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成人福利亚洲精品_亚洲熟妇AV无人区一区_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浪潮_极品熟妇无码AV在线少妇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語文教案>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時間:2024-10-23 17:24:47 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1.欣賞首歌曲《故鄉(xiāng)的云》。

  2.這首歌曲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3.漂泊他鄉(xiāng)的人們,誰不希望能有機會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棄這樣的機會,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通過看書自己去了解。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了解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抓重點句,討論“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

  1.全班交流,體會人們對沃爾特的.愛戴。

  2.說一說,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么想,把你的感想說出來。

  引導學生從“要想別人怎樣對你,你就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個角度去說?陕(lián)想到沃爾特平時是如何對待工友的。

  (四)總結、擴展

  說說你身邊的人,他(或她)身上有什么美德,夸夸他(或她)。

  (五)布置作業(yè)

  寫小短文,夸夸你身邊的人。

  (六)板書設計

  同一個名字

  教案點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師進一步采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及閱讀習慣,整體把握課文,了解敘述順序,抓主要內容。通過理解重點詞句段,通過互助學習討論交流,教師點撥體會人們對沃爾特·詹森的愛戴,受到“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品味心靈美。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時,這時突然上來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當你在路上行走時,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對這樣的情形,你會怎么做?今天,我們將學習《將心比心》這篇課文,學完課文以后,也許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老師答案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讓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互相幫助解決。

  2.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糾正讀錯或讀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4.齊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后,合作自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從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橫線標示出來。

  3.齊讀第三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紋線勾出文中阿姨和母親說的話,仔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5.學完課文,你對課文中的阿姨和母親想說些什么嗎?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課后拓展。

  1.以“將心比心”為題,寫一寫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

  2.創(chuàng)設情境,補充對話。

 、僭趽頂D的公交車上,一位小朋友給抱著孩子的阿姨讓座。

  ②在人來人往的超市里幫素不相識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買的東西。

 、鄞蠼稚,幫助一位殘疾的叔叔撿他掉在地上的東西。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習題。

  板書

  8*將心比心

  阿姨 奶奶 將心比心

  母親 護士 將心比心

  人 人 將心比心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朗讀并背誦課文,疏通文意。

  2、學習積累重點詞語。

  3、理解只有善于觀察,善于聯(lián)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領會課文大意。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古文與現(xiàn)代文的異同詞,掌握學習古文的規(guī)律。

  理解怎樣借助觀察、想像,獲得生活樂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反復朗讀,正確停頓,疏通文意。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導入

  學生回憶自己兒童時期有意思的事情,教師引導學生學生談有豐富想象力的游戲。

  師導:剛才同學們所描繪的事情說明你們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們看來微不足道小事,通過孩子們的想像,都會生出許多的趣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的'文章《童趣》。這是一篇記敘童年怎樣借助觀察、聯(lián)想、想像,獲得生活樂趣的文章。它告訴我們,只有觀察得仔細,想像得豐富,才會有樂趣。

  朗讀課文

  第一遍,教師范讀;第二遍,教師領讀,教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為使學生正確地掌握停頓)第三遍,教師大聲讀,學生小聲跟讀;第四遍,學生齊讀。

  學法指導

  文言文中單音詞占大多數(shù),現(xiàn)代文中雙音詞占大多數(shù),只要我們聯(lián)系上下文,把單音詞變成雙音詞,就可以了;有的詞,可用同義詞解釋,不大好變的詞語,就是你要特別加深印象記住的。教師按照上述方法試講一兩句。重在講清方法。

  疏通文意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用老師所教給的方法,根據(jù)課下注釋疏通文意,并將不懂之處圈畫出來。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解決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

  全班討論交流,解決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

  教師啟發(fā)學生,設小臺階,讓學生自己解決未解決的問題,領會課文大意。參閱注釋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項為之強(脖子、頸項)

  果如鶴唳云端(果真)

  以叢草為林(樹林)

  興正濃(興趣)

  方出神(正)

  驅之別院(趕、驅逐)

  明察秋毫:連極細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現(xiàn)視力極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適愉快而滿足的樣子。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龐然大物:形容極大極大的動物。

  夏蚊成雷:蚊群發(fā)出雷鳴般的叫聲。

  學生再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

  1、文章圍繞什么來回憶了三件趣事?

