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美術教案范文匯總9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把剪刀、一張紙和一個夢想,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一個奇妙的剪紙世界!剪紙源于我國,有千百年的歷史,是我們的國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吉祥圖案美術教案郭沫若先生在世時,曾對我國的剪紙藝術有過很高的評價。他說:“一剪之巧奪神工,美在民間永不朽!彪S著現(xiàn)代剪紙的 (吉祥圖案)發(fā)展和中小學美術課剪紙內容的增加,使青少年的剪紙活動活躍起來。剪紙,作為一種民族手工藝,有著工具簡單、制作簡便和便于少兒接受的特點;剪紙(吉祥圖案),作為當代的一種美育手段,對啟發(fā)少兒的想象力、鍛煉心靈手巧和膽大心細的品格,有著不可低估和得天獨厚的作用。吉祥圖案美術教案
本課所講授的內容為剪紙圖案,是“設計“應用”領域里的一課內容。它是由折紙和剪紙相結合的藝術,裝飾性和藝術性都很強。取一張紙,用一把剪刀,通過巧妙的構思和不同的折疊方法,便可剪出令人喜出望外的圖案來,給欣賞者以美的感受,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吉祥圖案的基本特點。
(2)通過欣賞及學習制作吉祥圖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重點:吉祥圖案的特點及設計制作方法。
難點:紋樣的設計及樓空的面積、大小相連。
三、課前準備
教具準備:
1、課件。
2、教具:
。1)課題,
。2)剪紙用具。
學具準備:
1、彩色紙。
2、剪刀、膠水、水彩筆。學生可采用單色或多色彩紙,剪、撕制作吉祥圖案,有條件的地方還可將剪好的吉祥圖案進行染色,自創(chuàng)多種效果。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剪好的吉祥圖案進行再創(chuàng)造,以更好、更有創(chuàng)意地美化我們的生活。
四、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講授新課
1、創(chuàng)設情景,指示課題。
引入:同學們你們看,我這里有一很平常的彩紙,它可以變化出無數(shù)種美麗
的圖案,讓我們來看看(師邊說邊示范)。
教師:為什么這個小小的彩紙有這么神奇?咱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吧。
小結:原來這些彩色紙通過折剪,就變成美麗的圖案。
揭示主題:今天我們就利用這個原理,學習制作美麗的吉祥圖案。(出示課題)
2、探索學習,學做吉祥圖案
①欣賞分析。
教師:為什么我叫它“吉祥圖案”呢? 它和其他剪紙有什么區(qū)別呢?請你從作品中
尋找答案。
A:這些圖案的形狀有什么特點?
B:這些圖案的內容分別是什么?
小結我國民間美術的吉祥圖案,形式和題材多種多樣,它們色彩鮮艷、構圖飽滿。人們常常借用一些吉祥圖案與其相關事物名稱的諧音,寓意對幸福的向往與追求。
②合作探究。(分組發(fā)已做好的吉祥圖案。)
教師:請每組同學根據(jù)已做好的吉祥圖案,研究其內容、形狀特點,進行研究,并試著制作。
教師:請每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本組所研究的吉祥圖案的.制作方法。
教師:大家在制作吉祥圖案的過程中碰到問題了嗎?我們怎么解決這些問題呢?
小結: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內容、剪法的吉祥圖案,你們可真棒!
③學習借鑒。
提問:課本上的吉祥圖案中主要有哪些內容?還用了哪些方法?(剪、刻)
五、創(chuàng)作實踐。
教師:聽了每組同學的介紹,請你選擇你喜歡的方法或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制作方法,制作吉祥圖案。(通過創(chuàng)作實踐,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和提高動手的能力。)
1、發(fā)放思維。
教師:大家經過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張張美麗的吉祥圖案,請你說說這么美的作品,有什么用,我們可以用它裝飾哪里呢?請小組討論。
小組討論,發(fā)散思維。
2、學生欣賞創(chuàng)作。
3、學生制作吉祥圖案。
六、展示評價
、僬故荆
同學們你們看,我們的手多巧!一會兒功夫,我們就做出了這么多漂亮的吉祥圖案,請大家介紹一下你制作的吉祥圖案有什么寓意?你最喜歡哪一件作品?你知道的吉祥圖案還有哪些?
