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音樂教案匯編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音樂活動:《小老鼠打電話》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nèi)容、能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做相應的動作,并按節(jié)奏說打電話的'對話從中了解身邊的常識。
2、借助游戲情景理解歌詞及游戲內(nèi)容,嘗試角色游戲。
3、了解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和老師同伴配合按角色打電話及做游戲動作;顒訙蕚洌
貓、老鼠等動物的頭飾、電話一部、電話本一本、圖譜、鋼琴簡譜、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導入活動。
1、韻律活動入場:幼兒與老師跟著音樂學做各種小動物。
2、幼兒自然圍在老師身旁,復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學習重點句子和游戲。
1、出示電話,提問的方式進入。
2、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玩一個打電話的游戲。你們想玩嗎?(想)這個游戲是這樣玩的。
三、學習歌詞內(nèi)容。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語言念誦,感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型,并能進行節(jié)奏型的變化組合。
2、初步感知休止符,能在穩(wěn)定的節(jié)拍下變化休止符的位置。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節(jié)奏游戲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能正確的用語言或動作表現(xiàn)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及休止符的節(jié)奏型。
難點:能通過自主擺放圖片,進行節(jié)奏型的.變化和念誦。
活動準備:
會唱《摘菜歌》蔬菜圖片:青菜、胡蘿卜、兩只蘑菇、蔥手、腳的提示圖片4個鍋圖片
活動過程:
。ㄒ唬└枨硌輰牖顒
1、小朋友,你們平時喜歡吃什么蔬菜呀?(幼兒回答)對,蔬菜里有豐富的營養(yǎng),各種蔬菜都吃,身體才會棒!
2、那今天老師要帶你們?nèi)ゲ藞@摘一些新鮮的蔬菜做一道美味的蔬菜湯好嗎?(幼兒回答)
3、師生表演唱《摘菜歌》
。ǘ└兄獙W習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型
1、!新鮮的蔬菜摘回來了,看看有些什么呢?教師逐一出示蔬菜圖片。重點提問幾只蘑菇(兩只)
2、我呀要把這些蔬菜一樣一樣的放進鍋里,開始做蔬菜湯了。我這道蔬菜湯是一道魔法蔬菜湯,念幾遍咒語就能把它變熟了,想不想聽我念咒語呀?
3、教師在預示動作后按|XX|XXX|XXXX|X—|的節(jié)奏型有節(jié)奏的念青菜、胡蘿卜、兩只蘑菇、蔥。
4、愿意幫我一起來念魔法咒語嗎?
5、念魔法咒語的秘訣:要根據(jù)蔬菜的排列順序正確念出蔬菜的名字。
。ㄈ┕(jié)奏中加入肢體動作
1、我來嘗嘗湯的味道怎么樣了?(教師做嘗的動作)咦,奇怪,怎么一點味道都沒有。。ㄓ變核伎迹┰瓉聿荒苤荒钪湔Z,還要加上魔法動作才能讓湯的味道鮮美可口。
2、教師在預示的動作后邊有節(jié)奏的邊念讀邊間隔加入拍手、拍腿的動作。
3、剛才,我念魔法咒語的時候做了哪些動作呢?(幼兒舉手回答)
4、哪個蔬菜是拍手的?拍幾下呢?(幼兒回答)念哪個蔬菜的時候是拍腿的?拍了記下呢?
5、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教師在圖片下方貼上相應的手腳圖。
。ㄋ模┻M行節(jié)奏的變化組合練習
1、我們把鍋里的蔬菜翻一番,讓它熟的更快、更入味。
2、教師隨機變換蔬菜圖片順序。蔬菜的順序變了,新的魔法咒語該怎么念呢?
3、不斷變換圖片順序,幼兒探索正確念誦變換后的節(jié)奏型,并加上拍手拍腿的動作。
。ㄎ澹└兄⒕毩曅葜狗,學習用動作穩(wěn)定內(nèi)心節(jié)拍
1、蔬菜湯的香味把一個饞嘴的小貓引來了,它偷吃了鍋里的菜。(教師隨機把一張圖片反轉)它偷吃了什么菜呢?
2、教師示范對消失圖片的處理。休止符O
3、提問胡蘿卜沒有了該怎么辦呢?|XX|OOO|XXXX|O—|
4、依次做處理,到最后所有的蔬菜都沒有了。
。┓纸M合作,自主變化節(jié)奏進行練習
1、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做蔬菜湯呢?
