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上冊教案(通用41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上冊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并能借助字典等多種方式理解字詞的意思。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了解野荷塘的特點,感受野荷塘的美,體會作者對野荷塘景色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11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借助字典等多種方式理解字詞的意思。
教具準備:
小黑板生字新詞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1.(板書:塘)你們知道“塘”是什么意思嗎?
2.(板書:荷)加上一個字,是什么意思?
3.(板書:野)一個“野”字又傳遞給你什么信息?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野荷塘》,看看作者描寫的和餓你想象的是否相同。
二、初讀感知
1.自瀆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檢查預(yù)習情況。
3.學習生字、詞。
4.區(qū)別形近字,指導(dǎo)書寫。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出示三段的段意,找一找哪個自然段可以放在一起。
參觀野荷塘之前的所見所聞。
白天見到的`野荷塘的美麗景色。
野荷塘夜晚的美麗景色。
2.小組交流,劃分段落。
3.自由練讀。注意標點的使用。
4.指名讀文。
四、作業(yè)
1.寫生字。
2.熟讀課文。
板書設(shè)計:
野荷塘
塞北 心馳神往 晶瑩剔透 心血來潮
嬉戲 氣喘吁吁 沁人心脾 拍手稱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抓住關(guān)鍵詞語體會野荷塘的美,體會文章在寫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寫作特點。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清散文的景和情。
3.了解野荷塘的特點,感受野荷塘的美,體會作者對野荷塘景色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在寫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寫作特點。
教具準備:
小黑板生字新詞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聽寫詞語:
2.齊讀課題
二、分角色朗讀,再現(xiàn)參觀前的對話
1.指名讀,回憶課文內(nèi)容。
2.默讀1—6自然段,看看寫了什么?
3.分角色朗讀。
三、抓住重點句子,了解野荷塘的美
1.作者幾次去荷塘?兩次看到的景物一樣嗎?為什么?
2.默讀找一找,文中哪個自然段寫出了白天荷塘的美麗景色。
3.自瀆第七自然段,把你認為寫的最美好的句子畫出來,結(jié)合重點句子談?wù)勛约旱母惺堋?/p>
四、指導(dǎo)朗讀,再現(xiàn)荷塘的美
1.邊談理解,邊指導(dǎo)朗讀。
2.根據(jù)提示試背。
3.讀最后一段,體會,說說自己的理解。
4.有感情朗讀課文。
五、作業(yè)
1.寫會本課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
板書設(shè)計:
野荷塘
水珠 荷葉 野荷花
晶瑩剔透 大大小小 粉紅色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9個生字,認讀7個字,認識“石字旁。
能力目標
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寫字,把字寫端正。會讀本課的詞語和字族兒歌。
情感目標
體會漢字造字知識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
通過字族識字、寫字。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寫字,把字寫端正。
2、會讀本課的詞語和字族兒歌。
3、情感目標:體會漢字造字知識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
通過字族識字、寫字。
教學過程:
。ㄒ唬⿲(dǎo)入
今天我們要學一首非常有趣的兒歌,打開書。
。ǘ┏踝x課文
1、初讀兒歌,將字音讀準確。
2、復(fù)讀兒歌,加快朗讀速度。
3、個別同學讀。接讀。自由讀。
。ㄈ┝私庹n文內(nèi)容
1、通過讀這首兒歌,你么知道這首兒歌都告訴我們什么了嗎?
2、學生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情況談一談。
。ㄋ模⿲W習生字
1、自讀兒歌。你發(fā)現(xiàn)兒歌中的部分字的特點了嗎?
2、把這些字找出來,用筆圈起來。
3、出示漢字“紡、訪、防、芳、妨”你是怎樣記住這幾個字的`?和小組內(nèi)的同學們交流交流。
自主學習。你是怎樣記住這幾個字的?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說說結(jié)構(gòu)記字形。
全班交流
。1)識字方法:結(jié)構(gòu)識字:左右結(jié)構(gòu):桃、收上下結(jié)構(gòu):菠
形聲字構(gòu)字規(guī)律:菠,上面的草字頭表意,下面的“波”表音。
加一加的方法:三加一豎就是豐。
。2)教師指導(dǎo):豐:三橫中的中間一橫最短。
收:第一筆是豎提,一筆寫成。右半部分是四筆反文。
桃:左窄右寬。
(3)組詞。
4、指導(dǎo)書寫。
(1)教師范寫,指導(dǎo)漢字運筆、占格。
。2)學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紅、書寫。教師巡視指導(dǎo)。
(五)作業(yè)
抄寫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認識各種水果。
2、學會本課中的4個生字。
教學重點:
通過讀詞語、讀句子識字。
教學過程:
。ㄒ唬⿵(fù)習
1、復(fù)習生字,指導(dǎo)字形。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本課的四個生字,誰想到黑板上來寫一寫這幾個字。(指名學生生書寫)教師指導(dǎo)、糾正這幾個字的書寫。
2、檢查讀課文。
。ǘ⿲W習生字
1、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詞組和句子。
2、在這些詞語中,有四個生字“彎、梨、沙、甜”,你是怎樣記住這幾個字的?和小組內(nèi)的同學們交流交流。
自主學習。你是怎樣記住這幾個字的?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說說結(jié)構(gòu)記字形。
全班交流
(1)識字方法:結(jié)構(gòu)識字:左右結(jié)構(gòu):沙、甜上下結(jié)構(gòu):彎、梨
換一換:變——彎
。2)教師指導(dǎo):甜:要寫的左右大體相當。
梨:木,橫要寫的長一些,托住上面的“利”
彎:第三、四筆都是豎。
。3)組詞。
3、指導(dǎo)書寫。
。1)教師范寫,指導(dǎo)漢字運筆、占格。
。2)學生照田字格里范字描紅、書寫。教師巡視指導(dǎo)。
4、認讀二類字。
。ㄈ┳鳂I(yè)
抄寫生字和詞語。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3
教學目標:
1 學會單韻母e,能讀準音和它的四聲;認清形,能正確書寫。
2 在教師的指導(dǎo)下誦讀古詩,并背下來。
3 借助兒歌和圖畫讓學生有興趣地學習本課的韻母和音節(jié)。
教學重點:
。宓恼J讀和書寫。
教學難點:
。宓陌l(fā)音。
教學方法:
引導(dǎo)、導(dǎo)讀。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教師:投影。
學生:拼音卡片。
教學課時:
。闭n時。
教學過程:
一 復(fù)習a、o,重練聲調(diào)
1 教師做a、o的口形,請學生猜是什么單韻母。
2 認讀a、o的四聲,重點抽讀二、三聲。
二 觀察圖畫,學習讀音,記字形。
。 小插圖上畫著什么?它在干什么?“白鵝”的“鵝”發(fā)一聲該怎么發(fā)?
2 看老師發(fā)e時嘴巴是怎樣的`?(嘴巴扁,不動,面帶微笑,聲音響,長。)
。 學生照樣子練習發(fā)音。
4 再看畫面:發(fā)e音時,看見字母e就想到畫面上的什么圖形?怎么記住這個e。
。 請學生給單韻母e創(chuàng)編發(fā)音、字形口訣兒歌,并跟讀。
三 學習e的四聲
。 讓學生自主學習。
。 指名練讀,教師相機指導(dǎo)。
。 按下列順序練讀四聲,讓學生感悟、掌握四聲的高低升降規(guī)律。先橫著讀,后豎著讀,最后隨便指認讀。注意采用激勵的手法鼓勵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積極性。
ā ǎ
ō ǒ
ē ě
四 游戲鞏固e的四聲
。 哪個音不見了。
2 教師做口形,比手勢當啞巴,學生發(fā)音。
五 指導(dǎo)書寫,注意姿勢
。 學生觀察e在四線格中的位置。
。 教師細心地范寫,邊寫邊講解要領(lǐng)。
3 學生書空后,再動筆寫。
。 指3名學生上黑板寫,邊寫邊講解要領(lǐng)。
。 教師巡視學生作業(yè),及時指正,同時提醒學生注意正確的寫字、拿筆姿勢。
六 讀古詩,涂色添畫
。 誰會背這首古詩了?背一背。
。 教師領(lǐng)著學生背誦。
。 鼓勵學生拿上自己的水彩筆涂上顏色,添畫一些東西,讓你課本上的畫面更豐富。
4 看看自己的畫,再美美地背這首古詩。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4
設(shè)計理念:
以“火攻”為切入口,以說“計策”為主手段,引領(lǐng)學生關(guān)注琢磨課文語言,于語言的體會中感受人物的智慧,故事的魅力,表達的方式,從中激發(fā)學生閱讀歷史類故事的趣味.
教學目標:
1、通過就詞解詞、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掌握本課重點字詞.
2、通過概括文意、概說計策,學會簡練復(fù)述文本的方法.
3、通過重點語句的體會,感受三國人物的鮮活形象,從中受到人文熏陶.
4、通過深層質(zhì)疑,引導(dǎo)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程預(yù)設(shè):
一、揭題導(dǎo)入(包括課前)
1.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
2.談三國故事(重在學情的了解,便于學習的調(diào)整)
3.引《赤壁之戰(zhàn)》
解赤壁:赤壁,山名.在今湖北省蒲圻縣西北.赤壁山險峻而又雄偉,臨江是拔空昂立的崖頭,猶如戰(zhàn)馬揚蹄,踏破萬頃煙波,石壁西側(cè)鐫刻著的“赤壁”二字,相傳為東吳大將周瑜所書,力蓋千鈞.
說題意:
(要求說得清楚簡要)
二、初讀感知
1.放聲讀文,了解大意.
2.質(zhì)疑問難,了解學情.
。ㄖ卦诓欢淖衷~;不太常見的詞句.)
反饋:
1.字詞:順學字詞
劃詞,讀詞,有沒有不懂的?
調(diào)兵遣將(遣的字形?誰?駐)丟盔棄甲(誰?逃)
自不量力(硬拿雞蛋去跟石頭碰)
不計其數(shù)
無心應(yīng)戰(zhàn)
率領(lǐng)抵擋計策纜繩
。ㄔ谟谂囵B(yǎng)學生靈活理解詞語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字典、參考的.等現(xiàn)成的答案.)
2.內(nèi)容
自由概括;
圍繞標題概括;
圍繞標題完整概括.
。ㄅ囵B(yǎng)學生概括說話的能力.)
三、深究火攻
1.為什么火攻是個好主意?(以此帶動全文的學習)
自由發(fā)表
黃蓋的話:
讀好黃蓋的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胸有成竹地
誠心誠意地
恭恭敬敬地
得意洋洋地?
讀懂黃蓋的話:黃蓋的話道理何在?
為什么相持沒好處?
只要用火攻,想逃也逃不了?
聯(lián)系前文
2.赤壁之戰(zhàn)火攻打敗曹操,還有一步很重要的是什么?
黃蓋的假降信
說東吳兵少……說后面為什么沒用冒號?
黃蓋會怎么說?
3.黃蓋的計策:說了一遍?非常滿意——妙計!
黃蓋會怎么說?
說清要點.
自由準備:
做上記號:哪些地方必須說清楚的?
自由練說:
同桌互說:一說一聽,提出意見.(分角色)
推薦示范
集體評議:清楚,簡練
4.計策妙不妙?析原因,探性格.
讀文中語句,驗證體會.
為什么3萬打敗了80萬?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wù)?
黃蓋的足智多謀
曹操的狂妄自大、驕傲心態(tài)
5.為什么不寫清妙計?只用了四個字:說了一遍?
寫法:不重復(fù)、留下懸念,激發(fā)興趣.小說作者羅貫中
。ㄒ陨细鳝h(huán)節(jié)重在于文中相應(yīng)語句的體會,朗讀、感受,使學生具體情況調(diào)整學習內(nèi)容,在說的過程中帶動文本重點語段的學習,同時達成單元復(fù)述的重點訓練.)
四、課外拓展
其實文中有好多問題的?
文中省略了很多情節(jié).
課外閱讀
故事交流
說故事
談人物
背古詩
諺語、歇后語等等.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5
一、板書課題:
師: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如:泉水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在路上看見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把學生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范讀。
2、學生按自學步驟自學課文。
學法指導(dǎo): (投影出示)
1、標:標出自然段。
2、記:畫出生字、新詞及不認識的字詞,問一問,記一記。
3、畫: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4 、想:想象——聯(lián)想。
3、檢查生字情況
、 小老師領(lǐng)讀。
、 說偏旁猜字。
、 編序號猜字。
④ 識記生字,說說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生字。
、 出示文中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文中圈出,再齊讀。
、 擴詞。
三、師生交流。
1、 抽讀: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必須快速記準字音),舉手搶答組詞。
2、 齊讀:去拼音讀(平翹舌、前后鼻音拼讀一遍,連讀三遍)。
3、 讀新詞(投影出示):
泉水、 瓦罐、天然、 水塔、 杜鵑花、打結(jié)、 結(jié)果、清脆、一股清泉
4、 重點識字:(讀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記一記)
5、 同桌互讀,打五角星。
指名學生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教師配以簡筆畫形象描
四、寫字指導(dǎo)。
1、 自主觀察“我會寫”中的字,說發(fā)現(xiàn):月字在旁撇不變,月字在下撇變豎。“結(jié)”是多音字。
2、 重點范寫以下幾個字:股、脆:月字的制導(dǎo),脆,右下不要寫成“巳”。鵑:左下是豎。
3、 學生練筆。(播放古箏曲,教師環(huán)視指導(dǎo))
4、 展示交流。
要強調(diào)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不能太分開,其中“然”字要注意不能少點,“塔”字的右邊不要寫成“答”。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6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zhì)。
4、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dǎo)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fā)。
教學難點: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心里”的關(guān)系。
教學策略:
情境教學法、讀寫結(jié)合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建構(gòu)執(zhí)著的主題
(一)師生交流,揭題并質(zhì)疑。
(二)學生初讀課文,要求把語句讀通順,字音讀準確。
(三)檢查學生初讀情況。相機指導(dǎo)難寫的生字。
(四)學生默讀課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設(shè)計意圖:1.質(zhì)疑是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的重要手段。文題中是文章的題眼,對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引導(dǎo)學生抓住文題質(zhì)疑有助于學生直奔文章的重點。 2.扎實進行初讀,掃清讀音障礙,引導(dǎo)學生在默讀中獨立思考,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概括能力。
二、細讀,洞察執(zhí)著的內(nèi)心
(一)生自主學習課文,要求
1.邊讀邊劃,找出文中體現(xiàn)青年人特別的句子,把它劃下來;
2.邊讀邊寫,寫出對句子理解與感受。
(二)反饋匯報,相機指導(dǎo)
1.觀察中感受一份專注
重點指導(dǎo)句子“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并請其他同學補充。
(2)學生通過朗讀初步明白“呆呆地”與“靜靜地”的含義
(3)關(guān)注“老是”,引出他長期觀察的句子“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通過對句子中三個時間詞的引讀,讓學生體會青年對魚的喜歡是逐層深入的.,進一步體會到神態(tài)描寫的表達效果。
設(shè)計意圖:1.抓住“呆呆”與“靜靜”這兩個神態(tài)描寫的詞語,讓學生體會青年看魚的認真。2.學生對青年的那份認真體會得并不深,只體會在一種“喜歡”的程度,通過學習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從“一整天、每個星期天、一年”中,逐層深入體會青年對魚的癡迷與沉醉。
2.品讀中展現(xiàn)高超的畫技
重點指導(dǎo)句子“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tài),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1)學生讀句子,談感受。
(2)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理解“工筆細描”與“揮筆速寫”的意思,體會比喻句的妙用及青年的畫技高超。
(3)學生想象青年在畫畫時的其他動作,從動作描寫中體會其品質(zhì)。
(4)朗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了!”,進一步體會“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
設(shè)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運用體悟與內(nèi)化,先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方法區(qū)別兩種不同的技法,再讓學生聯(lián)系文本進一步了解兩種技法。更重要的是學生不僅從表面了解這兩個動詞的含義,而且體會出它的表達效果。
3.讀寫中體會一種境界
重點指導(dǎo)句子“他好像和游魚已經(jīng)融為一體了。”
(1)讓學生觀察插圖,想象當時人們議論的情境,把它寫下來,注意運用神態(tài)、動作等的方法進行描寫。
(2)全班反饋交流,并在引讀“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了!”深入體會其畫技高超。
(3)品味“融”字,體會青年愛魚到達深層次的境界。
設(shè)計意圖:1.雙引號的作用是本單元“我的發(fā)現(xiàn)”中提出來,旨在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體會其意思。教學中以“特別”為切入點,原因之一是青年在看魚、畫魚、談魚中處處體現(xiàn)其特別之處;原因之二是以其作為切入點,隨著對青年特別之處體會的深入,“特別”中帶雙引號的意義也潤物無聲般地讓學生理解了。2.讀寫結(jié)合是本環(huán)節(jié)的特點;谖恼率峭ㄟ^側(cè)面描寫進一步烘托青年忘我投入,另外,體會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因此,小練點就能體現(xiàn)出能力的遷移。
三、提升,追尋執(zhí)著的根源
(一)結(jié)合青年所做的事,讓學生談?wù)劧昧耸裁础?/p>
(二)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把課文多讀幾遍
2.把描寫聾啞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抄了下來
設(shè)計意圖:1.本環(huán)節(jié)在于讓學生在體會青年人勤奮、專注的基礎(chǔ)上,聯(lián)系其活實際,暢談自身的體會,內(nèi)心青年的品質(zhì)。2.作業(yè)的布置有助于積累人物描寫的好詞佳句,為單元習作做鋪墊。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通過談話交流,幫助學生回顧上節(jié)課對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感悟。
二、思考。
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之間的關(guān)系。
三、學習課文。
從作者的角度理解課文,了解其情感的變化,體會他是如何進行觀察的。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積累好詞佳句。
五、拓展閱讀。
進一步體會人物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描寫人物的方法。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7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2、了解溪水兩次變化的原因,樹立環(huán)保意識。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了解溪水變渾的原因。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兩幅。
2、課文第48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片。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初讀課文、識字
一、談話設(shè)疑
小兔的家門前,有一條清清的小溪,溪水又涼又甜。一場雨過生,溪水突然變黃了。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弄個明白。
二、自讀課文,自識生字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用開火車讀的方式檢查自學情況。注意下面字的讀音。
停、坑讀后鼻音;
澡、栽讀平舌音;
泥讀鼻音。
3、向難寫的字挑戰(zhàn)。
提示:
坑、培左邊是提土旁,土的最后一橫要變成提。
栽的左下部分是木,但木的捺要變成點。
4、學生書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dǎo)。
三、自讀課文,思考問題
1、自由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再讀課文,思考:溪水先怎么樣,后來怎么樣,最后怎么樣。把有關(guān)句子記上記號,再讀一讀。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內(nèi)容板書:
渾渾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師:讀到這兒,你有什么問題嗎?(溪水為什么變渾又變清)教師相機在短語后邊加問號。
渾渾的溪水?
