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成人福利亚洲精品_亚洲熟妇AV无人区一区_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浪潮_极品熟妇无码AV在线少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美術教案>美術教案

美術教案

時間:2025-04-03 10:12:11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美術教案范文集合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美術教案范文集合8篇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從日常生活中觀察運動中的人物姿態(tài)并說出各種姿勢特征。

  2、善于合理利用鉛絲、廢紙、黏土等各種媒材塑造運動中的人物姿態(tài)或運用繪畫形式表現(xiàn)運動中的人物姿態(tài)。

  教學重點:

  觀察人的各種動態(tài),運用多種媒材進行生動表現(xiàn)。

  教學難點:

  1、注意表現(xiàn)人體關節(jié)部位的轉折變化。

  2、注意掌握各種不同媒材特性。

  教學過程:

  一、資料賞析

  視頻欣賞

  看一看人類的各類體育運動多么優(yōu)美呀!

  看看劉翔跨欄的姿態(tài)多帥。∧隳苷f說他的運動有什么特點嗎?

  看一看奔床的運動有什么特點.?

  我們人類的所有運動,其實都是靠人體各個關節(jié)和肌肉完成的。

  你能描述他們不同的跑步姿態(tài)嗎?請你試著用簡筆畫畫出動態(tài)線。

  你能描述他們不同的舞蹈姿態(tài)嗎?請你試著用簡筆畫畫出動態(tài)線。

  你能描述他們不同的打球姿態(tài)嗎?請你試著用簡筆畫畫出動態(tài)線。

  我們身邊有沒有這樣優(yōu)美的動態(tài)?請你也來找一找。如果你能及時把他們抓拍下來或畫下來,相信你發(fā)現(xiàn)的畫面更精彩!

  這種陶舞俑身著繞襟深衣,身姿嬌柔,身體隨著舞步的變化呈現(xiàn)出“S”形。

  舞俑的身體彎曲度和側轉度各不相同,舞姿亦有變化。(繞襟衣陶舞俑)(陶舞俑)

  二、操作技巧

  操作提示

  1、通過欣賞分析資料圖文,在第一節(jié)課練習畫動態(tài),先將大概的動態(tài)畫出來,再添加必要的細節(jié)。

  2、接下來的課可以用黏土等各種材料表現(xiàn)動態(tài)。

  三、作品展示

  不同舞姿的舞傭

  黃白釉舞女俑

  雜劇陶俑(元)

  仙女帶著荷花在上空以美妙的舞姿緩緩地飛翔。輕柔的飄帶隨風飛揚。

  依靠人物美妙流暢而富于運動感的姿態(tài),依靠衣衫的紋路飄帶的流動方向,就會感到這些藝術形象是在空中生風飛來飛去。

  陜北的歡慶腰鼓

 。惸藦V鋼筆速品)

  捕捉舞蹈和體操運動中瞬間的優(yōu)美動作姿態(tài)。

  零的突破(油畫)王振華

  此作品塑造人物的肌肉,充分展示了劃船運動力度與美感,表現(xiàn)了一種積極向上的。

  龍翔(漆畫)人和舞龍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之一,畫面上舞龍人用力揮舞龍桿和龍珠,有節(jié)奏的運動步伐,兩條龍舞得活靈活現(xiàn),以較強的視覺沖擊力,顯現(xiàn)出熱鬧而祥和節(jié)日氣氛。

  學生作品:拔河(水粉畫)

  學生作品:快跑 (紙版畫)

  人物的動作特別是雙腿的動作畫得很生動。人物的姿勢像旋風一樣,非常有動感。

  吳要鑫作:迎奧運(油畫棒)

  雙手托起地球儀,在五環(huán)標志的.周圍,運動員們在展示著不同的運動姿態(tài)。

  居欣怡作:七彩生活(水粉畫)

  球場上,隊員們不同的踢球姿勢表現(xiàn)了賽事的激烈,而場下的觀眾也以自己獨特的、富有個性的方式為隊員加油!

  俞立偉作:進球了 (紙版畫)

  版畫上四個人物的動作生動,特別是守門員倒地撲救和對方踢球動作更為傳神。

  李彥旎作:騎竹馬(國畫)

  這個小男娃一手握著竹馬,一手舞著柳條鞭,好一派躍馬揚鞭的氣派。那瞪眼歪頭的動作活潑生動,憨態(tài)可掬。

  王嘉俊作:踢毽子(油畫棒)

  小女孩踢毽子時,高高豎起的辮子,上下舞動的手臂,彎曲甩動的右腳無不生動地展現(xiàn)了女孩踢鍵時的活潑可愛。

  趙夢伊:鉆城門 (油畫棒)

  畫面上,四周孩子不同的奔跑姿態(tài)和中間搭城門以及轉城門不同的姿態(tài)相互映襯,多層次的動感畫面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孩子游戲時的歡快愉悅!