、诖蜷_課本按要求填空,我知道的吉祥圖案有:
、坌蕾p:
民間藝術剪紙及現(xiàn)代剪紙,講述有關剪紙的故事。如果你已經喜歡上了剪紙藝術,我們課下還可以繼續(xù)研究。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小螃蟹各種印法。
2、讓幼兒喜歡印畫。
3、擴展印畫的思維。
活動準備
1、各種顏料水分別裝盆
2、印畫紙若干
活動過程
師:寶寶們五顏六色的'顏色漂亮不?
師:寶寶的小手是最棒的。
師:我們今天用自己的小手來作畫吧!
師:寶寶們跟著老師學印小螃蟹一步步的來。
師:寶寶們選著不同顏色的顏料印小螃蟹。
師:寶寶們印完后,作品欣賞。
注意事項
1、小心寶寶誤喝顏料。
2、不要讓寶寶把顏料盆弄翻。
3、印完畫后要趕快洗手。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一:美術活動《彩色的汽車》(繪畫)
活動目標:
1、認識紅、橙、黃、綠四種顏色,學習使用彩色筆
在一定的空間內涂色。
2、通過觀察教師的示范,探索學習順著一個方向細心地使用不同顏色的蠟筆涂色。
3、樂意使用各種不同的顏色涂色。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一盒彩色筆或蠟筆。
活動過程:
1、遷移使用蠟筆的經驗。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說說:書上有什么?汽車是什么顏色的?我們怎樣做才能使這輛汽車變得比較漂亮呢?教師:“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可以使汽車變漂亮。我也有一個方法,就是用不同顏色的蠟筆給汽車穿上漂亮的衣服!
2、談話:我喜歡的汽車。
教師:呀,小汽車想穿漂亮的衣服了,誰來幫幫它呢?
教師分別出示紅、橙、黃、綠四種顏色的彩筆,模仿彩色筆的口吻,說:我來,我來,我來了—我想給小汽車穿上紅衣服。小朋友,請你們說說,你想給汽車穿上什么顏色衣服呢?
鼓勵幼兒模仿彩色筆的`口吻,大膽說說自己的意愿。
3、幼兒操作活動。
。1)教師提出涂色要求:
要順著一個方向涂色。涂色過程中要經常更換自己手中的蠟筆,讓自己的顏色更加漂亮。注意盡量不要涂到外面。
。2)幼兒進行繪畫活動。教師觀察幼兒是否順著一個方向涂色,提醒大家細心地給汽車涂色。
4、音樂游戲:開汽車。
大家一個跟著一個排成一隊長汽車,聽著音樂邊歌唱邊向教室外開去;顒娱_始的環(huán)節(jié)改為了欣賞車展覽,從而引起幼兒興趣,使之在身臨其境中產生追求美與表現(xiàn)美的欲望和熱情,積極主動的去觀察、去創(chuàng)造。
美術教案 篇4
教材:
藝術一年級第一冊第一單元
課時:
第二課時(共二課時)
教學思路:
加深學生對國粹藝術的認識,讓我們在動手做臉譜和唱戲歌中體驗戲劇,并參與表演,激發(fā)他們對戲劇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表演能力。
教學目標:
1、唱會《唱臉譜》,學會簡單的虛擬動作。
2、了解臉譜在京劇表現(xiàn)中的作用,并繪制簡單的臉譜。
3、拓展課的內容:提高學生表現(xiàn)力。
教學重難點:
利用所學虛擬動作及繪制臉譜綜合表演,提高學生的興趣,增強歌曲的感染和。
教具準備:
《唱臉譜》伴奏帶、紙、畫筆、顏料、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與復習
1、音樂:
a、復習歌曲《唱臉譜》。
b、復習京劇知識
(1)產生至今約200多年
(2)分類①傳統(tǒng)京劇(《鍘美案》);②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③當代戲歌(《唱臉譜》)
2、美術:欣賞并復習點線面知識,對稱與均衡;
3、音樂:
學生跟伴奏復習歌曲(唱得不錯,但還缺少什么?)--引入新課
在京劇表演中,除了唱腔,還有配合唱腔的動作神情。
二、認識與體驗
音樂:
1、學生分組討論:歌詞中的`角色有什么動作表現(xiàn)?
