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最新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七年級數學教案最新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數學教案最新,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數學教案最新1
教學內容分析
教育不只是一種簡單的“告訴”。學生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水平和認知系統(tǒng)。當他們遇到一個新的待解決的問題情境時,他們會自覺而主動地從自己已有的知識架構和認知經驗中摸索、收集、調動處理問題的方法和策略。三角形邊的關系這一內容是新教材新增加的內容,并安排在第二學段。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在已經建立三角形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組成特征,加深學生對三角形的認識,同時,也為以后學習三角形與四邊形及其他多邊形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打下基礎。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要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經歷“數學化”、“做數學”等過程,并注重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學有價值的數學。根據這一教學內容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與作用,以及新課標的要求,我認為設計這節(jié)課的理念是:活動參與、自主建構,聯(lián)系生活、應用數學。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和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能用它解釋一些生活現(xiàn)象,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問題。
能力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小組驗證,體驗探索三角形邊的關系的過程,培養(yǎng)猜測意識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標
經歷探究、發(fā)現(xiàn)、驗證“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的過程,體驗合作學習和數學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三角形三邊關系的實驗與探究
教學難點
三角形三邊關系的探究過程。
教學關鍵
使學生理解三角形邊的關系
教學準備
課件、三根小棒、三邊關系試驗報告單每組四根小棒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我手上拿的是什么?(三角板)它是什么圖形呢?(三角形)誰來說說什么是三角形?怎樣理解這個“圍”字(端點首尾相連)。同學們還知道三角形的哪些知識?關于三角形的知識還有很多,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復習舊的知識,使新舊知識之間有很好的連接
2分鐘
二、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問題
師:老師這里有三根小棒,分別長3、5、10厘米,這3根小棒能圍成一個什么圖形?
生:三角形。
師:誰愿意上來圍一圍?圍的時候要注意小棒首尾相連。
師:這三根小棒為什么圍不成三角形呢?三角形的三條邊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板書課題)
三、猜想驗證,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三根小棒不能圍成三角形,怎樣做才能圍成三角形呢?
生:換一根小棒
師:怎樣換?同學們說的都是你們的猜想(課件演示猜想1)
1、學法指導師:你們的這些猜想是否正確,三角形的三條邊到底有什么關系?我們可以通過做實驗來驗證一下,現(xiàn)在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一些材料:3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小棒各一根一起試著圍一圍三角形。同學們親自動手擺一擺,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結果。先看要求(大屏幕)操作要求:
(1)、2人一組合作完成四種拼法
。2)、圍三角形時要注意首尾相連。
。3)、完成后,填寫好活動記錄表準備交流
2、動手操作,尋找規(guī)律(師巡視,并指導)
3、交流匯報,探究規(guī)律。
師:哪個小組愿意來匯報。小組上臺展示,3厘米、8厘米、10厘米能
3厘米、5厘米、10厘米不能3厘米、5厘米、8厘米不能5厘米、8厘米、10厘米能師:其它組有不同意見嗎?
師:仔細觀察四種結果,有的圍不成,而有的卻能圍成。這是為什么呢?先看不能圍成三角形的每組小棒的長度之間有什么關系?說說你能發(fā)現(xiàn)些什么?同桌討論一下。能圍成三角形的這幾組小棒長度之間又有什么聯(lián)系?
三根小棒要圍成三角形,必須滿足什么條件?
通過剛才的實驗和分析,你發(fā)現(xiàn)三角形三條邊長度之間有什么關系嗎?先看不能圍成三角形的這組情況,誰愿意說說3、5、10這三根小棒為什么不能圍成三角形?
生:
師:其他同學贊同嗎?誰再來說一說。
師:我明白了,3厘米的邊是不能和5厘米、10厘米的`邊圍成三角形的,因為這兩條邊之和小于第三條邊。(板書3+4〈 8)你很會觀察。
。ㄕn件演示)師:再說3、5、8這三根,同學們有些爭議,到底它們能不能圍成三角形呢?不能,為什么?有誰愿意談談?
生:3+5=8重合了不能
師:是這樣嗎?(課件演示)請看大屏幕。
師:真的是這樣,通過演示現(xiàn)在明白這個同學的意思了嗎?誰愿意再來說一說。
師:通過以上的動手操作和探究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了當兩邊之和小于、等于第三條邊時,這3條邊是圍不成三角形的。
師:那么怎樣才能圍成三角形呢?
生:兩條邊加起來要大于第三邊就行了。
師(板書):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師:我們來看看能圍成三角形的這兩組是不是這樣的呢,3+8>10、8+5>10看起來是這樣的。
3)師:回頭看不能圍成的情況,也有3+8>4、4+8>3、3+8>5、5+8>3(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情況,怎么就不能圍成三角形呢?
