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成人福利亚洲精品_亚洲熟妇AV无人区一区_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浪潮_极品熟妇无码AV在线少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5-01-20 10:40:12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親身經(jīng)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動手進行實際測量的能力。

  3、進一步樹立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技能。

  教學重、難點:

  通過學生動手動手進行實際測量,學會用不同參照物表示物體長度的方法。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感受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教具、學具準備:

  1角硬幣、回形針、三角板、橡皮、小刀、鉛筆、方木塊。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激發(fā)興趣

  孩子們,每天我們都要使用數(shù)學書,它是我們的好朋友,那你們知道數(shù)學書的寬有多寬、長有多長嗎?(估計寬度和長度,可以用手比劃。)

  1、用不同的物品做標準量同一長度。

  (1)如果不用尺子量,你能用什么方法說明數(shù)學書的寬有多長?

 。2)請你選擇自己的工具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寬,然后給小組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測量結果。

 。3)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導:作為標準的物品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要放平擺直。

  2、學生匯報量的結果。

 。1)選一組匯報。

  提問:你是用什么去量的?用了幾個什么東西?

  學生邊回答,邊板書:

  量數(shù)學書的寬,用了(7)個1角硬幣。

  用了(5)個回形針。

  用了(4)個三角形。

  用了(15)個方木塊。

  提問:你們都是量數(shù)學書的寬,為什么同一邊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

  小結:因為選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所以量得的結果不一樣。

  (2)全班同學匯報。

  用1角硬幣的量的結果,用曲別針量的結果,用三角形量的結果,用方木塊量得的結果。

  提問:通過測量數(shù)學書的寬,為什么用1角硬幣去量都有7個那么長,用回形針去量都有5個那么長,用三角形學具去量都有4個那么長,用方木塊去量都有15個那么長?

  根據(jù)你們剛才的測量,從中你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

  教師小結: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

  3、看書觀察教科書P1左下圖,用不同顏色,大小一樣的方木塊量的結果是什么?

  教師口述:不管是什么顏色的方木塊,只要大小一樣,量得數(shù)學書的寬都是15個方木塊那么長。

  二、用不同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

  1、測量。

  要求:請同學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鉛筆、曲別針、手指等,去量桌子、鉛筆盒等物體的長度。

  2、匯報。

  提問:你用什么東西去量?量什么?有幾個那么長?

  教師從中找出標準不同,數(shù)量相同東西。如沒有,引導學生看書。

  3、看教科書p1右下上圖。

  提問:數(shù)學書的寬有幾個回形針那么長?(5個)

  鉛筆盒的長有幾把小刀那么長?(5個)

  提問:數(shù)學書的'寬有5個曲別針那么長,鉛筆盒的長有5把小刀那

  么長,都有5個那么長,它們的數(shù)字相同能說明數(shù)學書的寬與鉛筆

  盒的長是一樣長的嗎?你能說說理由嗎?

  4、繼續(xù)看教科書P1的插圖。

  提問:桌子有幾支鉛筆那么長?(4支)

  鉛筆盒有幾把小刀那么長?(5把)

  桌子和鉛筆盒比,哪個長?(桌子長)

  提問:桌子才有4支鉛筆那么長,而鉛筆盒卻有5把小刀那么長,為什么桌子比鉛筆盒長呢?(從中讓學生說出并體會到比的標準不同)

  提問:用我們手中的各種不同的東西去量物體的長度,能真正比出、量出物體的長度嗎?為什么?

  小結:從同學們的發(fā)言中,我們看出他們量的物體標準不同,就不能正確量出物體的長度。

  提問:你們能想出個好辦法量出物體的長度嗎?(用同一種物體做標準去量)

  看教科書P1右下圖。

  提問:量數(shù)學書的寬和量鉛筆盒的長用的物品一樣嗎?

  教師講述:量的物品一樣,我們就說量的標準相同。

  提問:你能看書誰的長?誰短嗎?說說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教師小結:從剛才同學們的操作中,知道了測量時只有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量,才能真正測量出物體的長度。

  三、練習。

  1、教科書P2“做一做”1。

  看圖回答:以誰做標準?(以方格)

  口頭回答:豆角大約有幾個方格那么長?

  胡蘿卜大約有幾個方格那么長?

  剩下的請同學先看再填。

  2、教科書P2“做一做”2。

  提問:看書回答他們是以什么為標準來量桌子的長和高,椅子的高呢?(用沒用過的鉛筆)

  指導測量的方法:下面老師請你們用整枝的鉛筆去測量。方法是從桌子的一端開始,對齊后一次接一次,這樣測量結果才比較準確。

  學生動手測量,并匯報測量的結果。

  3、教科書P2“做一做”3估一估。

  提問:題中都有什么?以誰做標準?