清清的溪水?
四、課堂作業(yè)
1、書寫生字,寫正確,寫工整。(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2、同桌討論:溪水為什么會變渾又變清?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課文、鞏固練習
一、激趣啟思
(出示插圖一)
師:小兔的家門前,綠樹成陰,一條清清的溪水歡快地唱著歌奔向遠方,溪水又涼又甜。一場雨過生,溪水突然變黃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二、讀議學習課文第3、10自然段
1、輕聲自讀課文第38自然段。
討論:溪水為什么變黃了?
2、清清的溪水變成了渾渾的溪水,小兔這時是什么樣的心情啊?(著急、生氣)你從哪些詞語、哪些句子中看出來的`,用符號畫一畫,再跟同桌說一說。
3、體會小兔的心情,讀好這些句子。
4、大象和野豬知道是怎么回事嗎?你又從哪些詞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再讀一讀。根據(jù)上下文理解勝負、不解的意思。
5、通過讀詞語、讀句子我們知道:樹拔掉了,泥土松了,雨水把泥土沖進小溪,溪水變渾了。我們再通過分角色讀課文,體會小兔、大象和野豬的心情。
(1)小組分角色讀。
(2)抽讀。
(3)教師讀旁白,學生分角色讀。
6、引讀第9自然段。
大象走到小溪邊
野豬跳進小溪
7、同學們,快替大象、野豬想想辦法吧。
8、它倆是怎樣做的,讀第10自然段。
用小圓點兒標出它們做了些什么事。
(刨坑、栽樹、培土、澆水)
自己試著做做這些動作,再讀一讀。
三、激情悟理
(出示插圖二)
1、細心的同學,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教師相機指導(dǎo))
2、讀好第11自然段。
3、聰明的同學,你懂得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教師相機指導(dǎo))
4、你還會做些什么?交流討論。
5、教師小結(jié):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愛護大自然,就是愛護我們的家!
四、課堂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第3、4題。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8
教學目標
理解詞語的含義,學會會讀會寫生字。
能通暢的背誦,熟練的讀古詩。
讀古詩想象詩中情景,學會表達。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幾日呀?那是什么季節(jié)了?我們學過描寫幾首春天美景的古詩了,誰來背一背?(指名背《詠柳》等)
2、今天,我們再學一首贊美春天的古詩——《村居》。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4、解題:“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農(nóng)村居住。)
5、介紹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詩善于描寫自然景物。
過渡: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象就是作者在農(nóng)村居住時所看見的。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又是怎樣描寫所看到的景物的呢?
二、放課件,看圖聽錄音,整體感知詩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請看……(放課件)
學生觀看后說說自己的所見。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那你們喜歡這美麗的春景嗎?同樣,詩人陶醉了,他寫下了這首有名的《村居》。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初步感受詩意
1、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組自由讀詩句,劃出生字詞,給生字找?guī)讉詞語,再討論詩句意思。
2、檢查生字讀音,指導(dǎo)識字。鶯:后鼻音,中間是禿寶蓋兒;趁:前鼻音。鳶:上面沒有一撇。給生字找詞語。
3、指名讀詩句,如有不正確的讀音及時糾正。
4、齊讀。再練讀。
5、請同學們馬上描生字。注意每一筆寫在哪兒。
四、借助課件,加強朗讀,感悟詩意
1、學習古詩一、二兩行詩句
(1)師:同學們,春天到底在哪呢?其實就在我們的眼睛里。仔細看看圖,再讀讀這兩行詩句,從哪些字詞可以找到春天呢?
(從“草長”、“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中可找到春天;從圖上楊柳長出綠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長”是什么意思?“醉”呢?
師:誰能把這句詩讀一讀?
(指名讀,如讀得不理想,老師范讀后再指名讀)
師:讀得太棒了。讓我們看著圖輕輕地、有感情地再讀一讀。
(生齊讀一、二句)
誰能說說這句詩所描繪的美景呢?(學生發(fā)言,說詩意)
(2)展開想像的翅膀,把詩人描繪的景物具體化。(如“草”是什么樣的草?“鶯”是什么樣的鶯?“柳”是什么樣的柳?怎樣地拂?
學生自由發(fā)言
(春光明媚,小草剛剛從睡夢中醒來,吐出一點點被春風染綠的嫩芽,自由地長呀長;剛過冬的黃鶯展開柔嫩的翅膀,無憂無慮地飛翔著,仿佛在贊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楊柳在春風的吹拂下梳理著自己細長的秀發(fā),沉醉在春天的美麗中。)
師:詩人用“長”、“飛”、“拂”、“醉”把明媚的春天寫活了,沉醉在這美好的春光里。突然,“噢——”一陣歡呼聲打破了春天的寧靜,原來是------
2、學習三、四兩行詩句
四人一小組讀這兩行詩句,讀完后互相討論:讀了之后,討論:孩子們是怎樣放風箏的?
指名朗讀。老師相機指導(dǎo)。
男女比賽讀。
小組派代表說說。
(歡快的孩子們跑著、跳著,露出一張張?zhí)煺、活潑的笑臉。“?快!”一個扎小辮的孩子高高地舉著一只五顏六色的鷹形風箏,跳著、叫著,一邊跑一邊放線。只見風箏在孩子的牽引下越飛越高,在蔚藍的天空中舞動,似乎在與云朵比高。不一會兒,天空中陸續(xù)飛起了許多紙風箏。在高高的云層中,各式各樣的風箏似乎活了,紛紛炫耀著自己的美麗。)
3、請同學們把整首詩有感情地朗讀,再背誦。
五、解“醉”,總結(jié)全詩
同學們,詩人看到這么迷人的春光,這么歡快生動的兒童競放風箏的場面,他怎樣?可用詩中的一個字來代表他這時的心情?(醉)
那詩中到底誰醉?
1、楊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煙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輕柔的撫摸里。
3、草兒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長里。
4、黃鶯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飛翔里。
5、兒童醉,醉在快快樂樂的放飛里。
6、詩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歡樂里。
六、作業(yè)
同學們,你們能把這迷人的春景,兒童競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寫出來嗎?趕快動筆吧,看誰寫得生動,誰寫出了詩人的“醉”。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9
教學目標
認識“村”、“居”等7個字,會寫“忙”。
背誦古詩,能準確、清楚的朗讀古詩。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和背誦課文。
“醉”的識記、“忙”的書寫。
課前準備
生字詞卡片,課件
一、猜謎激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Я艘粋謎語,請大家聽清謎面一只蝴蝶輕輕飄,順著鳳兒上九霄。一心向著云外飄,可惜繩子拴住腰。這是什么?(指名說)
2、大家經(jīng)常放風箏嗎?覺得有趣嗎?(指名說)
二、自讀古詩
1、請大家自由讀古詩,用筆畫出不認識的字。
2、指名認讀生字
3、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
4、互相交流。
5、師針對難字進行指導(dǎo)。
四、圖文對照,讀中感悟
1、看圖,幾個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詩中是怎樣寫的`?
2、全班齊讀
3、看看圖中的景物怎樣?(指名用自己的話說)
4、詩中是怎樣寫的?
5、小伙伴在這么美的風景下放風等,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人寫成了一首富有情境的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五、讀詩想畫面,指導(dǎo)背涌
1、師范讀,小朋友閉上眼睛聽,再說說剛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看圖背誦,全班齊背。
六、指導(dǎo)寫字
出示我會寫“忙”字
七、作業(yè)
1、有興趣的小朋友親手做個風箏和家長一起放一放。
2、課外讀背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10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做批注筆記,抓住人物語言描寫體悟人物高尚品質(zhì),在讀中理解人物思想變化。
3、體會課文含義較深的語句,進行關(guān)愛他人、無私奉獻的人文熏陶。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含義較深的語句。
教學難點:
領(lǐng)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zhì)疑,直奔中心。
1、孩子們,我們學過《觸摸春天》這篇課文,盲姑娘安靜只能用手觸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要想使安靜重見光明需要一樣東西——眼角膜(出示),眼角膜是眼睛前端一層透明的薄膜,相當于相機的鏡頭,捐贈眼角膜可以使盲人重見光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與“捐贈眼角膜”有關(guān)的課文——18、《永生的眼睛》課題前有一個“”,說明這是略讀課文,我們將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把它學完。
2、齊讀課題。什么的眼睛?讀——;永生的是什么,讀——
3、質(zhì)疑課題?戳诉@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呢?
預(yù)設(shè):永生是什么意思?眼睛怎么能永生呢?誰的眼睛得到了永生?課文是題目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為題?
評價:會提問說明你們會思考,我喜歡愛思考的孩子。那么你們覺得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呀?
二、檢查預(yù)習,整體感知。
1、多讀讀課文內(nèi)容,你一定有收獲。下面請大家?guī)е@些問題默讀課文。
課文讀完了,剛才提的問題解決了嗎?先來看看你能不能過“詞語”這一關(guān)。誰敢讀?
捐贈盲人痛苦難忍給予與世長辭遵從熱淚盈眶重見天日
(個人讀,處理多音字,齊讀。)
2、課文中出現(xiàn)的主要人物都是有誰?(琳達、父親、母親和溫迪)簡單的說就是“琳達一家人”,他們做了什么?(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琳達一家人捐贈眼角膜的事。)
你們的確很棒,不知不覺中說出了一種概括文章的方法“要素歸納法”,即什么人做了什么。這是我們班的發(fā)現(xiàn),就命名為“班要素歸納法”。
會讀詞語了,也能概括課文內(nèi)容,那么現(xiàn)在就來想一想“永生的眼睛”的含義是什么?
。A(yù)設(shè):1、這是你的看法,說明你在用心讀書,但是要想深刻理解它的含義,還要細細讀讀課文,品味品味。2、不知道沒關(guān)系,有我呢,老師出馬,一個頂倆。
其實編書的叔叔阿姨們在單元導(dǎo)讀中已經(jīng)告訴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方法了,就是要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關(guān)鍵的詞語來學習。那么這一課又怎么學呢?請看86頁課前導(dǎo)讀。
三、緊扣“驕傲”,探究文本。
1、請找出來文中含有“驕傲”的句子讀一讀。出示
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驕傲”一詞在字典中有三種解釋:1、自以為了不起,看不起別人。2、自豪。那么“驕傲”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呢?請自豪地讀一讀這兩句話。
2、想一想這兩句話分別是誰為誰驕傲?溫迪為“我”和外公而驕傲,我們先想一想外公值得溫迪驕傲嗎?外公的那些言行值得驕傲,請畫出描寫相關(guān)語句。
、女斕煜挛纾晃痪賮淼轿覀兗,對父親說:“先生,您同意醫(yī)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嗎?”
“當然可以。”爸爸痛快地回答。
引導(dǎo):哪個地方讓你驕傲?(痛快)
師生對話。
預(yù)設(shè)評價:你的回答毫不猶豫。你想都沒想就答應(yīng)了。
、埔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死后的身體能有助于他人恢復(fù)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個人讀。男生讀。
你最珍貴的東西是什么?而父親則認為最珍貴的是“身體的一部分”,“身體的一部分”是什么呀?為什么這些東西是最珍貴的?而父親和母親愿意死后捐贈這些最珍貴的東西,是因為他們認為(引讀)——如果我們的死……
同學們,我理解此刻你們的感動之情,但是此時的父親并沒有如此激情澎湃的說話,而是——平靜地說。母親去世了,此時的父親傷心嗎?傷心的父親卻又“平靜的說”是因為他覺得(引讀)——如果我們的死……
⑶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并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么美妙!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為我自豪!
①你知道“美妙”的近義詞嗎?(神奇,美好,奇妙),盲童重見光明,美妙嗎?讓我們一起閉上眼睛來感受吧。想象你就是一個盲童(配樂敘述)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只要你輕輕推開它,你就能看見多姿多彩的世界。但對于現(xiàn)在的你來說是一扇永遠打不開的窗。你的眼前除了黑暗還是黑暗,你看不到老師,看不到同學,看不到爸爸媽媽……如果這種痛苦延長到一天,一個月,一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
此刻你最渴望什么?(光明)突然有一天你得到別人的幫助重建了光明,快來睜開眼睛看看這美麗的世界——(課件)
、谥匾姽饷骱竺烂顔幔縼,孩子們,讓我們一起感受這份美妙吧,讀——如果一個盲童……
幫助盲人重見光明自豪嗎?讓我們自豪地再讀這句話——如果一個盲童……
、鄞藭r此刻,你覺得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ㄍ瑢W們,在第四單元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安靜、熟悉了珍視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杏林子,那么,親愛的孩子們,你除了感受到父親這些可貴的品質(zhì)外,你覺得父親對生命又有一種怎樣的情懷。)
這樣的人值得溫迪驕傲嗎?難怪溫迪會這樣說——
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3、外公讓溫迪感到驕傲,而“我”值得溫迪驕傲嗎?剛開始的“我”對捐贈眼角膜可是極力反對呀。
“我”也是值得溫迪驕傲的,因為“我遵從父親的遺愿捐贈了他的眼睛角膜”。也正因此溫迪會這樣說——
媽媽,我真為你、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4、文中還有一處含“驕傲”的句子: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出示)那么,溫迪有什么值得“我”驕傲呢?
①溫迪有為他人著想的品質(zhì),是“我”的驕傲,讀——
、趯Ρ瘸鍪
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這次,我為自己的女兒——溫迪而驕傲。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琳達為什么要強調(diào)這個“14歲”呀?瀏覽全文,你有什么驚奇的發(fā)現(xiàn)?是啊,孩子們,14歲的琳達面對角膜捐贈表現(xiàn)的是拒絕、是哭喊,而同樣的14歲,溫迪的表現(xiàn)卻如此不同。在對比中溫迪在精神是如此可貴,難怪琳達會感慨,讀——
四、拓展升華,主題回歸。
1、琳達一家人的品質(zhì)感動。其實有許許多多的人像父親一樣捐贈眼角膜,比如王飛越,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醫(yī)生,當她得知自己得了癌癥不久于人世的時候,竟然做出了一個震驚的決定:(看錄像)。
你想對他們中誰說些什么?請寫下來
XXXXXXX,我想多你說:XXXXXXXXXX(琳達、父親、母親、溫迪……)
2、親愛的孩子們,你琳達對捐贈眼角膜的態(tài)度之所以能有360°大轉(zhuǎn)彎,溫迪小小的年齡就有如此的奉獻精神,都是受一個人的影響,對,是父親,是父親深深影響了“我”和溫迪,也就是——在這一刻,我真正領(lǐng)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出示)
那父親留下的是什么呢,誰能說一說?
3、課前我們提出“永生”是什么意思現(xiàn)在你明白了嗎?永生的僅僅是眼睛嗎?(把?變成!)齊讀課題——用心讀——再讀,把你的感悟送進去,把你的感情送進去,把這份情送給琳達一家人,送給王飛越,送給千千萬萬有愛心的人。
五、補充結(jié)尾,延伸情思。
課文學到這兒結(jié)束了嗎?原文的結(jié)尾是這樣的(出示)
沒有想到,僅僅是兩周之后,我再一次為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小溫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當我簽字時,她的話兒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么也看不見會有多么痛苦嗎!”
失去溫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來自俄勒岡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F(xiàn)在,兩位昔日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為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我的金發(fā)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11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兒歌學習6個帶有“方”字的新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學習字音、分析字形,能正確規(guī)范書寫4個生字。
3、懂得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培養(yǎng)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辨字音,析字形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晃焕吓笥,看看它是誰?(出示“方”)
師:“方”字怎樣寫?(學生書空)
師:你以前在哪個字里見到過它?(學生思考、回答:放、房)
隨著學生回答板書字形。
導(dǎo)入:“方”字除了這兩個朋友,它還有很多新朋友呢!它們就藏在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首兒歌中。(學生朗讀課題)
二、探究新知
。ㄒ唬⿲W習字音
1、朗讀課文,要求:書平放,手指讀,遇到不認識的字拼拼音。
2、師:你發(fā)現(xiàn)方字的新朋友了嗎?
學生圈畫出生字,用括號括出詞語。
交流:我找到了什么詞中的什么字。
3、小組內(nèi)學習生字字音、詞語讀音。
檢查各組字詞讀音。
4、游戲:猜猜我是誰?