  2、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三件趣事。

  3、三件趣事之“趣”是怎樣得到的?

  學生自主討論明確:

  文章圍繞“物外之趣”回憶了三件趣事。

  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鶴,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怡然稱快。第二件是把土墻凸凹、花和花臺邊小草叢雜處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癩蛤蟆看做龐然大物“拔山倒樹”,又寫了如何懲罰癩蛤蟆,表現(xiàn)了兒時的天真之情。

  樂趣只有通過仔細地觀察,豐富的想像,才會得到。

  教師小結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卻又與物有關,“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觀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學生快速自由朗讀課之后,再快速齊讀

  限時背誦課文,分自然段背誦

  作業(yè)

  熟讀課文并能試背課文。

  第二課時

  導入

  齊讀課文,男女生比賽、背誦課文。

  內容研討

  學生思考:怎樣才能獲得“物外之趣“呢?

  齊讀第1自然段

  “明察”、“細察’’是兩個關鍵詞語,意思是觀察敏銳、仔細。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物外之趣”。

  “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觀察的本領。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觀察的習慣。

  時有物外之趣——觀察的收獲。

  齊讀第2、3、4段,思考:只是“明察” “細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確——除“明察、細察”之外,還要有豐富的想像,才能真正獲得“物外之趣”。

  學生思考: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歡那一個?背誦并用自己的話形象地敘述。

  討論回答:作者是怎樣想像的?

  討論明確: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擬作群鶴舞空”,自得其樂;再把蚊子留在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怡然稱快。

  第二件趣事: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凸者為丘”“凹者為壑”,從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癩蛤蟆看做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盡吞二蟲,以及如何懲罰癩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調換位置,為什么?

  討論明確——不可以。因為三件趣事的寫作的順序是由室內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擬作群鶴,到把草木、蟲蚊、土墻凸凹處擬作“林、獸、丘、壑”,再由癩蛤蟆與小蟲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找出文中描寫動作的語句

  明確:捉蛤蟆,鞭數(shù)十,驅之別院

  體驗反思

  學生討論

  1、癩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幾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樣的鞭子?癩蛤蟆竟沒有死,是為什么?

  2、讀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啟示?你有什么感受?

  3、說說你童年中有趣的事,善于從聯(lián)想中發(fā)現(xiàn)事物的美妙。

  明確: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條。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癩蛤蟆,說明他心中是熱愛小動物的(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熱愛動物,熱愛自然,要善于觀察,觀察要敏銳,加之豐富的想像,就能成為一個富有情趣的人。

  集體背誦課文,背誦時想像出三幅畫面,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作業(yè)

  擬幾條熱愛草坪、熱愛動物的標語。如:

  小草也會疼的,請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長,請勿打擾;勸君莫打報春鳥,子在巢中盼母歸。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婉約派詞人柳永的藝術風格。 2、具體體會這首詞情景交融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 3、認清詞作情調過于傷感低沉的負面影響。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感受、體味這首詞是怎樣做到情景交融的。 2、難點:對詞中名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钡蔫b賞。

  三、教學方法

  以學生活動為主,點撥啟發(fā),引導討論,朗讀背誦,檢查落實。

  四、教學課時:1課時。

  五、教學過程 :

 。ㄒ唬⿲ 新課 宋詞作為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提及宋詞,不能不提到婉約詞的代表人物柳永;而提及柳永,又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鈴》。多年來,它常誦不衰。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這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ǘ┖喗樽髡

  1、從名句入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提及柳永,大家也許不像對蘇軾那樣熟悉,但他的兩句名句早已廣為傳誦。(提問、啟發(fā))——“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多么熾熱如火的愛的情愫!直到晚清,曾受到過西學影響的王國維還震驚于這種愛情表白的熾烈,并將其用來比喻對于大事業(yè)、大學問不懈、執(zhí)著的追求。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 殊:《蝶戀花》 艱苦探索 (2)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柳 永:《鳳棲梧》 執(zhí)著追求 (3)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2、明確三點,簡要介紹寫作背景(略) (1)名字:柳永、柳三變、柳七、柳屯田。 (2)特點:精通音律,擅長詞曲,創(chuàng)制慢詞,貼近市民,“變一代詞風”。 (3)影響:“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

