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課文分析:
這篇課文,內(nèi)容上很有咀嚼的余地,特別是“著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這一句,喻意值得咀嚼。說的是困難再大,也是可以分解的,一個大困難分解成一個個小困難,就不難克服了。這篇課文,足以啟發(fā)學生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個什么道理,悟到哲理就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就成為一筆精神財富。善于感悟,寫作文,也有東西可寫,在不起眼的題材上也能寫出好文章。
一、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準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
2,較完整地復述故事情節(jié),做到條理清楚,詳略合適
3,在對學生的熏陶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二、教學重點:
1,復述故事情節(jié)
2,探索故事所蘊涵的生活哲理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出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正確把握本文的思想內(nèi)涵。
四、學習方法:
朗讀、自主、合作、探究
五、課時分配: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遇到過困難嗎?
在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父母突然下崗了,家中經(jīng)濟陷入困難;自以為學習挺努力但還是不會學習,發(fā)現(xiàn)自己和別人差距挺大;你想和同學們搞好關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對這些,你也許感到困惑,也許感到茫然。其實,人生路上遇到困難是正常的。今天,我們學習《走一步再走一步》,從課文中的這個孩子的脫險經(jīng)歷你能得到什么啟示?
。ǘ┓治稣n前預習提示
1,找學生讀預習提示
2,我們每個同學要養(yǎng)成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根據(jù)這個導語,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課文寫的“我”童年時什么脫險經(jīng)歷?蘊含著什么生活哲理?對你有什么寶貴的啟示?)
3,文章一共多少節(jié)?是否標了小節(jié)號? (23小節(jié))
4,檢查字詞預習情況
。ㄈ┏醪礁兄n文
1,強調(diào)朗讀要求,點名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思考記敘順序
朗讀要求:姿勢端正,雙手拿書,身體坐直,聲音洪亮,讀音準確,停頓合理,語氣恰當
明確:按照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的順序來寫
起因:別出花樣 去爬懸崖
經(jīng)過:中途放棄 進退
兩難
結果:父親指點 擺脫困境 (板書)
。ㄋ模┓纸M討論
結合問題分組討論,問題如下:
1,課文主要記敘了什么事情?(概括)
2,這件事情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
3,“我”為什么一時拿不定主意?后來又為什么跟著伙伴們?nèi)ヅ郎搅四兀?/p>
4,“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
5,后來我是怎么脫險的?脫險后“我”有什么感覺?
。ㄎ澹⿵褪
1,搶答 比賽看誰看書看得仔細,記得準,說得快,先舉手
1)故事發(fā)生在美國的哪個城市? 費城
2)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 七月一個悶熱的日子
3)爬懸崖的一共幾個孩子?有名字的有哪兩個? 我和其他5個 內(nèi)德、杰利
4)“我”進退兩難時的心情? 恐懼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
5)父親指導“我”爬下懸崖時先邁的哪個腳? 左腳
6)文章中用了幾處“啜泣”? 兩次
7)作者現(xiàn)在的年齡? 57+8=65
2,分別找兩位同學復述“冒險” “脫險”部分
。┪恼轮髦
大家復述得都很好,我們已經(jīng)基本了解這篇文章故事的梗概,那你能從這篇文章中獲得什么啟示呢?
明確: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一個個地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zhàn)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后的勝利。
。ㄆ撸┎贾米鳂I(yè):
1,思考書后練習二
2,抄寫“讀一讀,寫一寫”
3,朗讀課文
。ò耍┌鍟O計
走一步再走一步
起因:別出花樣 去爬懸崖
經(jīng)過:中途放棄 進退兩難
結果:父親指點 擺脫困境
。ň牛┙毯蟾校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2,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感悟生活哲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蘊含的生活哲理
三、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蘊含的生活哲理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暬仡
上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課文、復述課文,已經(jīng)大致熟悉了本文所記敘的事件也感悟出了這篇文章的主旨
提問:本文寫了什么?
主旨是什么?
檢查書后練習二,分別找同學談談自己的想法。
1,假如“我”的父親沒有來,你作為“我”的同學,將怎么辦?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懸崖上,你將怎么辦?
。ǘ┭凶x“脫險”部分
1,這篇文章最精彩最詳細的是哪個部分?(脫險部分)
2,分角色朗讀
要求:讀出父親平靜的寬慰,“我”的驚恐,敘述者的從容
3,概括“我”爬下懸崖過程中的心理變化過程
毫無信心——信心萌發(fā)——信心大增——巨大的成就感(板書)
4,分組討論,深入思考問題,討論后回答問題的小組可以提問任何一個組
問題:a 找出這部分開頭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想想有什么作用
b 父親為什么指揮“我”先邁左腳的一小步?這對你有什么啟示?
c “你能辦得到”“這似乎能辦得到”“我能辦得到”朗讀這三句話時應把重音放在哪個字上?三句話的語氣有什么不同?后兩句寫出了“我”的什么變化?
d “我”在父親的指導下僅僅是爬下了幾米高的石架,為什么還說“我產(chǎn)生了巨大的成就感”?
e 結合文章最后一段,說說你對題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ò哑D難的歷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關鍵是化整為零,大困難是由小困難組成的,小困難是不難戰(zhàn)勝的,一步步戰(zhàn)勝了小困難,最后就是戰(zhàn)勝了巨大的困難)
5,這里的“啜泣”與上文的“啜泣”是否意思一樣?
明確:不一樣。表面都是哭泣,其實截然兩樣。前者是恐懼和傷心,后者有復雜情感,有歷險的余悸,有脫險的欣喜,有對父親的感激,更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三)齊讀最后兩段
1,“這是我永遠忘不了的經(jīng)歷。”指的是什么?
兩層意思:a 從懸崖上學到的經(jīng)驗使我終生收益 b 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著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這一步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我要到的地方為止。在困難面前不應該為難怯步,而要冷靜地分析困難,化解困難,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漸進,堅持到底,這樣就可能積小勝為大勝,促使困難向勝利轉(zhuǎn)化。
2,“屢次”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屢次的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強調(diào)這經(jīng)驗的普遍意義。
。ㄋ模┯懻
3,你最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你最不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注意“杰利”的分析)
4,石架大約7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來要保險得多,有簡單得多,父親為什么不這樣做?
明確:a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無長進,讓孩子自己下來經(jīng)歷一次歷練,增長勇氣和經(jīng)驗。父親只給予我指導、鼓勵;,這樣使“我”獲得信心,變得勇敢。
b從孩子的角度來說,路要自己走,不能是讓大人抱著走,在自己走的過程中,要從大人那里獲得經(jīng)驗。
。ㄎ澹┎贾米鳂I(yè)
1,仿寫
(1)時隔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一直牢記著_______________叫我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訓誡。
(3)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攀爬。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啜泣。
(5)_________________正納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暮色開始四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暮色蒼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全身麻木,不能動彈。
(9)帶著______________的口氣說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小心翼翼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信心大增。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產(chǎn)生了一種成就感。
2,預習第三課
(六)板書設計
走一步在走一步
最初 毫無信心
繼而 信心萌發(fā)
隨后 信心大增
最后 巨大成就感
【七年級語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相關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語文教案02-21
走一步,再走一步09-29
初中語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范文02-29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03-05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03-24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文04-09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文05-12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