃不完過期。
。3)我也知道浪費不好,但是今天的菜我真的不喜歡吃。
。4)我們在餐館請客,我讓媽媽別點太多,免得吃不完?蓩寢屨f桌上的菜都吃完了,讓人有點難堪。
三、拓展延伸:找一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有哪些?
四、師總結:
浪費現象隨處可見,這不僅是對食物的無視,更是對辛勤勞動者的勞動的不尊重。古語有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蔽覀冏鳛樾W生,從小就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杜絕浪費的好習慣。
板書設計
6.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餐桌上的浪費:浪費危害大、勤儉節(jié)約、杜絕浪費
第二課時
一、情境引入。
1.情境:一天放學,小華他們組打掃完成衛(wèi)生以后便一起離開了學校。第二天,當小華來到學校后,便有同學告訴他:“昨天的電扇都沒關!毙∪A無所謂地說:“不就是沒關電扇嘛,有什么了不起的?用的又不是你家的電,學校有的是錢。
”2.議一議:小華這樣認為對嗎?
3.師小結:是啊,小華的想法完全錯了,不管用的`是誰的電,都是我們地球上的資源,是不容浪費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找一找:還有哪些浪費可以避免。揭示課題:還有哪些浪費可以避免。
二、新知探究。(一)讀一讀,想一想。
1.過渡:除了飲食方面的浪費,在我們身邊還“潛伏”著形形色色的浪費。因為其頻繁和細微,我們根本沒有察覺。讓我們一起來閱讀p49案例。
。1)教室里的燈還亮著,同學們就去上體育課了。
。2)一篇作文還沒寫出來,就浪費了許多的紙。
。3)文具盒的自述:“別看我現在傷痕累累,我一個月前可是一個全新的鉛筆盒呢!我的小主人經常把我扔來扔去,對我敲敲打打,還用小刀在我身上刻字。這個月,小主人還丟了四塊橡皮,弄壞了三支自動鉛筆。聽說上個月就有一個可憐的鉛筆盒被淘汰了。天哪!恐怕我很快也不能為主人服務了!我們的壽命不應該這么短啊!
2.思考:這些情景反映了什么?
3.從這些情景看,其實這只是校園里常發(fā)生的事情。這充分說明我們的浪費現象已經非常嚴重了,你在這些方面是否也有浪費行為呢?
(1)學生與同桌交流。
。2)學生組織語言在全班交流。
。3)師小結:今天,我們充分認識到了這些嚴重的浪費現象,在我們認為不起眼的小事上,其實存在著大浪費。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勤儉節(jié)約,杜絕浪費。
(二)小調查。
1.浪費現象小調查:讓我們組成“浪費現象調查小組”,深入了解一下浪費現象吧,挑選某一個方面的浪費行為進行調查研究。
2.完成調查報告。
①我們小組調查的浪費現象是方面的。
②我們看到的現象③這些浪費行為的危害
、墚a生這些浪費行為的原因是
⑤關于怎樣減少這些浪費,我們的建議是
3.調查方法指導:
。1)可以采用觀察、采訪、查閱資料等方法進行調查研究。
。2)采訪之前要準備好問題提綱。
。3)調查研究的結論要實事求是,如果有具體數據就更有說服力了。
4.讀p50“相關鏈接”。20xx年,國際性環(huán)保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指出,全球紙張產、用量已達3.2億噸,如果每噸紙需砍伐4棵平均20年樹齡的樹木作原料的話,那么一年就有近13億棵這樣的大樹從地球上消失。這樣換算一下,在世界范圍內,每天約有27萬棵這樣的大樹被人們沖進了廁所下水道或是被當成沒用的垃圾扔掉。
5.拓展了解某校的水資源浪費現象。樓層及時關閉水源人數不及時關閉水源人數檢查時間7:40--7:502:20—2:304:20—4:307:40--7:502:20—2:304:20—4:307:40--7:502:20—2:304:20—4:306.
師小結:我們身邊的浪費隨時有可能被我們忽略,雖然不走眼,但它卻存在,一旦匯集,就是一個巨大的數目。浪費現象,不容忽視。
(三)分析浪費原因。
1.請想一想以下說法錯在哪里?
、偕晕⒗速M一點沒關系,太節(jié)儉了別人會笑話我的。②我一個人節(jié)約有什么用,有浪費行為的人多著呢。
、圻@些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浪費點和別人沒什么關系。
、懿焕速M是大人的事情,和小孩子沒什么關系。
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匯報。
3.全班交流。
4.師小結。
國家都提倡“光盤行動”,提倡節(jié)約,反而是浪費可恥。拒絕浪費是全民族的事,不分大人和小孩,如果人人都節(jié)約一點點,那么十幾億的中國,會節(jié)約多少呢?