  四、作業(yè)設計要求:

  1、在生活中觀察人的各種動態(tài),也可對看鏡子觀察自己的動態(tài)。

  2、表現(xiàn)人物動態(tài)時,注意人體各個關節(jié)部位的轉折變化。

  3、第一節(jié)課畫動態(tài),先將大概的動態(tài)畫出來,再添加必要的細節(jié)。

  4、接下來的課可以用黏土等各種材料表現(xiàn)動態(tài)。

  五、課后拓展

  在生活中留意觀察各種人物動態(tài)表現(xiàn)。

  用自己喜歡的表現(xiàn)手法,制作一個動態(tài)造型來裝飾我們的環(huán)境。

  教后感:

  有了上兩節(jié)課的教學,同學們對人物的表現(xiàn)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能夠大膽的去描繪,在表現(xiàn)動態(tài)人物的時候,難度稍微大一些,同學們能夠觀察到一些明顯的體育動作,但是同學們對生活中的人物動態(tài)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的表現(xiàn).教育同學們讓自己的作品一定要有生活的氣息.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撕紙活動感興趣,在撕紙的基礎上,學習撕長紙條的技能。

  2、嘗試仿編兒歌,感知仿編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1、彩色色紙人手1—2張,每人一個小碗或一個小筐子,每人一個小勺子和小叉子。

  2、一碗白色的紙條面。

  3、幼兒用書《大老虎》

  活動過程:

  1、看書念兒歌《大老虎》,引出主題。

  教師: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讓我們也變個大老虎來吃飯吧!師生一起念兒歌《大老虎》。

  教師:我們小朋友除了吃大米飯,還吃什么呢?

  2、出示一碗面條,引起制作興趣。

  教師:這是一碗什么?是什么顏色?是用什么做的?鼓勵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的看法,探索制作的方法。

  3、 教師示范講解制作的方法,引導幼兒一條接一條慢慢的撕長條紙,不要撕的`太快。

  4、 幼兒進行面條加工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班要舉辦一個《好吃的面條》集餐活動,每個小朋友都要做一碗香噴噴的面條,好嗎?幼兒進行撕紙活動,教師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和幫助,對能力弱的孩子重點學習撕長紙,對能力強的孩子重點學習撕細長紙條。

  5、 讓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介紹自己碗里的面條,再假裝吃面條,感受交流和吃面條的快樂,教師給予積極的評價。

  6。 帶幼兒嘗試仿編兒歌《大老虎》。

  教師:我們小朋友扮演大老虎,吃面條好嗎?我們一起說:長長面條,噴香噴香,豆腐雞蛋,青菜肉湯。

  活動建議:

  1、將小朋友做成的面條放在生活區(qū)域中,讓小朋友喂娃娃吃面條。

  2、在區(qū)域活動中提供紙張,鼓勵幼兒撕紙做許多細細的長面條,不斷提高孩子靈活撕紙的能力。

  活動反思:

  小朋友都可以積極參與到撕紙的活動中,并與老師互動,大膽的說自己吃過或想到的各種面食;撕揪片時精細動作發(fā)展好的小朋友能撕的很小,很碎,有的小朋友則不行,是一大塊,一大塊的,撕的比較慢。在炒面時整個教學過程達到一個高潮,孩子們玩的特別開心。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材分析:

  《中國龍》一課是以欣賞?評述為主,融設計?應用、造型?表現(xiàn)于一體的一節(jié)美術課。它是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激勵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良好契機。

  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通過本課學習初步了解中國龍的文化、歷史。通過觀察,認識龍造型上的變化,以及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中龍的特殊地位,知道龍的各部位的動物原型與象征意義,體會龍的精神。

  應會:會講出籠各部位的象征,能創(chuàng)作出一幅龍的繪畫作品,能夠抓住龍的頭、身、尾三部分特點進行創(chuàng)作。

  2.隱性內容與目標:

  都說中國是龍的故鄉(xiāng),我們是龍的傳人,這中間包含人們對龍的尊重、崇拜,人們借龍的精神來樹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收集有關中國龍的資料,初步了解中國龍的.歷史。