2、學生進行表演。
3、教師示范:蘭花手、虎口掌、劍指導。
學生學習模仿:強調蘭花手表現(xiàn)女性曲雅、秀氣、虎口掌,表現(xiàn)男性的勇猛、剛直。
美術:
1、京劇表演除了唱腔動作神情之中,他們的行動也引人注目,臉譜尤為突出。臉譜的作用?塑造個性。
2、《唱臉譜》中的各個角色都有什么樣的個性呢?
通過上節(jié)課布置查資料任務,請學生講一講?
3、分別講角色故事,總結人物個性。
4、臉譜的顏色。(1)特點:鮮明(觀察總結)
5、為臉譜上色。(教師參與)
三、表演展示
1、制作臉譜面具。
2、學生表演《唱臉譜》(加上動作,戴上面具)
四、教學評價與反思
1、中國其它劇種。
2、請學生課外收集相關資料。
美術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初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戲劇臉譜的有關知識,感受戲劇臉譜的造型規(guī)律及藝術特色。
2.用不同的方法設計一個有特色的臉譜,并能用臉譜作為元素設計美化一件生活物品,培養(yǎng)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
3.通過臉譜欣賞,感受臉譜藝術的美感,引導學生參與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五彩繽紛的戲劇臉譜不同于面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獨具風格的造型藝術。如今,臉譜這一古老藝術非但沒有歷盡滄桑而消失其魅力,相反,它被廣泛應用于工藝美術中,形成很多品類,如彩塑、國畫、剪紙、竹刻、燒瓷、面塑、蠟染、風箏、面具、蛋殼、皮影、木偶、郵票以及裝飾包裝等,都有豐富多彩的臉譜造型,格調各異,絢麗多姿。選擇這一課教學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設計元素的借鑒能力。
臉譜是一種色彩濃重、線條分明、夸張與象征相結合的臉部造型藝術。特別是臉譜的色彩運用,富有褒善貶惡、評判好壞的涵義。如紅色臉譜大多用于表現(xiàn)忠義、勇敢善戰(zhàn)的人,如關羽等;黑色常表現(xiàn)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如包拯等;白色表現(xiàn)陰險疑詐、飛揚跋扈的人物,如曹操等。這一課安排了許多臉譜人物造型以及臉譜的化妝方法,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傳統(tǒng)臉譜藝術的.造型規(guī)律及藝術特色,引導學生參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傳承。
2.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傳統(tǒng)臉譜的藝術特色,能設計一個有特色的臉譜。
難點:能用臉譜作為一種設計元素,裝飾、美化生活物品。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各種臉譜,繪畫工具、材料等。
(教師)多媒體課件、圓形紙片。
教學過程
1.京劇欣賞,初步感受。
。1)欣賞京。ㄒ魳罚。提問:我們聽的是什么音樂?
(2)相互交流: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戲劇的知識?
(3)京劇片斷欣賞。(音樂、圖像、課件演示。)
。4)出示臉譜。板書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2.臉譜欣賞,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各種臉譜(戲劇音樂和臉譜一起出現(xiàn))。
提問:欣賞各種臉譜后,有什么感受?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介紹臉譜:
戲劇臉譜是中國民族戲劇獨有的一種化妝造型,這種面部化妝具有圖案的抽象性,在用色、描紋和構圖上都有一定的要求與譜式,所以叫臉譜。在京劇表演中尤為講究,多種人物都有特定的譜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性格特征,表現(xiàn)對人物的褒貶。(課件出示各種譜式的臉譜。)
(3)欣賞臉譜,初步了解臉譜的顏色和造型特點。出示各種臉譜,邊欣賞邊介紹各種臉譜的顏色特點:紅色——忠勇;黑色——公正;白色——狡詐(重點欣賞關羽、包拯、曹操的臉譜,讓學生初步理解色彩在臉譜中的運用。)
3.學生創(chuàng)作臉譜,了解臉譜的制作方法。
(1)出示臉譜,了解臉譜的造型特點。
提問:臉譜的造型有什么特點?
