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班美術教案范文合集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積極肯定與消極否定這兩種語言表達所反映的不同心情。
2、學習積極肯定的語言表達方式。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活動準備:
兩個男孩子布偶.
活動過程:
一、認識“太好了”和“太糟了”
1、逐一出示布偶,介紹東東和西西:我是東東,我最喜歡說:“太
好了,”無論遇到什么事情,我都說太好了;我是西西,我最喜歡說:“太糟了,”所有的事情,我都說太糟了。
2、引導幼兒討論:你喜歡東東還是西西?為什么?
二、欣賞故事
有一天,東東和西西一起出去……(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提問:
1、東東和西西在草叢里撿到了一個蛋,他們分別是怎么說的?
2、看到蛋殼里鉆出來一只小鳥,東東和西西是怎么說的?
3、在喂養(yǎng)小鳥的過程中,東東和西西是怎么說的?
4、小鳥長大了,東東和西西是怎么說的?
5、小鳥飛走了,你們心里感到怎樣?東東和西西是怎么說的?
6、為什么同樣的事,東東和西西會說不同的話呢?(幫助幼兒認識東東是個開朗、快樂的孩子,西西是個悲觀的孩子。)
三、太好了
1、聽了故事以后,你們覺得喜歡東東還是西西,為什么?
2、你們平時喜歡說太好了還是太糟了,為什么?(讓幼兒明白擁有樂觀的心態(tài)會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快樂。)
3、舉一些在實際生活中會給幼兒造成困難的例子,讓幼兒嘗試以積極的.心態(tài)來講講自己的想法,同時讓幼兒討論用消極的心態(tài)對待事情對心里的負面影響。
4、啟發(fā)幼兒學習東東,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說一句“太好了”的話。(你最喜歡的玩具或食品是什么?如果媽媽把你最愛的××送給了別人,你會怎么樣?
教師小結:希望大家做個快樂的孩子,能快樂地對待每一件事情。
四、表演故事
1、教師帶領幼兒邊看書邊講述故事。(收書)
2、教師講述旁白部分,幼兒講述東東和西西的話,提醒幼兒注意語調和表情。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目標
體驗“排水畫”作畫的樂趣。
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在想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過程
在《冬爺爺?shù)亩Y物》這一主題活動中,與孩子們的交談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于“雪”的好奇與喜愛是無法想象的。北方的孩子較南方的孩子而言更能親身感受到滿天雪花飛舞的浪漫,感受到雪花的晶瑩剔透與潔白無瑕。
今年,可以說是瑞雪兆豐年的一年,我們迎來了三場雪,這樣的雪景給我們多年不曾看到的西安小朋友們帶來無限的樂趣。
孩子們盼望著、盼望著,能和小雪花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近距離地感受雪花的美。當然,我認為好的教育契機來了,就和孩子們一起聊聊關于“雪花”的'話題。
一、討論“我眼中的小雪花”
—“見過雪花嗎?”“雪花是什么樣子的?”
—“我見過,有角的”
—“是六角的”
—“不對不對,是八角的。”
帶著孩子們的“爭論”與“疑惑”,我們決定一起走進戶外,親身感受、觀察小雪花的模樣。
—“快看、快看,我發(fā)現(xiàn)了,雪花是六角的。別用手,很快就會化的。”
—“那怎么辦?”
—“用這片枯樹葉吧!
孩子們心中的謎團解開了,我們圍坐在一起,說著自己親眼見到的小雪花。
二、如何畫“雪花”
既然看到了雪花,想不想自己嘗試畫一畫呢?用什么畫?怎么畫?
—“用水彩筆”
—“油畫棒也可以”
—“我用彩紙撕成紙條,然后粘成雪花的樣子!
孩子們實踐著自己想法。
三、出示排水畫
—“看看我的雪花,怎么樣?”
—“哇,就像在天空中一樣!
—“像真的雪花一樣!