 。ㄈ┱w點撥 《雨霖鈴》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元十大曲”之一,歷來被認為是抒寫離別之情的典范之作。要從整體上把握這首詞,請結合“自讀提示”閱讀全詞并思考: 1、這首詞是按什么順序寫離別之情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2、這首詞哪些句子寫景?哪些句子抒情?怎樣情景交融的? 板書: (線索) (重點) 離別前: 勾勒環(huán)境 離別時: 描寫情態(tài) 離別后: 刻畫心理

  (四)重點分析(邊朗讀邊進行) 第1句:寫景。通過寒蟬凄切痛楚的叫聲、令人傷感的時間和地點以及驟雨初歇后的蕭條冷落的景物,映襯出離人此時內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 第2句:寫人。京城門外,情人臨時搭起帳篷,設宴餞行,然而離人心情不好,食之無味。正當二人難分難舍之時,船公卻催促登船。兩個轉折句,足見其留戀之情深。不管是寫景,還是寫人,都是為了勾勒出離別前的環(huán)境:凄清、蕭瑟(板書:凄清、蕭瑟) 第3句:寫景。用白描手法,神情逼真地寫出了二人分手時的情況,刻畫出“別亦難”時的悲痛心情。“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與蘇軾的《江城子》中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提問),簡直使人柔腸寸斷,悲痛欲絕,“語雖不奇,而意致綿密”。 第4句:過渡。一個“念”字,說明下面所寫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虛寫。雖無語凝噎,但思緒萬千:浩渺的煙波、沉沉的.暮靄、遼闊的天空。

  【提問】此處的景物描寫應如何理解?是否給人以寬廣雄偉的氣勢之感?

  【解說】不是。結合寫作背景,不難看出此處是借此景襯托離愁的無邊無際、離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見之無期;也反襯離人孤舟行駛的飄零渺小、孤苦伶仃。由此可以想象出離人在離別時雖無無語凝噎,但望空凝思、情意綿綿之態(tài),自然引出了下文對別后漂泊孤寂的聯(lián)想,承上啟下。(板書:留戀、難舍) 第5句:點題。用 “傷別離”點題(板書),并用對比手法,襯托出自己的離愁比古人更深更重。 第6句:名句。是作者的想象。(鑒賞見后) 第7句:高潮。兩個讓步假設句,把離別之情推向高潮?v有“良晨美景”,誰與共歡?縱有“千種風情”,誰與共話?設想細膩,語出辛酸,痛切地道出相期之愿,重聚之難。多么傷感!多么苦澀。ò鍟簜、苦澀)

  【小結歸納】寫離愁別緒是我國古代詩歌的傳統(tǒng)題材。顯然,本詞膾炙人口不是以題材取勝,而在于它能夠“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把“自古傷別離”和“冷落清秋”的景巧妙地結合,把“千種風情”和“良辰美景”巧妙結合,相互穿插,情景交融。(板書:情景交融)

 。ㄎ澹╇y點討論(小黑板)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笔亲髡叩拿,它好在哪里? 古人:折柳相贈,暗“留”之意 楊“柳”—“留”的諧音 離人:見柳思人,離愁又生。 眼前景 曉 風 —“涼”(特點),襯別后心情之凄涼。 別后情 (明) (暗) “殘”月— 不團圓,透出凄涼冷落之感。 景中有情

 。├首x、背誦 要求:正確流利、感情充沛、熟讀成誦、瑯瑯上口。(盡量當堂完成) 方式:檢查學生、教師示范。

 。ㄆ撸┱n外作業(yè) 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把這首詞擴展成一篇情景交融的短文。(300字左右)。

  [附:板書設計 ]

  寒蟬凄切 驟雨初歇 別前:勾勒環(huán)境 凄清、蕭瑟

  雨 霖 鈴 柳永 (線索) 帳飲無緒 蘭舟催發(fā) 相看淚眼 無語凝噎 情景 傷離別 別時:描寫情態(tài) 留戀、難舍 交融 (主題) 望空凝思 情意綿綿 (特點) 良辰美景 如同虛設 別后:刻畫心理 傷感、苦澀 千種風情 無人訴說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拐、循”等8個生字,會寫“培、訓”等10個生字。

