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美術教案范文錦集五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影子”能使大自然和我們的生活更美,更富有情趣。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捕捉和表現(xiàn)生活中美好的景象。通過觀察、記憶、想象,表現(xiàn)出“影子”富有夢幻般變化的特點,體現(xiàn)出有趣的生活情節(jié),從而體驗到生活的情趣。提高學生繪畫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本課教材的意圖是通過欣賞有趣、多變的影子形象,使學生感受到美是無處不在的,需要我們去發(fā)現(xiàn)。啟發(fā)學生思考“影子”都會在哪些情況下產生,它有什么特點,從而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思考、大膽表現(xiàn)的個性。
通過欣賞、體會和表現(xiàn)影子的生動多變的形象,體驗到“影子”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通過參加集體游戲,增強了相互之間的親和力,充分體會到集體生活的樂趣,學會與人交往與合作,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能夠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設計思路,勇于展示自己的個性。作業(yè)的內容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踩影子”的游戲,來表現(xiàn)人物各種動態(tài)的影子;也可以啟發(fā)學生回憶在生活中見到的水中的倒影,來創(chuàng)作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學習多種影子的表現(xiàn)方法,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xiàn)能力、審美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
“影子”指的是太陽光下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在燈光下也會產生影子。生活中有靜止不動的影子,有會動的影子;有單色的影子,有彩色的影子;有的影子會隨著物體的變化而變化,有的影子你不動它動!坝白印钡拇嬖诮o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情趣。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捕捉和表現(xiàn)生活中美好的景象。培養(yǎng)學生注意觀察生活,進而能運用幾種比較簡單的方法表現(xiàn)出生動、活潑、有趣的畫面來。
三、重點難點
重點:觀察、記憶影子的變化,感受影子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美感。
難點:如何運用各種方法來表現(xiàn)影子。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德育滲透
培養(yǎng)學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從而更加熱愛生活,樹立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六、材料準備
課件、圖片、彩筆、油畫棒、顏料等。
七、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引入新課
用投影引出課題。
3、講授新課
。1)提出問題
、偻瑢W們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影子?(可以把自己課前收集來的圖片展示給大家看)
、谖覀兘裉鞛槭裁匆嬘白幽?
。2)放錄像
提出問題:
、儆白佑惺裁刺攸c?給我們什么感受?
、谠鯓佑美L畫的方法表現(xiàn)影子?
通過看錄像學生討論
燈光下的影子是黑色的;
水中的倒影是彩色的;
影子隨著物象動;
影子被風吹得在動。
。3)出示工具材料,讓學生大膽嘗試。
在畫好的畫下面添加影子。
(4)老師補充其他的表現(xiàn)方法。
。5)展示其他學生的作業(yè)。
4、學生作業(yè)(老師指導)
作業(yè)要求:在已經畫好的圖畫或者在準備好的圖片下面添加“影子”。
。1)可以采用多種繪畫形式。
。2)可以組為單位畫一幅長卷。
。3)可以師生合作完成長卷。
5、小結
(1)學生交流。
。2)欣賞畫家作品中的“影子”。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有關吃蟲草的自然知識,并選用多種方法來表現(xiàn)吃蟲草捕蟲的情景。
2、技能目標:通過欣賞、觀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蟲草捕蟲的經過,并運用各種方法進行繪畫、制作。
3、情感目標:滲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吃蟲草的知識,能用所學的方法來表現(xiàn)吃蟲草吃蟲的情景。
難點:畫面表達清晰,有遮擋關系,具有情趣性。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德育滲透:通過觀察了解吃蟲草的特點,引起好奇,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大膽進行設計、繪畫、制作的能力。
五、材料準備:課件、吃蟲草圖片
六、教學過程
。ㄒ唬、導入:
1.你見過吃蟲子的草嗎?生答
2.現(xiàn)在我們就來看看吃蟲草是怎樣吃蟲子的?(教師出示課件:放錄像學生觀看,毛氈苔、豬籠草、捕蠅草、貍藻捕蟲的情景。)
。ǘ、新授:
1.看了這些吃蟲草捕蟲子的情景,你們想知道它們的名字嗎?(課件出示吃蟲草圖片和它的名稱,學生了解吃蟲草的種類)
2.如果你是一株吃蟲草,你會怎樣吃掉小蟲子?請同學上臺表演。(用肢體語言表現(xiàn)吃蟲草吃蟲子的情景,使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并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問:你是靠什么來吸引小蟲子的?(生答)
4.我們來看看吃蟲草是怎樣吸引小蟲子的(出示課件:吃蟲草各種形態(tài)、不同色彩的圖片,學生欣賞。)
學生總結并板書:形狀:奇特、顏色:鮮艷、氣味:芬芳
。ㄕn件出示小朋友們的畫。讓學生了解表現(xiàn)吃蟲草不同的方法,同時開拓學生的'視野。)
(三)、課堂制作:
1.教師示范:
這么多漂亮的吃蟲草,我也想做一個(教師拿出紙盒用彩色紙裝飾成吃蟲草,貼在準備好的吃蟲草畫中。)我將它種在吃蟲草叢中,讓它多吸引小蟲子,為我們的莊家多消滅害蟲。
2.你是不是也想擁有一株漂亮的吃蟲草呢?