—“這是排水畫《雪花》”,我們需要的材料有白色油畫棒、毛筆、藍色顏料。
首先,用白色油畫棒畫出大小不同的雪花,其次用藍色顏料將白紙刷滿。
反思
其實,排水畫的整個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并不難,所以幼兒能很快理解并掌握排水畫的技巧和要領。孩子們對于排水畫的獨特形式十分喜歡,并且易于接納,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在大的主題《冬爺爺?shù)亩Y物》中,我和孩子們一起衍生出了關于《雪花》的小主題,孩子們通過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能力發(fā)展,在美勞區(qū)運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雪花,發(fā)揮了幼兒在美勞區(qū)參與的主動性。
小百科:雪花,一種晶體,結構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其又名未央花和六出,一種美麗的結晶體,它在飄落過程中成團攀聯(lián)在一起,就形成雪片。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動畫片一直是孩子們最鐘愛的電視內容,其中的孫悟空、哪吒、黑貓警長這些具有正義感的角色也是孩子們紛紛模仿的對象。每當看過這些動畫片后,孩子們都會在游戲的時候三三兩兩地聚集在一起,你做孫悟空,我做黑貓警長,沉浸在自己創(chuàng)編的游戲情節(jié)中,而白雪公主,拇指姑娘和美人魚也被女孩子們所喜愛著。游戲時,孩子們常常為了角色的分配而爭執(zhí)。“要是有面具就好了,我就可以象在家里一樣演孫悟空了。”“對呀對呀,有面具就方便了!”孩子們的討論,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必須借助一定的道具來明確自己的角色身份。同時,面具因其獨特的代表意義在人類發(fā)展史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文化底蘊。這節(jié)活動是以幼兒的意愿出發(fā),為新年舞會制作面具,所以他們的'制作熱情很高。而綱要中提出“要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對稱的規(guī)律,并能按這些規(guī)律進行裝飾”,因此,這節(jié)活動將以“對稱”作為裝飾核心。使幼兒在裝飾的過程中能進一步加深對“對稱”的認識,還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滿足幼兒動手操作的欲望,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學習大膽運用多種材料制作和裝飾面具。
2.體驗制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松緊帶、卡紙、水彩筆。透明膠、剪刀、等。
經(jīng)驗準備:
對“對稱”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重點:
運用“左右對稱”進行裝飾。
活動難點:
運用各種裝飾材料進行制作。
活動過程:
一、產生制作興趣,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面具名稱,顏色,表情等。引導
——欣賞教師制作的成品面具。這像什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觀察教師為面具添畫夸張的五官和有趣的表情。
——你想擁有這樣一個屬于自己的面具嗎?
二、觀看錄象,激發(fā)幼兒制作面具的欲望。
通過看錄象,讓幼兒了解許多民族部落在節(jié)日時會戴上各種各樣、自己親手制作的面具來慶祝,重點讓幼兒進一步觀察各種面具的不同特點。
三、幼兒制作、裝飾面具
教師提供多種材料供幼兒自由選擇制作,鼓勵其大膽運用和創(chuàng)作,協(xié)助幼兒完成作品。
四、面具展示表演
在音樂的陪襯下,幼兒戴上各種各樣自己制作的面具進行表演,體驗其成功的喜悅。
作品賞評。
1、向同伴介紹自己的面具。(用了哪些裝飾材料?什么地方用了對稱的方法?)
2、小結
我們用對稱的方法,還有使用各種材料,就能把面具裝飾的特別漂亮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欣賞。
區(qū)域活動
《四大發(fā)明》 經(jīng)驗;了解祖國的四大發(fā)明是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知道四大發(fā)明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指導:
1.請幼兒自己閱讀幼兒用書。
2.討論科技與生活的關系。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很高。而綱要中提出“要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對稱的規(guī)律,并能按這些規(guī)律進行裝飾”,因此我把“運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作為了活動的核心;顒又,我就已經(jīng)帶領幼兒觀察過生活中的一些對稱的物品,孩子們對對稱有初步的了解,因此活動時幼兒基本都能運用對稱的方法來進行裝飾。在材料的提供方面,我考慮的還不夠細致,由于提供的面具是用包裝盒剪成的,上面的一層薄膜增加了粘貼的難度,但從幼兒的表現(xiàn)來看,他們還是能夠想出各種辦法的,從后來幼兒完成的作品來看,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基本上能夠運用對稱的方法以及使用多種材料進行裝飾,完成了教學活動的目標。如果在最后講評時能夠把幼兒們想出來的各種粘貼方法在集體面前推廣,并表揚他們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困難的做法,那么對于幼兒的長遠發(fā)展將會起到更大的幫助。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會團圓、搓的技能,初步學習分泥和連接的技能。
2、喜歡參加泥工活動,愿意和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油泥(彩色),紅豆、短牙簽,白紙、皺紋紙、水彩筆、彩紙等。
2、動物園場景一副。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師:孩子們我們今天一起去動物園玩好嗎?幼兒隨音樂如:小鹿跳跳跳,小烏龜爬爬爬等等來到動物園。
師;動物園到了,呀!(作驚訝狀)小動物都到哪里去了?你們知道小動物到哪里去了嗎?我們來問問小熊貓吧!