  “估一估”就是讓我們用眼睛觀察,看每種物品大約有幾個正方體那么長。

  板書設計:

  長度單位

  量數(shù)學書的寬,用了(7)個1角硬幣。

  用了(5)個回形針。

  用了(4)個三角形。

  用了(15)個方木塊。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合游戲活動,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xiàn)象。

  2、能夠自己動手解決圖形或評議或旋轉的運動問題。

  3、在數(shù)學學習活動中,體驗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具準備:

  課件、圓形、正方形硬紙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喜歡玩各種各樣的游戲棋,今天老師就帶你們?nèi)テ孱惿痰昕纯矗肋@是什么棋嗎?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動一玩一玩,華容道

  1、教師介紹華容道游戲的由來。

  師:華容道是個非常有趣的'游戲,發(fā)明的人受到三國故事華容道的啟發(fā),制作了這個游戲棋。了解故事。

  華容道的玩法介紹。游戲規(guī)則:4個人物只能橫向或縱向移動。

  誰來演示?(板書:左右、上下)

  (1)分組活動。

  (2)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

  2、練一練:超級小司機

  誰知道是什么意思?(前進、后退)

  3、列舉生活中的平移現(xiàn)象。升國旗、纜車

  你還知道哪些?

  4、小結:玩一玩的臺式,發(fā)現(xiàn)了物體可以上下、左右、前進、后退,真有數(shù)學的眼光。

  活動二、做一做,制作陀螺

  1、任選一個喜歡的圖形,制作陀螺

  2、自己選擇圖形,制作。

  3、反饋。轉一轉,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列舉生活中物體旋轉的樣子。

  5、對比小結。這些運動和棋子運動一樣嗎?用手勢做一做。

  活動三、做一做,竹蜻蜓

  1、介紹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飛竹蜻蜓。觀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樣飛的。

  3、介紹書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

  三、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在玩中學習,在完整感受了物體的運動,希望你們帶著一雙數(shù)學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玩中的數(shù)學,玩中的樂趣,玩中的美。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從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知道除法算式中個部分的名稱。

  2、培養(yǎng)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情感,并進一步學習與同學合作交流。

  3、讓學生體會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計算,認識除號,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具體情況,列出除法算式,并且初步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在平均分的活動中抽象出除法運算,讓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復習舊知。

  1、談話。

  秋高氣爽,正是秋游的好時節(jié),今天我們一起到梅花山公園去游玩,好嗎?

  那我們?nèi)ナ燮碧庂I票吧。

  今天我們來得可真巧,公園正在搞園慶活動呢,誰來讀一讀公告欄里的信息?(請學生讀一讀)

  你想免費乘坐觀光纜車嗎?那還等什么,我們趕快去答題吧!

  2、復習題。

 。1)8塊餅干,每4塊放一盤,可以放()盤。

 。2)9只兔子,平均裝在3只籠子里,每只籠子裝()只兔。

  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學生在桌面上擺學具。)

  交流方法:請一位學生上臺演示分法。

  3、小結。

  剛才我們用學具代替實物來分一分,可以每幾個一份來分,也可以按平均分成幾份來分一分,不管怎樣分,每份分得的個數(shù)同樣多,就是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談話:下面我們就一起去乘觀光纜車吧,看看我們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問題。

  二、結合平均分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除法的含義。

  1、教學例題。

 。1)提出問題:出示例題主體圖。

  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先請學生說說:6個小朋友,每輛纜車做2人。再點擊出示:6個小朋友,每輛纜車做2人,要坐()輛。)

 。2)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

  你知道要坐幾輛纜車嗎?你是怎樣想到的'?

  同桌合作學習,全班交流。(相機出示各種方法,并請學生上臺分一分。)

 。3)教學除法算式。

  a、談話:6個小朋友,每輛車坐2人,問我們要坐幾輛車。這樣的問題可以用除法計算。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除法。(板書:認識除法)

  b、6個小朋友,每輛纜車做2人,要坐3輛,算式可以這樣寫:6÷2=3

  c、“÷”這個符號是除號,寫除號時先寫一短橫,再在上下各點一個點。(請學生書空)

  d、6÷2讀作:6除以2,連起來讀一讀6除以2等于3。(請學生跟讀)

  e、6÷2=3這個除法算式中的“6”在這道題中表示什么意思?“2”和“3”呢?6÷2=3這個除法算式這道題中表示什么意思?(引導學生說一說。)

  小結:把一些物體幾個一份、幾個一份地分,求分成幾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除號是平均分的意思。

  2、完成“試一試”。

 。1)談話:下了纜車,我們一路行來就到了小熊之家。(點擊小熊之家)看,訓練有素的小熊們正在分蘋果呢!

 。2)指導學生先看圖,你有什么好辦法幫小熊解決問題?(先用學具分一分,或直接在圖上圈一圈,再完成填空。)

  可以列出怎樣的算式?讀一讀算式,說一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繼續(xù)教學除法的含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談話:離開小熊之家,我們就要前往兒童游樂場了。(點擊兒童游樂場)看,小朋友們在玩什么游戲?

  經(jīng)過三人的團體合作,他們套中了規(guī)定的個數(shù),可以獲得6枝鉛筆作為獎勵,你覺得怎么分才最公平?