。ǘ⿲W習字形
1、出示:防妨。
。1)讀字音、讀詞語。
。2)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學生自由發(fā)言)
指導(dǎo):左邊的耳刀和“山”有關(guān)系;古時候?qū)ε佑幸环N偏見,認為女子總是妨礙別人的利益,所以“妨礙”的“妨”有個“女字旁”。
。3)換詞理解“妨礙”。
2、小組學習“芳、紡、訪、舫”。
3、匯報交流。
芳:讀字、詞,記字形,讀句子。出示圖片指導(dǎo)朗讀。
紡:讀字、詞,記字形,讀句子。出示圖片理解紡織廠、紡車、紡線。
訪:讀字、詞,記字形,讀句子。
舫:讀字、詞,記字形,讀句子。出示圖片理解石舫,簡介“石舫”。
4、看圖猜字。
芳、紡、防、舫
師:方字想說話——(訪)
我的.名字叫做“方”,我和她做好朋友!ǚ粒
。ㄈ⿲懽
1、把生字按結(jié)構(gòu)分類。
2、觀察幾個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的書寫特點。
3、范寫“防”,書寫“防”。
投影并評價,改正。
4、自己練習書寫“紡”。
三、回顧全文。
拍手讀課文。
四、拓展。
出示帶有“方”的其他字。
五、布置作業(yè)。
搜集“方”的其他好朋友,和它們教朋友。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12
教學目標:
1.能讀準字音,學會12個生字,會認9個生字。有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課文。
2.從理解內(nèi)容入手,理解內(nèi)容,并通過朗讀、講解、描述等手段,指導(dǎo)學生體會集體的力量大。教學時要加強朗讀,把朗讀和理解結(jié)合起來進行,逐漸由有感情地朗讀達到背誦。
3.知道集體的力量大,大家齊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學重點:
1. 學會 等12個生字,會認 等9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集體力量大。
教學難點:
知道集體的力量大,大家齊心合力才能使生活更美好。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一. 導(dǎo)入
1.你們知道橋是什么樣的? 那”友誼橋”又是什么樣的?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課文.
2.板書課題,學生讀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要想解開小問號,我們就來學習第2課,請翻開書第4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抽讀生字卡。重點指導(dǎo)。
開火車讀。
指名讀詞。
3.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音。
4.自己讀,和同桌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5.匯報。
三.朗讀感悟。
1. 自由讀一讀第1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指名回答)
2. 小蠟筆們?yōu)榱耸裁礌幊?他們各自都說了什么?
請你們讀一讀2、3、4、5自然段.然后告訴你的四人小伙伴.
3.匯報,指導(dǎo)朗讀.
知道每一種蠟筆的用途,抓住”最、那算什么、可美了、那點本領(lǐng)算啥”指多名朗讀,體會小蠟筆的自以為是.
四.識記生字。
1.抽讀生字卡(去掉拼音)
2.(將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認得哪些生字,你是怎樣認識的。
3.指導(dǎo)。
五.指導(dǎo)書寫。
1.讀一讀今天要寫的生字。
2.看看今天要寫的生字,和同桌說一說,你覺得最難寫的是那幾個字?哪些地方應(yīng)該注意。
3.匯報。
第2課時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出示生字卡片,復(fù)習生字讀音。
2.回顧上節(jié)課內(nèi)容.
二.朗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 各種顏色的蠟筆有他們各自的.用途,他們到底誰的本領(lǐng)大呢?
2. 讓我們一起讀一讀第6自然段,看看紫蠟筆是怎么說的自由讀,讀了紫蠟筆的話,你知道誰的本領(lǐng)?
3.他們畫了一幅怎樣的畫,美嗎?請大家讀一讀第8自然段.自由度,同桌互相說從哪些地方感到這幅圖很美。
(抓住“格外、像飄帶、花紅柳綠、一望無際、翻滾”和蠟筆們自己說的話)借機指導(dǎo)朗讀。
4.讀到這里,想一想誰的用途大?(指名)集體的力量不僅讓蠟筆們團結(jié)在一起畫出美麗的圖畫還能使蠟筆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不信,你看!自由讀10-13節(jié)。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三.總結(jié)課文
1.我很喜歡課文中小蠟筆們畫的友誼橋,誰能告訴老師怎樣才能畫出美麗的友誼橋呢?
2.這座橋不是用彩筆畫出來的,而是用心用團結(jié)一致的精神畫出來的,讓我們在讀一遍課文,體會小蠟筆們齊心合力,在集體的力量下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畫卷。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四指導(dǎo)書寫
1指導(dǎo)觀察。
2示范指導(dǎo)
1) 認真看每一筆在田字格的位置。
2) 提示要點。
3) 學生描紅臨寫。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13
教學目標:
1、正確、有韻味地朗讀、背誦課文1-5行。
2、看柱石,說出每一行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
3、歷屆古代人的思想和事理,能結(jié)合實際說出對我們的啟發(fā)意義。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制作課件(孟母三遷圖、相關(guān)事例錄像、圖片、重點處文字文稿等)
2、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三字經(jīng)》的有關(guān)資料;了解課本中《孟母三遷》、《五子登科》等古人教子事例。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知出處解題意導(dǎo)入新課
1、揭示課題,了解《三字經(jīng)》的相關(guān)知識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18課《三字經(jīng)》板書:18《三字經(jīng)》 (齊讀)師:通過課前預(yù)習,你對《三字經(jīng)》有哪些了解呢?(指明說) 《三字經(jīng)》:我國舊時的啟蒙教材,相傳為南宋學者王應(yīng)麟所著,全書1140個字,結(jié)構(gòu)嚴謹,內(nèi)容豐富,均用三個字為一節(jié)的韻文寫成,讀來瑯瑯上口,教材選取了開頭的120個字,分成10行。板書:(節(jié)選)
2、情景導(dǎo)入。
師:《三字經(jīng)》既是古時候的啟蒙教材,就讓我們想象一下那時候的私塾老先生是怎樣教學生讀的呢?
投影:圖片(老先生教學生圖)文字(人之處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指名讀——帶全班演示一下想一想:老先生這樣讀有什么好處?
小結(jié):
1、讓我們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味美。
2、有利于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師:結(jié)合你剛才悟到的特點,再來讀讀前兩行文字指名讀-評價-再指名讀-范讀-齊讀
(設(shè)計意圖:這是一篇古文,三字為一韻,讀來瑯瑯上口,但離學生生活實際甚遠,與現(xiàn)代文讀法差別很大,初次接觸,學生不免有些茫然,不知道該怎樣朗讀,為拉近課文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先讓學生了解《三字經(jīng)》的相關(guān)知識,認識這是古時候的啟蒙教材,在邊觀察私塾先生圖片,便想象老先生一手捻胡須,一手拿書教學生誦讀的情景,既激趣,又能引發(fā)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已有的經(jīng)驗想象、體會誦讀的方法,使學生很快地進入情景,達到參與學習的目的'。)
二、讀詩文曉詩意感悟語言
1、讀準字音
師:這篇文章的多音字較多,為讓大家讀得更準確,我們先來讀讀這些文字投影:竇燕山擇鄰處教知道教五子弟于長非所宜跟老師一起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導(dǎo)誦讀全文
師:把這些文字送入課文,便體會讀法,便練習學生展示:每人一行―老師糾錯―學生跟讀(設(shè)計意圖:文中多音字、易讀錯字很多,學生除度,會手足無措,設(shè)計老師范讀的目的是給學生正確的導(dǎo)向,降低朗讀的難度,使學生有興趣探究學習,并為規(guī)范朗讀打下基礎(chǔ))
3、逐字、句,翻譯理解
師:針對古文,要想知道他講述的道理和文章的內(nèi)容,就要把他翻譯過來,請同學們想一想,翻譯古文有哪些方法?板書:看注釋查字典問老師同學交流上網(wǎng)查找?guī)煟赫埬銈冞\用、選擇其中的一些方法,自己翻譯1-5行文字自譯后,合同桌交流,互相說一說每一行文字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劃上?號。全班匯報交流要求:先讀-再譯-其他同學認真聽,提出不懂問題-同學、老師解答。一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指名翻譯-同學提問-解答-相機出示
投影:習相遠
A、學習、伏羲、練習
B、受環(huán)境影響
C、習慣、習性
D、姓習禮儀
師:這是老師在古漢語詞典中查到的解釋,請你判斷一下,在“習相遠“中應(yīng)該選哪一種解釋,為什么?在“習禮儀“中應(yīng)該選哪一種解釋,為什么?
小結(jié):
古文中,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意思不同,我們就該象這樣“刨根問底”,逐字去理解。 (設(shè)計意圖: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知道古文翻譯應(yīng)先看注釋,初知大意,再根據(jù)大意結(jié)合具體語言環(huán)境辨別其中某一個字的意思,明確相同的字,由于語言環(huán)境的不同,意思也有所不同,促學生思考。)二行:茍不教性乃遷教知道貴以專指名譯-其他同學提出問題-相機理解茍:如果乃:就遷:變化道:方法、規(guī)律貴:可貴以:認為、以為專:專心致志持之以恒三行:西孟母擇鄰處字不學斷機杼理解“擇鄰處”相機投影:《孟母三遷》圖片音樂(學生或老師講故事)師:孟母一次又一次帶著孟子搬家,選擇好的鄰居而定居下來,這是為什么? (教育孟子專心學習)理解“斷機杼”
師:想象,織機上的梭子斷了,就不能再繼續(xù)織布了,這塊不就成了一塊廢材料,孟母又問什么要這樣做?(教育孟子做事情要持之以恒。) 小結(jié):“孟母擇鄰、斷機杼”這兩個事例,驗證了上一行文字中的那三個字所蘊含的道理呢?板書:貴以專請你把2、3兩行文字帶著你的理解再來讀一讀四行、竇燕山有一方教五子名俱揚相機理解:燕山是人的名字嗎?(地名)義方:教子中好的方法。揚:傳播
小結(jié):
無論孟母還是竇禹均,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選擇了很好、很適合、很有效的教子方法,這又是在講那三個字的含義?板書:有義方五行: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生譯-師問: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引導(dǎo)體會:家長的過錯(實際上是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教育子女,還要選擇好的方法。)老師的怠惰:(實際上是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偷懶、漫不經(jīng)心、不負責任。)
小節(jié):這句話講了為人父母、老師的一種責任板書:師長的責任教育嚴格指名串講前五行的意思。 (設(shè)計意圖:針對2-5行文字,采用了以學生譯-提問-師生互答-講故事助理解的方法進行教學,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dǎo)的作用,課堂是師生交流、生生互動的過程,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方法,學會質(zhì)疑,學會解疑,深入文字,獲悉答案。)
三、誦詩文悟詩情拓展提升
1、引導(dǎo)誦、背前五行文字出示投影:前五行文字指名帶著你的體會誦讀背誦:自由練習三個字中去掉其中兩個,同桌練習背誦每行各剩開頭一個字,指名背一起配樂背誦。
2、積累、應(yīng)用師:這節(jié)課,我們不但領(lǐng)會了古人的思想和事理,還做到了背誦,但在生活中,我們的父母畢竟不是孟母、竇禹均,老師也不同于孔子那樣的大教育家,對于他們責任重的“貴以專、有義方”教育嚴格中的“度”把我不一定很好,于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xiàn)了許多學生不理解的事例,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邊看邊思考:站在同齡人、朋友的位置上,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放錄像:事例
A、教師嚴格要求,讓我學會了游泳
B、我迷戀電腦,媽媽嚴加控制
C、考試成績不理想,爸爸嚴厲批評學生在音樂聲中思考指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看法(要求,用上今天學到的事例和道理)
師:我替他們謝謝你們!
3、總結(jié)學法
師:愉快的一節(jié)課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回顧一下,我們是則養(yǎng)學習這幾行文字的
歸納板書:讀譯解誦背用
作業(yè):
請同學們用今天這種學習古文的方法,課下自己學習課文的6-10行文字,準備下節(jié)課交流。
(設(shè)計意圖:誦讀,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又一次感悟,對語言文字韻味的深層品味。背誦意在積累,兩環(huán)節(jié)同時又是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再次回顧,結(jié)合錄像)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14
設(shè)計理念
語文教學要重視綜合知識的整合與運用,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去探求新知,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構(gòu)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議、練、說、評等,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樂中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讀門票,引導(dǎo)學生查字典自學漢字。
。2)練習詞語接龍,鞏固、積累。
。3)讀背古詩《游子吟》,體會母愛的偉大。
(4)交流采集本,介紹小知識。
。5)閱讀短文,口語交際,進行獻愛心教育。
。6)看圖寫作《放假的第一天》,培養(yǎng)觀察、想象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教給方法,鞏固、積累。
。2)讀寫結(jié)合,體會愛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興趣。
。2)教育學生助人為樂、奉獻愛心。
教學重點難點
。1)“能說會道”訓練口語交際能力。
。2)“筆下生輝”訓練觀察思考和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實物投影儀
教學設(shè)計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
1、練習查字典,培養(yǎng)學生認真查字典的好習慣。
2、激發(fā)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
3、完成讀讀背背。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自學漢字
1、說說平時你遇到了不認識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認識它的。
2、學生輕聲自由讀題,明確題意。
3、自由讀“自學漢字”部分,看看“門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認識,動筆把它們?nèi)Τ鰜,然后查字典學會它,看誰學會得最快。
4、同桌互相交流:說說用什么方法查字典,理解字意。
5、自由讀一遍這張門票上的內(nèi)容,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6、教師巡視檢查。
7、指名反饋。其他同學注意聽聽這位同學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讀得更好嗎?
8、齊讀門票內(nèi)容。
9、說說從門票上讀懂了什么?(保護環(huán)境、遵守秩序……)
10、教師小結(jié):我們在看報紙、廣告、證書、門票、票據(jù)等東西的時候,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要查一查,問一問,這樣才能看清上面的內(nèi)容,不會出差錯。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自主識字,理解詞句,感知內(nèi)容,滲透了多讀多思的學習方法,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交流學習方法,培養(yǎng)獨立識字能力和理解詞語能力。】
二、照樣子組詞語
1、出示題中例子。
留:(留心)(心意(意思)(思念)
。1)學生自由讀詞,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詞語接龍)
。2)認識詞語接龍的規(guī)則:前一個詞的`第二個字與后一個詞的第一個字為同一個字。
。3)學生齊讀詞語,鞏固對詞語接龍的認識。
2、出示題中的三個漢字“勸、招、終”加以認讀,看看你能想出哪些詞語。
3、自主選擇其中一個漢字口頭練習詞語接龍。
如:勸:(勸說)——(說明)——(明白)——(白雪)
(勸解)——(解決)——(決心)——(心中)
。▌褡瑁┮灰唬ㄗ柚梗ㄖ雇矗ㄍ纯欤
4、指名反饋,評議、交流。
5、學生獨立動筆填詞。
6、教師巡視,及時糾正錯誤。
7、投影出示學生組的詞,進行評價。
如:勸:(勸解)(解決)(決心)(心愿)
招:(招手)(手表)(表達)(達到)
終:(終于)(于是)(是否)(否則)
【設(shè)計理念:展示、交流的過程是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過程,是教師及時了解學習狀況,接收反饋信息,并隨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的依據(jù)。】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15
教材分析:
《稱贊》是九年義務(wù)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yīng)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yīng)該友好相處,團結(jié)合作!
愛聽好話,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處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稱贊,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chǎn)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贊,得先學會稱贊別人。
設(shè)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北菊n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chǔ)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lǐng)學生自讀自悟。設(shè)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領(lǐng)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fā)學生靈性服務(wù)。
教學思路:
1、課前通過學生欣賞4幅插圖,初步了解了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結(jié)合插圖敘述故事。
2、在學課文前,進行反復(fù)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小組讀,分自然段讀。然后在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3、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shè)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抓住了重點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4、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進行課文內(nèi)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yǎng)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贊帶來的快樂。
3、學著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讀通課文,在語言文字中學習生字,并且書寫8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情導(dǎo)入。
1、隨機表揚:
(你坐得真好!老師稱贊你!)
(你的學習用品放得多整齊啊!我也稱贊你!)
(你們的精神真飽滿,眼睛一直在注視著老師,我稱贊你們!你們真棒!)
聽了老師的稱贊,你心里感覺怎么樣?
2、我知道你們都非常的聰明、能干,平時得到的稱贊一定少不了。
請同學們用上“稱贊”一詞來說一句話。
師:(你表現(xiàn)得那么好,的確該得到稱贊;發(fā)現(xiàn)了別人的優(yōu)點,是該好好稱贊一番啊!)真為你們高興,得到了那么多的稱贊!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以“稱贊”為題目的文章,隨機出示:稱贊(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讓學生問)
4、同學們問的題目非常好,這些問題讓我們共同到課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錄音朗讀課文,學生邊聽邊看圖,思考課文講了誰稱贊誰?
出示:小刺猬——小獾(他們在互相稱贊)
學習生字“猬”跟讀正音(注意:詞語連讀時這個字念輕聲)
看圖片:我們對刺猬已經(jīng)很熟悉了,渾身長滿了刺,圓滾滾的,可愛極
了!可對于獾我們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長相吧!看圖片
點擊這兩個生字:“猬”和“獾”都是四只腳的帶皮毛的小獸類,所以
都是反犬旁。
2、自由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幾遍,讀通每句話,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小組內(nèi)自習生字,游戲“你指我讀”。
三、認讀感知(檢查自讀效果)
1、我能認
認讀帶拼音的生字詞語
刺猬
小獾
板凳
粗糙
但是
泄氣
傍晚
椅子
瞧
留下
(學生讀,教師及時正音)
認讀沒帶拼音的生字詞語(開火車讀)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16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隨文鞏固文中14個生字及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體會王二小的機智、勇敢。
2、過程與方法:
。1)圖文結(jié)合,理解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品質(zhì)。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王二小的機智、勇敢及最后的獻身精神。
。2)激發(fā)學生對少年英雄、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體會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感受王二小的機智、勇敢,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學準備:
課件、《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導(dǎo)入課文
1、課件出示插圖“王二小”
談話:孩子們,你們認識他嗎?對,他就是小英雄王二小,那你們對二小了解多少,誰來介紹一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王二小的`故事。
2、板書課題。
請小朋友伸出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然后讀一讀。
二、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品質(zhì)
過渡:咱們班的孩子都很優(yōu)秀,聰明的你們讀過課文后知道王二小在干什么嗎?