  了解龍的象征意義,欣賞其造型。

  抓住龍的特點,畫一條龍。

  難點:在繪畫中表現(xiàn)龍的精神、氣勢,抓住龍的特點、造型及動態(tài)。

  在欣賞?評述中讓學生講述龍的象征意義并體會龍的精神。

  學習材料:

  有關龍的資料、彩筆、蠟筆……

  教學過程:

  一、說龍:

  1.收集關于龍的資料。

  2.說說你對龍的了解。

  教學意圖: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初步感受龍的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看龍:

  1.欣賞龍的演變:

  a、玉龍豬——新石器時代

  b、瓦當上的行龍——漢代

  c、趙州橋欄板上的雙龍——隋代

  d、通經北面上的云龍——唐代

  e、高足杯上的云龍——元代

  f、金冠上的升龍——明代

  g、黃帝玉璽上的蟠龍——清代

  2.了解龍的組合形象:駱駝頭、鹿角(風華穩(wěn)重)、馬齒、牛耳、蛇身(靈敏矯。、鯉魚鱗(條理有序)、鷹爪(扎實氣魄)、泥鰍尾。

  教學意圖:了解龍的演變過程,如商周粗狂抽象;春秋戰(zhàn)國秀麗灑脫;秦漢雄建豪放;隋唐健壯圓潤;宋代成熟穩(wěn);明清繁復華麗等。龍是攝取了最精華、最完美的部位,是萬物之靈,同時

  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

  三、畫龍:

  1.欣賞書中學生作品。

  2.畫龍的口訣:昂首、張口、露齒、睜眼。

  3.提出作業(yè)要求:畫一條龍。

  教學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技能,激發(fā)學生對繪畫的興趣。

  四、賞龍:

  1.欣賞作品。

  2.談談創(chuàng)作體會。

  教學意圖:體驗成功感。

  五、做龍:

  1.我們是龍的傳人。

  2.怎樣做一個龍的傳人

  教學意圖:樹立民族精神。

美術教案 篇4

  一、教學準備:

  1、學生:(讓學生從兒童讀物、報刊去尋找自己認為美麗的畫,并說明理由。)

  2、老師:搜集幾組兒童畫供學生欣賞

  二、教學目的:

  1、通過欣賞了解兒童畫的特點,形式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能用簡短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能表達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審美意識,增強自我表現(xiàn)的能力。

  三、教材評價:

  本課讓學生尋找自己喜歡的畫,講述自己喜歡作品的理由,在不同的作品中尋找美、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

  四、教學重點:指導學生認識兒童繪畫的特點,增強自身的表現(xiàn)能力。

  五、教學難點:學生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

  六、教學與實習階段:引導——5分鐘,討論——10分鐘,構思——25分鐘,著色——15分鐘,欣賞評價——15分鐘,整理展示——5分鐘,老師小結——5分鐘。

  七、教學過程():

  第一節(jié)

  1、老師以談話法引入新課。

  2、請學生展示自己尋找的兒童畫供師生欣賞。

  3、讓學生講述自己尋找得來的兒童畫,并說明理由。

  4、老師展示幾組兒童畫供學生欣賞。(選擇有代表性的,從形式、方法等方面有重點地進行欣賞介紹)

  5、老師小結:歸納師生所展示的各類兒童畫的特點、形式、和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6、讓學生分小組討論

  用簡短的語句表達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7、老師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認識兒童畫的特點、形式及方法。

  ▲描繪奏樂的

  ▲描繪舞蹈的

  ▲描繪動物的

  ▲描繪魚類的

  ▲描繪花卉的

  8、講述作畫步驟:

  A、構思

  B、畫出草圖

  C、涂上色彩

  D、整理修改

  八、學生作畫:老師巡堂輔導并播放音樂

  作業(yè)要求:自己表現(xiàn)自己學習生活以及身邊的人和事,畫一幅創(chuàng)作畫。(本節(jié)課畫草圖,下節(jié)課涂顏色)

  九、教學評價:

  1、請優(yōu)秀作業(yè)的同學上臺展示作業(yè)供師生欣賞。

  2、請同學大家評議

  3、老師總結歸納。重點講述兒童畫的特點及表現(xiàn)方法。

  十、課程類型:

  尋找——欣賞——創(chuàng)意——暢想——

  尋找自己認為美麗的畫

  暢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嘗試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第二節(jié)