(四)找一找。
1.找一找:有很多關于浪費與節(jié)儉的名言、警句、諺語,意味深長。你知道它們的含義嗎?①取之有度,用之有節(jié),則常足。大意:有計劃地索取,有節(jié)制地消費,就會常保富足。②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大意: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樸節(jié)約財物來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品德。
2.你能再找一些類似的句子嗎?
。1)儉節(jié)則昌,淫佚則亡。大意:節(jié)儉就會昌盛,淫佚享樂就會敗亡。
。2)一勤二儉三節(jié)約,全家老少幸福多。
(3)行船靠掌舵,理家靠節(jié)約。
3.請你從水、電、氣、衣物、玩具等方面,以“反對浪費、提倡節(jié)儉”為主題,設計一幅宣傳畫或宣傳標語,把你的觀點傳達給大家。
五、課堂總結。
對呀,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有時是我們的認識問題造成了浪費,有時是我們的面子問題造成了浪費。俗話說“聚沙成塔”,如果我們人人都力行節(jié)約,那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板書設計:
6有多少浪費本可避免
還有哪些浪費可以避免
小學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 、老師們,你們好!我是來自龍封臺完全小學的XXX。
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 《足球》,下面我將從說教學理念、說教材、說學生、說教學目標、說重點難點、說教學內容、說教學資源七個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 說教學理念
根據水平一的學生愛動、好學、注意力指向性較弱,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還是以直接興趣為主的特點,本課安排以舊報紙為“道具”球進行系列活動,以運球為主教材,采用層層遞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花最短的時間,學到本課安排的基本運動技能。在教學中通過教師語言的描述,音樂的渲染,自由想象練習,小組合作交流,實踐運用等手段,激發(fā)學生對體育課的濃厚的運動興趣,滿足兒童對運動求知欲,達到增強學生運球能力和掌握專項運動基本技能、技巧的教學目標。
二、 說教材
自足球運動進校園活動開展以來,足球運動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因為它有很強的集體性和趣味性,在活動中不僅可以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還可以充分激發(fā)小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競爭意識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本課安排的有關運球的練習,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以及基本功,做到從小抓起,從基礎做起。 小足球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個體育項目,也是小學體育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發(fā)展學生的柔韌,協(xié)調,力量等身體素質有著顯著的效果。
三、說學生
本次授課對象是小學二年級學生,他們正是好動,善玩的好時段,他們正處在學習球類運動的啟蒙階段,本課以舊報紙為學習足球的主線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遵循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利用運球的多種方法,階梯性的創(chuàng)設了運球的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循序漸進的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
四、說學習目標
因此本課的學習目標是
運動參與目標:認識足球,喜歡足球,熟悉球性,對足球產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運動技能目標:在游戲中了解并初步掌握足球運球的三種方法,發(fā)展身體的協(xié)調性。
身體健康目標:通過運球發(fā)展學生靈敏、反應、協(xié)調性,促進學生身體正常發(fā)育。
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目標: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展現自我,表現出良好的交往與合作的意識與行為。
五、說重點難點
基于對教學目標的學習,我認為本課的
教學重點:掌握運球的動作技能,學會多種運球方法。
教學難點:動作協(xié)調連貫,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六、說教學內容
根據課題“趣味小足球”這一學習內容,我以就報紙為主線安排了四個方面學習內容。
第一部分激發(fā)興趣階段,這部分我把舊報紙折成小帽子戴在頭上作為道具,通過口令“我是女生嘿!嘿!嘿!我是男生哈!哈!哈!嘿。『伲!嘿!哈!!哈。」。『伲。。『伲。。」。!哈。!嘿。。。!哈!。!哦也!”組織學生對歌游戲來調動課堂氣氛,讓二年級小同學體驗到體育課的樂趣。
第二部分發(fā)展興趣階段,同樣是以帽子為道具跳《軍中姐妹》的舞蹈,根據音樂節(jié)奏鮮明的特點這個舞蹈有兩個作用一是復習變換隊形、踏步走,二是讓同學們通過韻律達到充分熱身的目的。整個韻律活動中教師示范并提示動作要領。
第三部分保持興趣階段,這部分主要是小足球的運球練習教學程序為:通過小魔術把頭上的帽子變成球→ 組織學生隨意運球總結出三種部位運球方法→ 通過圖片認識腳的部位→ 教師講解并示范三種不同部位的`運球方法→ 組織學生分別嘗試用不同的部位運球練習→ 選出自己喜歡的部位進行運球練習→ 講解并示范一步一運的運球方法→ 停球練習→ 把同學們分成四組,小組成員的小球變成一個打球進行運球接力小游戲。
在整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通過教師童趣的語言、講解示范、音樂的渲染、自由想象、小組合作交流、游戲等手段,激發(fā)對小足球濃厚的興趣,達到增強學生運球的能力。在教學中盡量做到精講多練,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練”,在學練中使運動技能得到提高。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的錯誤動作技術,動作不協(xié)調,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我會及時提醒糾正,教師或讓優(yōu)生做正確的動作示范,讓學生觀察,積極模仿,反復練習正確的動作,形成正確動作的動力定型。同時,還可能會出現學生在學習中不按要求進行練習,影響課堂教學秩序。這時我會及時糾正并加以引導,積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育他們遵守體育道德的良好個人品格。