1、根據(jù)學生回答,理解“放哨”。師板書“放哨”
2、請五個孩子分段讀課文,一人讀一段。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多媒體課件依次出示五幅圖畫,配上哀傷的音樂,學生讀完一段切換成另一幅與本段內(nèi)容相符的圖畫]
3、播放課文朗讀。
4、聽完故事,談感受與滋味。
預(yù)設(shè):難過,氣憤,仇恨??
5、從書上哪一句看出王二小犧牲了?(引導(dǎo)學生找句子)[課件出示第四段課文指導(dǎo)朗讀]
6、用波浪線勾畫出王二小犧牲的句子!
討論:“死了”與“犧牲了”。
7、敵人是怎么知道自己上了當?shù)模?/p>
指導(dǎo)學生讀相關(guān)句子。教師引導(dǎo),狡猾的敵人為什么會這么笨呢?
學生討論回答,師總結(jié)。
師:敵人是大人呀,怎么會輕易相信一個13歲孩子的話呢?因為什么?能從書上找出原因來嗎?有一句話在暗示我們喲,看誰的火眼金睛能把它找出來!(學生看書找句子指導(dǎo)朗讀)
根據(jù)學生回答師生參與理解“順從”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日本軍官和王二小對話的情境。學生演一演。]
出示圖片,理解王二小的機智與勇敢,師板書。
師:請同學們再來讀第3、4自然段,讀出王二小的鎮(zhèn)定、堅強,讀出敵人的兇殘,讀出我們的沉痛和仇恨!
7、 四人學習小組討論:如果你是王二小,當時你會怎么想?你會往哪個方向帶路?為什么?
。1)相機理解“掃蕩”,“叛徒與英雄”。
(2)課件出示課后“我會讀”練習。
三、看課件,聽歌曲,升華情感
播放多媒體音樂,看王二小被殺害的動畫故事,《歌唱二小放牛郎》
1、師:現(xiàn)在,我們就站在王二小的墳?zāi)骨懊,你想對王二小說什么? (生發(fā)言)
師:對,就這樣聰明可愛、勇敢機智、不怕犧牲、熱愛
家鄉(xiāng)的王二小被敵人殺害了,年僅13歲。他永遠離開了親愛的爸爸媽媽,離開了熱愛的村莊、學校、小伙伴和八路軍,他的鮮血染紅了家鄉(xiāng)的土地,他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山溝里的鄉(xiāng)親們。正是千千萬萬個王二小這樣的英雄,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2、過渡:王二小英勇犧牲了,但他的血不會白流。齊讀最后一段。
四、總結(jié)全文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在我們幼小的心田里又種下了一個英雄的名字他就是——(生)王二小。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呼喚(示意齊讀):小英雄王二小,讓我們一起把一首頌歌獻給他。(出示王二小畫像)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
聽歌下課
五、作業(yè):把故事講給父母聽,學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17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漢語拼音在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宣,議,紛,鼠,蕩,習,慣,瞇”等9個生字,積累“宣布,議論紛紛,習慣,叫苦連天、鄭重”等詞語,能在老師指導(dǎo)下重點描摹并記憶“慣”。
2、正確地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讀出不同動物說話時的不同語氣。
3、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做任何事不要只從自己考慮,要想想別人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準“蕩、鼠、紛”的讀音,掌握“慣”的筆順,理解“議論紛紛、叫苦連天、習慣”等詞語的意思。
2、在朗讀中懂得要尊重別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新課。
1、示圖:(獅子)說說對獅子的印象。(威嚴、萬獸之王)
2、朗讀獅子說的話,讀中理解“宣布”。
出示句子:“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輪流當‘萬獸之王’,每個動物當一個星期。誰做得最好,誰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領(lǐng)。”
師:有一天,獅子宣布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誰能正確地幫獅子讀一下?
。ㄟ@里重在引導(dǎo)學生通過朗讀理解“宣布”:讀正確?聲音響亮?讀出語氣!靶肌笨勺龀稍~卡,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
師:獅子可是萬獸之王,誰能把他說話時威風、神氣的樣子讀出來?(出示停頓符號)
。ǔ樯x――師評――生讀――齊讀)
3、揭示課題,認識雙引號、省略號,了解書寫規(guī)范。
。1)師:那么,哪些動物輪流接替獅子“當上萬獸之王”?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從現(xiàn)在開始……”》
。2)田字格內(nèi)板書課題:24、“從現(xiàn)在開始……”
。3)師:你覺得這課的課題與以往的課題有什么不同嗎?為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部分生字正音。
1、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分小節(jié)讀課文
3、隨機正音:“鄭重、藤條”(讀準后鼻音、翹舌音)
4、交流:有哪些小動物輪流當了萬獸之王?(貓頭鷹 袋鼠 猴子 “鼠”正音)
三、理解課文、指導(dǎo)朗讀
。ㄒ唬⿲W習課文2、3小節(jié)
過渡:貓頭鷹、袋鼠先后上任了,他們倆分別宣布了什么命令呢?
1、請同學們讀課文2、3小節(jié),用直線劃出相關(guān)句子。
2、學生交流后,出示句子并要求讀正確:
“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都要跟我一樣,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都要跳著走路!”
3、理解:他倆要大家干什么?為什么會這么宣布?(他倆想讓大家都照著他們的習慣來過日子。)隨機教學“慣”。(重點指導(dǎo)“慣”的右上部分)
。ㄟ@里教學時,緊扣“習慣”,引導(dǎo)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3
4、借助停頓符號,讀出句子的語氣。
5、聽了他倆的話,小動物們有什么反應(yīng)?再讀課文2、3小節(jié),圈劃相關(guān)詞語。
6、交流
7、結(jié)合語境,練習說話,理解“議論紛紛”
。1)是呀,貓頭鷹大王下了命令,讓動物們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大伙兒聽了議論紛紛,會說些什么呀?(自由議論,理解“紛紛”的意思。 )
(2)四人小組分角色演一演。
例如:大家聽了議論紛紛,小羊說:“ ;小公雞說:“ ;小貓說:“ ”。
。ㄟ@里要求學生能結(jié)合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慣來發(fā)表議論)
8、引讀:盡管大家議論紛紛,可是又?不得不服從命令,只好?天天熬夜。(隨機解釋:熬夜)一個星期下來,動物們都叫苦連天
9、聽了袋鼠的話,大家直搖頭。可是又不得不服從命令,只好苦練跳得本領(lǐng)。 一個星期下來,大家都……(練習說話)大家一定會……叫苦連天。
。ǘ┠7抡n文,練習說話
過渡:貓頭鷹、袋鼠上任以來,大家真是叫苦連天,第三個星期到了,上任的如果是小松鼠,它也要求動物們照自己的生活習慣去做,會怎么宣布命令呢?
(先讓學生了解松鼠的生活習慣,如:住在樹上,好吃松果,總是跳著前進,有時連蹦帶跳,再進行說話練習。)
。ㄈ⿲W習第4、5小節(jié)
過渡:難怪到了第三個星期,輪到小猴上任了,大家還一直擔心著呢!
1、插入引讀課文相關(guān)句子“……”,注意讀出擔心的.語氣。
2、沒想到小猴卻說(出示:“從現(xiàn)在開始,每個動物都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保
。1)出示停頓記號,指導(dǎo)長句的朗讀。
。2)引讀句子,“大家立刻歡呼起來。”
3、理解:同樣是下令,為什么大伙兒的反應(yīng)不一樣?
(因為小猴子會關(guān)心別人,懂得尊重別人,能為他人著想,做任何事情不要只從自己考慮,要想想別人的感受……)
4、齊讀獅子的話。
師:獅子大王也跟小朋友們的意見一樣,選能為別人著想的小猴當大王。
獅子大王要鄭重宣布命令了!喜歡做大王的小朋友們都可以站起來讀一讀!
四 、小結(jié)并抄寫句子
1、是啊,小猴子之所以當上了萬獸之王,就是因為它懂得?出示句子:
只有尊重別人,才會得到大家的尊重。
2、抄寫句子(注意格式:開頭空兩格,標點占一格。)
指導(dǎo)“尊”的書寫。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18
教學目標:
1、 在閱讀中認識本課生字,理解并積累 “令人神往”、“白雪皚皚”、“旅游勝地”等詞語。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能看清型近字字形,并組詞;能摘錄文中一、二句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能向周圍同學推薦。
4、知道瑞士的日內(nèi)瓦是一個旅游勝地,也是一個重要的國際舞臺。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和平的情感。
5、 能介紹一個自己了解的旅游景點。
重點難點:
1、理解“旅游勝地”、“白雪皚皚”等詞語的意思。
2、會聯(lián)系上下文,查閱工具書,找近意詞,看課后注釋等方法理解詞語。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入課題
1.師:同學們,你們出去旅游過嗎?到過什么地方呢?( 生交流。)
2、今天這堂課,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到世界旅游勝地——瑞士的日內(nèi)瓦去旅游一番。
3、出示課題:23、令人神往的日內(nèi)瓦( 指名讀課題、齊讀 )
4、質(zhì)疑:讀了課題,你在想什么?在“令人神往”這個詞語上打“?”
二、整體感知
1、為什么說日內(nèi)瓦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帶著這一問題聽老師讀課文
2、聽了老師的介紹后,你們想去這個地方嗎?那就請你們讀讀課文,親自去感受一番。讀時,請大家做到:( 出示要求 )
。1)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2)圈劃不理解的詞語,想想準備用什么方法去理解?
3、學習生詞
。1)出示生字新詞。( 齊讀 )
。2)重點指導(dǎo)“皚”的字型,書空“皚”的右下部分。 3)考考你眼力:請看清字型,然后組成詞語。
瑞( ) 納( ) 椅( ) 撞( ) 端( ) 吶( ) 綺( ) 幢( ) 4)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板書這些詞語:
令人神往 白雪皚皚 旅游勝地
師:這些詞語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呢?讓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再尋求方法來解決。
三、 朗讀感受
1、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游覽令人神往的日內(nèi)瓦,好嗎?
2、 日內(nèi)瓦是一個怎樣的地方?誰來讀讀課文的第一節(jié)(重點讀好“碧水青山”、“風光綺麗” )。
3、師:是啊,日內(nèi)瓦碧水青山、風光綺麗,一個多么令游人神往的地方
。≌埻瑢W們閉上眼睛,一邊聽著老師介紹,一邊腦海里顯現(xiàn)出這樣的畫面。( 師有感情地配樂朗讀第2節(jié) )
4、師:你看到了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5、課文是怎樣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介紹這些景物的?小組讀讀第2節(jié),然后選取一二句你喜歡的句子再讀一讀,寫一寫,再向周圍的同學推薦。(完成課后練習二)
6、交流,根據(jù)學生推薦或教師自薦的句子指導(dǎo)朗讀。
(1)沿著羅納河走到日內(nèi)瓦東部,,,,猶如翡翠鋪成。(自由讀、個別讀等)
其中滲理解詞語的方法:請學生聯(lián)系課題,讀讀這句句子,知道“令人神往”的意思就是“令人向往”從而得出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找一個近意詞來理解的方法。
。2)湖的南岸,白雪皚皚的山峰,沿湖公園密布,一幢幢造型奇特的別墅掩映其間。 指導(dǎo)朗讀的過程中出示有關(guān)媒體或圖片,讓學生理解什么是“白雪皚皚”,然后查字典理解“皚”字的意思,最后請學生想象并表達“白雪皚皚的山峰”是怎樣的.景象?從而得出理解詞語的方法:查閱工具書或結(jié)合實物。
。3)湖中有一座高達130米的人工噴泉,,,,人們就會把它抱進懷里,送到醫(yī)院。(個別讀,齊讀) 師:你從哪些描寫中,能看出“和平”、“幸福”?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二節(jié),邊讀邊圈劃有關(guān)詞句)
、賹W生交流。
②師小結(jié):日內(nèi)瓦人民熱愛人民,保護自然,大自然也給他們帶來了和平的環(huán)境,幸福的生活,這種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就是“和平幸!。
7、師:學到這里,我們的旅程也該結(jié)束了,離開這么美的地方,我真有點兒戀戀不舍,你們呢?讓我們再瀏覽一回那里的優(yōu)美風光。(齊讀第一節(jié),引讀第二節(jié))
羅納河是一條貫穿全境的河流,它把市區(qū)一分為二,,,,沿著羅納河走到日內(nèi)瓦東北郊,,,, ,,,,湖的南岸,,,,湖中,,,,
8、練習說話:用一兩句話說說你對日內(nèi)瓦的感受。(同時理解“旅游勝地”的意思。
9、齊讀課文第三節(jié),然后完成填空練習。日內(nèi)瓦是( ),還是( )。 日內(nèi)瓦既是( ),又是( )。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1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詞語。
3、理解課文,領(lǐng)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和聰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擁有精彩人生。
教學重點:結(jié)合家庭不幸、艱難謀生的情節(jié),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熱愛學習、要強好勝、不甘命運驅(qū)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學難點:抓住生活“再艱苦再勞累,……跟父親讀書”等細節(jié)體會主人公熱愛學習、要強好勝的性格。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前先學
1、閱讀全文,讀準字音,理解生詞,注意做好記號。
2、查資料,了解夏洛蒂.勃朗特。
3、查資料,了解作品《簡.愛》,了解它們的大概內(nèi)容。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感悟形象。
1、師:關(guān)于夏洛蒂,文中對她有一個比喻。
2、學生回答:像一朵傲放于風沙中的仙人掌花。
3、問:為什么會打這樣的比喻?她和仙人掌的命運有什么相同?
4、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5、交流:
仙人掌生活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仍然可以生存。夏洛蒂遭遇到不幸,最終還是成功了。
6、問:她遇到了那些方面的不幸?哪些語句讓你體會到出境的艱難?
7、學生自由讀課文。
二、再讀課文,感悟品質(zhì)
1、交流:遇到哪些方面的不幸?
2、回答:家庭生活上和創(chuàng)作上。
3、說說主人公遭遇了怎樣的家庭不幸。
。1)學生找出語句讀一讀
(2)面對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樣艱難謀生的'`呢?
用筆把表現(xiàn)主人公艱難謀生的詞句畫下來,多讀幾遍,交流感受,體會其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物性格。
。3)抓住“洗衣、、燒飯、縫縫補補、拾柴、撿破爛”等詞體會主人公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形象,感受主人公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的人物性格。
抓住生活“再艱苦再勞累,……跟父親讀書”等細節(jié)體會主人公熱愛學習、要強好勝的性格。
抓住“始終沒有停止過寫作嘗試,……幸運之門”等細節(jié),體會主人公不甘命運驅(qū)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4、結(jié)合立志寫作、遭遇打擊的情節(jié),理解感悟主人公百折不撓的性格。
(1)朗讀第三、四自然段,交流感受。在寫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2)重點閱讀第三自然段,體會夏洛蒂向騷塞請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3)指導(dǎo)有感情朗讀這兩個自然段,體會嚇洛蒂的堅強性格。
。4)理解感悟主人公不服輸?shù)男愿瘛?/p>
面對這些沉重的打擊,夏洛蒂服輸了嗎?你從那里看出來?
。5)結(jié)合孜孜不倦、敲開文學圣殿的大門的有關(guān)情節(jié),理解感悟主人公
為改變命運所表現(xiàn)出來的勤奮和堅強毅力。夏洛締有沒有通過寫小說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敲開幸運之門呢?她是如何敲開的?
。6)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經(jīng)過不懈努力最終取得成功的喜悅。
三、回歸整體、感悟成功
1、交流對課題“小草和大樹”的理解,為什么以此為題?
領(lǐng)會題目通過鮮明對比抓住讀者,進一步體會主人公與命運和世俗偏見抗爭的勇氣和堅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顧課文整體把握“小草”成長為“大樹”的艱辛歷程,交流夏洛締取得成功的人生啟示
3、你體會到什么,用一句話概括。
全班交流。
板書設(shè)計:
小草
家庭不幸,艱難謀生
立志寫詩,遭遇打擊
反思權(quán)衡,開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開文學圣殿的大門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20
課文目標:
1.熟讀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guān)部分,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賣弄”、“抖擻”等詞語的意思。
3、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1.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有關(guān)部分。
2.體驗春天帶給人們積極向前邁進的力量。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感知全文,感受春天的氣息,有感情朗讀第1自然段。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guān)詞語。
3.認識"春",明白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春的美麗景象的。
教學過程:
引課:
1、說一說帶有“馬”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馬到成功”。
2、說一說帶有“春”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春暖花開”、“春意盎然”。
一、初讀,感知課文
1、示課題“春”。
2、讀課文,感受春天的氣息。
二、再讀,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怎樣地向我們傳遞春天的氣息的,要求從課文中找出依據(jù)。
2、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適時引導(dǎo):
。1)理清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春的美麗景象的。
。2)初步體驗春天的美。
三、精讀,體味課文,學習第一段。
這段講什么意思?出示燈片和課文第一段比較。
“東風來了,人們盼望的春天也到了。萬物蘇醒,山青了,水滿了,太陽也變紅了!
這燈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內(nèi)容差不多,但讀起來的感覺為什么會差多了?(突出擬人的寫法的生動形象,更好表達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讀——指名讀——試背——齊背。
四、作業(yè)。
(1)作業(yè)本第1題,修改課內(nèi)組詞。
(2)朗讀課文3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從春景中體會春的無限生機和希望,激發(fā)熱愛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摘錄好的詞句。
教學過程
1.檢查。
看拼音寫詞;根據(jù)意思寫詞。
2.研讀。
(1)齊背第一段,說大意。
(2)學習第二段。
、僮杂勺x,思考:第二段作者寫了春天哪幾方面的景物?
(小草、花、風、雨。)
、谥笇(dǎo)讀“小草”部分。
③伙伴互學“花”、“風”兩個自然段。
春花和春風各有什么特點?哪些詞句寫出這特點?最喜歡的句子是什么?為什么喜歡?
