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高中信息技術課新教材使用的體會
對高中信息技術課新教材使用的體會
貴州省松桃民族中學 554100 楊廷
貴州省銅仁地區(qū)高中信息技術課實施新的高中課程改革快一年了,《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信息技術基礎〉(必修)》(廣東教育出版社)這套教材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的精神。新課標指出,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是要營造良好的信息環(huán)境,打造終身學習的平臺,強調(diào)問題解決,倡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創(chuàng)新實踐,注重交流與合作,共同構(gòu)建健康的信息文化。這套教材對于改變中學信息技術教學現(xiàn)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在這一年來,我對新教材的教學有一定的收獲,也有困惑,本文就新教材的使用談談個人的幾點體會:
一、全面把握教材內(nèi)容,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體現(xiàn)普及性、基礎性和發(fā)展性,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為其終身持續(xù)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首先要求教師轉(zhuǎn)變教育教學觀念,不再單純做知識方面的權威,將書本上的知識原原本本地教給學生,而應當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與學生共同經(jīng)歷知識探究的過程。只要教師的觀念轉(zhuǎn)變了,才能擺脫舊的束縛,走上創(chuàng)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師的觀念沒發(fā)生轉(zhuǎn)變,即使面對新課程、新教材,仍舊會“穿新鞋走老路”。作為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將新課改的理念貫穿與課堂教學之中。
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點。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更深入地鉆研到教材中去,去感悟和品味教材的內(nèi)容,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形成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好課程標準與教材的關系:課程標準是一個要求貫穿于教學中的“綱”;而教材是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的具體依據(jù)。
其次,新的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即建立一種互動、和諧、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中,教師必須做到讓學生自由的想、大膽的想、給予他們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創(chuàng)新的自由,給他們一片自由的藍天,徹底改變以往的“填鴨式”教學,以學生的自我發(fā)展為中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真正“活”起來,把以教師為主的“一言堂”變?yōu)閷W生積極參與的“多言堂”。
只有對教材理解透徹、感悟獨特并對學生學情了解清楚的教師才會做到目標定位準確、恰當,重點、難點設計合理、合情;只有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的教師才會用教材教而不僅僅是教教材。全面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整體結(jié)構(gòu),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的特點,明確學習目的和方法。例如新課程標準中的“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模塊,加深了信息文化教育的價值,因此基礎部分的內(nèi)容標準充分體現(xiàn)了技術過程與文化過程的統(tǒng)一,從而在根本上提升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必修模塊主要以信息處理與交流為主線,圍繞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需求,強調(diào)信息技術與社會實踐的相互作用。其中不論內(nèi)容標準、范例、活動建議及描述過程中所使用到的行為動詞均體現(xiàn)促進學生發(fā)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設計也應該盡量全面考慮,能夠根據(jù)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選擇適當?shù)男畔⒓夹g交流思想,開展合作的情境,讓學生能通過學習解決日常生活、學習中的實際問題并能理解信息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明確社會成員應承擔的責任,形成與信息化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
二、重視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實踐探究
(一)自主探究
教師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巧妙設置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進入探究狀態(tài)。學生進入探究情境后教師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在自學中自究,在自究中自悟。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注重學生自學方法的指導,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自學探究的實效。
(二)合作探究
學生在自學探究后,提出不理解或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疏導、整理出幾個重點問題供學生合作探究。學生可以小組間相互啟發(fā)、相互探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可以面對面的對話、答辯、爭論。教師只需在關鍵處加以指點或?qū)。通過交流討論,學生能夠集思廣益,思維互補,開闊思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可以在探究中學習,在探究中創(chuàng)新。
(三)實踐探究
引導學生自己歸納一節(jié)課所得,把知識系統(tǒng)化,結(jié)構(gòu)化,啟發(fā)學生提煉探究方法,把知識活學活用等。教師可根據(jù)學生實際水平設計恰當?shù)姆謱哟蔚木毩暎瑢W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學生做完練習后,可讓學生評議,使學生知道自己錯在哪里,然后自我糾正,這樣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又發(fā)展了學生的能力。在此階段,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以教材為憑借,把探究活動向課外延伸,通過觀測,調(diào)查,查閱文獻資料,觀看影像資料和上網(wǎng)等形式,去獲取更多的知識。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擔任《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學生剛接觸信息技術課時興趣很大,可沒多久,興趣就沒有了;在信息技術課上,學生對玩計算機很感興趣,一批學生沉迷于游戲世界、下載音視頻、上QQ聊天之中。但對信息技術課卻沒有興趣。究其原因,是我們的教學方法和模式不適應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了呢?還是我們沒有關注到學生的本質(zhì)需要呢?我的教學體驗是在課堂教學實踐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過去以教師和知識為本,做到以學生和能力為本,要利用教材來教,堅持一個原則,教會學生學習。師生關系融洽,教師熱愛、信任學生;學生尊重、敬仰教師,這就形成了一種生機勃勃的信息技術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和諧、親切自然的氛圍中接受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我在教學實踐中對新教材產(chǎn)生一些新的問題和困惑,主要有:
(一)高中新教材與初中現(xiàn)行的技術性的教材相比,跨度較大,銜接有斷層,在教學中有時無所適從;由于地區(qū)差異,學生知識水平的嚴重不均衡,有的初中根本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再加上部分學校不重視,沒有按要求開課,課時不足(每周一節(jié)),師資缺乏,使得課程實施較為困難。因此必修教材中的知識用36課時完成有很大難度。
(二)高中新教材在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上是下了筆墨的,理念很好,但是我感覺書中涉及的知識面廣度有了,深度不夠,泛泛而談,如果光講不動手,開始學生可能會聽,但很快就會失去興趣;落實到實際教學中有空的感覺,因此心中比較迷茫。新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沒有現(xiàn)成的模式可以讓我們借鑒,我們只有靠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三)新教材中使人感覺有些簡單的內(nèi)容復雜化,有些讓學生一看就明白的內(nèi)容還用大量的篇幅在那里闡述。由于信息技術課在中學教學中的實際地位,因此教材中有些安排的實踐內(nèi)容要求學生在課后去完成,好像不太現(xiàn)實,有些理想化了,這就必然對信息技術課的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有著一定的影響。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材只是一種課程資源,我們?nèi)绾蚊鎸π抡n標、新教材,投入到新課改中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方法,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等三維目標,都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需要不斷總結(jié)的,我們每一位教師與新課程改革同行,衷心祝愿高中信息技術新課改越走越好!
姓名:楊廷
單位:貴州省松桃民族中學
郵編:554100
職稱:中一
聯(lián)系電話:13765663652
電子信箱:yzmail@163.com
【對高中信息技術課新教材使用的體會】相關文章:
高中歷史新教材使用心得范文(精選6篇)10-15
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使用情況反饋08-19
信息技術課程心得體會12-14
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效率的點滴體會08-21
語文新教材的使用心得07-24
高中化學新教材使用心得范文(通用5篇)10-15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優(yōu)化策略08-25
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心得體會07-24
高中新教材的心得體會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