  1、教學例題。

 。1)出示:分鉛筆情景圖(6枝鉛筆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分得()枝。)

 。2)你有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同桌討論、探索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最后把結果寫在括號里。

 。3)把6支鉛筆平均分給3人,求每人分幾枝,也可以用除法計算。

  把6支鉛筆平均分給3人,每人分得2枝,可以列出除法算式6÷3=2。

  讀一讀這個算式并說說6÷3=2這個算式在這道題中表示什么意思。

 。4)介紹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6÷3=2這個除法算式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特有的名稱。請學生閱讀書上第37頁上的相關內(nèi)容,看看6叫什么,3和2呢?(閱讀完后指名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讀出算式并說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2、完成“試一試”。

  談話: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是植物園,看看我們又會遇到什么新挑戰(zhàn)?

 。1)出示小朋友參加勞動的情景圖并出示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再與同桌相互交流。

  結合圖意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計算。

  3、組織練習,加深對除法意義的認識。

  把復習題的兩道題目分別列出2個除法算式。

  小結:把一些物體不管是每幾個一份得分,還是平均分成幾份來分,只要是平均分,我們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四、用除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實際問題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先獨立完成,再交流。

  五、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游覽,我們學習了什么新知識?

  把一些物體不管是每幾個一份得分,還是平均分成幾份來分,都是平均分,平均分的過程和結果可以用什么算式來表示?你還有哪些收獲?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數(shù)學補充習題與同步探究上的相關練習。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4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4頁的內(nèi)容及第15頁練一練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用2連加的過程并借助編5的乘法口訣的經(jīng)驗,編出2的乘法口訣。

  2、能用5的`乘法口訣計算有關的表內(nèi)乘法。

  3、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教學重難點

  掌握2的乘法口訣

  教學方法

  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

  學具準備

  圓片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在家里幫助過媽媽做家務嗎?

 。▽W生回答略)

  師:小明和大家一樣,也是個勤快的孩子。今天,小明家來客人來了,他幫助媽媽做什么家務呢?(指導學生看書)

  生:小明幫助媽媽擺筷子。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通過做家務這一情境,來學習2的乘法口訣。(板書:做家務)

  二、新課探討

  1、觀察圖,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

  師:認真觀察小明擺筷子的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我發(fā)現(xiàn)小明在數(shù)筷子,1雙2根,2雙4根。

  師:觀察得很仔細,小朋友們能幫助小明接下去數(shù)嗎?

  2、做一做,數(shù)一數(shù)。

  師:同學們用圓片代替筷子,邊擺邊數(shù)。想想,一次要擺幾個圓片?擺幾次?

  生:一次擺2個圓片,要擺9次。

  師:為什么?

  生:因為1雙2根,有9個碗,要配9雙筷子。

  師:真聰明,大家動手擺一擺,邊擺邊數(shù)出來。

 。▽W生活動,教師指導幫助。之后,請個別同學示范。)

  3、填一填,并寫出乘法算式。

  師:剛才小朋友通過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知道了3雙、4雙……9雙筷子的根數(shù),下面根據(jù)剛才數(shù)的情況,把下面的表格填充完整。

 。▽W生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師:在填寫表格的過程中,大家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生:我發(fā)現(xiàn)了每下面一行數(shù)字比上一行多2。

  師:第一個數(shù)字2表示什么?

  生:表示1雙筷子是2根。

  師:一雙筷子有幾個2?

  生:一雙筷子有1個2。

  師:兩雙筷子呢?

  生:兩雙筷子2個2。

  師:能用一個乘法算式來表示嗎?

  生:2×2=4

  師:大家根據(jù)這個表格能說出9個乘法算式嗎?每個小朋友都和自己的同桌說一說,然后寫在課本第14頁上。

 。▽W生同桌交流后,獨立填寫算式。)

  4、根據(jù)乘法算式,編出乘法口訣。

  師:根據(jù)1×2=2這個算式,你能編出一句乘法口訣嗎?

  生:一二得二。

  師: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下面請大家在小組中商量商量,編出有關2的其他乘法口訣。

 。▽W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參與小組學習。)

  5、小組學習反饋。

  師:說說你們小組的編寫情況。

 。ǜ餍〗M反饋,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板書出乘法口訣。)

  師:通過大家動腦筋,我們編出了有關2的乘法口訣,F(xiàn)在每個小朋友把這些學習成果填入課本14頁的試一試中,邊填可以邊讀出口訣。

  6、找規(guī)律,背誦口訣。

  師:怎樣才能很快地記住這些口訣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我想,相鄰的兩句口訣相差2,我只要把前一句口訣加上2就能得到后一句口訣。

  師:你的想法真不錯,大家不妨來試試。如果2×4不知道等于多少時,可以怎么辦?

  生1:可以把2×3=6加上一個2就是2×4的結果。

  生2:還可以想2×5=10,再把10—2=8。

  師:可見,找到了乘法口訣之間的關系,可以幫助大家快速地記憶。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題。

  師:老師說一句乘法口訣,你能說出兩個乘法算式嗎?

  (老師先說一句口訣,如:二九十八,學生根據(jù)乘法口訣說出兩個乘法算式:2×9、9×2。)

  示范后,學生同桌之間相互說。

  2、練一練第2題。

 。1)引導學生讀題,弄懂題意。

 。2)學生獨立完成。

 。3)集體反饋。

  師:說說你圈出了哪幾個數(shù)?(學生個別反饋。)

  師:圈出來的這些數(shù)是雙數(shù),其余的數(shù)是單數(shù)。

  四、總結

  師:這節(jié)課大家有什么收獲?