用自己的朗讀讀出春花的多、美,春風的柔和,讀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塥毩⒆詫W“春雨”自然段。
回顧前面的學法:劃找——思考——朗讀體味——匯報交流——訓朗讀。
按此法學習。
、菡n內(nèi)做作業(yè)本3、4、5題。
(3)學習第三段。
這段講一個什么意思?在用詞上有什么新特點?(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
(4)學習第四段。
這三句各告訴我們春天的什么特點?這三句順序能改變嗎?
為什么?
這三句采用什么寫法?該怎么讀?為什么要一句比一句加強語氣?
3.作業(yè)。
(1)修改課堂上的作業(yè)。
(2)準備背誦課文,有能力的先背誦四兩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交流積累詞句的方法,摘錄課文好詞句。
教學過程
1.導(dǎo)入定向。
讀了朱自清的.《春》,當你聽到“春”這個詞時,你腦海里出現(xiàn)的是什么圖畫,“春”又意味著什么?出示本節(jié)目標燈片。
2.指導(dǎo)背誦。
(1)檢查個別學生四段背誦,并讓學生談?wù)劚痴b的方法與經(jīng)驗。
(2)重點指導(dǎo)背誦第二大段。
按“小草”“花”“春風”“春雨”的順序打出四幅彩色燈片,讓學生借助燈片中之圖及圖邊上的重點“詞語””自由試背——全班試背——指名背——齊背。
(3)出示第三大段關(guān)鍵字詞,讓學生借助詞語背誦。
(4)出示全文背誦的板書燈片,指導(dǎo)背誦。
盼春
東風腳步
一切都山水太陽
繪春
小草偷偷嫩嫩滿是的輕悄悄軟綿綿
花趕趟兒像……仿佛野花遍地是
雨尋常像……樹葉兒傍晚在鄉(xiāng)下
迎春風箏孩子舒活抖擻一年之計
贊春像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
3.學會積累。
(1)重讀“學習提示”,交流各自積累的辦法。
(2)《春》哪些詞句特別精彩?該如何積累?
(3)延伸練習,聽《草原》第一段的配樂朗誦,出示《草原》第一段課文燈片。讓學生試摘錄,并說說積累的理由。
4.訓練作業(yè)。
(1)完成作業(yè)本第6題的連詞成段。
(2)摘錄《春》的好詞5個以上,好句3句。
(3)任選1、2題作業(yè)。
、倌7轮熳郧鍖懘河甑木渥舆x一件事物寫一兩句(如西北風、雪花、溪水、怪石等)。
、谀7抡n文寫野花的句子寫寫夜空中的星。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21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1、同學們吃過什么水果?學生說自己吃過的水果。龍眼和山里紅也是兩種水果,誰能介紹一下這兩種水果的樣子。學生介紹搜集的資料和圖片,認識龍眼和山里紅。
2、這兩種水果之間還發(fā)生了一段令人深思的小故事呢,同學們想知道嗎?好,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
板書課題:說話算數(shù),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利用生字條,把課文讀通順。
2、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
3、不組合作學習生字。
4、老師用詞語卡片,檢查學生對詞語的掌握情況。
5、老師檢查生字。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聽準字音,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體驗感情。
1、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哪些語句給你留下深刻感受,可以邊讀邊畫出來。
2、學生匯報畫出來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
老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加以引導(dǎo),如:。
(1)指導(dǎo)學生抓住“微微泛紅”“忸怩不安”“低聲說”“我說話不算數(shù)”來體會圓圓心情的變化,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她的后悔,為自己的不守信而羞愧的沉重心情和后來她堅定的態(tài)度。
(2)抓住重點句子:“我不好,我說話不算數(shù)”“圓圓羞愧極了,臉蛋真像山里紅一樣紅了”“兩個好朋友用小手指拉了鉤”“我說話也要算數(shù)的”讓學生體會圓圓真的是一個不守信的孩子嗎?想象一下圓圓當時會怎么想?
通過讀課文可以發(fā)現(xiàn),圓圓把說話算數(shù)還是不算數(shù)看得極為重要,可見圓圓還是一個好孩子。讓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10月份到了,北京的山里紅熟了,圓圓給表哥寄山里紅時,她會在給表哥的信里寫些什么?
2、學習了這篇課文同,你最喜歡誰?為什么?今后你會怎么做?
小結(jié):圓圓的表哥能說到做到,是個講信用的好孩子。圓圓把說話算數(shù)還是不算數(shù)看得極為重要,從這里說明圓圓也是一個好孩子。老師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一定會是一個講信用,說話算數(shù)的人。
五、作業(yè)。
1、課下把課文編成課本劇。
2、你以前有沒有做過這樣說話不算數(shù)的事?能把它寫在日記里嗎?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22
課前談話:
師:(出示一足球)同學們喜歡足球嗎?玩過嗎?關(guān)于足球你還知道什么?(在涉及課文的關(guān)鍵地方教師要強調(diào)。比如禁區(qū)、點球、帶球突破、射門等等。)教師相機板書:射門
師:請同學們來欣賞一些精彩的進球錄像剪輯。(學生看,教師邊解說球員帶球射門,守門員邊防被射門,而這精彩的一面僅是幾十秒的時間。)
一、揭示課題,引導(dǎo)質(zhì)疑
多精彩的一瞬間,有個足球愛好者是這樣描述的(課件出示文章第一段)。學生齊讀明白:射門進球?qū)η騿T來說是一種激昂雄渾的體驗,對球迷來說也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然后教師導(dǎo)入,可是在一次很重要的比賽中,一位非常優(yōu)秀的世界級球星卻兩次放棄了射門的機會。
把課題補充完,強調(diào)放棄。然后學生讀題質(zhì)疑。
估計會問:
這個球員是誰?
是哪一場球賽?
他為什么要放棄射門機會?(在什么情況下)
最后比賽結(jié)果怎么樣?……
二、重點研讀,體悟情感
抓住兩次放棄射門來研讀。
第一次:
1.激勵學生學學體育節(jié)目主播,把這段話變成一段現(xiàn)場解說。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說?梢院献髡f,也可以現(xiàn)場演示,也可以朗讀,只要充分去讀,愛讀就可以了。
3.展示學習情況
4.理解福勒為什么放棄了射門。引導(dǎo)學生分析當時情況(相機出示課件上的主要句子),想象福勒一腳射出后的結(jié)果。教師相機補充:一個優(yōu)秀的.球員抽腳射門的力度最少也達每小時120公里。最大的是貝克漢姆達每小時156.4公里。
5.再次感情朗讀體會
6.聯(lián)系自己談感受,福勒該不該放棄(學生可能會觀點不一,但是不要求統(tǒng)一)師:福勒在完成百分之九十動作時收回了腳,這是在極短時間做出的決定,你們有過類似情況嗎?事后對自己的決定滿意嗎?而福勒呢?他對自己的決定后悔嗎?
第二次:篇幅較短,所以朗讀解決。
1.老師指導(dǎo)多次朗讀。
2.再次討論:
福勒應(yīng)不應(yīng)該放棄這次射門機會?學生再辯。老師借機講述一些體育精神如“更快更高更強”“重在參與”和現(xiàn)實中一些弄虛作假所帶來的后果。明白體育比賽的真正要義是什么。
3.再次朗讀。
三、延伸拓展,升華情感
1.創(chuàng)境激情:再次讓學生用敬仰的目光注視福勒的相片,然后以不同角色向福勒說一句話:福勒的球迷、教練、隊友、西曼等等;
2.展示體育比賽中其他相關(guān)的例子。
板書:
責在對方
放棄射門 人性美
免傷對手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23
學習目標
1、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
2、會寫“只、星、雪、幫、請、就”6個生字。
3、讀通課文,知道棉花姑娘請了哪些動物來幫忙,理解棉花姑娘的不同心情。
學習重點
1、學會7個生字。
2、體會棉花姑娘的不同心情。
學習過程
一、看圖導(dǎo)入
1、(出示棉花圖)認識棉花: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呀?(棉花)你們見過棉花嗎,誰來說說?那棉花都有哪些用處呢?
是呀,棉花是我們?nèi)祟惖暮门笥?在冬天,穿上用它制成的棉衣棉鞋,再冷都不怕了。今天啊,我們要學的課文講的就是一個有關(guān)棉花的故事.
2、出示課題(棉花姑娘),注意“花”和“娘”兩字讀輕聲,跟著老師讀---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我們再來看看這些棉花,你們想說些什么呀?
2、是啊,棉花的'葉子上都是一個個小洞,怎么回事啊,想知道嗎?
3、好,那我們打開課本,一邊看課文一邊欣賞課文的錄音帶,想一想棉花姑娘怎么了?(學生聽,然后說)
4、恩,看來今天啊小朋友們聽得特別認真,一下子就知道了棉花姑娘生病了。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好,接下來,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遇到生字,看拼音多讀幾遍。然后拿出生字小卡片,和你的同桌相互考一考。同時思考這樣幾個問題:棉花怎么生病了呢?它請了哪些醫(yī)生來給它治病呢?最后誰治好了它的病呢?
。ㄩ_始吧)
2、學生讀課文,同桌互讀生字,并交流識字方法。
3、看著小朋友們一個個都掌握了識字的本領(lǐng),老師可開心了,我們先來做個游戲,輕松輕松,看誰有本事讓啄木鳥吃到蟲子。(全班一起來玩,如果你讀對了,那就要坐得更端正)。
。ㄉ钟螒颍
四、朗讀感悟。
啄木鳥吃得開心,我們學得也開心,接著我們就要來解決這些問題了,有信心嗎?
1、棉花姑娘怎么生病了,你從哪里知道的?
2、你們同意嗎?(同意)出示第一自然段,是啊,棉花姑娘病得可重了,當時,她的心情怎樣?(難受,焦急)
3、它是怎么想的?(個別讀,齊讀)
4、是啊,棉花姑娘的病得這么重,她多么盼望有醫(yī)生來給她治病啊。它請了哪些醫(yī)生?請小朋友們再讀讀課文,找一找?
5、學生讀,說。
6、棉花姑娘都是怎么請他們幫忙的?
7、喜歡哪個醫(yī)生就讀哪一段。然后來演一演。
8、那么最終是誰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七星瓢蟲)
9、七星瓢蟲治好了它的病,但棉花姑娘都并不認識它們,當時她的心情又會是怎么樣?
5、那么誰來告訴棉花姑娘它們是誰。
6、學生說,不全面的老師補充。你們想不想看看七星瓢蟲?(加深印象)
7、我們的書本上是怎么介紹的?
8、女當棉花姑娘,男當七星瓢蟲,讀這一段。
9、七星瓢蟲有那么大的本領(lǐng),一轉(zhuǎn)眼就把蚜蟲都吃完了,棉花姑娘的病很快就好了,它的心情有怎么樣了?(高興)---咧開嘴笑了
10、誰想來讀讀第六自然段了,當一回棉花姑娘。
11、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咧開嘴笑了,你想想:她會怎樣稱贊七星瓢蟲感謝七星瓢蟲呢?
12、我們再讀讀這段,找找看這段中有沒有你最喜歡的詞語,把它劃下來,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13、我和你們一樣,也很喜歡這些詞語,你還見過哪些東西是雪白雪白的、碧綠碧綠的?
誰會照樣子說說:雪白雪白的 碧綠碧綠的
五、書寫生字。
哇,今天小朋友們的表現(xiàn)讓老師佩服,現(xiàn)在請小朋友坐坐正,我們要寫字了,看看哪個孩子字寫得棒。我們一起來讀讀今天要寫的生字:
1、你們覺得哪個字需要老師指導(dǎo)的?
2、哪個字你想提醒一下小朋友注意的?
3、寫字。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24
教材簡析:
本課由四幅圖畫組成,分別以“歡迎新同學”、“學習語文很快樂”、“良好的讀寫習慣”為主題,教師通過觀察、說話、參觀、演練等方法,讓學生感到上學真好,學習語文真好,同時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目標:
1、 觀察圖畫內(nèi)容,初步了解學校的生活,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共同學習的快樂。
2、 依據(jù)畫面的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師、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jié)友愛,并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的習慣。
3、 通過觀察、說話、演練,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
教學重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校、熱愛學習的思想感情。養(yǎng)成良好的聽講、讀書、寫字的習慣。
難點:養(yǎng)成良好的`聽講、讀書、寫字的習慣。
教學準備:
放大的課文圖片。(幻燈片、課件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⒙(lián)系實際,啟發(fā)談話。
1、 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入:今天早晨來上學,是自己來的,還是家長送來的?
2、 進一步導(dǎo)入:在學校門口,你看見了什么?(可以說看見的人,也可以說看見的物,還可以說看見的`事。)
。ǘ、仔細看圖,指導(dǎo)觀察。
1、 引導(dǎo)學生進行對比:你覺得小學和幼兒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可以聯(lián)系實際說,也可以看圖后比較說。)
2、 指導(dǎo)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有什么人?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可能在說什么?
3、 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來到學校學習,老師是你們的好朋友。老師愛小朋友,小朋友也愛老師。
。ㄈ⒄f話演練,體會感情。
談話:早晨,老師見到你們,說:“小朋友早!”你們應(yīng)該怎樣回答?平時見到老師,怎么說?放學時見到老師,怎么說?(找小朋友進行演練。)
。ㄋ模┙虄焊琛
上學校
太陽公公起得早,
花兒點頭對我笑。
背上我的小書包,
高高興興上學校。
第二課時
(一) 出示圖片2,引入激趣。
出示圖片2,教師引導(dǎo):你知道他們在上什么課嗎?你怎么知道?你認識這些字嗎?
。ǘ┘ぐl(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習習慣。
1、 觀察圖2:請你說說看到了什么?
2、 整理:A、小朋友坐得很端正。
B、小朋友聽得很專心。
C、桌上的學習用品只有鉛筆盒。
D、一個小朋友正把卡片貼在相應(yīng)的圖畫下面。
……
3、 培養(yǎng)學習習慣。
。1)、提出要求。
。2)、教師示范。
。3)、學生演練,教師檢查、指導(dǎo)。
(三)、教學兒歌。
上課了
丁零零,上課了,
快進教室來坐好。
學習用品放整齊,
等待老師來上課。
老師說話認真聽,
提出問題多動腦。
回答問題聲音響,
大家夸我學習好。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25
教學要求:
通過習作將自己熟悉的人或者想象中的人的特點表現(xiàn)出來。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教學過程:
21第一課時
一、揭示話題。激發(fā)興趣
開課,為吸引學生注意力,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同學肖像。(找個有鮮明特點的)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畫的是誰?
師:你們看,老師畫的像嗎?哪些地方畫的最像?
師及時小結(jié):老師畫的像是因為抓住了這個同學的主要特征。
二、范文引路,掌握要領(lǐng)
1、小朋友,你們看這副圖,圖上的小朋友可愛嗎?
2、誰來說說這個小朋友長什么樣?
3、趙建設(shè)小朋友不僅把自己的好朋友畫的很生動,而且抓住了好友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得很生動,小朋友來讀一讀。
4、我們來看看,趙建設(shè)是抓住是什么來寫的?
外貌興趣愛好
5、圖文對照,你看看武建設(shè)的什么地方與眾不同呀?
6、現(xiàn)在請四人小組討論一下,我們?yōu)閯e人畫像,用習作介紹別人,要注意什么?
7、集體交流,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教師相機出示。
A、介紹人物要寫人物的外貌、興趣、愛好
B、介紹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點――與別不同的特點
C、要按一定的順序?qū)?/p>
D、圖文盡量保持一致
三、各自畫像,嘗試表達
1、請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的人或者自己的好朋友長什么樣。
2、在學生的發(fā)言中教師及時提供一些描寫人物外貌和興趣愛好的語句。
3、畫出好友的樣子,可以給他穿上各種衣服,手上拿著他最喜歡的東西。
4、小組交流,說說這個人的興趣愛好。
5、各小組推薦一名學生全班交流。
四、評價交流、嘗試寫作。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2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鍛煉、枯萎、插秧”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反復(fù)閱讀,體會文中“不確定”等含義,理解種樹人隔三差五澆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所要闡釋的:只有經(jīng)歷磨練才能更好地適應(yīng)生活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不易對于我們成長的作用。
【教學難點】
領(lǐng)會作者所要闡釋的道理,并能夠?qū)⑦@些道理和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探究討論法
四、教學手段
PPT展示關(guān)于桃花新木的圖片
五、教學過程
。ㄒ唬﹫D片導(dǎo)入
師展示關(guān)于桃花心木的圖片
導(dǎo)入語:同學們,大屏幕上展示出這樣一棵樹,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勇敢地站起向大家描繪一下這棵樹的外形特點。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嗎?
結(jié)合學生回答,引出課題——桃花心木
過渡語:大家對于這棵樹的外形特點總結(jié)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同學在課前已經(jīng)做了充分的預(yù)習工作。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聽聽發(fā)生在這棵樹上的.故事。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師強調(diào)易錯字:“鍛、萎”。
2、學生簡要概述文中講了怎樣的一件事——種樹人是怎樣種樹的?
過渡語,同學們,通過閱讀課文以及剛才我們這兩位同學的簡要概述,大家知道種樹人是如何種樹的嗎?他與別的種樹人有什么不同之處呢?(板書:隔三差五、不規(guī)律)
(三)研讀詞句,深入體會
1、請同學們在文中找一找,在剛看到種樹人總是隔三差五的來澆水時,“我”是怎么想的?