第四部分興趣延伸階段,讓學生們通過手中的紙足球,把它折成自己喜歡的小扇子,自由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最后同學之間小組之間相互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相互拍照留影。
七、說教學資源
1、舊報紙是本節(jié)課的主線,主要突出取材容易,一材多用的特點,以突出本節(jié)課的“趣”。由于二年級學生處在學習球類運動的啟蒙階段,對小足球運球技術的完成有一定的障礙,所以本課采用紙球代替小足球,先讓學生通過紙球熟悉球性,提高運球能力,這樣大大減少了失敗感及對足球的恐懼感,容易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音樂用于韻律活動和活動的背景,因為音樂有著鮮明的節(jié)奏,既可以給予課堂烘托氣氛,渲染氛圍,又能夠讓學生在愉悅中學習,有利于教師進行課堂教學。
3、通過知識傳授中利用圖片綜合講解,使自己更加直觀的了解腳部結構。
4、四個小體操墊作為活動的邊界,既明確了學生活動的界限,又保障了學生的安全。
小學說課稿 篇3
首先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人教版第五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單元是圍繞“熱愛大自然,保護生太環(huán)境,創(chuàng)建美好家園”這一專題而編寫的!睹利惖男∨d安嶺》描寫了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
其次,談談教學目標的設計:
根據本單元訓練重點和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認17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文中詞語;
能力目標: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并產生更建美好家園的觀念。
第三,說說教法學法:
德國教育家蒂多惠斯說過,教育的藝術是激勵、喚醒和鼓舞!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本課,
我采用情境教學法、語言描述法、質疑引探法、先扶后放教學法,學生采用讀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創(chuàng)造的學習方式,不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而是“抓住一段,教活全篇,把握重點,綱舉目張”,來增強語言積累,提高語言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
第四,說說教學程序
本課我設計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生自學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了解課文內容順序,學習課文第一第六自然段。現在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在這一課時教學中主要解決第二、第三教學目標!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我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重誦讀,重感悟,重探究,重創(chuàng)新。整個教學,圍繞“美麗”分四步設計:發(fā)現美——討論美——贊賞美——憧憬美。
第一步:情境激趣,發(fā)現美
我這樣創(chuàng)設:同學們,我們祖國幅員遼闊,山河秀麗。我們曾游覽過北京的古老時尚,曾贊嘆過黃山的奇石,曾感受過天都峰的險峻與秀美。今天,我們再一起到一個河流交錯、山巒起伏的地方去觀賞一下吧!這段話,老師充滿激情的娓娓導入,學生回憶了舊知,激發(fā)了求新知的欲望。然后,我讓學生邊聽錄音朗讀,整體感知課文,邊出示課件圖,學生聽了后,說出了自己的的感受:小興安嶺實在是太美了!我再及時設疑:課文哪一句話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學生說出了最后一句。教師再沿著這條中心線索理清課文內順序就很容易了。
第二步:品讀詞句,討論美
1、合作探究“春天美”、“夏天美”
教師先范讀本段,學生邊聽邊仔細觀圖,然后默讀,劃出作者抓住了春季的哪些景物,劃出你認為作者用詞準確、生動的句子,再說說這些詞句好在哪里,最后指導學生邊有感情地品讀,邊想象美景。再通過換詞法理解了“抽出”的意思,通過結合實際理解了“散步”“欣賞”,體會了擬人句的作用。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領悟到了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更體現了與作者心靈的對話。緊接著,我這樣小結:這段作者抓住了小興安嶺春季的特點,選取樹木、積雪、小溪、小鹿這幾種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寫了小興安嶺抽新枝、春水漲這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我的小結,其實教會了學生概括自然段的意思的方法,落實了訓練重點,為后面的學習作了鋪墊。
“夏天”段,是小興安嶺四季景色中最美的一部分,教師更要引導學生認真體會作者譴詞造句的獨具匠心!我先讓學生總結老師教學春天段的步驟(讀、劃、說、品),然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學生用、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體會到“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封”“浸”等詞的生動、貼切。通過生生對話,互教互學,既獲取了更多的信息知識,又形成了良好的人際技能,培養(yǎng)了協(xié)作精神。然后指名學生美讀,其余學生想象畫面,激活了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嘗試小結段意,又培養(yǎng)了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我說的這節(jié)課是花城版教材第一冊第十三課歌曲《詠鵝》,本單元的歌曲是以吟唱古詩詞,感受詩詞韻律美的音樂,《詠鵝》這首歌曲是根據唐代詩人駱賓王七歲時寫的名詩篇創(chuàng)作的歌曲,全曲為四二拍,歌曲為五聲宮調式,旋律流暢,為規(guī)律的四句式結構。它描寫了兒童眼中鵝的可愛形象,詩歌充滿童趣,教材選擇天真、活潑童趣,歌曲生動的體現出“鵝的生動形象”——悠閑自在。這首歌曲從學生興趣學習的`基礎出發(fā),利用孩子們喜愛動物的天性,培養(yǎng)和挖掘他們心靈中美好的情感。通過聽、唱動物音樂豐富學生們情感世界。
2、說教學目標