  生1:我學會了2的乘法口訣。

  生2:我學會了2、4、6……這些數(shù)是雙數(shù)。

  ……

  師:記牢了2的乘法口訣,我們就可以很快地計算出有關2的表內(nèi)乘法。下一節(jié)課我們要比一比誰的口訣背誦得最棒。

  五、作業(yè)

  選用課時作業(yè)設計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5

  教學內(nèi)容:課本54——55頁。有關0的除法。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在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除法的意義,了解有關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初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有關0的除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有關0的除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除法的初步認識,會用除法算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接著學習除法。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說一說自己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2.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提出問題: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幾個月亮?

  3.學生說自己的做法,并列出相應的除法算式:0÷5。

  4、小組討論學習: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幾個月亮?

  討論后指名回答,老師板書。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板書:0除以任何一個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三、自主練習

  1、先讓學生看圖自己列式計算,然后引導學生套用規(guī)律進行計算。

  2、綜合練習,幫助學生熟練運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可以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再講解。

  3、第三題只給出了條件,讓學生在自己提問題的基礎上,還可以讓學生列式計算。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先講解再讓學生完成。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猴子撈月

  教后反思:大部分同學內(nèi)容能夠掌握有關0的除法,但在實際操作中卻不是很熟練,必須多做練習。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6

  教學內(nèi)容:P8~10

  教學目標:

  1、通過“過河”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引導學生再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

  3、讓學生養(yǎng)成先看運算順序,后進行計算的習慣。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題:

 。1)2+7×5,這道題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40—36÷4,這道題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計算

  32—8÷820+16÷430—4×5

  二、探索新知

  出示P8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1、理解圖意,明確問題

  圖上告訴我們哪些信息?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2、獨立嘗試,合作解決。如果同學們都坐大船,需要幾條船?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

  組織學生討論:“29+25÷9”是否符合解決問題的順序?

  這個算式應該先算25÷9,再算加法,這種運算順序不符合問題的情景。在本題,應先算男女生總人數(shù),即29+25。

  怎樣解決運算順序問題呢?我們請小括號“()”來幫忙。

  3、認識帶有小括號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4、寫出解答過程

 。29+25)÷9讀作:29與25的和除以9。

  =54÷9

  =6(條)

  答:同學們都做大船,需要6條船。

  5、提問: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條船?

  提示“先求出一條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計算出需要幾條小船。

  因此算式為:54÷(9—3)

  三、課堂練習

  P9試一試

  1、提示:先計算坐滿大車后還剩多少人,再計算需要多少輛小車。

  算式:(70—46)÷8

  2、這個算式還能解決下圖中哪些問題?

  3、說一說下面兩題的運算順序,再算一算。

  24+16÷8(24+16)÷8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雖然以上兩題運算符號和數(shù)字都一樣,但由于其中一題帶有小括號,所以計算順序、結果不一樣。

  6.小結:通過剛才的練習,你認為帶有小括號的算式運算順序怎么樣?

  如果在一個算式中有小括號,就要先算小括號中的。

  四、鞏固練習

  P9——10練一練所以內(nèi)容。

  五、總結:帶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怎樣?能舉例說明嗎?

  板書設計:

  過河(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29+25)÷9讀作:29與25的和除以9。

  =54÷9

  =6(條)

  答:同學們都做大船,需要6條船。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學內(nèi)容:教材99~101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

  能力目標:經(jīng)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guī)律的過程。

  情感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2.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經(jīng)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guī)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教學媒體:乒乓球、套餐組合圖片、紙箱、每組三張數(shù)字卡片、吹塑紙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程:

  今天我們學習的題目是《數(shù)學廣角》,這里邊有許許多多的數(shù)學知識。想知道嗎?跟老師一起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一、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

  孩子們,我給你們介紹一位新朋友(課件出示明明的自我介紹。)那咱們快去吧。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排數(shù):

 。1)(情景創(chuàng)設)提出問題:

  師:看,明明的好朋友也來了。他們在一起快樂的玩。(課件:情景創(chuàng)設。明明說:我們來做一個數(shù)學排數(shù)游戲吧。用1、2這兩個數(shù)字可以組成幾個兩位數(shù)?)

  師:孩子們,你們會嗎?用1、2可以組成哪些兩位數(shù)?指名回答。(課件:明明說:如果是1、2、3這三個數(shù)字,選其中的兩個而組成的兩位數(shù),有多少個呢?)

  師:從這三個數(shù)字選其中的兩個而組成的兩位數(shù),有哪些呢?

  (2)自主探究:師:小組的小朋友交流交流,也可以拿出數(shù)字卡片擺一擺,然后把你們排出的數(shù)記錄在紙上。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3)匯報結果。

  2、你們小組排出了哪些數(shù)?怎樣排的?指名學生一邊操作一邊匯報。其他學生一起說數(shù)。

  3、檢查一下,有沒有重復的.?還有嗎(有沒有漏掉的)

  4、誰發(fā)現(xiàn)了他們小組排數(shù)的規(guī)律?(可以讓排數(shù)的學生說,也可以指名其他同學說。)

 。4)觀察、比較、分析、小結。

  5、孩子們,看看,這幾個組排出的都是哪些數(shù)?