2、把小朋友分成4組,每組4個小朋友,每組發(fā)放一口鍋圖片,4個蔬菜圖片(青菜、胡蘿卜、兩只蘑菇、蔥)
3、提出要求:a每個小朋友選一種蔬菜,然后互相商量4個蔬菜怎樣排隊,b大家一起看著圖片有節(jié)奏的念咒語加動作。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評價。
(七)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大家一起去找偷吃了蔬菜的小貓。
活動反思:
1、您設計的活動是否適合兒童?
答:適合,本次活動主要想通過音樂、圖片和游戲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兒童對蔬菜的喜愛,鼓勵兒童在飲食習慣中多吃蔬菜,不挑食。
2、有幾個兒童參與不積極,為什么?
答:有兩個兒童參與不積極。原因是個別幼兒對音樂、節(jié)奏等不感興趣,加之性格比較內(nèi)向,無法達到激勵的目的。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感受ABA三段體的音樂結構。
2、能跟著音樂合拍地做蹦跳步和揮手動作,并表現(xiàn)花的不同造型。
3、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活動準備:
1、音樂。
2、圖譜。
3、頭飾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故事導入:
1、老師講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捉迷藏》:有一天,小兔子一蹦一跳地出了家門想到花園里去玩,一路上小兔跳三次揮一揮手和好朋友打招呼,來到了花園里;▓@里的花真美呀,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小兔可高興了。這時,兔媽媽來找它。小兔想和兔媽媽玩捉迷藏的'游戲。于是,它就變成一朵小花的樣子,一動也不動地躲在花園里。果然,兔媽媽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后來,小兔玩累了,就和媽媽又一蹦一跳地回家了。
二、幼兒初步傾聽音樂。
1、師:今天老師講的故事藏在了一段好聽的音樂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聽的時候可以想想哪里的音樂講小兔一蹦一跳地去公園,哪里的音樂是講小兔變成了一朵小花。
2、聽后提問:聽音樂的時候感覺怎么樣?音樂可以分成幾段?
3、教師引導語:接下來,我們再來仔細聽音樂,聽聽哪里的音樂講小兔一蹦一跳地去公園,哪里的音樂是講小兔變成了一朵小花。
三、分段欣賞,跟著音樂合拍地做蹦跳步和揮手動作,并表現(xiàn)花的不同造型。
1、聽A段音樂猜什么事情。
2、出示圖譜,幼兒跟著音樂練習A段節(jié)奏,然后跟著音樂合拍做蹦跳步和揮手動作。 (強調幼兒要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跳,針對幼兒情況進行再練習。)
3、聽B段音樂猜什么事情。
4、創(chuàng)編表現(xiàn)花的造型。
指導語:小朋友都認識很多的花,誰來說說你知道什么花?會用什么動作來做出這種花的樣子。(個別幼兒回答并表現(xiàn)花的造型)
5、請全體幼兒表現(xiàn)不同的花的造型。(坐在椅子上)
四、完整游戲。
1、幼兒完整地跟著音樂做蹦跳步和變花,教師提醒小花不能動,以及提醒幼兒音樂變化時要馬上變成花。小兔子要先想好你要變成什么樣子的花。
2、老師或小朋友做兔媽媽,分角色表演。
五、結束。
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教學反思:
本活動設計以“捉迷藏”的游戲情節(jié)貫穿始終,既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又滿足了幼兒以角色身份參與活動的愿望。小班的幼兒很樂意玩“變一變”、“找一找”的游戲,他們能很快完成從兔子到花朵的角色轉換,這種轉換同時又體現(xiàn)了動靜交替的原則,避免了連續(xù)跳造成的疲勞,集中展示了藝術表達的形象性和愉悅性功能。
本活動目標中“合拍地做蹦跳步”,對小班幼兒的動作合樂性是一個挑戰(zhàn)。因此,在活動設計中,教師特別注意了此教學重點、難點的分解。在環(huán)接2中,教師將這一動作的學習進行了由易到難的層次處理。在動作方面,從上肢到下肢,從局部到全身,從簡單到復雜,動不移動到移動。如:拍手、手指在腿上跳、坐在位子上雙腳動、站在座位前跳、到場地中間自由跳等,幫助幼兒逐漸掌握、控制。在音樂方面,先讓幼兒用拍手感受;再用教師哼唱音樂節(jié)奏跟隨幼兒的動作,讓幼兒感受音樂和動作的關系;最后,播放錄音,讓幼兒跟隨音樂節(jié)奏做動作,從而逐步幫助幼兒熟悉和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和動作的要領。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穩(wěn)定、均勻的節(jié)奏。
2、認識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節(jié)奏圖譜。
活動準備:
節(jié)奏圖譜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1、看圖譜,拍節(jié)奏。
師:今天趙老師給小朋友們情來了四位小動物客人,我們一起說有請,然后把它們一個一個請出來好不好?