①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歌曲“詠鵝”體會“鵝”的悠閑自在的形象,讓學生體會古詩新唱的韻味。
、谡J知目標——學過學唱歌曲,運用柯達伊手勢教學法視唱旋律節(jié)奏練習,從音樂的基本要素入手積累經驗。
、勰芰δ繕恕ㄟ^為歌曲學唱、創(chuàng)編律動動作,培養(yǎng)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及主動參與表演。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認讀樂譜。
二、說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及一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我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唱游法:通過游戲更加能活躍課堂的氣象,激發(fā)學生的學唱熱情。
2、情境教學法:通過具體生動的形象引起學生的內心共鳴,從而用歌唱、動作等把它表現出來。
3、演示法:展示圖片、課件、示范性范唱,使學生獲得直觀、具體、生動、真實的感性知識。
4、律動教學法:通過聽覺、視覺和身體知覺去感受音樂。
5、柯達伊手勢教學法:通過手勢形象作用來提示學生發(fā)音,還可以通過手勢變換及高低不同,幫助學生直觀區(qū)別不同音高,形成正確的音準概念。
三、說學法
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好動、好奇的特點及教材的內容,在學習中,我注意去引導和激勵學生通過音樂游戲、律動、聽唱、表演等一系列活動,使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四、說教學重難點
1、能夠通過演唱及律動,讓學生感受動“鵝”的音樂形象——悠閑自在。
2、聽辨大、小提琴的音色。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分為:
1、組織教學,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2、創(chuàng)設情境,節(jié)奏讀詞。
3、新歌教唱,旋律教學。
4、律動創(chuàng)編教學。
5、聽辨大提琴、小提琴音色。
6、拓展延伸。
小學說課稿 篇5
一、設計理念:
以新的課程標準為指導,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學生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為基本理念,在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使學生受到愛國教育,從中懂得珍惜時間。
二、說教材
《年月日》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內容。它是在一、二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認識鐘表、了解時、分、秒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學習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具有常識性,在課堂上雖然沒有系統(tǒng)學過,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已有很多經驗。因此,我根據課標要求和我對教材的理解,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到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經歷年歷卡的觀察討論,感受并記住每月天數。
3、情感 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具體情境,培養(yǎng)學習的.愛國主義精神和珍惜時間的意義。
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記住各月的天數和初步會判斷平年或閏年。
課前準備:
學生:不同年份的年歷卡。
教師:課件、年歷、等。
四、說教法學學法
。ㄒ唬┙谭
1,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首先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2,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中"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學生發(fā)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求異創(chuàng)新為宗旨,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直觀演示,實際操作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為了體現課標這一理念,在教學中我注重教學與實際的聯系。因為年、月、日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依據,采用主體性、啟發(fā)性教學方法,真正把學生當作主人,幫助學生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ǘ⿲W法
1,由于年月日的知識比較抽象,所以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直觀演示,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重視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因為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一些學生不一定對學習材料看得很仔細,理解得很全面,通過合作學習,可以充分發(fā)揮整體優(yōu)勢。教師觀察指導個別學生,做到學生自己能學的自己學,自己能做到的自己做,較好把握了學生的認識活動的進程,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能力和合作互動精神。
五、說教學程序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今天是有這么多的老師和我們一起聽課大家高興嗎?(高興)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板書課題)
。ǘ┖献鹘涣、認識年、月、日
1、讓學生說自己在生活中所感受的一年一月一日。
2、在自然界中的一年、一月、一日,隨后出示課本51頁的只的知識。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
4、匯報交流,集體驗證
。ㄈ┱J識特殊月——2月
1,習有關二月的知識,
2,察不同年份的2月
3,交流匯報:
。ㄋ模┙虒W生記大月、小月的方法:
1、小組討論怎樣較快地記住各月有多少天?