  一、檢查學生的學習用品以及出席情況。

  二、講評上節(jié)課作業(yè)的優(yōu)缺點。

  三、講述涂色彩應該注意的幾方面。

  A、選用色彩要鮮艷

  B、用色要有變化,全部涂滿,不留空白。

  四、學生繼續(xù)作業(yè):教師巡堂輔導

  五、作業(yè)講評:展示優(yōu)秀的作業(yè)供大家欣賞,采用互評的方法談談各自的看法,最后教師小結;肯定畫得好的同學同時鼓勵后進生。

美術教案 篇5

  整體感知

  本課主要復習比和比例的意義與性質、比例尺的知識。

  本節(jié)課知識的呈現(xiàn)是這樣的:教材先把比和比例的意義和性質歸納整理成表,通過對比使同學們弄清比和比例的概念,再通過“說一說”、“想一想”、“做一做”等形式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其中,求比值和化簡比是同學們容易混淆發(fā)生錯誤的地方,復習時應從“一般方法”和“結果”兩方面加以比較,以便使同學們形成清晰的概念,掌握“比較”的學習方法。

  在復習比例尺時,要使同學們理解比例尺實際上是一個比,是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著重訓練同學們能夠應用比例的知識,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教學內容:教材第101—103頁,完成第101—102頁和第103頁上面的“做一做”,練習二十二的第1—9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義和及性質。

  2.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ǘ┠芰τ柧汓c

  1.會化簡比和求比值,會解比例。

  2.能正確地解答有關比例尺的應用題。

 。ㄈ┑掠凉B透點

  引導同學們探索知識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同學們學習興趣。 教學步驟

  一、基本訓練

  二、歸納整理

  1.比和比例的意義及性質

 。1)教師引導同學們回憶所學知識并完成下表:

  (2)說一說,比和分數、除法有什么聯(lián)系?根據同學們的回答完成下表:

 。3)提問:比的基本性質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呢?

  引導同學們小結幾種比的化簡方法:

  ①整數比化簡,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

 、谛当然啠话闶前亚绊、后項的小數點向右移動相同的位數(位數不夠補零),使它成為整數比,再用第一種方法化簡。

 、鄯謹当然,一般先把比的前項、后項同時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使它成為整數比,再用第一種說法化簡。

 、芤部梢杂们蟊戎档姆椒ɑ,求出比值后再寫成比的形式。

  例2 解比例 12∶x=8∶2

  指名同學們說出解法,教師板書。

  (4)做教材第101頁的“做一做”

 、倮顜煾底蛱6小時做了72個零件,今天8小時做了96個零件。寫出李師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個數的比和所用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诩讛党砸覕档纳淌1.4,甲數和乙數的比是多少?

  2.求比值和化簡比

  同學們做完后,組織同學們比較求比值和化簡比的區(qū)別,并整理成下表:

 。2)完成教材第102頁“做一做”的題目,做完后集體訂正。

  3.比例尺

  (1)教師出示一張中國地圖,讓同學們觀察后提問:

 、谑裁唇凶霰壤撸窟@個比例尺的含義是什么?(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6000000倍)

 。2)完成教材第103頁上面的“做一做”的題目,做完后集體訂正。

  (3)反饋練習

  在一幅地圖上,用3厘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900千米。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在這幅圖上量得A、B兩地的距離是

  2.5厘米,A、B兩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一條長480千米的高速公路,在這幅地圖上是多少厘米?

  三、鞏固發(fā)展

  1.填空。

  (1)根據右面的線段圖,寫出下面的比。

 、奂讛蹬c甲乙兩數和的比是( )。

  ④乙數與甲乙兩數和的比是( )。

  不變,后項應該( )。如果前項和后項都除以2,比值是( )。

 。4)把(1噸)∶(250千克)化成最簡整數比是( ),它的比值是( )。

  (6)如果 a×3=b×5,那么 a∶b=( )∶( )

  (7)如果a∶4=0.2∶7,那么a=( )

  (9)甲數乙數的比是4∶5,甲數就是乙數的( )

  2.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 )里。

 。1)1克藥放入100克水中,藥與藥水的比是( )。①1∶99 ②1∶100 ③1∶101 ④100∶101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對廢舊物品進行改造,并用畫、塑、包裝、彩紙剪貼等方法進行裝飾,使其成為一件即能美化生活,又有實用性的裝飾品。

