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設計:公式,函數的使用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設計:公式,函數的使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本課教材主要是通過對范例表格的計算,學會電子表格中幾個簡單函數的應用,包括sum、average,max、min等。
2、過程方法目標:培養(yǎng)學生從日常生活、學習中發(fā)現或歸納出新知識的能力。
3、情感價值目標:培養(yǎng)學生分析數據、處理數據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管理數據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插入函數的操作。
難點:參與計算的數據區(qū)域的選擇。
解決策略:配合大量的操作練習,使同學們能基本掌握函數的插入操作,對難點,可以在學生演示中通過錯誤提醒的方式讓同學們加以理解。
三、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了“任務驅動”“講練結合”“合作探究”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四、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復習上節(jié)課的知識,上節(jié)課我們練習了使用算式對表格中的數據進行計算操作,請兩位同學在教師機上給大家展示一下我們上節(jié)課的成果。
【設計意圖】列算式這種方法簡單直接,很容易理解,但是效率不是很高,特別是面對數據量比較大的表格進行計算時,算式可能會列的很長,影響計算速度,所以我們使用函數來幫助我們把復雜的計算變得簡單。在這里,注意對上來操作的同學的引導,并對同學大膽的展示做出鼓勵。
2.教師引導,學生示范
使用工具欄中的自動求和按鈕“Σ”完成sum求和函數的計算操作過程。
由兩位學生合作,演示average求平均數函數的操作。
【設計意圖】:教師的引導是很關鍵的因素,在sum函數的引導中可以做的慢一點,把一些操作要點講清楚,在學生演示average函數時,及時發(fā)現和糾正錯誤操作,并提示其它同學要注意這些操作要點。
3、分組演練和探究:
作業(yè)任務:全班分為四組,先在學生機上完成剛才演示的兩個函數“sum”“average”的操作,然后完成“min”“max”函數的計算操作過程。
【設計意圖】:這里我更換了一張表格例2,例2比例1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更能激發(fā)他們的熱情!皊um”“average”是重點需要掌握的函數,“min”“max”作為探究內容,豐富了本節(jié)的內容,更容易提升基礎較好的學生的興趣。
4、作業(yè)互評:
四組互相檢查并評價作業(yè)完成情況。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同學互相檢查,第三組和第四組的同學互相檢查。
【設計意圖】:新課程改革要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意識和探究精神。在作業(yè)批改中,我們也可以去實踐這個理念。學生互相檢查作業(yè)并評價,檢查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教育的過程。
五、教學反思:
略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設計:公式,函數的使用】相關文章: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設計:畫圖工具的使用03-08
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教學反思08-22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設計:數據收集10-19
小學信息技術教案設計:設置動作與超鏈接02-18
中學信息技術(第二冊) 第十課:如何使用Excel的函數教案(通用5篇)01-17
信息技術課教案設計01-12
最新高中信息技術教案設計04-02
小學美術教案設計06-24
小學音樂教案設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