生:有一種不符合就不行了
師:看來只是其中的兩條邊之和大于第3條邊是不完整的
生1:加“任何”、“任意”
生2:其他兩邊之和都大于第三條邊。
生3:無論哪兩條邊之和都要大于第三邊。
4、歸納小結
師:看來只是其中的兩條邊之和大于第3條邊是不完整的,師:這句話概括說就是: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板書:任意)師:是這樣嗎?再挑選一組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邊,來驗證:生:3+4>5、3+5>4、4+5>3,師:這個例子證明了你的想法是對的,這兩個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都是: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齊讀)
四、運用結論,加深理解
師:我們已經知道三角形的三邊關系,下面讓我們來判斷幾道題目
1、快速判斷。
3cm、5cm、() 4cm
7cm、4cm、() 2cm
6cm、3cm、() 1cm
2cm、3cm、() 3cm
師:為什么圍不成?你是怎么判斷的?
2、出示P82例3圖
這是小明上學的路線圖,同學們仔細看一看,他可以怎樣走?
3、這幾條路中,哪條最近?這是為什么呢?
老師在生活中還看到了這么一種現(xiàn)象:(課件演示)公園里有一條這樣的路,路的兩旁是草坪,為什么很多人都往草坪中間走?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其實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平時多觀察、多動腦,你一定能成為數學的好朋友。
開發(fā)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嘗試找出問題的原因反復試驗,加深同學的理解,猜想驗證,發(fā)現(xiàn)其內在規(guī)律增強小組合作意識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鍛煉同學發(fā)言及表達能力
通過小組討論,發(fā)現(xiàn)問題,嘗試找出原因,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運用練習,鞏固學習的知識,加深印象
3分鐘5分鐘7分鐘3分鐘5分鐘10分鐘5分鐘
板書設計
三角形邊的關系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七年級數學教案最新2
【學習目標】:
1、掌握正數和負數概念;
2、會區(qū)分兩種不同意義的量,會用符號表示正數和負數;
3、體驗數學發(fā)展是生活實際的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正數和負數概念
【教學過程】:
一、知識鏈接:
1、小學里學過哪些數請寫出來:
2、閱讀課本P2三幅圖(重點是三個例子,邊閱讀邊思考)回答下面提出的問題:
3、在生活中,僅有整數和分數夠用了嗎?有沒有比0小的數?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數?
二、自主學習
1、正數與負數的產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如:運進5噸與運出3噸;上升7米與下降8米;向東50米與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請你也舉一個具有相反意義量的例子: 。
。2)負數的產生同樣是生活和生產的`需要
2、正數和負數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們把上升、運進、零上、收入、前進、高出等規(guī)定為正的,而與它相反的量,如:下降、運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規(guī)定為負的。正的量就用小學里學過的數表示,有時也在它前面放上一個“+”(讀作正)號,如前面的5、7、50;負的量用小學學過的數前面放上“—”(讀作負)號來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動: 兩個同學為一組,一同學任意說意義相反的兩個量,另一個同學用正負數表示。
(3)閱讀P2的內容
3、正數、負數的概念
1)大于0的數叫做 ,小于0的數叫做 。
2)正數是大于0的數,負數是 的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課堂練習】:
1、 P3第1,2題(直接做在課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銀行工作,她把存入3萬元記作+3萬元,那么支取2萬元應記作_______,-4萬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數:?13,?2,3.14,+3065,0,-239; 54
則正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負數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
A.0既是正數,又是負數
C.0是最大的負數
【要點歸納】:
正數、負數的概念:
。1)大于0的數叫做 ,小于0的數叫做 。
。2)正數是大于0的數,負數是 的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拓展訓練】:
1.零下15℃,表示為_________,比O℃低4℃的溫度是_________。
2.地圖上標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為20米,丙地海拔高度為-5米,其中最高處為_______地,最低處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歲”表示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為0米,一潛水艇在海水下40米處航行,一條鯊魚在潛水艇上方10米處游動,試用正負數分別表示潛水艇和鯊魚的高度。
【課后作業(yè)】P5第1、2題
七年級數學教案最新3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在探索分數除以整數計算方法的過程中,體驗算法的多樣性,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促進個性化學習。
3、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學校設立了許多課外興趣小組,同學們在課余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小組的活動。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布藝興趣小組,看看那里的同學給我們提出了哪些數學問題。
師:看大屏幕,從情境圖中你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布藝興趣小組的同學要用9/10米的布給小猴做衣服。如果做背心,可以做3件;如果做褲子,可以做2條。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1: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
生2:做一條褲子需要花布多少米?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有選擇的進行板書)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獨立思考、自主探究。
師: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 “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怎樣列算式?
生1:9/10÷3=
師:為什么用除法?
生1:把9/10平均分成3份,求1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師:誰還能再說一遍?