  2、在設計、制作過程中能夠合理運用自己喜歡的多種技法和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

  3、通過尋找生活物品,學會觀察、發(fā)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并大膽地進行“變廢為寶”的藝術活動。形成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熱愛生活的生活態(tài)

  教學重點:

  能合理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和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掌握裝飾廢舊物品的方法,包裝美化生活中的物品。

  教學難點:

  能根據用途合理選用裝飾方法和材料進行設計、裝飾生活物品。

  教學準備:

  課件、畫筆、收集形態(tài)各異的廢舊容器、包裝紙、彩色紙、碎布、毛線、緞帶等材料,準備彩泥、顏料、膠水等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幾個裝飾得非常漂亮的瓶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問:見過老師這兒展示的物品么?有什么用?你想把放在什么地方?請猜猜它原來是什么樣子的?

  師:揭示物品原本面目。用裝飾材料將廢舊容器全部掩蓋起來,使它看上去好像穿了一件花衣裳,這樣就讓普通的瓶子、盒子等變成了非常獨特漂亮的藝術品了。

  師:我們今天就來學一學做“花花衣”。

  2、出示課題

  二、新授

  1、賞析教材。

  師:現(xiàn)代人很重視對物品的裝飾,美的物品能讓人賞心悅目,心情愉悅。這是我國陜西民間早期的一種生活用品,是用來喂馬的一種木質器具,叫做馬勺。

  問:這是怎么裝飾的?

  生:

  師:當地民眾將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彩繪于馬勺之上,形成馬勺臉譜,經過一代代藝術家們得繼承和發(fā)展,馬勺臉譜已經成為我國民間藝術中的珍品。

  問:馬勺藝術可以裝飾在哪兒?還有什么意義?

  師:傳統(tǒng)上多懸掛于廳堂、房室,用于鎮(zhèn)宅辟邪、祈福納祥,深受人們的喜愛。

  2、尋找可以穿新衣的廢舊物品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可以通過穿上花花衣變得更漂亮,來裝飾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課下同學們都收集了哪些廢舊物品。

  生:

  師:喝完飲料的空瓶子、用過的紙杯、餐盤上的花邊紙、用過的蛋糕盤等等,都可以再利用。

  3、怎樣給廢舊物品穿上花衣裳

  師:欣賞用不同方式裝飾成的漂亮作品,分析交流用到的裝飾材料和方法。

  生:

  師示范。

  歸納小結:畫;塑;剪;貼先根據物品形象特征進行聯(lián)想,再選擇裝飾材料及裝飾方法。

  板書:繪畫、捏塑、剪貼

  問:還能想到哪些可用的裝飾方法?想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包裝自己收集到的廢舊物品?

  三、學生作業(yè)

  作業(yè)要求:選擇收集到的物品,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裝飾美化,給它穿上漂亮的花衣裳。并起一個好聽的名字。

  注意:顏色豐富,搭配合理,大膽想象,富有創(chuàng)意。安全使用工具,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

  生習作。

  師巡視,針對性輔導。

  四、作品評講

  1、請每一組選出代表將完成裝飾的作業(yè)在實物展示臺上給全班同學展示,并說出創(chuàng)作的構思和內容。表揚構思獨特的作品作者。

  2、請各組同學相互評述,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欣賞同齡人作品,請學生談感受。

  五、總結

  同學們,美就在我們的身邊,改造和裝飾廢舊物品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同學們多觀察、多想象、多動手,我們就會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美。老師希望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能樹立起美化生活和環(huán)保的意識,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

  六、課后拓展

  從今天開始,運用多種材料為多種容器進行包裝,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讓美永遠留在我們身邊吧!

  板書設計:

  花花衣

  裝飾方法:繪畫、捏塑、剪貼

  教學反思:

  《花花衣》是二年級上冊第六課的內容。能夠合理選用多種媒材及使用多種方法包飾一個廢棄的容器,使其成為一件美化生活、環(huán)境的裝飾品。通過包裝容器的教學,使兒童不斷地觀察和想象并進行多方構思和嘗試,從而提高“因勢造型”創(chuàng)新形象的能力和立體塑形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藝術活動的興趣和良好的審美情趣,感受變廢為寶的藝術活動給生活帶來的樂趣。

  在教學中,我主要是引導孩子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觀察實物、圖片,觀察視頻,觀察教師的制作過程,從而發(fā)現(xiàn)美、理解美,這樣才會進一步去創(chuàng)造美。二年級的孩子想象力還是非常豐富的',面對各式各樣瓶子,大都有自己的想法,簡單的包裹一件容器也容易做到,但是怎樣能把自己的想法很好地呈現(xiàn)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從裝扮技法上進行引導。