  6、看來呀,每個組的方法雖然不完全一樣,但都只能排出這6個數(shù)。7、你喜歡哪個小組的方法?

  8、教師小結:看來,這種先固定最前面一個數(shù),再用這個數(shù),與其他兩個數(shù)分別組合在一起,這種方法最快最準,不容易重復,也不容易漏掉。

  9、抽獎孩子們,你們學習非常認真,我們來做個抽獎游戲,想?yún)⒓訂?每個小朋友都有中獎的機會哦。

 。1)教師出示4個號球:這里有四個號球:2、5、7、8。

 。2)什么樣的號碼能中獎呢?我給你們透露點信息:中獎號碼就是從這4個數(shù)中選出的兩個數(shù)組成的兩位數(shù)。猜猜,什么號碼可能中獎?這個號碼肯定能中嗎?再猜?看來,可能中獎的號碼有很多個。有什么好辦法肯定能中獎?(把你認為能中獎的號碼都寫出來吧)(把用這四個數(shù)能組成的所有兩位數(shù)都寫出來,教師巡視,“有孩子寫出來8個兩位數(shù),她還在繼續(xù)寫,看來不止8個”“你是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數(shù)?”)

  (3)寫好了嗎?大家推舉一個人來摸獎吧。學生先摸出一個球。中獎號碼的最前面一位數(shù)出來了,是2,那中獎號碼可能是?25、27、28。再摸一個球。中獎號碼是?

 。4)你中獎了嗎?把你寫出的這個數(shù)圈出來。同桌互相看看,如果你同著中獎了,請你給他畫一個蘋果。

 。5)出示所有結果:孩子們,你剛才一共寫出了多少個兩位數(shù)?用2、5、7、8能組成的兩位數(shù)究竟有多少個呢?咱們用剛才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數(shù)的辦法把這些數(shù)都排出來吧!老師寫,你們說好嗎?

  10、握手

 。1)師:孩子們,你們也是一群善于動腦的好孩子。這么多同學中獎了,來,咱們握握手,祝賀祝賀!加油!

 。2)提出問題:三個小朋友,每兩個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幾次手呢?猜猜看!生1:6次!生2:4次!

  師:究竟幾次,小組長作裁判,小組內(nèi)的三個同學握一握,試一試,到底幾次?

 。3)學生匯報表演。小組長指揮說明。他們握手,咱們一起來數(shù)吧!教師引導學生一起數(shù)握手的次數(shù)。(注意握過小朋友一邊休息)

 。4)師問:A和B握手了嗎?B和A握手了嗎?這算一次還是兩次呀?

 。5)小結:看來,兩個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順序無關。剛才排數(shù),交換數(shù)的位置,就變成另一個數(shù)了,這和順序有關。

  三、拓展應用,深入探究

  1、菜肴搭配。

  課件:情景創(chuàng)設: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好吃的菜肴。媽媽說:孩子們,菜的營養(yǎng)要合理搭配,又不浪費,每個小朋友從這六個菜選一個葷菜和一個素菜。

 。1)師:該吃午飯咯,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豐富的自助餐。老師都流口水了拉。這么多好吃的菜,你選那些菜肴呢?聽聽媽媽怎么說:(課件出示)

 。2)師:哪些是葷菜,哪些是素菜?在這六種菜里選兩種,還要注意只能選一種葷菜和一種素菜,可以怎樣搭配呢?指明學生說一、二個,還有嗎?看來有很多種搭配,究竟一共有多少種搭配呢?

 。3)把你們想到的搭配用線連起來,比賽哪個小組的最快,方案最全:不重復,不遺漏。

 。4)學生連線。學生小組匯報,有和他們想法不一樣的嗎?

 。5)一共有多少種搭配?你這么快就知道啦,是不是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呀?(點數(shù)或者加法:3+3+3=9)

  2、合影:

  課件:情景創(chuàng)設:媽媽說:孩子們,給你們?nèi)齻合個影作紀念。你們?nèi)齻排成一排趕緊站好了。

  (1)師:明明和紅紅、東東站成一排,可以怎樣排呢?一共有多少種排法?(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可以畫一畫,擺一擺,同學一起排一排)

 。2)誰來說說,他們?nèi)齻可以怎樣排?你是怎么想的?(固定左邊的小朋友;固定右邊的小朋友;固定中間的小朋友)(師:所有的方案他說完了嗎?還有補充嗎?誰能夠把所有的方案都能說一說?有這么多排法啊,你是怎么想的,能說得這么全面一個都沒漏掉也沒重復?)