生重復。
師:9/10÷3結果是多少呢?請在自己的練習本寫一寫、畫一畫,算一算。
生自主操作,師適時巡視指導,找出兩位同學上臺板演。
2、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師:將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交流。
師:我們來看幾位同學的方法。
(投影展示,畫線段圖的方法)
師:我們先看第一位同學的方法,這是哪位同學的,你能來介紹一下嗎?
生:(畫線段圖的方法)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師:我們再來看一位同學的,他用的是長方形布條,這是哪位同學的,介紹一下?
生: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
師:不管是畫線段圖還是用長方形來表示,我們都可以得到每份是3/10米。
板書方法:畫線段圖。
師:我們再來看黑板上這兩位同學的(學生板演),請這位同學來介紹一下你的做法。
生:9/10÷3=9÷3/10=3/10(米)
把9/10米平均分成3段,就是把9個1/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9÷3)個1/10米,即3/10米
師:誰能再重復一遍?生重復。
師:我們可以用平均分的思想直接進行計算。(板書:平均分的方法)
師:看這種方法9/10÷3=9/10×1/3=3/10(米),(學生板演內容)誰來介紹一下?
生:9/10米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3,可以用乘法計算,每段是9/10×1/3=3/10(米)。
生似懂非懂。
師:你們能明白嗎?我們結合這條形圖來看一下,(出示課件)。
師:把條形圖平均分成3份,一份占多少?
生:1/3。
師:也就是求什么/
生:也就是求9/10米的1/3。
師:我們可以怎樣計算?
生:9/10×1/3
師:看一下算式?有什么變化?
生1:前面是除法,后面是乘法。
生2:3和1/3互為倒數
師:也就是除法轉化成了乘法。(板書:轉化)
師:誰能再說一說這種方法?
師:9/10米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3,可以用乘法計算,每段是9/10×1/3=3/10(米)。
師:這就是第三種方法,利用乘法的意義進行計算。(板書:乘法的意義)
師:除了這幾種方法,你還有哪些辦法?
生:轉化成小數來計算。
師:說一下
生:9/10米化成小數0.9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0.9÷3=0.3(米)。
師板書:9/10÷3=0.9÷3=0.3(米)
師: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方法解決問題,它們的結果相同,說明大家的思路是正確的,哪種方法更好一些呢?
生1:我認為第三種方法比較好,因為算起來比較簡便。
生2:我認為第三種方法比較好,因為第二種方法只適用于能出開的情況。
師:說得非常好,到底他說的對不對,等會我們來驗證一下。
3、選擇算法,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看來大家都已經有自己喜歡的方法了,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做一條褲子需要花布多少米?”用你喜歡的方法獨立完成。
。ㄗ寣W生獨立列式,教師巡回指導,了解學生情況,找一位同學進行板演)
9/10÷2=9/10×1/2=9/20(米)
師:我們來看這位同學的,你們都和這位同學一樣嗎?誰來說說這種方法?
生:把9/10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份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2,用乘法來計算。
師:誰能再說一遍
生重復。
師:看算式,我們把除法轉化成了乘法來計算?磥泶蠹叶加X得這種方法比較簡單。
4、歸納概括,推廣應用。
。1)師:仔細觀察、分析剛才所解決的兩個問題,想一想:我們怎樣計算分數除以整數?看這兩個算式,前面是除法,后面是?
生:乘法
師:看圈起來的兩個數字,有什么關系?
生1:倒數
生2:互為倒數
師:一定要說完整,F(xiàn)在誰能用一句話來總結一下怎樣計算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生:分數除以整數等于分數乘這個整數的倒數。(師板書)
師:誰能再說一遍?
生重復,全班同學一塊交流。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自主練習1
先讓學生獨立填寫,然后組織交流。
交流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算法,體會到此題分數的'分子都能被除數整除,所以采用分子除以除數的方法相對簡捷。
2、自主練習2
讓學生運用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連一連。獨立完成,組織交流。
首先讓學生觀察第一行算式與第二行算式的特點以及之間的關系,從而悟出此題的意圖,學生就可以順利地利用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得出應該連的相應算式。
3、自主練習5
獨立完成,投影展示交流。(兩種方法,直接去除或者轉化成乘法計算)
此題把解決問題和計算知識的練習融為一體,實現(xiàn)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同步發(fā)展的教學目標。
4、自主練習4
獨立完成,板演交流
此題把解決問題和計算知識的練習融為一體,實現(xiàn)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同步發(fā)展的教學目標。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知識?
生:分數除以整數(板書)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匯報。
【七年級數學教案最新】相關文章:
最新數學教案02-14
最新大班數學教案02-16
最新數學教案15篇02-14
最新數學教案(15篇)02-14
最新大班數學教案08-27
新版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最新01-06
最新數學教案通用15篇02-14
幼兒園數學教案最新11-10
人教版數學教案最新版11-26
高一數學教案最新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