  我在學生制作時注意從以下兩方面進行輔導:一是材料的合理運用,二是繪畫、拼接、粘貼、固定等細節(jié)的處理。使學生不僅能展示自己的創(chuàng)意,而且能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掌握技能技巧。

  通過學生的表現(xiàn)及作業(yè)效果不難看出,本課還是比較成功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學生用材和方法過多,因時間關系,一些注意事項我不能在講授新課時拿出時間一一解決,而在具體輔導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面對那么多學生,我又忙不過來,所以有些技能技巧的指導還是不夠到位。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我想,如果讓學生少嘗試幾種方法,課堂上是不是會更從容些?另外,在學習過程中,我只注重引導學生在瓶子本身的基礎上進行裝飾,就像給它穿上一件漂亮衣服,最后效果固然好,卻忽略了對瓶子外形的想像與利用。如果能把瓶子改變造型后,讓它變成全新的形象,會給學生更大的想像空間,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也會更加豐富多彩。

美術教案 篇7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初步探索有關浮力的知識,并能根據身邊的廢舊材料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

  應會:結合繪畫、粘貼、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學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實現(xiàn)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想。

  2、隱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培養(yǎng)學生將藝術創(chuàng)造與科學研究完美結合的意識,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他們熱愛生活、關注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啟發(fā)學生探究簡單的浮力知識,并結合身邊廢舊物品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與制作。

  教學難點:在制作漂浮物時,創(chuàng)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細。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人

  游戲l:

  發(fā)給學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游戲要求:你能想到幾種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來的方法?

  游戲2:

  搶答——如果給你一把吸管,讓它們漂浮在水面上.設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饋

  吸管為什么可以漂浮?

  鐵很重,為什么輪船卻能漂浮在海上?

  三、信息交流

  組織學生進行信息交流。

  哪位科學家最早發(fā)現(xiàn)了浮力?

  你知道有哪些關于浮力的小故事嗎?

  四、合作探究

  組織學生分組探究:(材料:鐵、紙、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筆等。)

  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材料可以漂浮?

  看一看:書中同學作品給了你哪些啟發(fā)?

  試一試:運用折、剪、卷、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邊的材料組織什么樣的漂浮物的造型?

  講一講:你能設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裝飾嗎?

  五、探索實踐

  提出作業(yè)要求:

  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制作一個能浮在水面上的新穎美觀的玩具。

  六、展示評價

  利用水盆、魚缸等為學生營造一個新穎有趣的展評環(huán)境。

  七、課后拓展

  欣賞不同功能造型的輪船、游船、軍用及民用潛艇等。

  板書設計

  折、剪、卷、組合……

美術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探索學習將彩色紙撕成小紙片,并粘貼在指定的范圍內。

  2、選擇自己喜歡的粘貼方法,裝飾房子,感知美麗的瓦房,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紅黃綠蠟光紙每人三小張,固體膠人手一個。

  2、蘑菇房子范例

  三、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的方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蘑菇房子范例):這是什么?呀!蘑菇房子上怎么沒有瓦片呀?我們一起來當小工人,做許多瓦片好嗎?

  2、學習撕紙的方法。

  教師:你們見過瓦片嗎?瓦片是一片一片的,這是一張大紙片,怎樣才能變成一片一片的小紙片呢?

  讓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啟發(fā)幼兒用大拇指和食指將大紙片撕成小紙片。

  3、幼兒撕小紙片,教師來回觀察指導,鼓勵幼兒用兩種以上的顏色的紙撕,不要撕的太大,也不要撕的太小。

  4、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將小紙片裝在屋頂上,了解粘貼瓦片的兩種方法。

  教師示范在小紙片反面涂抹糨糊,然后貼在屋頂上,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貼紙片。了解粘貼的粘貼的'基本方法。

  教師示范先在屋頂上抹糨糊,提醒幼兒涂抹的糨糊不要太多,不要積起來,然后將小紙片一一貼在屋頂上。

  5、幼兒貼瓦片活動。鼓勵幼兒選擇一種方法粘貼瓦片,教師觀察指導。

  6、展示幼兒漂亮的房子,給每個小朋友的小房子上貼上一顆五角星。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1-25

美術教案01-13

美術教案01-13

美術教案01-11

美術教案01-26

美術教案01-26

美術教案02-02

美術教案02-03

美術教案02-05

美術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