2、全班交流。
3、教師提示(1)拳頭記憶的方法。(2)歌謠記憶。
(五)、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聰明的猴子考大家
2、師點評。
3、幫青蛙和小鳥算生日
4、點評:
五、全課總結
1、說一說,今天的數學課自己有什么收獲?
2、時間過得真快,當我們回憶這節(jié)課的內容時,這節(jié)課已經過去了,我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
六,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是我和學生共同完成的,直觀形象,一目了然,突出了重難點,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鞏固和掌握本課所學的知識。
板書設計:
年、月、日
一年有2個月
大月 1,3,5,7,8,10,臘各月份,都有31天;
小月 4,6,9,11各月份,都有30天;
二月 平年28天,閏年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閏年全年366天
小學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第一場雪》是六年制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瑞雪圖。情溢言表,充分體現了作者由這場雪預見到明年糧食的豐收而無比喜悅之情。
二、 學習目標:
1、 知識目標:深入研讀課文,感受下雪后景象的美,豐富學生對下雪的認識。
2、 德育目標:激發(fā)學生對雪的向往,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 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和發(fā)展想象力與探究能力。
三、 學習重點: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麗及作者的聯想,體會作者喜悅的心情。
四、 教學難點:領悟作者通過寫景及聯想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
五、 教法與學法
教法:采用“感情朗讀法”利用極富感情的語言表達,緊扣重點詞、句細嚼慢咽完成本節(jié)的教學任務。
學法:教給學生“四讀”的學習方法,仔細品味重點段、句、詞,體會文中的情感。
六、 教學準備:利用多媒體教學。
七、 教學程序
1、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閱讀
先讓學生回顧下雪前,下雪時的`情景,接著播放《雪絨花》課件,激起學生閱讀下文的興趣。
2、 回顧學法,整體感知
先復習上節(jié)課所總結的學習方法,再引導學生整體品讀文段,然后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心中的感受如何?
3、 精講細讀,釋疑拓展,體會情感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教學重點,采用感情朗讀法,引導學生體會文中情感。先讓學生邊讀邊想,捕捉關鍵詞語讀出雪后景象的特點,再引導學生質疑并品析好詞好句的妙用,用自己的話語贊一贊作者遣詞造句的絕妙,最后讓學生設身處地悟景悟情,并結合課本拓展延件“拍雪景”,“想象作者接著還會說什么?”
4、 揭示背景,情感升華。
先介紹本文作者峻青的寫作背景,接著以一個反問(如此:“瑞雪兆豐年”!作者能不高興?我們能不高興?)升華情感,最后讓學生匯報收集的資料。這一環(huán)節(jié),從部分回歸整體,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升華情感,完成教學任務。
5、 研讀運用,深化發(fā)展。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先師生共同總結寫作方法,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反復朗讀,達到背誦。
6、 作業(yè)設計:以生為本,高度自主。
這次設計的作業(yè)是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摘抄在《小蜜蜂》積累本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
7、 板書設計。
19、第一場雪
雪前:驟然變冷 一讀:呈現畫面
雪中:紛紛揚揚 二讀:品詞品句
雪后:雪大—景美—人歡 喜愛 三讀:領悟情感
聯想:瑞雪兆豐年 喜悅 四讀:以情帶讀
這個板書既概括了全文的內容,又體現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學法;既展示了文章的層次條理,又體現了所述事物的特點;既新穎別致,又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進而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小學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說課稿09-17
小學說課稿05-20
小學美術說課稿07-14
小學音樂說課稿05-23
小學體育說課稿06-09
小學美術優(yōu)秀說課稿03-23
小學數學說課稿09-04
小學數學獲獎說課稿03-31
小學美術說課稿(薦)08-10
小學說課稿模板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