學生初步討論后,教師歸納小結:臉譜以對稱為主,在繪制上采用線面結合的方法,使用色彩鮮艷,對比鮮明。
。2)課件演示臉譜的繪制方法。
設計臉型(圓形卡紙)——勾畫紋樣——定稿上色。
4.學生作業(yè)?偨Y:臉譜是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在現(xiàn)代設計中這一元素的運用越來越廣泛。
3.繼續(xù)欣賞,了解臉譜元素在設計中使用的要求。
。1)教師出示以臉譜為設計元素的生活用品。
。2)學生欣賞、思考:這些生活用品在利用臉譜設計元素中有哪些特點?
。3)欣賞交流。
。4)教師以實例說明:夸張、變形、組合。
4.學生設計,教師巡視。
。1)設計要求:在自己帶來的物品上設計京劇臉譜。
。2)播放音樂。學生設計,教師巡視輔導。
5.組織京劇臉譜生活物品展。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了解人有開心和悲傷兩種不同的情緒,懂得一些讓自己的心情快樂的方法。
2、制作開心罐頭,圍繞"我最快樂的……"主題開展裝飾繪畫活動,體驗制作的快樂。
3、能用流暢的語言將自己開心罐頭里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
教學準備:
1、開心,悲傷娃娃各一個,開心罐頭一個。
2、幼兒人手一個罐頭,各色顏料及棉簽。
教學過程:
一、快樂和悲傷師:看,班里來了誰?(娃娃)師:呀,小娃娃怎么了?(觀察娃娃的表情了解開心和悲傷兩種情緒)可能發(fā)生什么事了?(猜測)師:你什么時候也會有和他們一樣的心情?(鼓勵幼兒回憶講述)師:當心里很難過甚至想哭的時候,你有什么好辦法讓自己的心情變好?(幼兒可討論后回答)
二、我的開心罐頭師:老師也有一個好辦法,你們看,這是一個開心罐頭,里面藏著許多開心的故事,每當我不高興的時候,只要拿它出來,看這上面的許多開心的故事,所有的傷心和難過都會趕走了。(讓幼兒觀察開心罐頭上的畫面)師:猜猜我的開心罐頭上有什么開心的事情?(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
三、制作自己的開心罐頭。
講解制作要求:給開心罐頭裝上底,在罐頭表面畫上自己最開心的事情。
幼兒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對能力比較強的幼兒鼓勵其豐富畫面內容,對能力較弱的幼兒可鼓勵其繪畫一些自己喜歡的.物品。
四、開心罐頭的故事。
師:小朋友的開心罐頭上的開心事可真多,誰愿意來把你的開心事講給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聽?(請個別幼兒講述畫面內容)師:讓我們把自己最高興的事都畫下來或請爸爸媽媽幫我們記錄下來,把他們都放到罐頭里,讓自己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好嗎?
活動延伸:讓幼兒將自己的開心關頭的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制作植物標本的簡單過程(清潔_____壓平干燥____固定)和方法。
2、養(yǎng)成耐心,細致的操作習慣,進一步建立喜歡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采集各種植物的植株或根,莖,葉等。
2、幼兒自帶一本厚書和報紙(報紙拆成書的大。┤舾蓮垺
許多大小不一,形狀,顏色不一的卡紙,透明膠若干卷,干凈的抹布若干塊。
活動過程:
1、觀察各種植物,鞏固對植物各部分的了解。
我們采集了許多不同植物,他們是什么樣子的?
2、了解保存植物的方法。
。1)怎樣將各種各樣的植物保存起來,可以經?纯茨?
引導幼兒討論,知道可以把植物及植物的各部分做成標本來保存。
。2) 出示剛采集的植物。這樣的植物能馬上做標本嗎?為什么不行?
。3) 提供已干燥的植株比較。請你們看看摸摸,比較他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結;植物做成標本可以長期保存。剛采集的植株里有水分、容易爛,所以要讓植株干燥后才能做標本,做標本的植物應該是清潔,干燥,平整的。
3、學習清潔,干燥,平整植物的.方法。
(1)任何清潔這些植物,讓樹葉平整,干燥呢?