 。3)還有跟他不一樣的想法嗎?其實,還可以固定最左邊(右邊、中間)小朋友,交換其他位置小朋友的辦法,甚至還有其他的辦法,你愿意動腦筋去想嗎?不管用什么辦法,這里三個小朋友排成一排,都只有6種排法,你能把這6種排法畫出來嗎?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結合“擺筷子”的具體情境,經(jīng)歷編制2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訣,會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探索編制2的乘法口訣,掌握2的乘法口訣,會用2的乘法口訣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利用數(shù)學的.意識,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在家里會做家務嗎?(投影儀出示主題圖)

  2、星期天,家里來了好多客人,爸爸媽媽都忙著招待客人,燒菜、做飯,小明也過來幫著做家務活,你們看小明在做什么呢?

  3、這節(jié)課,我們就通過“做家務(擺筷子)”這一情境來學習2的乘法口訣。(板書課題:做家務)

  二、操作探究,學習新知。

  1、看圖說一說。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小明擺碗筷這幅圖,從圖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同桌互相說說,再匯報。)

 。2)請同學們看看小明是怎樣擺筷子的呢?你們能幫助小明把其余的筷子擺好嗎?

  2、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

 。1)請每位同學用小棒代替筷子擺一擺。想一想:共要擺幾次。(9次)要求邊擺邊說:一雙筷子有2根,2雙筷子有4根……

 。2)學生自己動手擺,邊擺邊說。

 。▽W生活動,教師指導幫助,請個別同學示范。)

  (3)你擺了幾雙筷子?共幾根?你是怎樣數(shù)的?

  (4)比一比看誰數(shù)得又對又快!

 。ㄓ械膶W生一根一根地數(shù):1,2,3,4,…,18根;有的學生兩根兩根跳著數(shù):2,4,6,8,…,18根。)

  先讓每個學生看著擺的小棒與同桌互相說,然后全班閉著眼睛說,小組內(nèi)說,個別說。

  3、填一填。(用小黑板出示這個表格)

  幾雙筷子123456789

  幾根筷子24

 。1)觀察思考。這個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試一試。獨立把書上的表格填完整。

 。3)你填的數(shù)是幾?為什么填這個數(shù)?說說你的算法。

  4、試一試。

  (1)根據(jù)表格寫乘法算式。

 、1雙筷子2根也就是幾個2?(1個2),那么1個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們會嗎?(同桌交流、匯報。老師

  板書:1×2=2。)

 、2雙筷子呢?(2個2)2個2是4,用乘法算式來表示又是怎樣的呢?

 。ń涣、匯報。老師板書:2×2=4。)

 、弁瑢W們很聰明,那你們能根據(jù)表格寫出3雙、4雙、5雙……9雙所對應的乘法算式嗎?

 。2)根據(jù)乘法算式,編一編乘法口訣。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學了5的乘法口訣。想一想,5的乘法口訣是怎么編

  的呢?你們能根據(jù)這9個乘法算式編出對應的2的乘法口訣嗎?(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

 。3)交流訂正。讓個別學生說說他們的想法,其他小組同學補充,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按順序寫出乘法口訣。

 。4)學生齊讀乘法口訣。同學們真不簡單,自己編出了“2的乘法口訣”;仔細觀察,同桌討論“2的乘法口訣”

  有什么特點。(學生口述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老師用彩色粉筆圈注。)

  5、讀一讀、記一記。

 。1)按順序齊背。

 。2)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對口令。

 。3)教師指表格中任一組信息,學生說口訣。

  三、鞏固新知、拓展思維。

  1、游戲(對口令)。兩道乘法算式與一句口訣對。如,2×3,3×2,對口訣二三得六。

  2、圈一圈。觀察這些圈起來的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沒有圈起來的數(shù)呢?

  3、比一比,看看誰最棒!每一個同學先獨立完成第15頁第3題。

  4、綜合拓展題(15頁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反饋訂正,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總結。請小朋友談談本節(jié)課的學習收獲。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9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56——58頁,除法的簡單應用。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和除法的意義。

  2、能用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初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會平均分,會列除法算式。

  教學難點:會平均分,會列除法算式。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仔細觀察畫面,看看誰能編出一個數(shù)學故事來。

  四到五名學生講述數(shù)學故事。通過講故事、聽故事,進一步理解圖意。

  二、探索新知

 。ㄒ唬⿲W習“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個數(shù)能平均分成幾份”的除法

  問題:救小鹿需要幾條船?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把想法表達清楚。

  方法⑴:用學具擺一擺。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條)

  小練習:

  1、28個棗,每個盤子放7個,需要準備()個盤子。

  2、16個桃,每人分8個,可以分給()人。

 。ǘ⿲W習“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

  提出問題:把10只獅子平均分成5組,每組幾只?

  方法⑴:用學具擺一擺。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5=(只)

  小練習:

  1、14個橘子,平均放到2個盤子里,每個盤子放()個。

  2、8個西紅柿,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個。

  三、自主練習

  1、自主練習1。

  先讓學生實際分一分,在圈一圈,然后再做一做。

  2、自主練習2。

  先引導學生擺一擺,在練習。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平均分

  教后反思:學生在計算方面沒有掌握技巧,不能熟練地利用口訣來求商。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知道2的每一句乘法口訣的含義,較熟練記住2的乘法口訣。

  過程與方法:結合“擺筷子”的具體情境,經(jīng)歷2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進一步體會編制乘法口訣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2的乘法口訣相鄰兩句之間的關系,會運用已學過的乘法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知道口訣的意義,并正確熟練應用。

  教學難點:理解口訣的意義,并正確熟練應用。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貼圖

  學生準備:課堂作業(yè)本,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創(chuàng)設情景。

  1、以對口令、開火車的形式復習5的乘法口訣.