3.學生創(chuàng)作
看誰制作的吃蟲草能將老師這里的小蟲子吸引過去。
作業(yè)提示:發(fā)揮你的想象力,用你學過的方法表現(xiàn)吃蟲草捕食的情景?勺约罕憩F(xiàn),也可以小組合作。
要求:
1.吃蟲器要新奇獨特,畫面要飽滿,有疏密變化。
2.添畫草梗、葉梗、葉子、小蟲等,要變化形狀。
3.色彩要豐富鮮艷,盡最大可能來吸引小蟲。
四、展示作業(yè):
請各組將自己的作品拿到講臺上。
1.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設計的吃蟲草,用什么方法表現(xiàn)的?
2.其他同學對他的設計有什么好的建議?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搜集到的各種廢舊材料,加工成造型各異的形式新穎的不同物品。
【過程與方法】通過廢舊材料的聯(lián)想及藝術作品的欣賞,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制作方法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和語言表達的能力。實踐中多種材料的選擇,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善于發(fā)現(xiàn)、利用材料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制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發(fā)現(xiàn)身邊的廢舊材料,并能合理利用,制作出立體或半立體的工藝品。
教學難點:作品制作的新穎、美觀以及能否用多種材料和方法結合完成制作。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利用廢棄材料制作的工藝品、廢舊材料、剪刀、膠水、課件。
學生準備:廢舊材料、剪刀、膠水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在上課之前請同學們和我一起來看大屏幕,看一看這是些什么東西你們都認識嗎?
出示廢品圖片。
教師:上節(jié)課同學們制作出了許多漂亮的剪貼畫,這節(jié)課我們要用我們的雙手將這些廢品變廢為寶。
(板書)──變廢為寶
(二)探索新知
1.引導學生觀察廢舊物品,并思考如何讓廢舊物品變廢為寶。
提問:人們通常會拿這些廢舊物品做什么呢?觀察它的形狀、顏色,想象怎樣才能變廢為寶?
教師:同學們先來看一段動畫視頻,看看用這些廢棄物能制作出那些藝術品。
出示用廢舊物品制作的藝術品動畫視頻,引導學生欣賞。
教師:老師家里也有一些廢舊物品,大家看看老師將這些廢舊物品制作成了什么?
教師出示作品圖片。
提問:你們喜歡哪一件作品?能看出這些作品用到了哪些廢舊物品?在制作中用到了哪些方法?教師:有一個同學用家里的一次性紙杯作出了一個可愛的小企鵝,我們一起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2.播放動畫《舊物改造──制作小企鵝紙杯》。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動畫,在欣賞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暫停,講解紙杯的設計思路,啟發(fā)學生對材料的再認識。
教師:看了老師的示范,你們想到用你們手中的材料制作出什么樣的物品了嗎?趕快討論討論,說出自己的創(chuàng)意。
3.教師引導學生小組討論,說出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
提問:你們帶了哪些廢舊物品?可以將它改造成什么?
4.出示學生作品。
教師:我們再看看其他小朋友將廢舊物品進行了怎樣的改造。
提問:你能看出他們都利用到了哪些廢舊物品?