。2)教師介紹材料,出示清潔,平整,干燥植物的方法。
介紹材料:抹布,書,報紙。他們有什么用?
示范過程:教師選一片完整無缺的葉子(或植株)用抹布查干凈,翻開書,墊進一張報紙,平整的放上樹葉,再蒙上一層報紙,將書合上。
教師帶領幼兒耐心,細心的操作。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感知和對消息的捕捉,實踐研究性的學習過程。
2、會用有特征的形構成不同用途、不同特點形狀的船,表達個性。
3、在探究性學習和兒童藝術表現(xiàn)過程中,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重點在于:抓住船的結構特點,大膽表現(xiàn)自己心目中的大
船;難點在于:探究過程中立意和構思,生動畫出船的狀
態(tài)。
教學準備:船的圖片及圖像資料,水彩筆、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檢查學具準備情況,穩(wěn)定學生情緒。
二、導入:
1、謎語:兩頭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全靠它。揭示課題:船
2、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對船有哪些了解,反饋學生課前搜集船的知識。教師提出問題:
。1).你知道的船有哪些?
。2).它們有什么用途呢?
。3).請你說一說坐船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講授新課:
。ㄒ唬┯^察欣賞:播放課件,了解船的種類及其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學生一邊欣賞一邊思考問題:
1、它們的外形一樣嗎?
2、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它們的功能特征有什么不同?
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對各種船進行簡單的講解。
學生歸納總結: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擴大學生視野,使學生了解不同的船用途不同。發(fā)散學生思維,開發(fā)創(chuàng)造力。)
。ǘ┙處熓痉吨v解畫船及構圖的方法:
1、畫一條波浪線。貫穿畫紙,從左到右。
2、畫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括自己感興趣的船身,船頭高高揚起,畫在畫面中間船身要大要長。
3、局部結構的表現(xiàn):體現(xiàn)船的種類。
4、裝飾船:體現(xiàn)船的功能。
5、添加背景:畫水中與天空的景物。
設計意圖:(讓學生直觀了解畫船的方法,學會畫船及構圖。)
(三)欣賞交流。
1、欣賞學生的作品,有童話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
2、學生交流,自己準備畫一艘什么樣的船。
設計意圖:(啟發(fā)學生構思,會用有特性的形構成不同用途、不同特點運動狀態(tài)的船,表達個性。)
。ㄋ模⿲W生作畫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ㄎ澹┰u價小結。
給自己的船命名,講講船的功能,描述人與自然、人與船之間的故事。
。┱n后延伸與拓展。
1、結合史實和現(xiàn)實中的有關船的故事,研究船的種類和功能。最大的船有多大?有什么最先進的船?將來的船是什么樣的?
2、世界各國有哪些遠洋史和航海家,他們?yōu)槿祟愖鞒隽耸裁簇暙I?(哥倫布、麥哲倫、鄭和)
板書設計:1、船
步驟:1、畫波浪線船
2、畫船身
3、局部結構的表現(xiàn)
4、裝飾船
5、添加背景
課后反思:
本課我通過展示大量的圖片,同時結合講解,讓學生帶著問題欣賞,了解各種船的功能與特點,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啟發(fā)學生勞動創(chuàng)造文明、智慧的意識,拓寬知識面,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我自己的'示范與講解讓學生學會畫船的方法。欣賞童話故事里的船,生活中的船,卡通船等學生作品,讓學生交流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說一說自己準備畫一艘什么樣的船,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存在問題:在欣賞穿的過程中我應該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進行區(qū)別比較,使學生真正地了解船的功能與特征。在示范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使用夸張的手法來突出船的特征,打破學生對船存在的固有模式。在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時間有些緊張所以學生不能充分地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9
------走進水墨畫
教學背景:
一次美術課即將結束時候,我一個不小心將墨打翻了,靈機一動組織學生們看我順理成章的玩墨,心已經癢癢的學生不時的參與到游戲中來,我引導學生自己選擇玩法,無拘無束的自由表現(xiàn),一不小心玩出了令人驚奇的作品,從他們游戲時的興奮勁和最后說感受中,我已經感受到學生已經注意到墨色的濃淡干濕的變化,線條粗細曲直的不同,我趁機強調水與墨和色是一對誰也缺不了誰的好兄弟,從而引發(fā)了學生對水墨畫的興趣,才有了后面我設計的這節(jié)彩墨活動課程。
教學過程:
課前我布置作業(yè)給學生,要求學生觀察國畫及收集它的相關知識,準備好顏料、筆、墨、紙、硯,并帶到課堂備用。在上課開始,我先讓學生進行預習匯報:“上次我們玩了一個彩墨游戲,大家還記得那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嗎?”孩子們爭先恐后的回答出了文房四寶和中國畫顏料!巴瑢W們記得真是很清楚,今天這節(jié)課,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再上一節(jié)以“挑戰(zhàn)”為主題的彩墨游戲課,但是,我們不打無準備的仗,要想在游戲中獲勝,就先要通過練習,熟悉文房四寶,并會運用它們!