  2、同學們,你們在家經(jīng)常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活嗎?都做哪些家務活?小明是個勤快、懂事的孩子,你們看他在家里做些什么?(出示掛圖)

 。ǘ⑻剿骺谠E,解決問題。

  1、看一看。

  仔細觀察,說一說小明在做什么?在幫助家長擺筷子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ㄒ蝗艘浑p筷子也就是2根,1雙=2根)

  他是怎樣擺的?(兩根兩根的擺的)

  2、擺一擺。

 。1)、如果家里只有一個人吃飯需要幾雙筷子,是幾根呢?

  一雙筷子也就是兩根。

  換句話說,一雙筷子就有1個2根,兩雙、3雙呢……需要幾根筷子?

  請同學們用小棒代替筷子,動手擺一擺。邊擺邊數(shù)數(shù)一共用了多少根筷子?

 。2)、根據(jù)擺的過程,把數(shù)填寫在表格中。

  幾雙筷子123456789

  幾根筷子24

  (學生自己完成表格)

  (3)、全班匯報:說一說你是怎樣填的?

  方法1:我用小棒代替筷子擺出來的.(貼圖演示擺筷子)

  方法2:我是兩個兩個加出來的,筷子的根數(shù)一個比一個多2.

  方法3:連加太麻煩,幾雙筷子也就是幾個2,如:1個2是2,2個2是4、3個2是6……可用乘法算式.

  方法4:我先根據(jù)二五一十這個口訣確定出5雙筷子有十根,再連加、連減算出其他的筷子根數(shù)。

  3、試一試:你能根據(jù)編5的口訣的經(jīng)驗,編出2的.乘法口訣嗎?

  (小組同學互相商量商量)

  ①學法指導,嘗試編第一句:1X2=2或2X1=2口訣:一二得二

  說一說是怎么編制乘法口訣的?

  先看有幾個2,再計算等于幾,最后將語言簡化,使之順口。

 、趪L試獨立思考,編制2的其他乘法口訣。

  4、記一記:

 、侔错樞螨R讀2的乘法口訣。

 、谟^察、同桌討論2的乘法口訣有什么特點?

  師: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2的口訣有什么規(guī)律?(學生自由回答)

  生:每相鄰兩句之間的積相差2。

 、蹖W生交流、記憶口訣的方法。

  你能利用這些規(guī)律很快背下2的口訣嗎?(學生自由背口訣)

  ④按順序記一記、背一背。

 。ㄈ、練習鞏固

  1、對口令。

  ①一人說乘法口訣,如:二九十八,另一人說算式,如:2X9=18或9X2=18

 、谡埻乐g互相對口令,一人說口訣、一人說算式。

  2、圈一圈。

  出示書P15、2數(shù)字圖,圈出2與1、2…9相乘的得數(shù),說一說有什么特點?

  圈出的都是雙數(shù),其余的都是單數(shù)。

  3、算一算。

  獨立完成P15、3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

  集體評講,講明用了哪句乘法口訣。

  4、看圖列式。

  出示書P15、4情境圖(請4個學生示范),問:4人有幾只手?8只手有幾個手指?

  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1)4X2=8(只)或2X4=8(只)

  (2)5X8=40(個)或8X5=40(個)

  (四)、拓展性學習

  1、我們?nèi)说纳砩嫌袥]有關于2的乘法問題?

  如:一個人兩只手,4個人幾只手?

  一個人兩只眼睛,7個人幾只眼睛?

  一個人兩只耳朵,6個人幾只耳朵?(學生提問互相回答)

  2、思考題:幼兒園給5位小朋友分水果,每人1個蘋果、2個梨,一共需要多少個水果呢?

  引導學生明白題意后,用學具代替水果,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5X1+2X5=15(個)

  變式練習:每人分5個蘋果,9個梨,一共需要多少個水果呢?

  5X5+9X5=70(個)

  3、全班反饋。

  五、總結。

  談談你今天的學習收獲?

  六、板書設計:

  2的乘法口訣

  1個21×2=2一二得二

  2個22×2=4二二得四

  3個22×3=6二三得六

  4個22×4=8二四得八

  5個22×5=10二五一十

  6個22×6=12二六十二

  7個22×7=14二七十四

  8個22×8=16二八十六

  9個22×9=18二九十八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課型:新授課。

  教學內(nèi)容:理解平均分,課本第48~50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2、能用除法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初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平均分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分的意義。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最喜歡那種小動物?今天小動物們要在美麗的大森林里舉行一次有趣的聚會,想知道你最喜歡的小動物來沒來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ǔ鍪局黝}圖)

  二、探索新知

  1、師:好熱鬧的聚會。≡趧偛诺漠嬛心惆l(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表述看到的)

  2、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信息。請同學們猜猜看,接下來小動物要干什么?他們會遇到什么問題?(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把學生提出的有關平均分的問題記錄在黑板上。)

  3、師:現(xiàn)在我們就來幫助小動物們解決這些問題吧!猜猜看這兩只大熊貓會怎樣分這10個竹筍呢?為什么會這樣分?

