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走一步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走一步教學反思1
因為這是初一語文學習的第二課,也是貫徹“新課程標準”、培養(yǎng)學生戰(zhàn)勝困難盡快適應初中生活的一個有利的契機,所以,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我的思路是讓學生自己研究、合作學習,路讓學生自己走,我只是起到個指路人的作用,目的是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研究性學習的好習慣。
于是一改以往我主宰課堂我長篇大論的授課方式,換成學生當主角,因此,在45分鐘的課堂上,我一會是參與者,和學生共同探討“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問題;一會又是提問者,再一次把學生引領到課文之中;一會又是設計者,為學生思考創(chuàng)設某種環(huán)境氛圍……學生也隨之不斷改變角色,不斷變換思路,一會是旁觀者,為小主人公著急;一會又是文章中的主人公,身臨其境體會當時的心境;一會又是主人公的伙伴,為他出謀劃策。學生的興趣完全被調動出來,整個課堂氣氛熱烈而不喧嘩,緊湊而不緊張,有張有弛,于快樂輕松的氛圍中達到了教學目標。
最后的10分鐘,用5分鐘讓學生寫自己遇到的一個困難及如何克服困難的片段,在用5分鐘學生讀習作和點評,真沒想到初一學生會有如此精彩的故事,而他們對困難的認識也告訴我他們的'確是需要挫折教育的一代。
一節(jié)課下來,我說話的時間加起來不到15分鐘,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學生討論、發(fā)言和練筆,但我想,學生從同學和老師的討論交流中所獲得的東西遠比從我的長篇大論中學到的多。
走一步教學反思2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中的自讀課文,而在這之前,卻是精讀課文。這就要思考這篇課文在內容上的取舍問題了。
精讀課文的話,老師可入手的點很多,在課時上也可以安排為兩個課時。作為自讀課文,就更側重于學生自己的閱讀體驗。新課程標準提倡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基于此,再加上本單元的相關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個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說說自己對課文的認識。
2.勾畫出描寫“我”心理的句子,說說作者從中所得的“經驗”。(重點)
3.多角度閱讀課文,獲得新的理解和感悟。(難點)
第一個學習目標的設定,是得益于余映潮老師的教案。為了讓學生認識課文,理解課文,從不同的角度說說自己對課文的認識。學生可以從文章體裁、故事內容、情節(jié)順序、文章結構、人物特點、文章技法、給人啟迪等等多個角度選取一個,表達自己的見解。
這一篇是我們學習默讀課文中的第八篇課文了,剛好可以借鑒余老師的這個方法檢測學生前段時間默讀的情況。
第二個學習目標,勾畫描寫“我”心理的句子,從“我”的心理歷程過渡到自己所得的'“經驗”,也就是從文章內容到主題。
第三個學習目標,更多的是用新的角度讀課文。隨著閱讀的深入,讓學生能從一篇課文中有不同的閱讀體驗,獲得新的理解和感悟。
這樣一來,自讀課文中學生的自主性就處處體現(xiàn)出來了,更側重于學生的閱讀體驗,而文中傳遞出來的“經歷”和“經驗”也沒有因自讀缺失,老師起到了很好的統(tǒng)籌作用。
自讀課文并不是老師放手不管,任由學生漫無目的地讀,而是更需要老師有放眼全局的大手筆。
走一步教學反思3
在本課的第一課時,我的第一步,就是要像文中的父親那樣,做好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讓學生走一步,再走一步,逐漸學會欣賞文章。為此,我的思路是讓學生先通過自主學習,再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路讓學生自己走,我只是一個指路人。目的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研究性學習的好習慣。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上完了這堂課后,我認為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導語的設計引人入勝。
我從作者的一次飛行經歷導入:1945年1月,在英格蘭的沃頓空軍基地。一個上尉飛行員接受了一項任務,駕駛沒有任何武器裝備和防護設施的蚊式雙引擎飛機深入到德軍本土執(zhí)行偵察任務。他覺得幾乎無法完成任務,想象著飛機坐艙被炮彈擊中,自己鮮血飛濺,連跳傘的力氣都沒有。第二天,他駕機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誡自己,現(xiàn)在,只是起飛,飛起來就行。升到兩萬五千米高空時,他又告誡自己,現(xiàn)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無線電的指導下,保持這個航向20分鐘,就可以到達荷蘭的素文島,這個,不難作到。就這樣,他不斷告誡自己,下面,只是飛越荷蘭,這并不難,然后,是飛臨德國。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這位上尉終于完成了任務。當他接受盟軍的獎勵時,他說,我之所以成為孤膽英雄,完全是因為我小時候一段經歷的啟示。這個人就是美國作家莫頓·亨特,那么小時候的一段什么樣的經歷改變了他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走一步,再走一步》這個導語是以故事的形式說給大家,加之我生動的語言,一上課就吸引了學生目光,創(chuàng)設了很好的教學情境。
二、通過問題的設計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
1、首先,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我提出了第一個問題:這個故事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指導學生概括的方法,抓住記敘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用簡潔的語言表述出來。
2、然后,接著問:文中寫了幾個人物?概括他們的性格特點。這個題型在閱讀中經常出現(xiàn),要指導學生解題的`方法;貧w文本,從文章確定答題的大致范圍,一段一段按順序找能概括其人物的性格特點,如果有的段落沒有詞語,就從所做的事中或者這個人的語言、動作等概括起特點。
3、接著,我要求學生再仔細研讀課文,找出描寫“我”的心理變化的語句和環(huán)境描寫的語句,引導學生探究心理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你遇到過什么困難?是怎樣克服的?有什么經驗教訓?
走一步教學反思4
這堂結束了,我教得舒心,學生學得輕松,甚至有學生情不自禁地說:“這么快就下課了,我還沒覺得時間這樣快過呢!”仿佛學生還沉浸在膽小鬼的恐懼到勇敢者的蛻變中。學生們喜歡活躍的課堂,喜歡自由的課堂,喜歡充滿討論碰撞的課堂。這就啟示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對每一篇文章都要深入研究、精心設計,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熱情,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具體做好以下幾點:
1、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識,深挖文本。
2、教學中教師要全面準備資料,精心備課,指導、點撥要有步驟,有層次。
3、教師遇到疑難問題時,要組織學生合作學習。
先讓學生自由讀,有利于個性化的讀和理解;再合作碰撞,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這篇課文篇幅不長。在課堂上,充分給學生讀悟時間,然后利用小組合作,分享學習成果互相討論交流,然后師在課堂上引導總結感悟學習方法。最后,學以致用,評價測評。大膽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
【走一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03-27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學反思10-28
七年級語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反思03-21
走一步,再走一步09-29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08-26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04-08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