在請同學們在課桌上墊好氈子或廢舊報紙后,我請大家仔細查看大屏幕的任務表,出示了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完成得任務:任務一:請你嘗試著用筆墨,畫出粗細不同的線,任務二:用筆墨畫出濃淡不同的線和點。任務三:先蘸滿淡墨,再用筆尖蘸一點濃墨,臥筆側鋒畫一畫,效果如何?任務四:同學們還有什么奇思妙想,請大膽嘗試!然后記錄,以備交流。
大家根據(jù)分工進行活動,活動氣氛相當?shù)臒崃遥瑢W們興趣高漲,有的同學畫出了濃淡,粗細不同的點和線。有的先蘸滿淡墨,再用筆尖蘸一點濃墨,臥筆側鋒畫出一筆雙色的效果。有的同學大膽揮毫,使用了許多側鋒畫出花朵,有的小心翼翼用筆尖仔細的勾勒,點畫??
通過剛才的實踐,孩子們意識到用毛筆畫得畫和平時在繪畫紙上畫得畫不同,并分析出了毛筆很軟,由于加水的不同,可以畫出濃淡不同的作品;生宣紙
有吸水性,由于用力不同可以畫出粗細不同的線條等。我進行了簡單的歸納,毛筆畫主要有:濃淡、干濕、點染、勾勒、沒骨等。
然后我在剛才實踐的基礎上組織挑戰(zhàn)賽,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上,還需要小組的傾力合作,共同完成,我宣布了活動規(guī)則以后,出示了挑戰(zhàn)題目: 首先,分別在每組的宣紙上任意畫相同的一大筆,接著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交流這一筆引發(fā)的聯(lián)想,選出最有創(chuàng)意的答案,確定出本組的繪畫主題,然后由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將本組的聯(lián)想用畫筆表現(xiàn)出來。同學們經過激烈的討論,最終各組確定主題,第一組:在河中游泳的小蝌蚪;第二組:一片樹林;第三組:一個插滿花朵的花瓶;第四組:一組高高低低的樓房。學生們揮筆作畫,用小小畫筆把把想象變成真實的美術作品,相同的筆墨在每個人的眼中和手中,所呈現(xiàn)的卻是不同的畫面,換了不同的人來添畫,最后的效果竟有如此大的差異。
為了使學生們能更好的表現(xiàn)自己的主題,我適時的引導他們欣賞前輩們作品的表現(xiàn)方法,首先,請同學們欣賞課本中著名畫家張桂銘的《覓》,畫家運用了點、線、墨塊和色塊,使這幅畫顯得既有層次又有節(jié)奏感,使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再看,現(xiàn)代著名畫家吳冠中的作品《人之家》,畫面上只是使用了極為簡單的點、線、面,但由于墨色濃重的變化,大塊面的錯落安排,使畫面具有獨特的韻味。最后,請同學們再欣賞一下張大千《潑墨山水》這幅作品,引導學生觀察作品中運用了特殊技巧-------潑墨。在欣賞過這些藝術大家的作品之后,同學們又有了新的創(chuàng)作靈感,他們竊竊私語,躍躍欲試,我趁熱打鐵,請他們把剛才的作品進行修正,完善!并提出了相應的要求:1)畫面飽滿,要有大小、濃淡、粗細等變化;2)要運用多種技法來表現(xiàn);3)分組合作,看看哪一組合作最愉快。
當學生完成的作品擺在桌面時,我利用大屏幕展現(xiàn)互評標準:畫面飽滿;畫面中有大小,濃淡,粗細變化;畫面整體美觀等,要求學生展出并介紹本組作品,然后請同學們將自己手中的滿意卡,貼在自己喜歡的作品上。
教學反思:
通過本教學案例,我有以下收獲:
1、更新教學理念,學習使用探究性教學。教學理念決定著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探究性教學在初中一年級美術教學活動中的實踐,突破了以往一般意義上的美術教學課,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引領到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創(chuàng)新思
維、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案例的展示,正體現(xiàn)出一種先進而科學的教學理念:“教學不是模式,教學者不但教會學生怎樣看,怎樣畫,怎樣設計,更重要是怎樣想,讓學生標新立異,打破常規(guī)。由學知型轉變?yōu)閯?chuàng)造型,由被動型轉變?yōu)橹鲃有,由表象型轉變?yōu)楦惺苄,由技巧型轉變?yōu)樗刭|型!痹诿佬g教學中,除了理論知識和傳統(tǒng)技法的學習之外,最重要是通過美術為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