(三)能力反饋(學生動手實踐)
作業(yè)要求:
用手中的廢舊材料制作一件工藝品。
步驟提示:
1.在畫紙上畫出要做的'工藝品外形及結構設計。
2.將準備好的廢棄材料用剪刀修剪成工藝品所需要的形狀。
3.利用膠水拼接材料。
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敢于打破物體原有的形態(tài)進行組合和創(chuàng)造。幫助學生共同解決制作上的難點。
制作完成后回收可利用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huán)境的衛(wèi)生和整潔。
(四)課堂講評
展示學生的作品,組織學生自評、互評,發(fā)展審美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提問:說一說你的作品最大的創(chuàng)意體現(xiàn)在哪里?(啟發(fā)學生從材料的運用上講。)
你對其他同學的哪件作品最感興趣?為什么?(啟發(fā)學生從材料的運用和制作的造型上講。)
教師總結、評價。(主要從作品的想象力是否豐富、聯(lián)想是否合理、材料運用是否恰當及小組合作是否愉快等方面進行評價)。
本課總結:這節(jié)課通過開展回收廢舊物品、“變廢為寶”小制作的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我們動手動腦的能力,提高了審美情趣,還使我們養(yǎng)成了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習慣。讓我們一起去尋找更多的材料,做出更多漂亮的工藝品吧。
(五)拓展延伸
提問:你還可以用廢棄物制作更多的工藝品嗎?鼓勵學生嘗試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來制作各種新穎獨特的立體造型。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完整的朗誦兒歌并了解泡茶的過程和茶具的功能。
2.樂意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
3.感受兒歌中的幽默趣味。
重難點分析:
重點:幼兒能完整的朗誦兒歌知道泡茶的'過程和茶具的功能。
難點:幼兒樂意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大茶壺和小茶杯的樣子。
活動準備: 大托盤、水壺、茶壺茶杯、茶葉安全要求:小朋友之間不要發(fā)生碰撞。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談話的方式引入活動內容。
"小朋友們,你們認識它么?"教師出示茶壺和茶杯讓幼兒觀察。
二、教師引導幼兒認識泡茶工具。
教師請幼兒看看說說,對比茶壺的大,茶杯的小,了解茶具的功能。
三、教師演示泡茶的過程,請幼兒品茶。
四、幼兒學習兒歌內容。
1、教師示范朗誦兒歌。
2、幼兒分句學習兒歌。
3、幼兒跟教師一起輕聲朗誦。
4、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完整朗誦。
五、教師鼓勵幼兒把自己想象成為一只大茶壺。
1、誰能把自己變成一只大茶壺?鼓勵幼兒用肢體表現(xiàn)大茶壺的身體、蓋子、把手、壺嘴。
2、鼓勵幼兒用肢體來表現(xiàn)大茶壺是怎樣倒水的。
三、結束部分組織幼兒分組游戲:請喝茶
1、幼兒兩兩結合,分別扮演大茶壺和小茶杯,邊做動作便有韻律地說兒歌。
2、交換角色繼續(xù)游戲。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美在生活中處處存在。
2、使學生學會制作方法,學習一些有關望遠鏡造型的知識,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想象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和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
望遠鏡的制作過程和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設計制作出各具特色、花樣百出的望遠鏡。
教學準備:剪刀白紙水彩膠水等。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30分鐘。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導入。
1、欣賞幾張有關望遠鏡的圖片資料。
2、老師問: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些望遠鏡多么神奇!同學們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做一做望遠鏡呢?可是我們怎樣才能做出那樣的“望遠鏡”呢?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望遠神鏡》。(板書)
三、傳授新知。
1、了解制作材料。
我們制作“望遠神鏡”的材料是剪刀、白紙和彩色水筆。(展示給學生看)
2、講述“望遠神鏡”的制作過程。
、僭O計“望遠神鏡”的形象。
A、請小朋友說說自己喜歡的形狀。
B、請幾個小朋友上臺來用簡筆畫的.形式畫一畫,其他同學在下面試一試。
C、展示一些設計較好的作品。
四、教師示范。
A、先估計整體輪廓(一張長方形的紙張)大小。
B、上色。
C、裁剪,并將紙張卷成桶狀,最后用膠水固定。
1、作業(yè)要求:動手制作一個有趣的色彩鮮艷的“望遠鏡”,可以分成小組制作。
2、教師行間輔導。
五、展評作業(yè)。
1、先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再自己評,然后讓大家一起評。
2、: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不但訓練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做出了很好玩的玩具,真有意思。