2、當“我”了解到種樹人如此種樹的原因之后,“我”為什么會感動?(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3、文中的“不確定”是什么意思?(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言,師總結(jié))。
4、請同學自由討論“桃花心木為什么不枯萎了呢”。并請代表發(fā)言。(師總結(jié):因為它已經(jīng)學會適應(yīng)不同的環(huán)境了)。
(四)有感情朗讀,談感受
過渡語,現(xiàn)在文中“我”的疑惑終于解開了,種樹人如此種樹的目的是為讓樹木更健康、更堅強的成長。那么,同學們,你們通過種樹人種樹這個故事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師引導(dǎo),分小組討論,組內(nèi)代表發(fā)言。
預(yù)設(shè):⑴我們要正確看待生活學習中的坎坷;⑵應(yīng)該理解父母和老師對我們的教育;⑶我們要向桃花心木一樣,在磨練中養(yǎng)成無論在任何條件下都能夠存活的堅強品質(zhì)。
。ㄎ澹┻w移拓展
說說這篇文章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借物喻人)
(六)作業(yè)小結(jié)
寫一篇有關(guān)植物文章,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不限字數(shù)。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2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老師引導(dǎo)下,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聯(lián)系上下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小學老師的深深的感激之情,從而加深對“師恩難忘”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質(zhì)疑
1、談話:“記得詩歌《爸爸的老師》嗎?”(出示這一課文,齊聲朗誦)是啊,無論多么偉大的任務(wù),都從學習識字、學習簡單的加法開始,都有啟蒙老師。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一位作家寫的,回憶了他的啟蒙老師。
2、板書課題:老師領(lǐng)進門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老師是誰?老師領(lǐng)誰進什么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交流課題提出的問題
2、“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介紹作者(課件)
3、引入:同學們,田老師真厲害!真有本事!培養(yǎng)了一名大作家,田老師到底是一位怎樣的老師,當年上課時到底用了什么“絕招”使幼小的“我”對文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講故事)
三、研讀課文田老師講故事部分
1、找到田老師把一首小詩編講的故事部分(第5—10自然段),快速的輕輕讀一讀,想想,課文從哪些地方看出田老師是一位講故事高手?
2、交流:你覺得田老師講故事的本事怎樣?田老師編故事、講故事真可以說是“天下一絕”!你能用課文中的三個成語來形容一下嗎?(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引人入勝)。
3、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來?交流出示句子。
①我聽得入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fā)呆;直到三年級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組織討論:
A、問:這句話是圍繞句子中哪個詞語來寫的?(入迷)“入迷”是什么意思?句中的哪些詞語生動的表現(xiàn)了“我”入迷的樣子?
B、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我”為什么會入迷?
C、這句話作者想要表達什么意思?(田老師講故事娓娓動聽、引人入深、身臨其境;我喜歡聽田老師講的故事,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被田老師的``文學藝術(shù)吸引了,感染了,從此我愛上了文學,形成了從事文學的愿望。)
、谛〗Y(jié)過渡
一首小詩就有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故事就是一粒文學的種子,播入我幼小的心田。
出示句子:
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yè)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入地。
A、“門下受業(yè)”是什么意思?(跟老師學習)這是個什么句子?從那里看出的?(比喻)
。鞔_這是個比喻句,重點詞語是“春雨點點入地”)
B、都是些什么故事?從動人的故事中讀懂了什么?(田老師口才好,文筆好,想象力豐富。還教給我做人的道理。)
C、小組討論:田老師講故事和“春雨點點入地”有什么聯(lián)系?
。ㄌ锢蠋熌巧锨故事不僅把作者引入令人神往的境地,而且大大激發(fā)了他的想象力,激發(fā)了他編故事的欲望,這樣也就把他領(lǐng)入了一扇文學創(chuàng)作之門。田老師的教學方法真高明。
作者為什么要用“春雨”來比喻呢?閉上眼睛想象:當種子受到春雨的滋潤會是怎樣的情景?它會有怎樣的感受?
。ㄒ龑(dǎo)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感受作者內(nèi)心的舒暢、欣喜以及對田老師的感激之情。)
個別朗讀句子將作者的舒暢、欣喜、感激之情表達出來。
D、田老師像“春雨入地”般的教育悄然無聲地進入到了孩子的心田,這不禁讓我們想到了一首古詩(出示)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碧锢蠋熅褪沁@樣漸漸地把“我”領(lǐng)進文學創(chuàng)作之門的`。
三、研讀課文感謝老師部分
1、正因為這些,當我功名成就,衣錦還鄉(xiāng)的時候,看到我闊別四十年老師,我還像小學生一樣向老師鞠躬。來讀一讀(出示句子)
2、師:回到現(xiàn)在,作者再次看到田老師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心情?
生:感激之情
3、(師白):大作家深深感謝“老師領(lǐng)進門”,(指著課題)
同學們,這個“門”指的是什么門?(文學的大門、文學殿堂的大門。田老師把“我”領(lǐng)進了文學殿堂的大門!田老師使幼小的“我”對文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文學的種子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發(fā)芽了。)
2、面對學生的深深感謝,田老師是怎樣做的?
老人家搖搖頭,說:“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陰!”(出示)
。1)理解“無心插柳柳成陰”的意思。
。▽W生交流后出示):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陰
。2)田老師說的“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罷了”反映了什么?
、偬锢蠋熤t虛。
、诋斈曛徊贿^是講講故事而已,不必感謝。
、厶锢蠋煯斈瓴]有刻意要去培養(yǎng)一名未來的作家。
、堋澳愕某晒Σ⒉皇俏业墓,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結(jié)果”。
這四種理解都正確,如果要選擇一種最恰當、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應(yīng)該是哪一個?(第四個,在課題后板書:修行靠自身)
齊讀課題:老師領(lǐng)進門,修行靠自身
3、出示,指名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何理解?
(①比喻人才的培養(yǎng)是百年大計;②形容培養(yǎng)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終身難忘!比绾卫斫?
。á倮蠋煂Α拔摇钡慕逃、培養(yǎng),我不能忘記;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記)
齊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
這句話大家來讀讀,你讀出了作者對田老師的什么感情?
(培養(yǎng)一個人才要花費很多的心血,即使田老師謙虛地認為自己并沒有特別為作者做過什么,但作者仍舊對老師當年的栽培深懷感激。)
4、感情朗讀
——當作者回憶起自己的老師講述著那娓娓動聽的故事時,他不禁感慨萬千,情感流淌于筆端,寫下這樣一句話——(齊讀最后一段)
——當作者回到家鄉(xiāng)路遇恩師,感激之情涌上心頭時,他深情地寫下了這樣的話語——(齊讀最后一段)
——當作者功成名就,在文學上取得偉大的成就時,他還時時想起這句話——(齊讀最后一段)
真是“師恩難忘,難忘恩師”啊。ò鍟翰辶,終身難忘)
5、劉紹棠認為,田老師對自己的影響很大,所以一直以來在他的作品里有很贊美老師的話,讓我們來輕輕吟誦吧——(大屏幕出示)(配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四、小練筆:寫幾句表示祝福和贊美老師的話。
幾十年過去了,作者對他的恩師念念不忘。六年的小學生活,你肯定也有難忘的老師,請你寫幾句話向老師表示祝;蛸澝。
五、總結(jié)全文,深化中心。
真是師恩難忘!有一天,當你長大成人,面臨選擇自己職業(yè)的時候,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正是由于當年的一位老師激發(fā)了你對于某一專業(yè)的興趣才決定了你今天的選擇。當然,有句話說得好,老師領(lǐng)進門,修行靠自身。走進門后,想開拓出一片更廣闊的天地,還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六、朗誦詩歌:感謝您,老師!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28
教學目標:
1、引導(dǎo)學生了解石灰的特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2、引導(dǎo)學生聯(lián)系作者生平,了解詩句托物言志的特點,體會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間”志向。
3、指導(dǎo)學生有感情地朗誦并背誦古詩。
學習目標:
1、了解石灰的特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2、聯(lián)系作者生平,了解詩句托物言志的特點,體會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間”志向。
3、有感情地朗誦并背誦古詩。
學習任務(wù):
一、初讀詩句,整體感知
二、品讀詩句,理解詩意
三、“托物”寫詩,抒發(fā)志向
重點:
在有層次的品讀中明詩意、悟詩情。
難點:
借助資料,體會于謙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
課前準備:
學生閱讀的資料;PPT。
第二部分過程設(shè)計
激情導(dǎo)課:
1、導(dǎo)入課題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流傳千古的詩——《石灰吟》。讀題。吟,是古詩的一種形式。吟誦,贊美的意思。這首詩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謙)從題目中,我們知道,于謙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2、明確目標
石灰有什么值得稱頌的`?
3、預(yù)期效果
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古詩,走進于謙,用以前學古詩的方法明詩意,悟詩情。怎么樣對自己有信心嗎?
民主導(dǎo)學
任務(wù)一:初讀詩句,整體感知
任務(wù)呈現(xiàn):
自由朗讀古詩,至少讀三遍。要字正腔圓地讀,讀到讀準字音了,讀通句子了,讀出節(jié)奏了停下來。遇到易錯的字音可以在書上做出標記。
自主學習:
自由讀,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展示交流:
1、誰來提醒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寫錯,哪些字音要注意?
2、指讀,評價。同桌互讀。
任務(wù)二:品讀詩句,理解詩意
過渡:老師這兒有一份資料,具體描述了石灰的制作過程。
任務(wù)呈現(xiàn):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看看這份材料與于謙的描寫哪些地方是一一對應(yīng)的。借助它把你認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詞解釋標在書上空白處,并試著理解詩意。
石灰自述
自主學習:學生對照材料與古詩,尋找制作過程的聯(lián)系點。
展示交流:
1、對比中說詩意,隨機品讀,評讀。
。1)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錘萬擊理解字意:錘、擊。和千錘萬擊是虛指的用法
。2)經(jīng)過烈火的焚燒——烈火焚燒面對熊熊燃燒的大火石灰態(tài)度如何?板書若等閑。解釋字意。多么堅強的石灰想說些什么?指名說前兩句的詩意并隨機品讀。
。3)石頭外形變成了粉末狀的白灰——粉骨碎身用關(guān)聯(lián)詞“雖然——但是——”說一句話!
。4)教師過渡質(zhì)疑:在我們看來難以承受的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粉骨碎身,石灰為什么能“若等閑”“全不怕”呢?(要留清白在人間)——你是怎么知道的
。5)我們教室的白墻就是石灰水粉刷出來的——要留清白你知道石灰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清白?潔白干凈。
2、后兩句的詩意會說嗎?讀出石灰的心聲。同桌交互說詩意。
3、教師總結(jié):通過對石灰制作過程的了解,你認識怎樣的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你對石灰產(chǎn)生了怎樣的情感?(敬佩、崇敬)
4、引導(dǎo)朗讀:帶著對對石灰的敬意去讀。
5、過渡:于謙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可能會有怎樣的人生經(jīng)歷?請看資料。閱讀資料談體會。
6、石灰、于謙找到相同的'地方了嗎?石灰如人,人如石灰。這首詩正是于謙一生的寫照!這就是古詩中“托物言志”的寫法。
7、設(shè)境誦讀。
。1)假如你就是當年那個愛思考的小于謙,你會怎樣誦讀你寫的這首詩?
。2)為官后的于謙依然不忘自己年輕時寫下的《石灰吟》。當他回首自己坎坷的為官生涯時。
。3)當他戴著腳鐐手銬走上刑場的時候,他又會怎樣誦讀這首詩呢?(指名學生讀)(音樂起,誦讀全詩)
8、背誦古詩。
任務(wù)三:“托物”寫詩,抒發(fā)志向
過渡:同學們還學過哪些托物言志的詩?有哪些物可以寄托我們的志向呢?
任務(wù)呈現(xiàn):在這兩首托物言志的詩中任選一首完成最后一句,寄托我們的志向。
自主學習:創(chuàng)作詩句
展示交流:學生相互交流詩句積極評價
檢測導(dǎo)結(jié):
目標檢測:
1、選出正確的解釋:等閑
A、空閑b、平平常常
2、寫出最能體現(xiàn)于謙心聲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結(jié)果反饋:同桌交換意見,再集體訂正
反思總結(jié):
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shè)計:
石灰吟
。ㄍ形镅灾荆
千錘萬擊
烈火焚燒等閑———清白
粉骨碎身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29
教材分析
本課由四幅圖畫組成。
第一幅圖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
在校門外,老師正在迎接到校的同學。有的小同學結(jié)伴來到學校,有的小同學在家長的陪伴下來到學校。畫面上,一個小同學正在聽媽媽說著什么,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自己的爸爸說“再見”,一個小同學正在和老師互相問好。校園里,教學樓高高矗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有幾個同學正在掃地、澆花。
通過觀察此圖,學生可以初步了解學校生活的一些側(cè)面,感受老師的親切,并學習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
第二幅圖以“學習語文很快樂”為主題。
教室里,同學們正在上語文課,學習生字“馬、牛、羊”。黑板上貼著馬、牛、羊的圖片,一位小同學正在把生字卡片貼到相應(yīng)的圖片下面。女教師親切地望著她,愉快地微笑著。其他同學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專心地看著黑板。
此圖可以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語文課的學習內(nèi)容和形式,感受語文學習的生動有趣。
第三、四幅圖以“良好的讀寫習慣”為主題。
第三幅圖上,一位男同學正在讀書。他的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
第四幅圖上,一位女同學正在寫字。畫面上,作業(yè)本平放,小女孩頭正、肩平、背直,胸離課桌一拳,眼離本子一尺,兩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執(zhí)筆。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筆桿下端,距離筆尖約一寸,同時用中指在內(nèi)側(cè)抵住筆桿,無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筆桿握得松緊適度,筆桿上端稍稍向右偏,緊貼虎口上,與紙面約成45度角。這兩幅圖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讀書、寫字的姿勢和書寫的執(zhí)筆方法,為今后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打好基礎(chǔ)。
教學要求
1、觀察圖畫內(nèi)容,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生活,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語文學習的快樂。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2、依據(jù)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尊敬老師、遵守紀律、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jié)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guī)教育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3、觀察與演練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的態(tài)度。
教學準備:國旗、寫有“馬、牛、羊”字的卡片和有關(guān)國歌的課件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談話導(dǎo)入。
你爸爸媽媽是做什么工作的?你長大后干什么?同桌討論后教師指名說。同學們要實現(xiàn)理想,現(xiàn)在就要努力學習,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很多同學都喜歡學校,學校就是一個樂園。播放《上學歌》讓孩子們一起跟著唱。然后初步地認識語文書。
。1)直接利用語文書進行導(dǎo)入,然后帶領(lǐng)孩子們認識語文書的封面,并認讀“語文”兩個漢字,這里的要求只要整體認識就行。
。2)我們又設(shè)計讓孩子們充分翻看語文書,引導(dǎo)學生說說語文書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歡語文書嗎?為什么?激發(fā)他們對語文的`興趣,
。3)高訴學生圖文并茂的'語文書是將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的愛護它。
。4)小組合作認識目錄、頁碼、討論一下怎樣愛護語文書,在學生認識頁碼和目錄的基礎(chǔ)上,實踐一下用目錄去試著找找課文,
。5)讓孩子點課文,教師來范讀課文,在讀的時候教師要入情、入境地去誦讀課文,把學生帶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師自身的語言魅力去感染學生,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語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導(dǎo)學生整體認識“年級、班級”這幾個字,并在語文書上正確地寫上自己的姓名,
2、指導(dǎo)學生觀察第一圖畫、講述圖片意思。
學生初入學,對學校生活還不了解。四幅圖畫是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的窗口,指導(dǎo)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30
教學內(nèi)容:
九年制義務(wù)教育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十九課《東方之珠》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品味,了解香港的美麗與繁華,激發(fā)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3、感知段落總分結(jié)構(gòu)的寫作方法,練習寫一段話。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媒體設(shè)計意圖
一、復(fù)習導(dǎo)入,整體感知
1、揭題、讀題。
2、引出第一段。
二、精讀課文,悟文激情
。ㄒ唬、多媒體呈現(xiàn)香港全景錄像,引導(dǎo)學生說出內(nèi)心感受。
。ǘ⒆杂衫首x25段,思考作者介紹了香港的哪幾個地方?