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引領學生從美術角度自主發(fā)現(xiàn)、探究問題。教學理念決定著教學方法,而教學方法只有適應先進的教學理念的要求,才能體現(xiàn)科學性。這一案例的創(chuàng)設,正是抓住了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個偶然情景,通過動手操作,引領學生從美術角度自主發(fā)現(xiàn)、探究問題,無疑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找到了科學依據(jù),并非憑空想象。同時,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利于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3、盡力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方式奠定了活躍的'學習氣氛。教學效果歸根到底是要落實在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效果上得到充分體現(xiàn)。在美術教學中,應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這一案例的設計,首先是學生的學習方式上的轉變,在教師的教學理念引領下,逐漸得到養(yǎng)成和實現(xiàn),在傳統(tǒng)教學中,過分突出和強調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視了發(fā)現(xiàn)和探究,使學生的學習美術知識完全控制在“你說我聽,你示范我復制”的被動型學習。其次,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是把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探究等認識活動突顯出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創(chuàng)新問題、解決問題,成為本案例教學思想的一個重要亮點,更有利于中小學美術教學活動的借鑒。
4、體現(xiàn)了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性 。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是體現(xiàn)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具體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完全是教師講、學生聽,被動地接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沒有被調動起來。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踐從不被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過程完全聽命于“老師的答案”和有限的書本知識的狹窄范圍里,這樣無情地扼殺了中學生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新意識。而在這一教學案例中,教學者根據(jù)教學要求,靈活地把全班分為多個小組進行學習,學習方式富有創(chuàng)意,注重個性的發(fā)展。既有把聯(lián)想變成作品,又有小組成員的作品展示。這節(jié)課的課堂
氣氛非;钴S,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實現(xiàn)了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相互統(tǒng)
一。這為我們美術教學中的其他活動提供了新的教學理念。
5、運用了綜合的教學評價。教學評價的綜合性,是體現(xiàn)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綜合體系,是教學者教學理念的檢測。傳統(tǒng)的美術教育評價,往往只要求學生提供美術作業(yè),而對于學生如何完成作業(yè),并不是很關心。對學生學習的教學評價完全是取決于教師對學生美術作業(yè)評價“像與不像”來實現(xiàn)的。因而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而這一案例的創(chuàng)設,展示出教學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多地關注學生求知、探究的過程。這樣的教學評價,才能深入學生發(fā)展的進程,有效地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力”的全面發(fā)展。
6、學生的作品還不是很成熟。有的同學覺得自己畫的并不理想,我告訴他們,這很正常,國畫是要有多年的功夫才能掌握好筆墨的效果。一位畫家曾經說過“所謂大師,只是失敗最多的勞動者”。我相信,只要有熱情、有恒心,就一定會有收獲的。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12-19
美術教案12-17
美術教案12-18
美術教案12-20
美術教案12-19
美術教案12-13
美術教案12-26
美術教案12-26
美術教案01-20
美術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