師;原來是大家不愛護環(huán)境,動物園里變的不美了,所以小動物們都離開了動物園,我們一起來打扮動物園,將小動物們請回來好嗎?動物園里有哪些動物呢?(熊貓、鴨子、猴子````)
師:我們一起看看熊貓長的什么樣?熊貓有圓圓的身體,圓圓的腦袋,胖乎乎的,熊貓又是由什么顏色組成的呢?(是由黑色和白色組成的)
師:熊貓用油泥怎樣做出來呢?先將泥團圓搓長,然后分泥,白色的泥做身體,將分好的泥團圓,然后用牙簽將他們連接起來,熊貓的頭和身體就做好了。熊貓的眼睛和四肢是什么顏色的呢?(是黑色的)
對了,我們用黑色的油泥做四肢和眼睛,這樣一只可愛的大熊貓就做好了(出示成品)
再看看這又是什么小動物呢?(大象)大象長什么樣呢?大象有胖胖的身體,耳朵象一把大扇子,腿象四根粗粗的棍子,大象還有一根長長的鼻子和細細的尾巴呢。怎么做呢?
我們還是先分泥,一塊做身體,另一塊做四肢、鼻子、耳朵,看一只大象就做好了!
2、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我們一起來打扮動物園好嗎?第一組的小朋友是折牽;,折的時候要邊對邊,角對角,比一比誰折的好看。
第二組的小朋友是做大樹的`,我們將葉子貼在樹枝上,美化動物園的環(huán)境。
第三組的小朋友是做小草的,沿著小草的輪廓剪下來
第四組的小朋友是做小動物的,比一比誰做的小動物多又象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重點指導第四組
3、總結評價
4.做好家長工作,建立起合作、愉快的關系,互通信息,共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2)做好家訪工作,了解幼兒在家表現(xiàn),杜絕家園兩面化情況的出現(xiàn)。
5.加強健康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1)提高幼兒的健康意識,使幼兒了解一定的健康知識,懂得初步的自我保護。
(2)保證幼兒每天有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時間,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皮影戲是我國民間優(yōu)秀的傳統(tǒng)藝術表演形式,它集說、唱、演為一體,具有深厚的藝術內涵和文化價值。皮影戲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豐富教師的藝術內涵,提高教師的藝術修養(yǎng),還能幫助幼兒了解更多的民間藝術形式及其文化內涵,激發(fā)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興趣,培養(yǎng)民族自豪感。
在皮影戲活動中,通過觀看演出、交流與討論、共同制作、合作表演等多種活動形式,引導幼兒在與同伴、教師的互動中,不斷建構豐富的知識、經(jīng)驗,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探究能力、思維能力、合作能力等的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自主、獨立、勇于挑戰(zhàn)困難的精神。
活動目標:
1、知道皮影戲是我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一種。
2、簡單了解皮影的特征及制作過程,感受我國古老民間藝術的魅力,產生表演皮影戲的興趣。
3、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4、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錄像:皮影戲《龜與鶴》片斷;《龜與鶴》的幕后表演操作。
2、皮影舞蹈《俏夕陽》。
3、皮影手偶及有關皮影的圖片。
4、幕布(3米長的白布)、臺燈。
活動過程:
1、欣賞皮影戲《龜與鶴》片斷,感知皮影戲的特點。
師:小朋友,你們看過戲嗎?今天老師也請你們看一段戲。和你看過的戲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放錄像)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你覺得和以前看到的戲一樣嗎?喜歡嗎?
。ㄔu析:皮影戲片段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shù)亓餍械那{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在河南、山西農村,這種拙樸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通過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皮影戲與以往所看的戲不同,初步感知、發(fā)現(xiàn)皮影戲的特點:不是真人演的)
2、認識皮影,了解皮影戲的表演方式。
(1)出示皮影,認識皮影,知道用這些皮影表演的戲叫皮影戲。
(2)了解表演皮影戲需要的道具。
現(xiàn)在老師請你們看看專業(yè)的皮影劇團的表演。請你們看看他們表演皮影戲時需要些什么?(《龜與鶴》的幕后表演操作。)
小結:表演皮影戲需要亮子(白布)、燈光、皮影人、人、樂隊。
總結:皮影戲是我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它的演出很方便,唱腔豐富優(yōu)美,表演精彩動人,千百年來深受大家的喜愛,連外國人也很喜歡皮影戲呢!
3、觀察皮影,簡單了解皮影的特征及制作過程。
剛才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想上來試試了!這里有幾個皮影,還有很多有關皮影的資料,請你們去看看、玩玩、說說,看誰發(fā)現(xiàn)得多?
(評析:在這—環(huán)節(jié)中,幼兒的興趣較濃,我同意讓孩子上來試—試。滿足了孩子的探索愿望,使之通過實際操作真正了解皮影演出所需要的—些基本道具和設備。)
。1)了解皮影的特征:皮影是不同的、可以活動、側面表現(xiàn)手法。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為什么呢?