2、出示小牛節(jié)奏圖譜 ,
小牛:“小朋友,你們好。” 幼:“小牛,你好。”
小牛:我知道咱們班的小朋友可聰明了,那你們能不能學一學我的叫聲呀?
師:恩,真棒! 趙老師也來學一學。(小牛叫一次,是四拍,每一拍拍一次手,共拍四次手。)咦?趙老師學的和小朋友學一樣嗎?(引導幼兒說出學習叫的時候拍了四次手)
師:有的`小朋友說我學叫的時候拍手了,現(xiàn)在我再來學一次,小朋友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我拍了幾次手?
師:好跟老師一起來拍一次。
3、出示小貓節(jié)奏圖譜
小貓:小朋友們好,你們好! 幼:小貓,你好!
師:讓我們來聽一聽小貓是怎樣叫(小牛叫一次,小貓叫兩次,每叫一次是兩拍,兩拍,拍兩次手) 。
師:小朋友也一起來學一學吧。
4、出示小鴨節(jié)奏圖譜
小鴨:小朋友,你們好!
幼:小鴨子,你好!
師:讓我們來聽一聽小貓是怎樣叫(小鴨子的叫聲又響亮又短,小牛叫一次,它叫四次,每叫一聲為一拍,一拍,拍一次手。)
師:小朋友也一起來學一學吧。
5、出示小雞節(jié)奏圖譜
小雞:小朋友,你們好! 幼:小雞,你好!
師:呀,兩只小雞擠在一起都想坐這個小板凳呢,它們叫的特別快,你們聽(小雞的叫聲很急很快,小牛叫一次,它叫八次,每叫兩次為一拍,叫兩次,拍一次手。)
師:小朋友也一起來學一學吧。
聽兒歌,拍節(jié)奏。
1、師:小朋友學的真不錯,小動物們聽了可高興了,它們還為你們帶來了好聽的兒歌,你們想不想聽?(兒歌前半句隨歌詞做動作,小動物叫聲的時候拍手做。)
2、師: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跟我學一學。
兒歌:有趣的叫聲
我是小牛,我就這樣叫,哞 ——————————
我是小貓,我就這樣叫,喵 ———— 喵 ————
我是小鴨,我就這樣叫,嘎 嘎 嘎 嘎
我是小雞,我就這樣叫,嘰嘰 嘰嘰 嘰嘰 嘰嘰
活動延伸:
師:好說的真不錯!今天跟小動物們一起玩的開不開心呀?好,聽小貓說什么……
小貓:喵——,小朋友們,今天能夠和你們一起玩,真高興,在說再見之前,我還要告訴小朋友們一個秘密,你們看,我們每個小動物旁邊,都有一個這樣的小符號,他們的名字叫音符,下次讓我們一起來玩好嗎?好,那再見了!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情景表演于歌曲,理解歌曲內(nèi)容,知道不講衛(wèi)生的人是不受歡迎的。
2、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大膽地用動作來進行表演。
3、初步學習創(chuàng)編演唱并表演。
4、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動物的頭飾(小羊、小兔等)
(2)歌曲FLASH、中班幼兒的情境表演
活動過程:
一、認識豬小弟
1、今天我們這來了一位下動物要和小朋友們交朋友做游戲呢。這個小朋友長得肥頭大耳,胖乎乎的,吃飽就睡,走起路來搖著小尾巴,嘴里唱著“哼哼”調,誰呀?
(小豬)
——這只小豬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豬小弟”
2、瞧,他來了——(看FLASH)
3、你們看,這豬小弟長得怎么樣?