 。▽W生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情況,當學生提到把竹筍分給每個學生同樣多時,教師應及時引導板書:同樣多)

  4、師:同學們能想出這么多分法,真不簡單,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其中的一種分法——平均分。

  板書:平均分

  5、師:你能用學具分一分,試一試嗎?(教師巡視,指導)

  6、師:哪位同學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樣分的?學生可能出現(xiàn):

  生1:我用10根小棒代替10個竹筍,先給大熊貓1個,再給小熊貓一個;然后再拿1個給大熊貓,再拿一個給小熊貓。一直分完,每只熊貓正好分了5個。

  生2:先拿2個給大熊貓,再拿2個給小熊貓,然后再拿2個給大熊貓,拿2個給小熊貓,剩下2個一只一個,每只熊貓正好分了5個。

  生3:先拿5個給大熊貓,再將剩下的5個分給小熊貓,每只熊貓正好分了5個。

  生4:先拿3個給大的熊貓,再拿3個給小的'熊貓;剩下的4個每只再分2個,每只熊貓正好分了5個。

  7、師:同學們想了這么多方法,有1個1個分的,有2個2個分的,還有3個3個分的,4個4個分的,5個5個分的,都是分完為止。在同學們的分法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生:雖然分法不同,但兩只熊貓分到的竹筍都是5個。

  師:每份分的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板書)

  8、師:剛才我們幫熊貓解決了問題,瞧,小猴子正著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幫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能分到幾個桃子嗎?

 。▽W生運用手中的學具分一分,教師巡視指導,全班交流分法。)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1題。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平均分

  教后反思:學生能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通過分一分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幫其它小動物分一分他們喜歡的食物。動手操作的樂趣表現(xiàn)在每個孩子的臉上。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鞏固8的乘法口訣,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

  2、能夠運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并能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3、能夠運用口訣解決乘法問題,培養(yǎng)初步的應用意識,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在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愉悅。

  教學重點:在經(jīng)歷8的乘法口訣的.編制及探索、尋找口訣記憶規(guī)律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學難點:在經(jīng)歷8的乘法口訣的編制及探索、尋找口訣記憶規(guī)律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

  教學方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具:課本、電腦,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情境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和凱蒂去教室里看看,并一起學做中國結,你們高興嗎?瞧,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現(xiàn)在凱蒂正在教室里做手工,教室都有什么?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說了些什么?小組討論一下看你們能不能編一個小故事,想想小朋友們都會在一起說什么?(小組討論時間充分一些,讓學生能充分理解圖意)

  2個小組的同學講講他們編的故事

  做一個中國結需要8枚錢幣,他們共縫了?個中國結,中國結真難做……

  同學們看得真仔細,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做3個中國結要用多少枚錢幣?

  做4個中國結要用多少枚錢幣?

  做5個中國結要用多少枚錢幣?

  做6個中國結要用多少枚錢幣?

  桌上一共有多少幅剪紙?

  一周值日生一共多少人?

  凱蒂見大家那么聰明,他想請大家?guī)兔λ闼阕?個中國結要用多少枚錢幣?你愿意幫忙嗎?

  你是怎么算出來的?用加法加出來的(讓學生說說如何列式邊列算式邊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分別求出要用多少枚錢幣說一說,在小組里擺一擺,編一遍,說一說。哪個小組想?yún)R報一下你們編制的兒歌呀?)、可以列乘法算式讓學生一一列出……

  你們能根據(jù)列的算式編出其他的關于8的口訣嗎?

  咱們把兒歌整理一下吧!試著自己整理一下,整理完以后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交流一下。

  2、剛才我們編制了兒歌,現(xiàn)在我們就借助兒歌來編8的乘法口訣,用口訣計算乘法更方便。

  師生合作,共同總結8的乘法口訣。進行相關記憶。(讓學生觀察8的口訣及算式從中找出規(guī)律進行記憶)

  3、剛才我們編制了8的乘法口訣,現(xiàn)在我們就用我們所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吧!看誰最有辦法!

  茶幾上放了多少個紙杯?誰來解決?用哪一句口訣來幫助計算的?

  你還能提出其他的問題嗎?

  三、鞏固練習

  1、游戲:

  看算式說口訣

  看口訣說算式

  同位互相背口訣

  開火車背口訣

  2、編個表格記口訣

  中國結個數(shù)

  1

  2

  3

  4

  5

  6

  7

  8

  需要錢幣數(shù)

  8

  四、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你覺得自己的表現(xiàn)怎么樣?

  五、布置作業(yè)。

  提前預習下一課。

  板書設計:8的乘法口訣

  教后反思:在本節(jié)課教學時,我鼓勵學生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讓學生嘗試借助填表格的形式獨立編出8的口訣。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做到,我注意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引導他們把動手操作和語言表達有機的結合起來。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11-13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1-23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11-29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6-28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11-07

(必備)小學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01-19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范文12-04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推薦)03-05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推薦)11-22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熱】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