  2、理解內容,知道課文介紹了哪幾種人造地球衛(wèi)星,它們各有什么特點和功能。

  3、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衛(wèi)星比武的情景。

  4、教育學生從小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五種衛(wèi)星的特點和功能。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導學過程二次備課

  預習題綱

  1、學習本課的生字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新課。

  (1) 教師出示衛(wèi)星圖片。你喜歡他們嗎?能不能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2) 教師出示衛(wèi)星課件,學生觀察衛(wèi)星。

 。3) 板書課題。衛(wèi)星比武

 。4) 學生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二、 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 輕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漏子。

  2、 提出自學要求。

  (1) 輕聲讀課文,標出本課生字,標出自然段序號。

  (2) 借助拼音讀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詞。

 。3) 課文主要是些什么事情?

  (4) 你讀懂了什么?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 檢查學習情況

 。1) 指名分段朗讀

 。2) 師生共同評價學生朗讀情況.

 。3) 幻燈出示本課生字.

 。4) 指名認讀生字.

 。5) 出示文中詞語.

 。6) 學生認讀生字

  (7) 學生輕聲自由朗讀課文,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8) 課文向大家介紹了什么?

  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了偵察衛(wèi)星、氣象衛(wèi)星、導航衛(wèi)星、通信衛(wèi)星、資源衛(wèi)星等各式各樣衛(wèi)星的特點與作用,告訴我們在今科學技術革命的浪潮里, 各種衛(wèi)星各顯神通,為人類做出了人類巨大的貢獻.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1、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討論: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

  2、各小組在小組內先互相交流,進行改進。并推薦代表準備發(fā)言。

  3、各小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給課文分段。

  五、小結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回去后通過各種渠道,了解衛(wèi)星的構造、作用。

  六、布置作業(yè)。

  書寫生字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新課。

  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 整體感知

  1、 指名朗讀課文。

  2、 學生評價朗讀情況。

  3、 學生自主學習課文。

  4、 反饋學習情況:你讀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質疑呢?

  三、 學習課文

  1、 默讀全文,思考:你從文中知道了哪幾種衛(wèi)星?衛(wèi)星的什么知識?

  2、 學生交流匯報,你最感興趣的是介紹衛(wèi)星的什么知識?

 。幼、用途)

  3、 自由朗讀你喜歡的部分,想想:作者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4、 初步交流。小組成員互相講述在自己喜歡這部分知識中,作者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5、 評議充分。小組成員互相肯定意見,并補充自己的意見。

  6、 師生交流,通過讀議學習并結合實際體會擬人等說明方法。

  四、 探究學習

  1、 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關于其他衛(wèi)星,你有什么問題嗎?

  2、 激勵評價,上網查尋資料。

  五、 總結全文

  1、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3、談談你今后在保護動植物方面要怎樣做?

  六、作業(yè)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收集有關衛(wèi)星的資料和圖片。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讀“差異、比較、處于、特殊、用武之地、美味佳肴”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并體會設問句的作用。

  3、學習文章中的說明方法,練習用自己的話講講太空蔬菜的變化或作用。

  學習過程:

  一、初讀課文,理解題意

  1、板書:飛船你們了解哪些飛船呢?它有什么特點?能介紹給大家嗎?

  2、課文中的飛船上有哪些乘客?它們是誰?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3、補充課題:飛船上的特殊乘客

  二、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學習課文中生疏的詞語。

  2、教師出示提綱:

  (1)先說明自己的身份,如“我是太空黃瓜的種子”。

 。2)說明自己在太空游歷的經過。

 。3)說明自己遨游太空后長成的果實與眾不同之處。

  三、自讀感悟,理解課文

  1、以“我是太空中的……”為題,先在小組內交流。

  2、全班交流,選出“最佳太空種子”,要求語言準確,敘述條理清楚。

  3、思考、討論:這些太空植物的優(yōu)點從何而來?

  4、師生共同小結

  A、是因為受宇宙射線的輻射,由于處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環(huán)境,使一部分種子內部的遺傳物質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B、是經過科學家對太空植物種子的優(yōu)選和優(yōu)育。

 。1)在討論的過程中借助工具書理解一些專業(yè)術語的意思:輻射、微重力、高真空、遺傳物質、變異植株、性狀……

 。2)這些蔬菜除了外形美觀,味道鮮美以外還有什么優(yōu)點?默讀課文,在書上找一找。

 。3)通過課外學習查找資料,你還知道哪些太空植物有神奇的用途?