咦,他這是要去哪。咳ジ墒裁茨?原來他想去找朋友玩啊,那他會找誰呢?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4、幼兒猜測討論。
二、欣賞歌曲情境表演,初步理解歌曲內(nèi)容。
1、欣賞第一段情境表演。
——剛才豬小弟去找誰做游戲?小羊有和豬小弟做游戲嗎?小羊是怎么說的呢?為什么這么說呢?
2、引導幼兒一起學學小羊說:哎呀呀,你的`身上都是泥,快去洗洗吧。
3、豬小弟還會去找誰做游戲呢?
小動物們會怎么說呢?
4、欣賞情境表演第二段。
提問:豬小弟去找誰?
小兔有沒有和他玩?小兔是怎么說的?
5、引導幼兒學習小兔的話,要做出厭惡的表情。
三、學唱并進行表演。
1、帶領全體有人當小羊,請中班情境表演的幼兒當豬小弟,進行情境表演,初步學習演唱歌曲。
2、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演唱,一人當小兔一人當豬小弟進行表演。
四、創(chuàng)編。
1、豬小弟還會去找誰玩呢?
小動物會怎么說呢?(全班幼兒一起說)感受歌曲中重復的特點。
2、全班幼兒一起邊表演邊演唱。
3、沒有人和豬小弟玩,怎么辦?(去洗澡)
4、帶豬小弟去洗澡。聽音樂,做洗澡的動作。
5、FLASH演示干凈的豬小弟:洗完澡啦,豬小弟變得怎么樣?
引導幼兒討論:這時豬小弟去找朋友玩,朋友們會怎么說呢?會和豬小弟玩嗎?
6、欣賞歌曲最后一段。
7、師小結:干凈的寶寶人人愛,要講衛(wèi)生、愛清潔。
五、結束部分。
和干凈的豬小弟一起做游戲。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會用輕輕的聲音唱歌。
2、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歌曲。
3、體驗小小期待的緊張與驚訝。
【活動準備】
蛋殼狀的套盒能放入套盒中的小絨雞、小絨鴨、小絨鳥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用“蛋殼”引起幼兒對游戲的興趣。
1、出示“蛋殼”,引出歌曲。
指導語:“我有一個神奇的小蛋殼,能變出可愛的小動物,你們想知道會變出什么嗎?”
2、教師一邊范唱歌曲,一邊變出一只小雞。(1—4小節(jié)將蛋殼放在一只手上,另一只手隨節(jié)奏指蛋殼。5—8小節(jié)神秘地將蛋殼打開用兩只手捂住。9—13小節(jié)將變出的小雞展示給幼兒看。),變出后幼兒學一學小雞叫,做一做小雞的`動作。
3、教師再一次范唱,變出另一只小動物,變出后,再學一學其叫聲和動作。
二、幼兒遷移生活經(jīng)驗,變換各種不同的動物,并嘗試演唱。
指導語:“你們想變出什么小動物?我們一起把它叫出來!
三、教師小結,幫助幼兒知道這是一個神奇的蛋殼,是會和小朋友玩游戲的蛋殼。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在區(qū)角活動時,孩子們喜歡玩奶粉罐,用來敲敲、坐坐、滾滾,我想利用奶粉罐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和節(jié)拍感,讓幼兒跟著音樂敲打,從而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的樂趣。
2、樂意敲打會發(fā)聲的'器具,體驗探索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奶粉罐,一次性筷子。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用手敲打奶粉罐,引起幼兒興趣。師:小朋友,你們聽聽是什么聲音?(幼兒自由猜測)
2、教師出示奶粉罐,再次拍打發(fā)出聲音,并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個讓幼兒自由拍打。
3、教師放音樂,請幼兒跟著音樂節(jié)奏拍打。
(1)第一段請幼兒坐在位置上敲打。
(2)第二段請幼兒起立,在位置前面邊走邊敲打。
4、發(fā)給幼兒每人一根筷子,請幼兒用筷子敲打奶粉罐,感受和用手拍有什么不同。
5、教師再次放音樂,請幼兒在A段時敲打奶粉罐蓋子,B段是敲打底部。
6、教師將筷子收回,請幼兒跟著音樂邊敲邊離開教室。
活動反思:
此次音樂活動是創(chuàng)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5-26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5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7-05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6-22
音樂教案小班06-23
小班音樂教案[經(jīng)典]07-15
小班音樂教案06-14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7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07-05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