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閱讀,為寫作插上翅膀
閱讀,為寫作插上翅膀烏蘭浩特市呼和馬場學校 張紅玉
內容摘要:要教學生養(yǎng)成有意積累素材的能力與習慣。要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積累寫作素材,首先是語言的積累。其次是典型事例與典型人物的積累。引導每個學生抓住自己喜愛的一本名著精讀深讀反復讀 ,爛熟于心,不僅可以獲得知識,開闊視野,感悟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光芒,更獲得了寫作素材,擁有一口自己的“ 素材深井”,并以此引發(fā)其對文學的愛好。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讀物,開闊視野,積累佳詞妙句、精彩片段。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閱讀活動,起到引領示范作用。讀學生自己的作品。讓學生讀教師作品。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寫作時,最犯愁的是寫什么的問題。在信息高度發(fā)達時代,學生平時經歷的、看到的、聽到的也不少,不能說是“無米”.但拿起筆來卻有“老虎吃天無從下口”之感。問題的關鍵是,要教學生養(yǎng)成有意積累素材的能力與習慣。
一、注意養(yǎng)成學生鉆研和利用教材的習慣,充分發(fā)揮教材“例子”的作用。
課文是知識之舟,是能力之橋,是學生打開寫作殿堂的金鑰匙,也是寫作素材的大寶庫。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認真鉆研教材,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積累寫作素材,為學生寫好作文做鋪墊。
首先是語言的積累。任何一篇文章其中總有關鍵句,那優(yōu)美生動,富有文采的語言總能撥動讀者的心弦。讀到這些語句時,要求學生停下來,指導他們細心品味,明確好在哪里,這樣有什么表達效果,然后讓學生進行分類摘錄:語言風格富有特色的,如魯迅雜文的辛辣諷刺, 朱自清散文的清新流暢,雨果演說激情四射等等; 善用修辭手法的,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那豪氣奔放的比喻,“雷電不喧嚷,風也不擁擠”那滿懷柔情的擬人等等; 人物形象描寫生動傳神的。 如少年閏土那“紫色的圓臉”與中年閏土那“干裂的樹皮似的手” ;環(huán)境描寫渲染烘托力度極強的 ,如故鄉(xiāng)那“碧綠的西瓜地”與“蕭索的荒村”.還有句式富于變化的,如長句短句,整句散句運用自如的;至于古今詩文名句,名人警句,則是熠熠生輝的珍珠,更要盡可能多的收入素材的寶庫。 這些分類,盡管在范圍上有交叉,但不要緊,只要學生真切地品嘗那奧妙的樂趣,有量的積累,就可能有質的飛躍,作文時運用素材才有信手拈來的瀟灑。
其次是典型事例與典型人物的積累。 旅鼠之謎中集體遷徙、自殺的旅鼠,那樹中慘遭殺戮又被悶在瀝青下面的老樹,是極好的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類文章的素材;居里夫人和我的老師中的沙利文小姐是不言放棄的典型人物;公輸中墨子的非攻精神、孟子二章中的仁政思想、大道之行和桃花源記中的理想社會, 作為以和諧為話題的作文的素材,又是多么貼切!教材,是多么豐富的素材寶庫啊,我們千萬不要舍近求遠,忽略教材知識。
二、引導每個學生抓住自己喜愛的一本名著精讀深讀反復讀 ,爛熟于心,不僅可以獲得知識,開闊視野,感悟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光芒,更獲得了寫作素材,擁有一口自己的“ 素材深井”,并以此引發(fā)其對文學的愛好。
在作文批閱中,我發(fā)現(xiàn)一位同學的作文總是提到魯賓遜,寫作角度因文題要求不同而變換。他對魯賓遜這個人物可謂是爛熟于胸。課后我了解到,這位同學酷愛《魯賓遜漂流記》,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閱讀,已經反復讀過好幾遍了。魯賓遜身上的可貴品質是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作品結構的安排、人物的描寫、環(huán)境的渲染讓他的敘事描寫功夫大有長進,這也讓他愛上了閱讀。我把這個孩子的經驗推廣到每個我教過的學生身上,并組織他們精讀了一本名著之后進行讀書交流,彼此分享,互相促進。交流時,要舍得投入時間與精力,要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選擇自己喜歡或擅長交流方式,教師適時引導。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建立閱讀的成就感,并逐漸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
三、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課外讀物,開闊視野,積累佳詞妙句、精彩片段。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愛好,幫學生選好書,然后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如在閱讀中學習優(yōu)秀作品的遣詞造句、觀察角度、寫作手法的運用、情感體驗的方式等,并用個性化的摘抄來整理這些資料?梢灾谱髯x書卡片、寫讀書筆記等等,或者利用電腦將資料整理分類,存為自己的電子版檔案庫。
四、讀學生自己的作品。日記、讀書筆記、隨堂練筆、作文等作品既是學生的作業(yè),也是很好的素材。我經常讓學生自讀或互讀作品,有時我自己讀,大家聽,邊聽邊找優(yōu)點。這種閱讀活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讓學生記住自己的成功經驗。經常被指出缺點的孩子不一定會記住自己的缺點,也不一定愿意改正缺點,經常被指出優(yōu)點的孩子肯定愿意記住并發(fā)揚擴大他的優(yōu)點。一般來說,每篇作文都有可肯定之處,哪怕是一個句子、一個詞。優(yōu)點多了,缺點自然就少了。我們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幫助學生積累成功經驗”是一條很有效的途徑。
五、讓學生讀教師作品。身教勝于言傳。 對于同一件事,老師寫出來會是什么樣?老師為什么能寫成這樣?對于同一題目,老師怎樣選材、怎樣立意、怎樣構思?當然我們最好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觀察思考,以學生的口吻來寫作,這樣的作品更有示范與啟發(fā)作用。我們還要讓學生給老師評改作文,讓學生在反復研讀中收獲點滴經驗。傳統(tǒng)的“下水文”仍是作文教學的一個法寶。
值得特別強調的是,教師要和學生一起進行閱讀活動,起到引領示范作用。教師應該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擴大閱讀范圍,并且也抓住某一名著,反復閱讀,收獲一次比一次深入和全面的閱讀體驗, 那么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就會更加游刃有余。同時,教師與學生的同步閱讀活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和積極性,這就是教師示范性作用的體現(xiàn)。
沒有閱讀的輸入就沒有寫作的輸出。但是,讀要得法,讀要有量,讀要有積累。有效的閱讀,會為寫作插上有力的翅膀。
【閱讀,為寫作插上翅膀】相關文章:
為夢想插上翅膀作文02-25
稅收為莘縣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稅收,為莘縣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08-13
讓寫作給我們插上夢想的翅膀09-29
稅收為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08-13
《科學》為我插上騰飛的翅膀08-17
稅收為莘縣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08-12
稅收為縣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08-12
電化教育為教學插上翅膀08-24
為學生成長插上隱形的翅膀08-21
為心插上翅膀_1200字作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