 。4)閱讀第六自然段,理解“其實真正的魔法師是聰明勤奮的科學家。是他們的知識和工作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一個奇跡!”的含義。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內容:習作1

  教學目標

  1、圍繞主題寫一份調查報告。

  2、讓學生學會資料,得出結論。培養(yǎng)學生、歸納信息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熱點的習慣。

  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寫調查報告的一般格式.

  2.難點:能根據(jù)主題收集、資料,學習寫調查報告.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四課時

  主教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學生做調查,獲取資料

  1、確定調查專題。

  1)“小學生最喜歡的……”如:電視節(jié)目、游戲、課外讀物。

  2)“小學生最不喜歡的……”如:電視節(jié)目、游戲、課外讀物。

  2、確定調查對象。

  1)本校同學。

  2)本班同學。

  3、設計問卷,調查。

  4、回收問卷,,得出結論。

  最喜歡或最不喜歡……有多少人,比例是多少。

  5、從結論中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感受。

  二、指導調查報告

  1、調查報告的.格式。

  2、出示,引導習作。

  第二課時

  一、學生完成調查報告初稿

  二、交流習作初稿

  1、學生組織互讀。

  2、學生評議,推薦組內優(yōu)秀者。

  3、全班交流。

  1)由各組推薦的學生朗讀習作。

  2)學生交流評議。注意格式、內容。

  3)教師點評。

  三、修改

  1、學生各自修改。

  2、組內再次交流、評議。

  3、再次修改。

  第三課時

  一、抄寫習作

  1、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2、清楚認真地抄寫在本上。

  第四課時

  教師根據(jù)學生習作情況講評。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了解香菱的性格。

  2.香菱學詩給學生的啟示。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分析香菱學詩的過程,從香菱身上找到學習語文的啟示。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紅樓夢》第五回中,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翻看副冊時,只見畫著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蓮枯藕敗,后面書云: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xiāng)。大家知道這首判詞說的是誰嗎?

  二、簡介香菱身世。

  小說中出場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幾歲時被呆霸王薛蟠強買為妾;后來正妻金桂一來,她的命運就更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

  三、分析香菱學詩的情節(jié)。

  1.概括香菱學詩的過程。

  香菱學詩可分三個步驟:先是拜黛玉為師,并在黛玉的指導下細細品味王維詩;其次是一邊讀杜甫詩,一邊嘗試作詩;其三是經歷了兩次失敗,終于成功。

  2.讓學生找出文中表現(xiàn)香菱專心學詩的語句。

  如“香菱拿了詩,回至蘅蕪苑中,諸事不顧,只向燈下一首一首的讀起來。寶釵連催她數(shù)次睡覺,她也不睡!薄叭绱瞬栾垷o心,坐臥不定!薄爸辉诔剡厴湎,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lián)竿,來往的人都詫異!薄爸寥院笊洗才P,兩眼鰥鰥,直到五更方才朦朧睡去了。”

  3.分析香菱學詩的過程表現(xiàn)了一種什么精神。

  提示:專心致志,廢寢忘食。

  4.比較分析香菱寫的三首詩。第三首是: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借問,緣何不使永團圓。

  簡析:她仿佛對月低吟,顧影自憐,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結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聲,卻推給處境同樣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說離愁,思緒這種深沉的感情,在第一首是膚泛的,在第二首是游離的,到第三首就變成實在的,意趣真切,余韻悠長。

  四、香菱學詩對我們學習語文,特別是寫作上的啟示。

  做有心人,提高興趣。轉益多師,不恥下問。勤于實踐,不怕失敗。

  五、總結。

  香菱學詩的過程,可用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古今成就大事業(yè)者所必須經歷的三種境界來概括: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钡诙场盀橐料萌算俱玻聨u寬終不悔。”第三境“驀然回首,那人在燈火闌珊處。”

  六、欣賞《嘆香菱》。

  課后可試著分析一下林黛玉在本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格特征。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草原教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