。ㄆび叭嗣恳粋都是不同的,因為它們表現(xiàn)的是不同的人物;皮影人的結構設計得很巧妙,影人的每個關節(jié)都可以活動,這樣表演起來才生動傳神,大家才愛看;皮影的臉和身子都是側面的',可以左右動作,這樣在幕布上演出,就像真的人和動物一樣。
皮影戲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因為演出的內容豐富,老人小孩都喜歡看?墒请S著電視、電影的出現(xiàn),人們的欣賞習慣改變了,皮影藝術慢慢被人們遺忘了,F(xiàn)在很少有人愿意學著制作、表演皮影了。為了讓大家關心皮影戲,河北省唐山市“俏夕陽”老年舞蹈隊的奶奶們就編了一段皮影舞蹈,我們大家來看看。(播放皮影舞蹈《俏夕陽》。)
。2)、欣賞皮影舞蹈提問;這個舞蹈和咱們平常看到得舞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皮影戲與以往所看的戲不同,初步感知、發(fā)現(xiàn)皮影戲的特點:它不是真人演的是人們在幕后操作皮影的一種表演。
4、觀看皮影制作過程(取皮→刮皮→漿皮→造型構圖→鏤刻→著色涂油)。
皮影這么美,它到底是怎樣做成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小結:原來皮影需要這么復雜的工序才能做成,真不容易。皮影不但是舞臺演出的用具,同時也是一種民間工藝品呢!國內外有不少喜愛它的人把皮影作為裝飾品掛在墻上或放在櫥窗里欣賞呢!
5、實踐活動:我們來表演。
。1)幼兒選取自己喜歡的皮影,看看、玩玩,說說可以怎樣表演。
。2)幼兒分組根據(jù)所選的皮影形象創(chuàng)編故事。
。3)請幼兒分組進行表演,其他幼兒欣賞。
(4)教師和幼兒對表演進行評價。
6、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qū)制作影子戲的道具,在表演區(qū)進行影子戲表演。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中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利用剪貼、繪畫、捏泥等方法表現(xiàn)螃蟹的主要特征。
2、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動手操作的興趣。
重點難點:
利用多種方法表現(xiàn)螃蟹的主要特征和樂于動手操作的興趣,在制作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細心和耐心。
活動準備:
1、鮮活的螃蟹數(shù)只。
2、課件:各種不同的螃蟹。
3、操作材料:油畫棒、各色彩紙、彩泥、繪畫用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談話引起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瞧他是誰?
配班老師戴上螃蟹頭飾:嘿嘿,我是螃蟹爸爸,瞧我長得多神氣,今天我把我的孩子們也帶來了,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我們長得什么樣子
二、幼兒觀察,尋找特征。
1、觀看課件各種各樣的螃蟹,幼兒說一說、議一議螃蟹的外形特征。
2、每小組一只玻璃缸內有幾只螃蟹,幼兒圍著玻璃缸觀察。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說出:螃蟹有一個圓形的身體,八條長腿,兩個大鉗子等。
3、學一學螃蟹爬行的樣子。
師:小朋友知道螃蟹的樣子了,你們知道螃蟹是怎樣走路的嗎?
師手拿一只螃蟹在課桌上行走。引導幼兒說出螃蟹是橫著爬的。
師帶領幼兒一起模仿螃蟹走路的樣子,個別幼兒再次表演。
三、示范指導,幼兒操作
1、出示螃蟹的三種操作方法作品:繪畫 剪貼 泥工
師:這是照相館里的叔叔給螃蟹們拍下的照片,你們想不想也來幫螃蟹照張相?
2、示范剪貼和泥工的`螃蟹要點。
3、幼兒自選繪畫制作螃蟹的方法,師進行相應的指導,重點指導剪貼組的幼兒。
幼兒操作時,提醒幼兒要將螃蟹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出來,同時注意畫面的整潔。
四、講評作品并展覽,活動結束
1、三種操作方法的作品各選一份分別進行講評。
2、其余幼兒作品放在桌上,師帶領幼兒有秩序地進行相互欣賞。
3、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給螃蟹照的相真漂亮,我們一起學螃蟹跳舞吧。
4、聽音樂《螃蟹歌》走出活動室。
【中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07-20
(經(jīng)典)中班美術教案10-20
(經(jīng)典)中班美術教案07-05
美術中班教案11-06
中班教案美術的教案07-12
美術教案中班12-07
中班美術教案(經(jīng)典)05-24
(精選)中班美術教案12-17
中班美術教案(精選)11-05
中班美術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