下設(shè)A、B、C、D四塊,根據(jù)學生的心理趨向,在教學實踐中隨機確定。
A、學習沙灘一段
。1)、個別讀、喜歡沙灘的學生一起讀。
。2)、多媒體傳送輕微的浪濤聲,依次呈現(xiàn)沙灘圖、文、示范讀。
(3)、學生讀全段(伴浪聲),選喜歡的句子讀,說喜歡的原因。
。4)、再讀,體會沙灘多層次的美。
B、學習海洋公園一節(jié)
。1)、個別讀、喜歡海洋公園的學生站起來讀。
。2)、讀重點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動物精彩的表演。
。3)、多媒體呈現(xiàn)動物表演錄像,引導(dǎo)學生在觀看中表達自己的興奮心情。
(4)、再讀課文,激發(fā)喜歡和自豪之情。
C、學習繁華的街市一節(jié)
(1)、自由朗讀,想象香港的繁華。
(2)、多媒體呈現(xiàn)填空,理解、積累、運用詞語。
。ǎ┑哪μ齑髽
()的商品
。ǎ┓比A的'街市
()的街道
。3)、用學過的詞語說一說
。4)、再讀課文,體會香港的繁華景象。
D、學習香港夜景一節(jié)。
。1)、多媒體呈現(xiàn)夜景錄像,說說看到的景象。
。2)、多媒體呈現(xiàn)文字畫面,變換排列方式,引讀并指導(dǎo)背誦。
、僖x,感知語言美。
、诶枚嗝襟w對文字重新排列,再引讀,體會結(jié)構(gòu)美。
、劾枚嗝襟w逐漸隱去三個喻體及全部句子,指導(dǎo)背誦。
、芄膭钊w學生背給同桌或自己喜歡的人聽。
三、總結(jié)課文,拓展知識
1、多媒體展示香港的其他的景色,在欣賞中體會東方之珠名稱的由來。
四、置作業(yè),練習仿寫
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寫法,選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寫一句話。(注意加點的詞)
1、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熱鬧起來。
2、班隊活動課上,摸獎游戲可有趣了。
3、秋天的田野,熱鬧非凡。
4、做事非常認真。
利用多媒體聲、光、影、像于一體的優(yōu)勢,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接受信息,把鮮明逼真的立體形象和悅耳動聽的`音樂有機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對香港有身臨其竟之感,引發(fā)直接興趣,達到課伊始,情亦生的境界。使小學語文教學體現(xiàn)學語文不是僅語文的理念。
和諧輕微的浪濤聲,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幽雅的聽覺環(huán)境,調(diào)動了學生的聽覺感官,以聲取人。學生在傾聽的行為中,理解傾聽。同時沙灘畫面和相關(guān)文字的依次呈現(xiàn),使聽覺情境遷移至聲像情境和語表情境,使沙灘的美在復(fù)合情境中,通過朗讀成為學生自己的真實感受。
抓住學生興趣的興奮點,在用自己的方式介紹精彩的動物表演之后,將精彩表演的靜態(tài)文字轉(zhuǎn)為動態(tài)畫面,配上歡快的音樂,并鼓勵學生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興奮心情,捕捉真實的感受。
這一填空的設(shè)計,既使學生學會正確運用書上的重點的詞語,又激活學生的`思維,拓展運用知識的空間,使同類詞語的理解與運用融會貫通,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聲像并舉的夜景錄像,使學生在視覺上感知香港之夜的美麗與輝煌,并展開豐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見之感,為三個比喻句的教學作了鋪墊。
多媒體相繼呈現(xiàn)的一般文字畫面和重新排列的文字畫面,使學生在讀中既感知了語言文字類,又領(lǐng)悟了段落的總分結(jié)構(gòu),幫助學生記憶、背誦,并為課后的仿寫起了潛移默化的滲透作用。
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香港的其他美景。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速度快、效率高的聽視覺環(huán)境,增加了課堂的信息容量,拓展了認知的時空廣度,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大語文觀。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31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2、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結(jié)合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告訴他們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否則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4、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學生愛護家園、保護環(huán)境、為后人造福的憂患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設(shè)置懸念
播放課件重溫“美麗的村莊”,引導(dǎo)質(zhì)疑:小村莊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自主閱讀,交流收獲
1、出示閱讀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2、分四人小組互相交流,自主釋疑。
三、探究學習,理解課文
。ㄒ唬┥钊雽W習第二自然段。
1、理解“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
2、拓展思維——補充句子: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誰家……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砍樹。
3、質(zhì)疑問難。
。ǘ┥钊雽W習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問:你讀懂了什么?
2、指導(dǎo)朗讀:你能通過朗讀表達出你的心情嗎?
過渡:河坡上的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你贊成老師的說法嗎?
(三)深入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1、看課件:洪水毀滅小村莊。
2、學生朗讀,質(zhì)疑。
3、重點理解: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ㄋ模┛偨Y(jié)升華,領(lǐng)悟道理
1、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什么?
2、學生當小記者去采訪同學。
四、交流搜集到的資料。
五、作業(yè):
以小組為單位,設(shè)計保護環(huán)境的行動方案。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32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能自主積累詞語。
2、朗讀課文。
3、能感悟人們喜獲豐收的高興心情。
教學重點: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游戲法、競賽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準備:
柿子、紅燈籠、紅葉、生字卡(柿子卡)。
教學過程:
一、實物導(dǎo)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柿子),小朋友瞧瞧這是什么呀?(相機板書:柿子,并教學“柿”。)
2、喜歡吃柿子嗎?它的味道怎樣?仔細看看,你覺得它像什么?(相機板書:紅燈籠,學習“籠”。)
3、今天我們要學習11課。柿子。請小朋友打開書56頁。
二、學習韻文。
1、生自由試讀,畫出不認識的字。
2、指名讀,教師糾正發(fā)音。
3、師范讀,注意聽記自己不認識的字。
4、師領(lǐng)讀,生跟讀。
5、四人小組內(nèi)組長帶讀,學生輪讀。
6、小組展示讀。
7、齊讀。
8、出示“我和爺爺收柿子,笑臉映得紅彤彤!笨磮D,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二、學習生字。
1、學習“棵”。
1)生試讀——師領(lǐng)讀——齊讀——開火車讀。
2)你是怎樣記住“棵”的`?
3)你能用“棵”說一個詞嗎?
2、以同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生字。
學習“許多”時,讓學生區(qū)別幾根粉筆與幾十根粉筆,進一步理解“許多”。
學習“落”時,可讓學生自己表演紅葉落下來。
三、活動鞏固。
1、開火車認讀生字卡。齊讀字卡。
2、猜字游戲。
3、摘柿子游戲。
獎一個紅柿子(卡片)。
4、小組競賽,奪星大戰(zhàn)。
出示詞語卡,貼在黑板上,會用哪個詞說話便摘下哪個卡片,讀出這把生字卡片(柿子卡),貼在柿子樹上,(字朝里),讓小朋友摘柿子。摘下來后要帶大家讀生字,組詞語。讀得好,個詞語,并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哪個小組的小朋友說得好,就給哪組加畫五角星。比比哪組的星多。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33
預(yù)設(shè)目標:
1、會認7個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lǐng)會文中小朋友的創(chuàng)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朗讀感悟課文4—8自然段,理解宋濤、陳丹、趙小藝畫風的方法,
引導(dǎo)學生新舊知識結(jié)合,感受大自然中風動的景物,從而養(yǎng)成仔細觀察,學會積累的習慣。
教學準備:
投影儀、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4)
1、猜謎激趣:
看不到,摸不著;花兒見它點頭;小草見它彎腰。(板書:風)
2、你知道大自然中有哪些風嗎?(學生暢所欲言。)
3、今天我們就來畫畫風。(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識字(6)
1、老師帶來了3位小朋友。粘貼三個小朋友的頭像,請小老師領(lǐng)讀他們的名字。
2、號召學生和他們?nèi)齻做朋友,與他們?nèi)齻打招呼,作簡要的自我介紹。
例如,宋濤、陳丹、趙小藝,你們好!我叫×××,很想和你們做朋友。
3、卡片認讀“宋、濤、陳、丹、趙、藝”六個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濤、陳、丹、趙、藝”這幾個字在我們身邊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現(xiàn)了。
5、想知道這三位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嗎?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6)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①畫出生字,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有不認識的字互相請教。③標出自然段。
2、出示生字“顯”,多音字“旗桿”、“呼呼地轉(zhuǎn)”。
3、生字寶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誰能把一對對好朋友讀一讀呢?(課件出示詞語,用小老師領(lǐng)讀和齊讀等不同方式學習。)
4、朗讀接力賽,指名接力讀課文,其他同學聽完評議。
5、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研讀課文,深入學習。(18)
1、他們?nèi)齻分別是怎樣畫風的?默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不同的記號)畫出答案。
2、全班交流。
你喜歡誰?為什么?他是怎樣畫風的?
。1)喜歡趙小藝。
a、因為她第一個畫出風。
b、因為她愛動腦筋。
c、因為她畫出了飄動的旗子和轉(zhuǎn)動的風車。
你從哪里知道她畫出風來了?她還畫了什么?為什么要畫飄著的旗子,呼呼轉(zhuǎn)的風車?你能讀讀寫小藝畫風的句子嗎?[點小藝畫風的句子]小藝第一個畫出了風,她心里會怎樣?我們應(yīng)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老師也來讀一讀行嗎?誰想向老師挑戰(zhàn)!誰來評評誰最棒!(他還加上了動作。
[板:飄著的旗子][呼呼轉(zhuǎn)的風車]
(2)喜歡宋濤。
因為宋濤愛提問題。他提了什么問題?讀出問的語氣。
他畫出風來了嗎?畫的是什么?[板:斜斜的雨絲]他畫出風來了,高興嗎?你能邊想象他那高興勁,邊讀讀宋濤畫風的句子嗎?[點宋濤畫風的句子]
為什么畫斜斜的雨絲?如果能把“斜斜的”讀的重點兒會更好!誰愿意再試試?(齊讀。)
。3)喜歡陳丹。
陳丹也很聰明是嗎?她也學會了畫風,誰能說說她是怎樣畫風的?[板:彎彎的小樹。]誰再來讀一讀陳丹畫風的``句子。[點陳丹畫風的句子]
通過剛才的討論,大家知道了宋濤、陳丹、趙小藝畫的風在哪里了嗎?老師找還沒回答問題的同學來回答。[指板]在飄著的旗子里,呼呼轉(zhuǎn)的風車里,斜斜的雨絲里,彎彎的小樹里。有了風,畫面美嗎?我們來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下面我們來分角色讀課文,好嗎?你可以自由組合,扮演你最喜歡的角色。
4、哪個小組愿意上來讀?(指名一小組展示朗讀成果。)他們讀得棒不棒?
四、指導(dǎo)寫字。(6)
1、出示書寫的4個生字,指名讀一讀,組詞。
2、仔細觀察,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老師范寫,學生跟寫,并評議。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34
一、教材解讀:
全文筆調(diào)清新,作者飽含深情地回憶了小時候因缺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下雨天,孩子們用雨水洗澡,炎熱的夏天則盼望水窖被打開的瞬間,細膩刻畫了四兄弟盡情享受母親一勺清涼之水的舒服與痛快,字里行間透出了作者對水的渴望,對水的珍愛,對母親如水一樣親情之愛的美好回憶,真情演繹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樂章。因此,文章中急切的盼水之情,濃濃的母親之愛值得反復(fù)涵詠。缺水,品味水之珍貴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2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驗缺水時村子里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教育學生不忘缺水之艱難,珍惜水資源。
三、教學重難點:
作為生活在水網(wǎng)地區(qū)的農(nóng)村孩子,學習本文,理解課文中的關(guān)于“我們”對于水的渴望之情,體驗缺水時人們盼水、用水的心情,是一個難點,教育學生不忘缺水之艱難,珍惜水資源。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總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2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談話:
1、板書:水
2、看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師:我們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盡管有時候水也會給人們帶來災(zāi)難,但是,更多的時候,人們是需要水的,特別是缺水一些的地方,水就成為了一種極為珍貴的東西了。
作者生活在缺水的地方,小時候?qū)τ谒兄鯓犹貏e的感受呢?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ㄒ唬⿲W生自由讀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讀懂課文每一個自然段,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各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
。ǘz查初讀課文
1、出示生字詞語,指名朗讀。
勺子膝蓋水窖儲藏鑰匙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ㄗx通課文,指導(dǎo)讀好長句。)
三、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1、課文是圍繞那一句話來寫的?是從那些方面來具體說明的?
2、課文可以分成幾段?請你用雙豎線把它劃分出來。
3、交流:
課文是圍繞“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边@句話來寫的。
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寫的:
。1)挑一擔水要走十公里路,排一個小時隊;
。2)人們盼望下雨,可以盡情洗一個澡;
。3)用一勺水淋浴卻也給我們帶來了難以言語的快樂。
四、精讀課文第一段
自由朗讀課文第一段,思考:
。1)“珍貴”是什么意思?作者說,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為什么?課文中是怎么說的?畫出有關(guān)的句子,好好讀一讀。
。2)交流,出示句子:
我們一個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處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經(jīng)常要排上一個小時的長隊,才可以挑上一擔回家。
讀一讀句子,體會水的珍貴。
“請我喝酒不如請我喝水”
你是怎么理解這一句話的?
五、課堂小結(jié):
水,對于我們來說實在算不了什么,因為太多了。但是同學們,你知道嗎?我國其實缺水的地方很多啊。如課文中所說的,在哪些地方,水實在是很珍貴的東西。
讀完了課文,你會有更深讀了解的。
六、作業(yè):
抄寫生字詞語。
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nèi)容:
精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精讀二、三兩段,通過對課文的閱讀,對作者在雨水中洗澡和夏天淋浴時的歡快的心境的描寫,認真加以體會,感受缺水之苦。
2、有感情朗讀課文。
3、懂得水是生命之源,要珍惜水資源。
三、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dǎo)讀
課文是圍繞那一句來寫的,從幾個方面來寫水的珍貴的的?
在如此缺水的情況下,我們最盼望的是什么?為什么?
二、精讀課文第二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能夠體現(xiàn)“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的句子。讀一讀,加深感受。
2、交流:
。1)“期盼”是什么意思?可以換個近義詞嗎?(“期待”、“期望”)
。2)為什么要期盼下雨的日子呢?
“家家戶戶都建有水窖,用來在下雨天儲水,以備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使用。”
“只有在下雨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报D―“只有……才……”說明什么?
。3)從那里看出我們洗澡的痛快呢?
“在雨中奔跑踴躍,大呼小叫,盡情地享受水帶給我們的撫摸與清涼,還仰起頭,張大嘴巴,去吃來自天空的水!
“先是……然后……”這不用可以嗎?。
(小孩自然是最按捺不住的,然后有所拘束的大人也忍不住了,經(jīng)不起這痛快的洗澡的誘惑了。)
3、有感情朗讀,體會孩子洗澡時的痛快,感受水的珍貴。
三、精讀課文第三段
1、學生自讀課文第三段(3—6)找出寫水珍貴的句子,重點研讀,把自己的感受寫在邊上。
2、交流:
。1)出示:
母親用一把大鎖鎖住了水窖,也鎖住了我們對水的渴望。而掛在她腰帶上的那把鑰匙,則象征著、幸福和痛快!覀兌寂瓮汛蜷_的`那一刻的到來。
朗讀,“母親用一把大鎖鎖住了水窖……都盼望著水窖打開的那一刻的到來”。從這里你感受到什么?
。ㄋ滟F,輕易不可享用。)
。2)我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母親給我們的“淋浴”的,仔細閱讀課文的四、五自然段,注意母親的動作,體會我的感受。
朗讀,談?wù)勛约旱母惺埽?/p>
。ㄋ滟F,夏天驕陽似火,我們“像四根將要被曬干的狗尾巴草一樣”,母親打起一勺水,從我們的頭頂“緩緩地”傾注下來,我們舒服的大喊大叫。)
從這超乎尋常的痛快中,分明讓我們每感受到洗一次澡有多不容易,水有多珍貴。
。3)母親說“你們真是餓壞了!薄斑@是我至今為止聽到的將‘渴’說成是‘餓’的話!蹦闶窃鯓永斫獾模
3、有感情朗讀第三段
四、練習
1、給課文中插圖配一段說明文字。
2、缺水給村里人帶來的應(yīng)該是“苦”,可作者卻具體生動地描述水給村里人帶來的“樂”。找出有關(guān)語句讀一讀,體會一下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
(談?wù)勛约旱母惺堋⒗斫。?/p>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35
一、教材分析與教學設(shè)想
本節(jié)教學內(nèi)容為一首五言詩,共20個字,向我們展示了一幅人與自然的和諧美景,教學中應(yīng)注意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chǔ)上,識記,體會意境、理解作者蘊含的感情。特殊兒童小A要繼續(xù)培養(yǎng)她對古詩的興趣,能借助畫面大致知道詩所寫的內(nèi)容。能跟讀古詩,會抄寫2個字、課外古詩,并試著背誦《遺愛寺》幾句。
二、分層教學目標
普通學生的教學目標——
1.認識整首詩,會寫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在充分朗讀古詩的基礎(chǔ)上,想象畫面、走進意境,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4.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
特殊學生的教學目標——
1.復(fù)習鞏固前面的古詩,盡可能地指出圖中有大致哪些事物。
2.能較正確地跟讀生字、古詩,誦讀后能記住一、兩句。
3.會抄寫2個字,能從課外古詩中去抄幾首山水詩。培養(yǎng)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意識。
三、教學準備:
字卡、古詩配套的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dǎo)入,提出問題。
1.同學們,你到現(xiàn)在能吟誦哪些古詩?(小A也舉手了,我請她也來背背)
師小結(jié):從同學們的吟誦中我仿佛看到一個個優(yōu)美的畫面,還重溫了一些道理。的確,古詩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經(jīng)過千百年的沉淀,流傳下來的能夠更是精華中的精華,可謂字字珠璣。它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們近距離接觸、感受中華文化的一個窗口。我們今天要學習一首白居易的新詩。
2.師配樂詩朗誦(出示全詩)
詩人來到遺愛寺,看到他周圍的美麗景色,突發(fā)靈感,寫下這首詩。
(圖片出示)你能從畫中找到哪些景物?(請小A上來找找說說)
3.認讀生字。(請小A讀讀)
[設(shè)計意圖:電腦音樂的播放、圖片等的出示,撥動了學生的心弦,促進了小A對古詩的直觀感受。同時架起教者、其他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心橋,為下一步學習做好鋪墊。]
(二)整體入手、逐步感知。
1.學生讀古詩,出示“弄”字。
師:這個字怎么來的?介紹會意字“弄”的來歷,出示字理演變過程。
[設(shè)計意圖:“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不疑則不進!边@里體現(xiàn)了教師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指導(dǎo)學生,逐步理解字意、掌握、拓展相關(guān)知識,這是不斷生成過程,打開了學生的思維。]
2.師:詩人在哪兒玩弄小石頭?(請小A到圖上來指一指。)從哪個字知道是在小溪邊?出示“臨”,你在哪兒見過它?介紹“臨”字的演變過程。
[設(shè)計意圖:“生活即教育”教師從生活入手,捕捉生活中的教育資源,促進小A的辨別能力。學習是為生活服務(wù)的。]
3.師:詩人坐在小溪邊玩弄小石頭心里會————?請大家?guī)е@種語氣齊讀。
師:接下來詩人干什么呢?出示“繞”做動作,理解這個字的含義。
繞字家族還有很多:“有火才能燒,有水才能澆,太陽出來是曉,過節(jié)踩高蹺,別看長的像意思可不同。”
[設(shè)計意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法的指導(dǎo),會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獲得更多有實際作用的'知識,鍛煉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詩人來到遺愛寺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美美地讀第一、二行。這時候,詩人的耳邊響起鳥叫聲和泉水的叮咚聲。(教師巡視,指導(dǎo)小A的朗讀,進一步正音、補缺)
師:這里藏著你們的老朋友,你們天天見到“語”在古詩中什么意思?看到這些你想說什么?讀“時時聞鳥語,處處是泉聲”。(請小A認真地讀)
[設(shè)計意圖:在情境中感悟詩歌的意境,讀中體會詩人的情感,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學生內(nèi)心觸動深刻,理解加深。同時也讓小A不斷地鞏固古詩。]
5.出示填空:這是一首( )的短詩,詩以“( )”、“( )”、“( )”、“( )”、“( )”的點染,勾勒出遺愛寺令人神往的風景,通過”( )”、“( )”、“( )”等動作描寫,表達了詩人( )的熱愛。(填完后,請小A跟著同桌一起讀。)
師:讓我們身臨其境,跟隨白居易的步伐一起來到廬山腳下,學生配樂朗誦詩意,其他學生閉目聆聽。
[設(shè)計意圖:在填空、音樂中,總結(jié)全文,升華了情感。]
(三)、教后選讀、適當拓展
1.讀詞語。(請助學小伙伴教教小A)
[設(shè)計意圖:及時鞏固新知]
2.選背山水詩歌。(讓助學伙伴幫小A找一找山水詩,請小A摘抄幾首山水詩)
[設(shè)計意圖: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要求,達到積累,拓展的目的,使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斷提高。]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3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引導(dǎo)學生賞析文中重點語句的表達特點,體味文章悲壯激越、肅穆深沉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指導(dǎo)朗讀,讀中品,讀中悟。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理解和認識為了諦造我們幸福生活,中華民族所付出了的巨大代價,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奉獻社會的使命感。
重難點
1、引導(dǎo)學生在反復(fù)朗讀品析中體味文章悲壯激越、肅穆深沉的情感。
2、體會作者是如何從理性認識升華到內(nèi)心的情感認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使命感。
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渲染氣氛。
2、學生品讀,體味情感。
3、學生解讀,理解內(nèi)涵。
教學設(shè)計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dǎo)入文本
二、初次析題,整體感知
【學情預(yù)設(shè)1】
1.作者讀碑,讀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紀念碑、九龍泉烈士紀念碑)
2.這兩座碑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試從文中找一個句子來表達。
【學情預(yù)設(shè)2】
1.作者讀碑,讀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紀念碑)
2.作者讀了幾次人民英雄紀念碑?為什么第一次沒讀懂?
3.這兩座碑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試從文中找一個句子來表達。
三、品讀文本,體味情感
1.學生找出文中能表達作者第一次讀人民英雄紀念碑情感的句子并分析。
2.學生齊讀,了解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的內(nèi)容。
3.學生從描寫九龍泉烈士紀念碑的語段中找出最能打動自己的語句進行朗讀。
4.教師引導(dǎo)學生品讀重點語句,體味作者的情感。
5.教師導(dǎo)入情景,再讀碑文。
四、再次析題,升華情感
1.再讀人民英雄紀念碑時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2.悲壯感從何而來?使命感是什么?
3.作者心中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還象征了什么?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生談使命感。
五、拓展延伸,課后練習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37
教學要求:
閱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大意。
理解課文內(nèi)容,掌握閱讀方法。
學習鄧亞萍為了祖國的榮譽而奮勇拼搏的的`內(nèi)心世界和豐富情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1、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畫出文中的生字,和生字組成的詞語。
3、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
4、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二、討論、分析:
1、聯(lián)系電視中運動員獲獎時的畫面,想象當時的情境,體會鄧亞萍歷盡艱難,取得勝利后的萬分激動的心情。
2、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查字典理解莊嚴、徐徐升起、激動、等詞語。
3、課文主要寫的是誰?他為什么能夠為祖國爭得巨大的榮譽?
4、面對鮮花和榮譽,鄧亞萍是怎么說的?
5、她為什么將榮譽歸于祖國?
6、她又是怎樣報效祖國的?
7、“總是”說明了什么?
8、談?wù)勂渌麅?yōu)秀運動員的先進事跡。
三、看錄象。
四、你想對鄧亞萍說什么?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38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課文的寫作背景,理解課文內(nèi)容。
★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理解體會作者借助野草的力量表達積極的抗日主張。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理解課文內(nèi)容。
★借助文章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
教法學法
采用讀——劃——悟——說的教學模式,引導(dǎo)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語言依托和補充材料,給學生搭建自主閱讀的平臺,引導(dǎo)學生深層次的閱讀。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dǎo)入
學生帶著植物種子給你留下什么印象?這樣既讓學生回憶了課文內(nèi)容,又明確了作者的觀點:一粒種子顯示出來的力簡直可以超越一切。
二、引導(dǎo)自學
1、自學指導(dǎo)
(1)分析事例,理解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2)了解小草的生長過程。
(3)深入理解野草的內(nèi)涵,感悟本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4)理解文章內(nèi)涵,學習寫作方法。
2、展開自學
【要求學生認真看書,獨立探究、小組合作、向別人求教等學習方式,按照自學指導(dǎo)完成學習任務(wù)!
三、交流精講
1、問題:課文用了哪些事例來證明種子的力非常大的?引導(dǎo)學生抓住“可以分開人的頭蓋骨”和“在石塊瓦礫中頑強的生存的小草”這兩個事例,體會種子那超越一切的力。
2、引導(dǎo)學生細讀悟理,通過讓學生劃一劃、讀一讀、想一想、談一談的方式,引導(dǎo)他們抓住段落里的`重點詞句加以理解,體會頑強的生命力,并借助小草的生長過程理解“長期抗戰(zhàn)的力,有彈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韌性,不達目的不止的力”的表層意思。
3、指導(dǎo)學生朗讀。
4、深入理解野草的內(nèi)涵,感悟本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引導(dǎo)學生品讀悟情,
問題:“作者筆下的'小草只是自然界那普通的野草嗎?”讓學生對照寫作背景自己品讀課文,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書上。
引導(dǎo)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生命的內(nèi)涵,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激情誦讀。
5、理解文章內(nèi)涵,學習寫作方法。
通過作者為什么要贊頌小草的力量這一問題,總結(jié)概括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教給學生一種新的寫作方法——隱喻,引導(dǎo)學生在今后的習作中學習使用,以提高自己文章的內(nèi)涵。
四、精練點評
【通過完成一定量的梯度練習題目以達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的目的!
五、課堂總結(jié)
讓學生談野草給自己的啟示,再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wù)勛约核私獾木哂幸安菥竦娜,從中受到教育,汲取力量?/p>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39
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第九課《琥珀》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根據(jù)一塊有蒼蠅和蜘蛛的琥珀想象其形成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并且判斷它在科學上的價值。教學這課時應(yīng)注意指導(dǎo)學生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因此,我在教學時,采用了激情·入境·自學·點撥的方法。教學過程安排如下:
一、激情,引入新課
揭示課題,提示學生注意課題中兩個字的“王”字旁與“琥珀”的.價值有什么聯(lián)系,再讓學生,從理性上認識“琥珀”。以激起學生學習這課的熱情。
二、入境,從感性正認識“琥珀”
1、出示教學掛圖,指導(dǎo)學生觀察其顏色、形狀、包裹物等。
2、根據(jù)所看到的圖象讓學生想象這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
三、自學,感知課文內(nèi)容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字詞,了解課文內(nèi)容。
2、再讀課文,結(jié)合預(yù)習要求,畫出文中有關(guān)寫琥珀形成、發(fā)現(xiàn)及其科學價值的句段。
3、細讀課文,體會科學家想象的合理性。
四、點撥,深入體會科學家想象的合理性
課文中講的這塊琥珀與別的琥珀主要區(qū)別在于:它不僅有一個蒼蠅和一個蜘蛛,而且這兩個小東西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huán)”。這說明蒼蠅和蜘蛛曾經(jīng)在里面進行過掙扎。這樣的一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呢?科學家根據(jù)這塊琥珀的特點,想象了一個生動的故事。
1、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思考:①這一自然段寫的是實在的事物還是聯(lián)想?②“高大的松樹”、“太陽照得火熱”、“松脂的香味”與琥珀的形成有什么關(guān)系?
2、有感情地朗讀第4—8自然段,思考:①這幾個自然段寫的是實在的事物還是聯(lián)想?②蒼蠅和蜘蛛被裹在松脂球里以及它們起初的掙扎是根據(jù)什么想象出來的?
3、默讀第10—11自然段,思考:文中為什么要寫“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及松脂球被淹沒在泥沙下面?
4、讀第13自然段,思考:“波濤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邊”,與琥珀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關(guān)系?
上述教學過程體現(xiàn)了情境教學法及教師為主導(dǎo),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論,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40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7個生字、詞。
2、能熟練朗讀課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終、而不應(yīng)這山望著那山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讀、寫,并在適當?shù)恼Z言環(huán)境中運用8個生字、詞。
難點:能概括小猴子為什么一無所獲。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知識的新授階段
1、呈現(xiàn)新教學內(nèi)容
(1)呈現(xiàn)課文題目“小猴子下山”
(2)老師講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學生對整篇文章有一個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學
(1)呈現(xiàn)文中的生字、詞
(2)一個學生拼讀生字,老師在旁糾正錯誤;指出注意翹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老師范讀,全體學生跟讀。擦掉拼音后再認讀。
(3)教寫生字
學生先書空7個生字、詞。請兩位學生板書。老師糾正錯誤之處。
提供記憶策略:
往:“住”字再加“丿”
常:底下是“巾”字
(4)運用生字、詞
非常是什么意思?(參考答案:十分、很、極)
用“非!边@個詞造句。老師提示:老師獎給我一面紅旗,我( )高興。
二、鞏固與檢測
根據(jù)課后習題三,區(qū)分不同動詞的.`意義,并會在適當?shù)恼Z言情景下運用。
讀“掰”“抱”“扔”“摘”“扛”“捧”;
學生表演這六個動作(有錯誤之處及時糾正)
學生做習題,校對。
三、作業(yè)
抄寫生字,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與這堂課有關(guān)的原因知識
1、全體學生朗讀字詞。
2、請一位學生朗讀整篇文章。
3、提問習題四。
二、開始新授課教學
(聽了某同學的朗讀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嗎?今天我們就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大家討論一下。)
1、提問:大家看了第二自然段之后,發(fā)現(xiàn)小猴子摘了什么?(參考答案:玉米)
提問: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參考答案:桃子)
提問:它的玉米呢?(參考答案:扔了)
提問: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參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
提問:那么第五自然段呢?(參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
問:結(jié)果呢?(參考答案:沒追到,所以什么也沒有了)
問:小猴子這樣做好不好?(參:不好)
問:為什么?大家討論一下。請幾位學生回答。
綜合那么多的同學的意見,我們覺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終,不能三心二意;不應(yīng)該像小猴子一樣。
2、呈現(xiàn)“小猴子下山”的掛圖,請幾位用學看著掛圖講一講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 41
【教材分析】
九年制義務(wù)教育小學語文第十冊第十六課《橋》。課文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chǎn)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wěn)、高風亮節(jié)、果決的指揮,將村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
【學情分析】
對于五年級的學生,具有高尚品質(zhì)的優(yōu)秀黨員、干部已有過多次學習,抓人物言行體會人物內(nèi)心想法及品質(zhì)已有過多次接觸,因此,在本文教學時讓學生抓住老漢的言行來體會他的品質(zhì)應(yīng)該不是難點。但要學生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推想老漢的內(nèi)心想法卻有難度,因為學生對洪水不熟悉。通過寫景以渲染氣氛,側(cè)面烘托人物品質(zhì)的表達方法有過接觸,但并沒有刻意強調(diào),學習本組課文重點是抓住那些感動人們的地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認真領(lǐng)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咆哮、獰笑、擁戴、放肆、呻吟、攙扶、祭奠、勢不可當、跌跌撞撞”等詞語。
2.積累課文特色語言,了解課文布局謀篇、人物刻畫、環(huán)境描寫等方面的表達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品味語言中深刻感悟老支書在危難面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中令人感動的地方,感受老共產(chǎn)黨員無私無畏、不徇私情、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題目所蘊含的深意。
【教學準備】
課件 洪水影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dǎo)入,感受洪水的肆虐
1、以前我們學過哪些有關(guān)“橋”的課文?這幾篇課文分別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
2、今天讓我們在走近一座橋,一起去感受一個動人的故事,板書課題《橋》
(設(shè)計意圖:這一導(dǎo)入,為學生進入課文情境作好情感上的鋪墊,通過回憶學過的課文從而直觀地理解題目。)
二、走進洪水,感悟洪水的可怕
1、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第78頁,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出示要求。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描寫了幾副場景,用小標題的形式概括出來。隨文指導(dǎo)“祭奠”兩個字,那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小標題串連在一起,再去概括一下這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生答)這也是我們平時去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一種好方法,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可以用到,F(xiàn)在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這驚心動魄的一幕。
3、(幻燈片出示) 咆哮 狂奔 獰笑 放肆 勢不可當
擁戴 清瘦 沙啞 揪出
這是課文中的詞語,認識嗎?誰能來讀一讀?
聲音洪亮,讀音準確,老師把這些詞語分成兩組,你們發(fā)現(xiàn)上面這一組是描寫————,下面這組是描寫————。請同學們在上面一組的每個詞語前面加上“洪水”兩個字去讀一讀,讀完思考這場洪水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感受
4、這究竟是一場怎樣可怕的哄水呢?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洪水的語句
課件出示:
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當。
近 一米高的洪水已經(jīng)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
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
同學們找得很準,但是,像剛才幾位同學那樣讀,能讓人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嗎?請同學們反復(fù)朗讀,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這的的確確是一場可怕的洪水。
5、下面請同學們再去觀看一段視頻,告訴老師看完后你的感受。
播放視頻
把你們的感受帶入文中,再去讀一讀(齊讀)
(設(shè)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先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感悟文本,把握文章結(jié)構(gòu)。在學生自主、自由、充分的讀書之后,將個人的感悟與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同時指導(dǎo)學生朗讀,以此達到對課文的深層意蘊的體驗和領(lǐng)悟,使學生在思想上、情感上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
三、走進老漢,感受老漢的高大形象
洪水如猛獸般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了整個村莊,淹沒了農(nóng)田,沖毀了房舍,死亡正向人們一步步地逼近。可勞動了一天的人們還在熟睡中。一聲驚呼,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我們來看看村民們是如何逃生的,(課件出示三,四自然段)生讀
求生是人的本能。但如果大家就這樣亂七八糟,毫無秩序地擁向窄窄的木橋,會是怎樣的結(jié)果?
1、在這危機的一刻,老漢出現(xiàn)了,他是怎樣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zāi)害的呢?
2、課件出示:
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哪個動作,讓你感覺到老漢此刻像一座山?
如果讓你在站前面加一個詞,你會加什么詞?老漢像一座大山穩(wěn)穩(wěn)地、鎮(zhèn)定地站在木橋前。
3、誰能像老漢一樣穩(wěn)穩(wěn)地站著,讀一讀這兩段話。
4、面對驚慌失措的村民,老漢不說話,可是他心里也沒有說話嗎,你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嗎?
是啊,此時此刻,老漢雖然默默無言,但心中卻為村民的安危焦急如焚啊!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讓我們再次用心地朗讀。
5、面對驚慌失措的村名,老漢卻像座山一樣的站著,說明他是怎么樣的一個人?(板書)
在危難時刻,老漢下了一道命令,什么命令?
課件出示:
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
好一句“黨員排在后邊”,這句話說明了什么?(板書)
這一道命令中,哪一個標點引起你們的注意?
6、老漢的喊話雖然是沙啞的,但是三個感嘆號傳出來的聲音就像大山一樣堅定,像大山一樣鏗鏘有力!讓我們鏗鏘有力地朗讀這句話。
(設(shè)計意圖: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教師調(diào)動多種教學手段,引導(dǎo)學生深入體會,研讀文本,推敲詞句,在學生交流感受時適度引導(dǎo)學生深究并作點撥,在此基礎(chǔ)上再有感情地讀,加上動作讀……)
四、設(shè)置矛盾,感受老漢父親的大山形象
1、同學們,老漢的大山形象讓我們刻骨銘心。除了老漢,文中還有一個人,作者也進行了具體描寫,誰?請你們認真默讀最后幾個自然段,劃出描寫老漢與小伙子動作的詞句。
2、課件出示句子:
(1)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彼昧Π研』镒油粕夏緲。
(2)小伙子瞪了老漢一眼,站到了后面。
小伙子推了老漢一把,說:“你先走!
請你們把他們前后各自的動作對照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矛盾的地方嗎?
3、從老漢的“揪”和“推”中,你們體會到了什么。
4、是啊,為什么明明是一個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前后兩種動作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看看背后的真相
生:配樂激情朗讀——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
原來,老漢和小伙子,他們是一對親生的父子!這用力一推,表達出一位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啊!讓我們帶著這份感動再來讀讀這段話。
5、為了大家,老漢犧牲了自己,也犧牲了他兒子。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6、父親遠去了,兒子也遠去了,只留下肝腸寸斷的老母親,可是英雄的光輝形象卻留在了我們的心中,同學們,你想對英雄說些什么,請用飽含深情的筆觸,寫下對英雄的哀思吧。
7、學生交流。
(設(shè)計意圖:突然呈現(xiàn)意外的結(jié)尾,再以多媒體渲染氣氛,讓文本更加深刻地震撼著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情動而辭發(fā)”,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語言實踐的活動。)
六、小結(jié)
課文中留給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漢的形象,下節(jié)課讓我們再走進這篇課文,去思考課文為什么用“橋”為題?而你又怎么理解這個題目?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后再說一說課文以“橋”為題所蘊含的深意,和開課時的猜想遙相呼應(yīng),讓學生的認識更加深刻?偨Y(jié)全文時承上啟下,為下節(jié)課作好過渡時的鋪墊。)
【小學語文上冊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蘇教版語文上冊教案09-05
語文上冊教案11-11
初二語文上冊教案12-16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01-08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6-26
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01-23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軍神01-17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30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鯨》11-20
新版人教版小學上冊語文教學教案最新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